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自由灵魂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0-05-08 07:55: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对成长的思考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通过主人公卡夫卡独特而坎坷的成长历程,思考人类自由灵魂的成长之路。本论文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切入点,对《海边的卡夫卡》的主题进行分析,论证其是一部成长小说,并分析了主人公卡夫卡不同寻常的灵魂成长之路,最终阐明村上春树对成长的独特理解和小说中成长所具有的多重意蕴。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自由灵魂 成长 多重意蕴

    成长,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是一种共同的生命经验,因此文学作品对它的关注与书写便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深刻地文化隐喻性,而读者对这一主题的阅读,也就势必饱含了认同感与亲切感。这一点大概也是村上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受到全世界读者欢迎的因素之一。本论文将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切入点,对村上春树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的主题进行分析,通过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奇特经历来探究这部小说中成长的深层意蕴。

    《海》的多种主题观

    目前对《海边的卡夫卡》(以下简称“《海》”)主题的研究已如汗牛充栋,归纳起来,侧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为《海》是一部反映村上春树独特“命运”观的小说。这一观点的论者将小说中卡夫卡的流浪、弑父“娶”母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相联系,提出《海》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命运观——既不同于西方式的抗争,又不同于东方式的顺从,而是人与人互助、人与自然共存的现代命运意识。其二,认为《海》是一部村上春树借以批判现实社会体制的作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小说中另一线索——中田的故事是对卡夫卡流浪的诠释,通过对中田遭遇的描写,揭示了造成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的根本动因是“父亲”绝对意念对自由灵魂的压制。其三,认为《海》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有感于“9.11”事件的思考,因而这部作品是一部反思战争,弘扬人道主义的作品。他们认为,中田的受创而发痴,乡村女教师的遭遇以及隐入森林的“二战”士兵都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诚然,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它们却没有抓住小说的最根本内质。《海》的确引用了古希腊俄狄浦斯王故事的神话结构,而村上的用意并非要去探讨命运,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说过:“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1]村上将“弑父娶母”这样的命运摆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面前,难道是为了再次论证“命运的无奈与不可战胜”?神话结构的应用并不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进行亘古不变的重复,而是想藉此使一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具有普遍隐喻性的问题,以最引人入胜、最发人深省、最强烈的方式摆在读者面前,引发思考。

    在中文版的序言里,作家是这么说的:“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我想把他们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彻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这是我想写的一点。”[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小说最核心的故事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成长历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村上小说的权威翻译者及研究专家林少华曾指出:“概括起来,《海边的卡夫卡》是一个少年精神成长史的一个剖面,也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3]因此,重点不在“俄狄浦斯神话”本身。神话的价值在于,让读者与成长的亲历者一起对未知的世界进行诗性揣摩,将成长者最内在最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读者可认知的对象。

    有关小说的主题的另外两种观点,笔者认为也只是文本的表层含义。村上在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时曾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4]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而高墙则是体制,它本应保护鸡蛋却往往实施迫害。所以,“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5]简言之,村上的书写是为了“设法在高墙面前取得自由,即不使鸡蛋撞墙破碎”。[6]他的写作不是为了推倒社会体制的“高墙”,而是为了在不完满的体制下为自由灵魂探索一条求生之路。在这一思想的总领下,《海》的主题便昭然若揭:通过讲述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流浪故事,将绵软未定型的灵魂是如何追求自由的成长历程记录下来。

    光影交错的成长之路

    村上作品中最常见的结构便是“双轨式”,他通过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齐头并进的展开情节,最后让故事在某一点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型结构。这一结构使作品中呈现了亦真亦幻的双重世界,一个是封闭、虚幻、纯洁、寂静的阴界,另一个则是开放、现实、污浊、喧嚣的阳界。在《海》中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双重世界,阴界是中田的世界,阳界是卡夫卡的世界。虽然村上春树说他写的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故事,但是《海》的主人公实际上是两位,卡夫卡在明处,而中田则是卡夫卡的影子,他代替卡夫卡弑父,打开了入口石,协助着卡夫卡的成长。

    《海》沿袭了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主人公的流浪来讲述成长。不过,少年在离家之前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并非遭受了外界突然的灾难或迫害,他的流浪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冒险。这一点与传统的成长小说不同,传统的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通过被迫的流浪来获得成长,而田村却是决意出走。为此,他认真学习、勤奋锻炼,并且改名为卡夫卡。

    名字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田村的改名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首先,“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乌鸦”的意思,这就暗示了小说中那个叫乌鸦的少年,就是田村最内在的自我,他的出走便是听从内心的召唤。此外,东京又是一个乌鸦遍布的地方,村上给主人公起名为卡夫卡,暗示了这个少年成长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正如村上所说:“恕我重复,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7]从内容上看,田村的改名又是对父亲权威的反抗。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是通过侧面刻画出来的,从卡夫卡的话语里我们得知父亲是一个冷漠的人,他不但没有给予儿子家的温暖,反而让卡夫卡受到威胁。从中田的记忆中,我们得知琼尼—沃克(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杀猫人。他杀猫“是为了收集猫的灵魂。用它做一支特殊的笛子。然后吹笛收集更大的灵魂。”[8]从本质上说,琼尼—沃克就是自由灵魂的禁锢者,所以,卡夫卡的离家出走就是对自由的追求,是迈向了自由灵魂的成长之路。

    卡夫卡来到四国以后,急切地寻找甲村图书馆,然后便什么都不做如痴如醉的阅读。少年对图书馆和书籍的热爱,体现了对成长的急切渴望,他渴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从无知走向有知。

    此外,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人的影响,这些引路人是我们成长的伙伴。小说中,帮助卡夫卡走向成熟的引路人有很多。根据《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作家芮渝萍的观点,引路人可以分为:正面人物、自然神灵、反面人物。毫无疑问,“父亲”是反面人物,他的冷漠、专制阻碍了少年的成长,卡夫卡的成长始于对父亲之家的抛弃。而大岛、中田、樱花、佐伯是卡夫卡成长的良师益友,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岛,“他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卡夫卡的精神导师角色。”[9]大岛虽是一个患有性同一障碍的不男不女的阴阳人,但是村上对他的描写是怀着赞赏的。这点可以从大岛与闯入图书馆的女权主义者的辩论,从他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评说中看出。如果没有他,卡夫卡不可能游历“异界”,接触到“森林”这一神性的引路人。少年从书本中获取的是他人的间接经验,然而知识的获取除了依靠间接经验,更主要的是走向实践。森林,对卡夫卡来说,就是孕育着无数未知的一个世界。因此,进入森林必然是卡夫卡成长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卡夫卡走进森林前的多番犹豫和踟躇,则暗示了他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而又心怀忐忑。这不正是所有人成长过程中都有的矛盾心理吗?最终,强烈的探索欲战胜了畏惧,卡夫卡在士兵的引导下走进了密林深处。从书本的阅读到森林冒险,虚实相间、光影交错,弑父之后的卡夫卡一步步走向成熟。

    中田是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他也曾渴望成长,然而他的成长是不幸的。一方面,他成长的时期处于战争年代,社会环境是极端的;另一方面,他的成长没有正面引路人的帮助。通过乡村女教师的信,我们得知,中田有着和卡夫卡类似的家庭环境:“与乡下孩子所受日常性暴力不同,因素更为复杂且更为内向的暴力,是孩子只能一个人藏在心里的那类暴力。”[10]不同的是,中田没有离家出走,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年轻的女教师身上,渴望在那儿寻找温暖。然而,由于战争,女教师本身就已经是“不健全者”了。她虽然意识到了中田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但是她却没有给予他保护,反而成了掐断中田成长之路的直接施暴者。她那一巴掌使中田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苏醒。正如小说中所说:“我仍清晰记得他被打时的表情,可以将他深深的惊惧和失望历历重现于眼前。”

    中田的经历一方面与卡夫卡的成长构成了对比,更重要的是,他帮助卡夫卡完成了许多不可完成的事情。中田杀了琼尼—沃克实质上是帮助卡夫卡完成“弑父”这一成长的重要仪式。此外,中田舍命打开了入口石,也是为了成全卡夫卡走进森林。换一角度,卡夫卡的成长实际上也完成了中田成长的夙愿。中田自身的成长被扼杀在少年时期,他不能与人交流,但自此可以和猫说话。在小说里,“猫”实质上象征了自由的灵魂,如果说琼尼—沃克杀猫是为了禁锢他人的灵魂,那么中田的寻猫、救猫则是为了救取自由灵魂。他杀死琼尼—沃克对他自己而言就是对暴力的反抗,之后,他走向四国之旅就是他完成少年时未完成的成长之路,而在打开入口石那一刹那,他也走进了森林深处。

    卡夫卡成长的多重意蕴

    马科斯在其论文《什么是成长小说?》中给成长下了一个定义:“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11]按马科斯的观点,成长是一个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必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接受自己的性别身份,如何应对自己的生理变化,如何摆脱孤独等等。虽然卡夫卡所遭遇的切肤之痛不是生理的,却在本质上更具破坏力。他没有亲手弑父却身染血污;他自幼被生母抛弃,却注定要与精神上的“母亲”佐伯结合;他深受青春期强烈性欲的苦恼,而不得不依靠“姐姐”樱花帮忙泄欲……这些经历都使得卡夫卡反思自我,而这些思考就是一个从走向有知的过程。

    除了摆脱懵懂之外,卡夫卡的成长蕴含着更深刻而多层次的内涵。

    其一,从个人层面来说,卡夫卡的成长是对责任的体悟。卡夫卡曾经和大岛说:“三四郎在故事中成长。碰壁,碰壁后认真思考,争取跨越过去。……《矿工》的主人公则截然不同,对于眼前出现的东西他只是没完没了,原封不动地接受而已。”对于这两种成长姿态,卡夫卡都是不赞成的。他所选择的成长之路不是三四郎的以卵击石,他认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不是矿工的消极顺从。那么,究竟卡夫卡怎样理解成长呢?小说中卡夫卡对叶芝的“责任始自梦中”的理解以及对艾希曼的分析,做了说明。卡夫卡的成长是一条洞悉绝对自由选择不可能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做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道路。

    其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卡夫卡的成长是对历史和传统的接受以及对现实的坦然面对。儿童对自我个性和他人异质性的认知,以及对孤独的感知是其成长的开始。然而,这一过程定然伴随着阵痛。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卡夫卡对母亲的寻找就是对历史和传统的不断追寻,佐伯象征的不仅是孕育主人公的母体、故土,更象征着整个历史和文化传统。所以,卡夫卡与佐伯的结合则象征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接受。走进森林是卡夫卡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入认知。在森林中与佐伯相遇后,卡夫卡最终听从了“母亲”的劝告,返回东京,象征了他从拒绝现实社会到融入社会,从放弃成长到承担责任。

    结语

    村上春树曾说:“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过程的念头,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12]简言之,为了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的写作纲领。《海边的卡夫卡》书写的则是绵软未定的灵魂是如何聚敛成形,争取自由,走向成熟。与传统的成长小说相比,《海》有着更为精巧的故事结构,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也更扑朔迷离。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展示了少年如何争取自由灵魂,使少年成长的多重意蕴更让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3.

    [4][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

    [5][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高墙与鸡蛋——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讲演.

    [6]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97.

    [7][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8][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52.

    [9]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7.

    [10][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2.

    [11]转引自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12]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39.

    相关热词搜索: 灵魂 自由 成长之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