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

    时间:2020-03-12 07:59: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自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教育以来,高校毛入学率年年上升,已不复精英教育时代。但是,当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门槛渐低、入口渐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多之时,高校精英教育是否已经过时,高校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是不可共存的矛盾,还是可以并行不悖地同时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关注教育事业发展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当代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干部这个小角度入手,通过讨论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如何选拔、发现、着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干部,使他们与一般个体有所区别,完善自我,更有益社会来分析高校大众化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精英教育 优秀学生干部 培养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我国的毛入学率由1990年的2.7%、1996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9%、2004年的17%、2005年的19%,现已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数量上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大众化时代。可以说,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入口渐大、门槛渐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确实给更多的人提供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对增强民众素质、提高民众知识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相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如此众多的教育消费者,能否合理地分配资源,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成败;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当采取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大浪淘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曾经一度被看作“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殿堂,在实现了数量上的突飞猛涨后,应当如何专注于质量的提高,真正担当起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实行新的内涵的精英式教育,进行有选择的区分,有区别的对待,有特点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教育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也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柏拉图认为,一方面,公正教育是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的教育;另一方面,个人的能力的发展应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为前提。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有类似的说法:“公正在机会与才能成比例时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谢维和也认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其教育公平也应该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相对公平。所以,教育在保障受教育权平等的前提下,应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他们所需要的不同水平的教育,应当树立培养精英的概念,继续提倡精英教育。

    1 精英教育与精英

    在一些论述精英教育的著作中,一些学者把所有高于本科层次的硕士生、博士生教育视为精英教育,而把所有本科、大专、高职层次的教育均统一到大众教育;一些学者则坚持精英教育至少有两大块:一块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另一块则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本科精英人才,也应属于精英教育。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精英教育涵盖国家的整个教育层次系统,即不论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一些学者认为,以心智和人格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精英教育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的,需要由杰出的教师与出类拔萃的学生一起,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无拘无束的自由探索。研究型大学是实施精英教育的主要机构,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人才。而这些学者几乎都从知识层次或者学术研究方面对精英教育进行了区分和定义。

    而笔者认为,精英教育的外延在不断拓宽,内涵在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不能只从学术领域进行区别和建设。如果不给“精英教育”赋予新的内涵,那么所谓的精英也只是单一领域的佼佼者,而不是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如果不给“精英教育”赋予新的内涵,那么研究型大学以外的学校实行的高等教育就无法建立起相适应的精英培养模式,就无法真正选拔、培养、塑造出适合社会的人才,那么我国高等教育进程也会受到阻碍。

    在笔者看来,精英是多样的,正如所谓的:治国的政治精英、治学的学术精英、纵横世界的商业精英等。这些精英的培养和形成固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但是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对于这些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受教育群体里的特殊一群人:高校优秀学生干部,无疑可以算作精英教育培养的对象。

    2 高校优秀学生干部列入精英教育行列的现实依据

    首先从学生干部的产生方式上看,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人。在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一般采取本人自荐、同学推荐、相关老师指定等几种方式,而其中以前两种方式居多。在确定了候选人后,负责学生干部使用和培养的相关部门及指导老师会以笔试、面试等方法对候选人进行考核和遴选,最后选拔出相对各方面能力过硬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然后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同学的意见和监督。现在,还有一种选拔方式在广泛运用,不仅仅局限于集中的考核,而是由相关人员进行动态的发现挖掘人才,通过长期接触走访,使更多德才兼备的人走上学生干部的舞台,展现自我,发挥作用。因此,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优秀、培养优秀的过程。即使当时不是优秀,也具备成为优秀的潜质和基础,为最终变成优秀提供可能。所以,学生干部可以成为精英。

    其次,从学生干部的个人素质来看,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一般多为德才兼备的学生或有特长的学生。他们被要求不仅思想觉悟要高、学习成绩要好,还要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或者具备有较强较好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能理顺各方关系,光明磊落、原则性强。因此,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是学生心目中的领袖人物,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示范作用。所以可以说,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分子。

    第三,从学生干部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来看,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现者。他们在学校的领导和指引下,把全体同学紧密的团结在一起,配合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样,学校通过学生干部将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又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学习、生活规律,从而制订出正确的管理措施。因此,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精英教育,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3 高校优秀学生干部的精英培养模式

    3.1 选拔程序的制度化与选才考量的多样化相结合 “选拔任用”是学生干部“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对所有学生干部培养的基础[1]。现行选拔任用学生干部的方法归结起来有“考、看、听”三种途径:

    3.1.1 考:公开招聘,设置笔试、面试以此了解其工作能力、态度、思路、创新意识等。

    3.1.2 看:通过查阅学生档案看其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特长等,由老师根据需要直接任命;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生活细节、与老师及其他同学相处关系等方面内容判定其是否有潜力被培养为学生干部。而在这一点上,对指导老师发现人才的能力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胸襟提出较高要求。

    3.1.3 听:“听群众的呼声”——学生干部选拔依托于广大学生群体意见的基础上民主选举,由学生自主推选;“听内心的声音”——通过竞选演说、学生谈话等方式面对面地了解学生的工作思路、语言表达、工作热诚等。

    这三种选拔途径有利于将一些有才华、有较好群众基础和工作经验、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但三种方法独立来看都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在选材考量多样化的同时要认真贯彻选拔程序的制度化,坚持以下几个原则:①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干部的选拔不受形象、家庭经济状况、性别等方面限制,以能力和综合实力为基本的选拔标准;②重视全面发展、兼顾个性发展的原则,我们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关注学生个性的一面,将学生的个性与具体部门特性相结合,充分发挥个性学生干部的创造性,并在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其综合能力的提高。③学生干部群众化原则,挑选态度诚恳、脚踏实地的学生干部,真正做到以服务学生为宗旨。④学生干部选举透明化原则。学生干部在普通同学眼里同样也是一个利益团体,因此保证学生干部产生的透明化,不搞暗箱操作,对于学生干部队伍及其自身发展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组织培训延续化与实践摸索突出化相结合 对于学生干部要因材录用,重使用更要重培养,通过开设培训班可以使学生干部尽快了解团学工作特点,充分发挥其“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培训是一个完整而延续性的过程,可以分为前期上岗培训(形势教育、基础技能、活动能力培训)、中期强化培训(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组织文化培训)、后期提高培训(综合素质、理念与信念培训)。通过报告讲座、业务水平学习、工作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团队训练、理想信念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多种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发掘原动力,加强推动力,形成自动力”的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学生干部打造厚实的学生组织文化。

    诚然,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光靠培训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在团学工作实践中的探索求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活动、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学会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才是学生干部培养中的核心所在。因此,各级团学组织应重视活动这个载体,为更多的学生干部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3.2.1 合适的岗位配对合理的模式。即根据学生性格、特长、兴趣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一个既分工清晰又相互合作、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

    3.2.2 适度的压力配对充分的信任。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干部施加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在良性竞争环境下,学生干部会有意识地发挥主动性,不断调节思路适应工作和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其良好引导并充分信任,从点滴工作中传输工作理念和学生干部精髓,并在认真引导基础上对其充分信任,鼓励其不断发挥创造力。

    3.3 管理建设长效化与关心爱护人性化相结合 优秀学生干部在高校中是有着显著特色和强烈创新感的一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精英群体,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应该通过考核与监督,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感到有压力,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同时,对待学生干部要在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干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学习和工作的方法,提高效率,逐步走向成熟。

    3.3.1 “亦抓亦放”,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和培养长效性建设相结合

    “亦抓亦放”指的是一种在指导老师带引下的有度的学生干部管理方式。“抓”和“放”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抓中有放,放之又抓,才能真正培养出既“肯干”又“会干”从而更“能干”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1]。

    3.3.2 加强学生干部的心理引导,寻找成长之路的幸福定义 学生干部每天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他们过着光鲜充实的生活,令人羡慕的生活,但光鲜的背后却是付出,充实背后却是奔波,羡慕背后却是沉甸甸的责任,所有的生活、工作最终要还原于产生学生干部的最基础群体——广大同学,其实在他们阳光的背后隐藏着太多太多的无奈与焦虑,在他们坚强的背后需要更多的心灵呵护。

    在思想意识上,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牢固树立起“带给学生干部不是一身华贵,而是一身责任”的健康心理取向。分阶段的对学生干部进行工作评价,每一个人都有其亮点,对他们要不吝啬于赞扬,结合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激励,在肯定工作的基础上希望其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也是符合大学生心理成长中需要被肯定、被关注的一般规律。在工作开展中,要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他们在工作要立足于现实的基础条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个人的能力水平,从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出发,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切忌浮躁虚夸,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收获提高、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升华。

    总之,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以精英教育模式来培养和造就一支“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模式。对于优秀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大多数优秀学生干部毕业踏入社会后,所体现的素质和能力会很快被用人单位所赏识,他们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所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也帮助他们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做出贡献,更有利于带动大批普通同学在大学生涯中明确定位,找到方向:优秀学生干部在一个团体中往往都能起到极大地示范作用,具有较高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可以使身边的人积极向上,同时,优秀学生干部的成长经历也能促进和激励普通同学寻找自己的发展轨迹,谋划未来人生设计,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实施精英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干部的精英式培养,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为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校精英们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旦《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设》.[J].高教高职研究.2007.(6).

    [2]田华《浅谈对学生干部使用与培养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吴晓倩《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