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政党的起源及其发展概述

    时间:2020-08-14 07:52: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政党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现代政党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思想和政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党出现之前,组织机构很不健全,政党目标不明确,因此并未引起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具备现代意义上政党产生的条件,近代中国的政党最早产生于晚清时期,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政党雏形的萌动到严格意义上政党的创建、再由秘密结社式的建立政党到政党合法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它的产生与西方执政党是迥然不同的,主要表现在执政文化、执政基础、与政府关系、与军队关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演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

    [关键词]政党;起源;发展;中国共产党;类型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5-0130-04

    一、政党的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出现,这些国家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条件为政党的变迁、发展提供了契机。从政治条件来看,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也是带有封建性质的“议会”逐步演变为资产阶级议会的过程。在17世纪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是构成政治框架的三要素。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当时的议员们围绕着国王权力 、如何对待天主教问题产生了分歧。议员们随之分成两大派别,这些议会内的派别是世界政党的最早形式。主张扩张王室权力、严厉打击清教徒的一方被称为托利党,主张扩大议会权力、严厉打击天主教徒的一方被称为辉格党。

    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方政党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以英国为例,政党在早期只是议会内部的派别,但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他们强烈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而要获得权力,必然要推翻“君权神授”思想,组织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政治团体。

    从思想和文化条件来看,政党的出现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广泛传播的结果。霍布斯、洛克创立了新型的国家观,给传统的“君权神授”思想以沉重的打击;杰弗逊、孟德斯鸠和潘恩等人先后提出的自由论、分权制衡论和代议制政府论等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资产阶级的政治家们才为建立政党而努力着。这些思想的传播使人们相信,组建政党来治理国家是合理合法的。

    从社会条件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为政党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不同领域的人们开始互相流动,社会结构开始分化和重新组合,这些都为政党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在中世纪后期,从原有社会结构分化出来的城市中小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与封建贵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他们找到了政党这一有力的斗争工具”[1]47。

    从政治条件来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政党的出现提供了可贵的政治资源。一方面,议会的演进需要政党来支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两百多年漫长的过程之后,开始由封建性的“议会”逐渐转向资产阶级议会;另一方面,在议会外的资产阶级也为了争夺权力而建立了政治团体,这些政治团体最后演变为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政党。议会民主制是现代政治制度最为关键的特征,而这一关键特征显然为不同利益集团要求组建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创造了条件。

    二、政党的发展

    政党刚出现的时候,其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政党目标也不十分明确,作为一种政党现象,也没有引起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政党才逐渐成熟和定型,并被人们所熟知。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英国是近代意义上政党的发源地。但是,当时所谓的最早的两个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还没有全国性公开的组织和系统,他们的活动仅仅局限在议会中,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政党数量急剧增长的时期是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历史时期,欧洲的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阶级,开始掌握了国家政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政党在亚洲出现的很少,这个时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东西方政党产生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一些东欧国家完成了建党,“如匈牙利社会民主党(1890年)、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1891年)、芬兰社会民主党(1899年)”[1]52;在美洲,洪都拉斯于1891年建立了第一个政党,即洪都拉斯自由党;在亚洲,印度的国大党于1885年创建,日本自由党于1890年创建,土耳其青年党于1889年创建;进入20世纪初,又有三个亚洲国家建立了政党,分别是中国的同盟会(1905年)、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联盟(1906年)和菲律宾的国民党(1907年)。

    到了20世纪20~40年代,政党大批出现。尽管非洲在1860年就由美国移民成立了名为“真正独立”的政党,但它并不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非洲政党。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非洲出现的政党以民族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亚非拉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政党。这些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受到苏联的影响,成立了一批共产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如安哥拉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苏联和古巴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国政权,并且将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改组成为共产主义政党,执掌了国家政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短短几年间,多党制的浪潮开始兴起,各种各样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新成立的政党,主要集中在非洲、原苏联和东欧地区。在目前世界上5000多个政党中,大约有1/3是在这个时候创立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非洲政党的数量为130多个,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一下子猛增到1 000多个。

    三、政党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在古代汉语中,“党”字这个词很早就有记载。例如,《论语·雍也》中记载:“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从中国古代汉语的相关记载可以判断出,中国封建社会对“党”有如下解释:其一指的是邻里乡亲;其二指的是地方基层组织;其三指的是同党同伙之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只有党争和朋党存在,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存在。在中国古代,“党”字常常和“朋”字相联系。“朋”字原本是货币单位,后面随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商周时代君主以货币赏赐给臣子,用“朋”作计量单位,“朋”字就有了聚集和串联的意思。“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在地域、血缘形成的党之外,人们又有了新的分化组合,其中同一师门的同学成为‘朋’,志同道合者成为‘友’。”[2]9如在唐朝后期,朝廷大臣之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分为两派,他们由于政见不同而相互攻击、排挤,被称为“牛李党争”,开启了我国党争之始;在北宋神宗时期,朝廷大臣围绕着王安石改革而分为支持派和反对派,形成了所谓的新党和旧党;明朝后期,以东林书院的学者为中心,他们对朝廷腐败进行猛烈抨击,被称为东林党人。

    中国的传统社会缺乏政治参与的合法渠道,因此秘密集会便不自觉地成为中国下层民众政治组成的主要方式,中国明清时代的“朋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朋党是政治体系内部官僚和统治精英联合的手段,作为中国官僚政治的一大特色,朋党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壤之中,是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体制的诞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政党观念及政党政治理论是由西方传入的。国人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留意政党政治问题。马建忠、郭崇涛、薛福成等在他们游学西洋的过程中,通过书信、游记等方式对英、美等国的政党活动作了介绍。在西方政党思想的影响之下,孙中山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带有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1895年10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北京成立了强学会。但是要说明的是,兴中会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过去会党的秘密组织形式,强学会学术性远远大于政治性,它们只是中国近代政党的最初萌芽。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当属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的同盟会,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联合而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地方组织,以推翻清朝政府为目标。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集会结社,近于疯狂,政党之名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时间出现了几百个大小不等的党派,甚至也有一些“共产党”组织,但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实现自己建立的初衷,大部分是昙花一现。“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考察了世界近代历史,分析了英、美、法、俄、日、德、波兰等国变法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张和方案。”[2]16他们通过奏折、译著的方式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并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是,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最终失败,国民党党魁宋教仁于1913年3月20日夜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火车站,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取消国民党籍国会议员资格,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而名存实亡。后来袁世凯干脆解散国会,国民党政党的合法资格被取缔和国会的解散标志着民初政党政治实践的彻底失败。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其一,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当时的中国缺乏开展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物质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中仍然非常薄弱,它的力量还不足以缔造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握国家暴力机器,奉行“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的政治逻辑,政党政治运行的前提条件也就不复存在。其二,缺乏政党运行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其知识分子鼓吹的“民主共和”“政党政治”“议会政治”等对当时的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缺乏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再加上内阁不稳固、党派之间互相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政党作为国家公共权力与社会民众的中介物,如果与民众相脱离,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和参与,这样的政党政治也只能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品,最终堕为专制政权的附属物。其三,近代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文化的认知。政党领袖和政党成员对于西方政党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充分认知西方政党发展的实质,没有注意到政党之间的差异性。这就必然导致了民初政党实践的通病,如接纳党员的随意性很大;党员跨党现象严重,伍廷芳有11个党籍,唐绍仪和赵秉钧有6个党籍;党纲的约束力不强,成了空洞的招牌而已。此外,除少数精英分子之外,多数政党成员还缺乏对政党的心理认同,个人利益左右着自己的情感倾向,对政党权威的构建存在着模糊性的认识。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判断一种道路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不管是洋务运动寻求技术上的革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还是辛亥革命的制度革命都没有解决中国的独立与富强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但是最根本的因素是思想文化层面的落后,这也是技术救国、制度救国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人民最困惑和迷茫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特别是1920年苏俄政府公开通告中国政府,宣布其放弃在华特权的行动,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追寻在救国梦上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理想的选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开始付诸对社会主义的实践,随着各地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研究会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纷纷成立,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了。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结论,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开始筹备建立共产党。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到中国了解具体情况,帮助中国建党。“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党组织,经上海党组织与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互相联系,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中心城市,以及在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2]9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从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政坛上除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还先后出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中间党派,这些中间党派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化,逐渐形成了现存的八大民主党派。除了中国大陆存在的包括八大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九个政党之外,中国台湾和香港也存在着政党政治。在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随之而去的有中国民主社会党和中国青年党。1989年,台湾地区开放筹党,其政党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台湾地区有注册的政党大约100余个,其中有影响力的政党有台湾绿党、台湾劳动党等。目前,有能力通过选举而获得席位的政党仅有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新党和“台湾团结联盟”五个政党。

    从近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群众性的政党,它是在军阀统治中国时期“秘密地”“非法地”建立起来的,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并具备了长期执政的资格。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文化、执政基础、与政府关系、与军队关系等方面与西方执政党有着巨大的区别。

    [参 考 文 献]

    [1]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47.

    [2] 林建华,张广鑫.现代中国党派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责任编辑:徐雪野〕

    相关热词搜索: 政党 起源 概述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