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阿拉善:环保力量的孵化器

    时间:2020-04-18 08:09: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提名理由★
    为了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一群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商界精英们走到一起,直面自己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建立起阿拉善生态协会,以内生式社区发展项目为核心,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权利,发掘当地人自身的潜力,致力于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机构旗下的基金会,资助了中国超过半数的环保组织,推动了行业发展,堪称中国环保力量的孵化器。
    简介: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2004年,中国一批著名企业家发起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近10年来,它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荒漠化防治NGO组织。2008年,阿拉善又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非公募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及该行业的发展。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阿拉善生态协会的微信群就开始嗡嗡作响。

    2004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由刘晓光、王石、张朝阳、冯仑、任志强等87位企业家发起的阿拉善生态协会,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成立。

    自那时起,近10年来,这群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聚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从沙漠吵到北京,从圆桌会议吵到微信。而阿拉善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荒漠化防治机构和最有影响的民间环保资助机构,日益成为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的一面旗帜。

    “制宪会议”

    2003年国庆节,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第一次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他发现,这里植被破坏之严重,荒漠化程度之快,令人惊诧。

    1949年前,阿拉善盟尚有1700万亩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至2001年,这种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的灌木面积收缩到300万亩,由此带来土地大面积沙化。2000年春天北京发生的9次沙尘暴,8次起源于阿拉善。

    刘晓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当时激动得跪在沙漠里,反思忏悔,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净化”。

    八个月之后的2004年6月4日,在位于阿拉善腾格里沙漠腹地、由九汉天成公司董事长宋军投资建设的月亮湖宾馆里,由刘晓光牵头,87名企业家(其中21名来自台湾)参与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发起。会员每人每年出资10万。

    以《华夏时报》执行总编杨平任组长、时任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参加的协会筹备组,事先准备了一份由15名执行理事和5名监事组成的名单,要求进行等额选举。

    但选举办法立刻招致一片反对的声音:“别玩老的那一套!”“别把国有企业那套玩法搬来!”

    最后,由联和运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和上海美通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斯坦福大学博士王维嘉提议,推荐、增补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这天夜里,筹备组连夜重新设计选举程序和选票,一直到凌晨三点。

    这一晚,刘晓光一夜未眠,心中的委屈、迷茫和震撼,无法言说。

    次日早上八点,选举开始。刘晓光全票当选会长。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当选首届监事长,张树新和万科董事长王石当选副会长。杨平任秘书长。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进入执行理事会,他说,我们是草根造反成功。

    王维嘉落选了,但他很高兴,他说:“我的落选让当选的合法了。”他把此次会议称作阿拉善的“制宪会议”。

    20天后,首届执行理事会和监事会召开联席会议,由刘晓光主持。他的国企老大的姿态又回来了,一边听,一边拍板:“好,就这样了!”

    参会的执行理事、云南红酒业董事长武克钢看不下去了,拍了桌子:“会不会开会?开会要有动议、提议,大家讨论,然后表决,你的任务就是组织表决!”

    “动议”对刘晓光来说是个新名词,但他从善如流地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定位。

    “他总是非常认真听人讲话,然后伸出大拇指,连说:‘好!好!棒!真棒!’”杨鹏认为,刘晓光之所以能成为阿拉善生态协会的灵魂人物,正与其质朴、豁达的个性有关。

    内生式社区模式

    从一开始,阿拉善就推行了一种内生式社区模式。

    现任阿拉善项目经理桂国栋自2006年起进入阿拉善项目组工作。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都会帮助当地村民建立一个项目管理委员会,自愿参加,民主选举。管委会讨论通过的项目,经阿拉善项目组审批,可获得金额不等的资助。

    2007年,项目组在阿拉善盟巴润别立镇贺兰队开展工作,致力于让牧民减少养羊数量,以保护环境。项目组与国际小母牛协会联系,双方共同出资90多万元,支持101户村民养殖奶牛。

    第一年,牧民纯收入31万。全村集体讨论后决定,退耕1000亩土地,已获得政府批准的6口机井指标作废,不再用井取水。

    多年来,阿拉善农牧民以高耗水的玉米为传统农作物,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粗放式种植,农灌区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得周边草场地下水位下降,植物干涸。项目组选送村民学习管灌节水技术,2008年又引进了新型节水技术——膜下滴灌技术。采用漫灌,一亩玉米地用水量为800立方米,采用这种技术,可减少至600立方米~700立方米。

    项目组还引导村民改种每亩只需水250立方米的小米。2013年,阿拉善生态协会在巴彦浩特镇通古淖尔与阿拉善盟农牧局共同建立了农业节水示范基地,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了146.2亩有机节水小米。

    除农业节水外,荒漠植被的恢复,也是阿拉善协会提出的战略规划中考察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指标。当地一户农牧民一年的平均柴薪消费为 20000 斤,相当于消耗掉50亩种植了40年的梭梭林。

    最早在阿拉善实行梭梭林保护的,是九天汉成的董事长、阿拉善协会发起人之一宋军。他专门收购沙漠里的一种保健药材、生长在梭梭林根部的肉苁蓉,使农牧民有利可图,促使他们主动保护梭梭林。

    在项目组的引导下,阿拉善吉兰泰镇等地村民自愿签署了有约束力的公约,承诺不放牧、不砍伐梭梭林等。

    “原来蒙古人就有‘不砍活材’的风俗,只是后来这些年中断了。我们只是重新唤起他们的传统文化。”桂国栋说。

    “捐赠会费不是为存在银行里”

    2007年7月,阿拉善举行首届换届选举。王石当选会长,任志强高票当选监事长。

    在协会成立之初,任志强曾落选监事,在2005年的补选中,再度败北。他这次终于当选后,秘书处在每年末的理事大会之前都诚惶诚恐,对财务数据核对再三,以免“任大炮”像“平静的海面上刮起的狂风”。

    任志强上任后,对理事会的资金使用执行能力不足发起了质疑。当时,协会账上资金还有2000多万。他提出,会员捐赠会费,不是为存在银行里,而是为花出去,建议扩大对民间环保组织的资助。

    2008年12月,协会成立了独资的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也称为阿拉善基金会),吴敬琏任理事长,原始资金800万元。

    为资助其他环保组织,基金会成立了项目审核委员会。2011年,协会执行理事、北京东方百达投资公司董事长童书盟担任了新一届项目审核委员会主席。

    基金会自2010年起开始资助马军所领导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06年,马军把来自环保、水利、海洋等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汇集在一起,相继推出“中国水污染地图”和“空气污染地图”,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污染数据库,被称为“环保斗士”。

    “马军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实际上是一个枢纽站,各地的小环保NGO组织和志愿者给他提供信息。阿拉善投给他的钱,他也分给这些小的环保组织。”童书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对于自己的研究中心未来究竟如何发展,马军并没有清晰的定位。童书盟建议他做一份战略规划项目书。

    2013年8月21日,马军来到北京万通中心马德里厅,向基金会执行理事会阐述了自己的五年规划:升级污染地图、推动绿色供应链和加强自身机构建设。

    “我们现在有10万家企业的数据,可撬动的力量是很大的,但我们自身的规模太小。”马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童书盟的力荐下,经审核委员会举手表决通过,基金会与马军签订了协议,将在未来5年之内,向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提供2000万的资助。这是将于年底到期的本届项目审核委员会所批准的最大一笔资助。

    在2013年11月9日举行的换届选举中,任志强当选新一届会长,绿地房地产集团总经理钱晓华当选监事长,从2014年1月1日起接替冯仑领导的本届领导机构。

    《中国新闻周刊》从协会秘书处获悉,截至2013年11月,阿拉善生态机构共有企业家会员267人。从2012年初至2013年11月,会员捐赠总额为5422.99万元,在阿拉善协会投入约718万元,基金会支出总额为3387万元。

    相关热词搜索: 阿拉善 孵化器 力量 环保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