•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慰问贺电 > 正文

    高一数学师徒结对情况总结

    时间:2020-09-18 08:02: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师徒结对总结

    刘继溢

    转眼一年过去了,我也工作了整整一年了。我在武建荣老师的带领、帮助和指导下使我对业务更加熟悉。我这一年来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我的师傅武老师。他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都毫不保留地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一个省重点中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当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校要居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深知自己的责任,自己也一直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搞好教学工作;如何取得好的教学成绩而犯难。自己教育教学理论匮乏;课堂上如何去很好地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让我特别自豪、欣喜的是我有这么一位能干的师傅,并且我在他的指导下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信心。作为一名教师,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为祖国培养人才,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我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我能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把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减负增效”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特别是而这一切就要靠我们教师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也决心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切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决不能给师傅丢脸,给学校抹黑。工作中,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积极参加教委、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搞好日常教学各环节的工作,备课,我详细,周到;上课,我不断探索改革新路;课后,我及时分析,总结,细致批改作业,积极搞好辅导和补差工作。我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优秀的同时,决不歧视差生。做到“抓两头,促中间”,特别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在适当的环境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养成习惯,提高技能。武老师担任课组长,又担任高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异常繁忙。因此,武老师听我的课不是很多,本学期武老师听了我8节课,都是随时听课,事先不通知的,武老师对我的课都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不少不好的地方,给我提了很多的建

    议。另外,我经常去听武老师的课。我遇到问题常主动去请教武老师,他总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有些时候我就和办公室其他老师商量。但每次大的教学活动,如公开课,武老师都能指导我公开课的选材,教材的重、难点的处理,例题的选择,媒体的选择,板书的设计等。学校是省重点,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这学期我开了两节公开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武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武老师教我上课主要先抓备课,必须做到心中有纲,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知识,又备能力。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运用启发思维的方法,全面实施目标教学,上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当然武老师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世的作风也都给予我很大的熏陶和感染。他工作热情很高,认真细致踏实,大胆泼辣,这些都永远值得我学习和研究。虽然武老师从没有来检查过我的备课本、听课笔记以及作业批改等,但我还是能够自觉地向师傅学习,以师傅为我的榜样,因为他的态度时刻影响着我,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详案,设计教法,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细致批改作业,进行辅导补差工作。及时写好教学后记。总之,这一学期以来,在武老师的悉心指导、栽培下,在他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的感染下,良好人格品质的熏陶下,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刘继溢

    师徒结对体会——数学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如何有机结合

    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以来,教师们都在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的变化在示范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是十分可喜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导入不可“喧宾夺主”

    成功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导入,不仅可以服务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而且可以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但是,不能为了创设情境就脱离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情境,分散学生的精力而“喧宾夺主”,使其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并没有起到课堂教学应有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用“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应注意:①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

    ③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2.讲解不可“少言寡语”

    从学习方式看,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中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课堂上是不是讲,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有效数字的概念,科学计数法的表示等,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行了。教师该引导的要引导,该问的要问,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

    3.讨论不可“为论而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讨论是一种探究学习的形式,要灵活应用。有些简单的问题在讨论中学生随便说几句一下子就完了,就说别的事去了,而且讨论来讨论去,也就只那么一两个学生在说,原因是该小组中这名学生成绩出众,口若悬河,其他的基本上不发表意见,这样讨论只是一种形式罢了。如果你的问题有力度,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愿望,学生的讨论会十分热烈。因此,上课之前要对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得小组划分尽量合理、均衡;教学中,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有力度,要值得讨论;讨论的次数要适当;讨论之前,要给学生留有单独思考的时间,讨论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注重讨论的过程和效果。并不是一节课中弄几次讨论就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标签式的或形式上的改变并不是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质。这些现象说明,教师关注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探究知识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4.现代化不可“滥化懒化”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如果教师把课件搞得五彩缤纷,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会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老师手足无措,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甚至成为累赘。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小结不可“草草收兵”

    数学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环节,是教师或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回顾。好的课堂小结,不仅对该节课起了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发挥想象、启迪灵感等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总结,应用精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本节课堂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应掌握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使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得到归纳、整理和系统化,模糊的、错误的地方得到纠正,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刘继溢

    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论文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今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一、要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的解法:

    例1 解不等式3(1+x)

    解:去括号,得

    3+3x

    移项,得

    3x-x<9-3

    合并同类项,得

    2x<6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热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

    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为众多数学老师中的我,一定会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而努力奋斗,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

    刘继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