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转正申请 > 正文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时间:2021-02-10 18:21: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产品也必然崛起。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特质。

    该茶叶项目计划总投资16769.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53.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7%;流动资金4716.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3%。

    达产年营业收入346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427.93万元,税金及附加320.24万元,利润总额7234.07万元,利税总额8552.11万元,税后净利润5425.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126.5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14%,投资利税率51.00%,投资回报率32.35%,全部投资回收期4.59年,提供就业职位530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孔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

    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02.65万元,同比增长25.19%(5875.6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茶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6787.5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73%。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717.2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77.49万元,增长率33.29%;实现净利润5037.9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5.33万元,增长率17.0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

    2、承办单位: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

    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3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4.55万人,城镇人口411.64万人,城镇化率74.2%。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

    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

    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

    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

    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

    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

    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

    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

    十大动感都会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

    力城市。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南昌开通运行。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

    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

    问题亟待解决。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

    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茶叶,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34662.00万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

    的产品也必然崛起。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

    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

    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

    特质。

    在国内市场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

    关注文化品位和产品特色。高出普通手机价格一倍的苹果手机的热卖、

    《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热宝,都体现了国人文化消费、个性消费的潜力。未来随着文化环境的成熟和多元化,茶叶这种传统的、具有精神内涵

    的载体将越来越被国人所接受。

    如今的茶叶早已走出了单纯农作物的范

    畴,已经形成一个横贯一、二、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市场前景向更加广

    阔的方向发展。茶叶景区旅游、茶文化交流以及各种以茶为主题的博览会、文化节等,都将成为未来茶业发展的新亮点,从而带动茶叶市场的消费。

    另外,茶叶将是中国与世界进一步增进理解、加强交流的文化桥梁之一,

    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之后,中国的茶文化和茶礼仪必将得到广泛传播。

    在国内茶叶市场,除直接消费茶叶外,通过对茶叶有效物质的提取,包括

    茶色素、茶多酚等在内的茶叶提取物正广泛地被运用:在日化领域,以茶

    为主题的牙膏、香皂、香波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医药领域,由茶多酚

    制成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在食品领域,茶油、茶粉、茶

    糕点、茶糖果、茶餐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随着科技手段的提升,茶

    叶消费市场将进入更为广泛的领域,茶的魅力还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示。

    2017年,我国茶叶产量将达到258万吨,预计到2022年,我国茶叶产

    量将达到334万吨;对应的国内市场销售方面,2017年我国茶叶内销量预计将达到199万吨,预计到2022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将达到288万吨。

    随着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茶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茶叶行业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部分茶叶出口企业在资本投入、设备更新改造、质

    量监控、清洁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居于世界领

    先水平。

    同时,随着茶健康与茶文化在国际消费者心中扎根渐深,消费

    群体基本形成,茶消费正处在上升期。中国茶叶的出口辐射地区广,虽然

    因茶叶传统的出口市场设置诸多贸易壁垒,导致我国在当地茶叶市场出口

    下滑,但随着我国茶叶技术提升及新兴市场出口量上升,市场需求更会稳步增加,我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茶市场当中,在茶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名优茶兴起等多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品味不断提升,对茶文化的品尝也是情有独钟。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家草本生物科技企业,用奇花异草打造了保健茶的名气,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8000万的投资,从天然植物提取草本精髓,经过不断试验,于2010年底研制出了对人体降压、降糖、解酒、减肥等有治本效果的保健茶。这也表明,中国茶叶种植加工业正面临着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的发展历程。

    当前的茶叶市场进入门槛越来越高,迫使茶产业原有的散小品牌难以生存,加速了茶叶市场品牌化整合的步伐。另一方面,近两年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国内股市低迷,投资资金流入茶叶市场,使茶叶企业获得了吸纳资金扩大品牌影响的更多机会。此外,大型品牌的迅速扩张也提高了中小茶企的危机意识。无论是专业化还是规模化,都成为了中小茶企经营中难以回避的压力。除此之外,扑面而来的各地茶城,使得中小品牌的直营店布点难以追赶上大型品牌。

    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项目产品将以内销为主并扩大外销,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项目产品必将更受欢迎;通过对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国

    内外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市场销售前景非常看好。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xx省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相关产业前景广阔。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6769.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53.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7%;流动资金4716.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3%。

    (六)工艺技术

    按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原料存储时间约为20-30天,存放在原料仓

    库内;投资项目将建设原料仓库和辅助材料仓库,以满足投资项目生产的

    需要。

    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

    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

    项目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4156.10万元,占计划

    投资的84.41%。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12.70万元,占总投资的

    76.38%;完成流动资金投资3343.40,占总投资的23.62%。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50125.05平方米(折合约75.15亩),其中:净用地面积50125.0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5.15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63157.5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4766.57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63157.56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4485.29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6017.09万元。

    (九)设备方案

    工艺装备以专用设备为主,必须达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性能价格比合理,使项目承办单位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项目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最佳技术水平;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相关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

    “先进、适用、经济、环境保护、节能”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投资项目所选设备必须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项目承办单位根据项目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项目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国内先进的环境保护节能型设备,确保投资项目生产及产品质量检验的需要。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6017.09万元。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

    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据预测,2019年

    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

    从茶叶消费情况

    来看: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9.3万吨,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销售均价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长5.2%。

    从茶叶县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茶业十大县分别是:勐海县、湄潭县、安溪县、安化县、福鼎市、信阳市浉河区、新昌县、武夷

    山市、松阳县以及横县。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县中,福建占据了其中的3席。据了解,福建安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收集

    的茶树品种达50余种,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安溪拥有六大名茶,其

    分别为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

    随着互联网的

    发展,许多新的销售模式涌现,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不同

    类别的销售渠道因其与消费者接触方式和场景的差异,针对这不同的消费

    人群;而线上线下,直营加盟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侧重点,销售网点的布

    局或是更大的品牌占有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天然、健康

    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

    费人群也从中老年为主向各类年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

    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

    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

    要关注因素。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内涵与消费者感知高度匹配预示

    着企业的品牌化道路相比竞争对手走得更远。企业以后必将更注重品质的

    追求,改变以往粗放式以量取胜的模式,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让消费者

    对茶叶品牌有更深认识,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

    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

    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行业分析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

    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

    问题亟待解决。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中国茶叶市场较

    分散,处于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茶企共有7万多家,上亿元规模的茶企

    不超过100家,绝大多数是千万元、百万元级别的中小型企业。目前茶叶行业的集中度低,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传统茶产品更多的是以茶叶产区为产品的宣传点,茶企通常销售本地的茶叶,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较低,在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调研中发现,例如安化黑茶这两年的热点茶品类,普通消费者甚至很难回忆起相关的品牌,消费者对于其品牌的认知往往较为模糊。

    目前中国的茶叶零售市场还带有小农的经济色彩,茶农们各自为政,茶商采购需要一家家去谈,无形之中增加了茶叶流通的成本,且茶叶的品质也难以统一。这两点都限制了茶企的进一步发展及规模化。大型茶企已着手进行并购及扩建。例如中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茶叶注册商标“中茶”的拥有者,在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整合优质茶叶资源,推广“中茶”品牌,成为国内乌龙茶、普洱茶等品类的领军企业,并大力发展绿茶业务,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茶叶行业的领导者。其他的行业领先品牌也同样在斥资并购,希望通过覆盖的茶品类整合,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

    通过访谈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我们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茶叶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为243万吨,比2015年增加16万吨,增幅7%,比上年低约2个百分点。总产量中内销150万吨,出口30万吨,深加工10万吨,其余均为库存。我国茶叶面临着产大于销的问题,且自2014年起,我国茶叶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总产量的增长,茶叶库存仍在不断增加。

    近几年热点茶类相继接棒之后,国内消费市场的茶品类格局稳固,未出现大规模调整。长年积淀之

    下,绿茶主体优势未发生改变,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2016年总销量达到94.7万吨,占市场总量的52.32%,比去年下降1%。黑茶是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的热点茶类,2016年全国总销量达到23.1万吨,占市场总销量的12.75%,比去年上涨1%,已跃居成为市场第二大茶类。乌龙茶市场基本稳定。2013-2014年上升趋势明显的白茶涨速有所回落,但原先占领的市场“阵地”稳固,年消费量达到1.7万吨,占市场的0.92%。其他茶类的发展与总体市场基本同步。

    尽管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但是从茶叶出口量而言,我国茶叶整体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我国自古就有茶马古道,它是中国最为悠久的边销茶贸易通道,地跨川、滇、青、藏,穿越蒙古高原,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而当今的“一带一路”政策就如同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启动。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2015年,中国茶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3万吨,同比增长15.2%,改善了2014年全茶类出口下降的颓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茶叶的消费者群体增长至4.71亿人,其中城市消费者2.99亿,农村为1.72亿,2016年我国茶叶的消费者为4.78亿人,中国茶叶消费群体仍在不断增长(如图2所示),且存在巨大的潜在人群。

    但作为茶叶的第一大产国及主要消费国家,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也仍然偏低,据2014年Euromonitor

    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排世界第9,前三名为土耳其、爱尔兰及英国。青锐创投调研显示,从冲泡习惯来看,中国的茶叶消费者中大多

    数人每天投放茶叶的次数仅为一次,只有少数人会每天多次投放茶叶,如

    对于消费者的冲泡习惯进行教育,市场仍有巨大的空间。

    在未来茶行业

    会形成“茶tea”的格局,茶是传统茶文化的延续,将以文化(茶文化及养生)为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而tea是指一些新兴的茶企,以小罐茶、喜茶、星巴克等为代表,需要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消费者因为时尚、

    健康或其他驱动因素购买此类茶产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的饮茶

    文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正如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

    酱醋茶”,茶是中国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的茶叶市场

    面临去库存、行业整合等问题,只有茶企抓住在这场消费升级中的机遇,

    深化品类细分,顺应消费趋势,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开拓我国茶叶行业

    的新局面。

    (三)市场分析预测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

    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

    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

    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

    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

    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

    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

    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

    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

    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

    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

    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

    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

    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

    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

    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

    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

    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

    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

    /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

    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

    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

    会的《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年,全国总面积接近4,400

    万亩,采摘面积3,637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243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182万吨,销售额约为2,002亿元;茶叶出口总量32.9万吨,出口金额14.8亿美元,出口均价4,490美元/吨。

    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

    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

    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

    集约发展转变。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

    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

    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

    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注册

    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53,976家,与2014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3%,其余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

    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

    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

    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

    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茶叶是重要的经

    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

    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

    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

    得的机遇。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0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

    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

    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

    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

    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自2016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

    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

    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

    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2013年

    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

    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

    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

    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

    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

    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

    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二、产业政策分析

    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

    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局势。从内部看,为解决长期积

    累的结构性矛盾,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

    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挑战。2019年,我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经

    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激活内生动力,坚

    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当前,我国

    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节点,必须摆脱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把创新作

    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发展的内生

    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

    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构建新支撑,推动发展动力变革。

    实施“企业群成长工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一企一策”定向培育,鼓励支柱型企业战略合作,推动规模发展;支持实力型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多元发展;扶持外向型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推动集团发展;成立中药材、食品、建材等行业协会,支持龙头企业沿链组建集团公司,推动成链

    发展;扶持成长型企业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推动上市发展;推动

    苗子型企业快速成长。结合精准扶贫,加速土地、山林经营权流转,建设

    一批具有我市地缘特色的原料基地;突出地方特色,培育乡镇产业发展龙

    头企业,集中打造30个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国家、省、市特色小镇,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

    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

    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

    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

    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

    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

    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

    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

    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

    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要求必须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

    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准入

    xxx实业发展公司于20xx年xx月通过xxx实业发展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高度重视中小

    企业发展问题,中央领导多次就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近年来,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

    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办法和

    实施意见。对中小企业财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在各级政

    府和各项政策支持下,经过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近年来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

    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

    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

    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

    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该项目为非资源开发类项目,其生产经营过程未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一)土地资源

    该项目选址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是市政府于1996年批准成立的市级经济园区,当时批准的建设用

    地为6平方公里。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扶大引强,实施龙头带动,引导产

    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式发展。依托当地城市圈

    发展,推进东进东接,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结

    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

    期间,全市规模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1.3%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

    值达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1%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

    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

    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

    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

    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

    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

    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投资项目选址符合国家相关供地政策及规划要求,其建筑系数、建筑

    容积率、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办公及生活服务用地比例、投资强度等各

    项用地指标,均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版)》中的相关

    规定要求。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

    地理条件,与区域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项目行业产品制造

    产业前景广阔。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项目建设地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

    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

    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二)原辅材料

    按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原料存储时间约为20-30天,存放在原料仓库内;投资项目将建设原料仓库和辅助材料仓库,以满足投资项目生产的需要。

    (三)能源消耗

    1、项目年用电量1215445.31千瓦时,折合149.3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4723.28立方米,折合2.11吨标准煤。

    3、“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15445.3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4723.28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1.4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6.0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1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三、资源节约措施

    供电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机电设备减少能源消费;电气线路采用静电容器补偿无功负荷,配电室内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使生产装置在最大负荷时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减少无功损耗。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重点企业共同参与,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工作沟通协调,总结标准制定实施经验,开展地方标准交流,统筹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中国能源技术政策大纲》

    5、《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

    6、《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9、《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3、《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

    14、《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5、《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全年用电量1215445.31千瓦时,折合149.38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24723.28立方米/年,折合2.11吨标准煤。

    (三)能耗指标分析

    项目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

    标煤151.49吨,节能量折合标煤56.03吨。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采用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屋面:屋面均采用发

    泡聚氨脂板,保温厚度按各单体计算数据确定。屋面采用45.00毫米厚硬

    质发泡聚氨酯保温板,上人屋面传热系数0.52满足限值要求。

    (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不采暖楼梯间或前室及走廊采用25.00毫米厚胶粉聚苯颗粒做保温层。外门窗建筑的外窗均采用PA隔热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玻璃厚度为5+5

    空气间层为12.00毫米,窗的气密性不低于4级,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

    0.5E1≤1.5[?(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E2≤4.5[?(?O?h)]。外门选用中空玻璃门,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屋面均采用发泡聚氨脂板,保温厚度按各单体计算数据确定。屋面采用45.00毫米厚硬质发泡聚氨酯保温,上人屋面传热系数0.52满足限值要求。

    (三)公用工程节能设计

    各建筑物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消防灭火系统分为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系统。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供水管以两路引入。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检修,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等不必要的浪费。

    (四)节能措施

    项目承办单位在设备比选阶段,将单位产品耗电量作为主要技术参数之一进行比较,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电功率较小的高效节能型先进设备,使之具有高效的运转率,在科学的管理和调配使用中,使生产设备充分体现高效、节能的特性。

    供电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机电设备减少能源消费;电气线路采用静电容器补偿无功负荷,配电室内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使生产装置在最大负荷时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减少无功损耗。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

    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

    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

    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调整供水政策,在项目承办单位内部进行用水

    商品化管理,首先必须有科学的用水定额,只有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先进

    的用水定额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才能将用水成本体现到工序能耗上,才能

    促进有限的水资源发挥积极效能。

    在总图布置及车间和生产工艺布置上,尽量做到紧凑合理、物流畅通、运输短捷,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来回倒运现象。

    项目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

    标煤151.49吨,节能量折合标煤56.03吨,节能率27.17%。

    节能分析一览表

    南昌茶叶生产加工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是市政府于1996年批准成立的市级经济园区,当时批准的建设用地为6平方公里。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扶大引强,实施龙头带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式发展。依托当地城市圈发展,推进东进东接,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1.3%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1%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

    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3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4.55万人,城镇人口411.64万人,城镇化率74.2%。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

    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

    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

    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

    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

    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

    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

    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

    十大动感都会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

    力城市。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南昌开通运行。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

    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

    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五)用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0.45%,建筑容积率1.26,建设区域

    绿化覆盖率7.0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0.39万元/亩。

    (六)节约用地措施

    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

    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投资项目依托项目建

    设地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

    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

    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

    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七)总图布置方案

    1、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