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质疑《狂人日记》主题的成说

    时间:2020-08-15 07:54: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无论从《狂人日记》的原文内容分析,还是结合鲁迅其他作品来分析,《狂人日记》的主题都不是“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在小说高潮部分,狂人最想说的“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这在原文中是狂人亲口说了不止一次的话,因而这才是《狂人日记》的主题。如此,结尾的“救救孩子”才讲得通,因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如果始终不吃人,就不会自取灭亡。

    《狂人日记》 主题 鲁迅

    关于《狂人日记》的主题,几乎所有语文教材都是一样的说法:“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笔者给学生们教了多年的《狂人日记》,向来对这一成说表示怀疑。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所谓“封建社会”并非指的是社会形态,而是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在内的、与文明社会相对立的概念。然而问题还在于,从文学最本质的意义来讲,文学不是政治学或社会学,而是高尔基所谓“人学”,就是说优秀文学作品往往是指向人性的。《狂人日记》的批判矛头当然也是指向人性的,下面就此做一探讨。

    《狂人日记》的内容分析

    《狂人日记》原文除了用古文写的引子,用白话文写的正文总共十三篇日记。第三篇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最能支撑其主题成说的所在,此外很难找到揭露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论据。但是有两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作为一篇小说,其主题一般应出现在高潮部分,而不是出现在故事的开端,毕竟小说并不是论文。其次,鲁迅原文明明是说“这历史没有年代”,那又凭什么认为是揭露封建社会而将鲁迅身后的社会排除在外呢?

    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第十篇日记中,写了主人公狂人自己所说的一席话:“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鲁迅借狂人之口说得明明白白:自从有了人,一直到写作此文的当时,自始至终都有人吃人现象存在。第十二篇日记中,所谓“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也是在说从古到今都有人吃人现象存在。

    同样在第十篇日记中,狂人还说:“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鲁迅借狂人之口说得明明白白:有的人不吃人了,有的人还吃人,这不恰恰说明《狂人日记》所批判的毛头是指向人性的吗?同样的一个社会,有的人不吃人了,有的人还吃人,这能说是“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十篇日记中写了主人公狂人最最想说的话:“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在第十篇日记的结尾,狂人又亲口重申了这句话:“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据此可以认为,《狂人日记》的主题应该是:警告吃人者不要在吃人了,因为将来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好比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难道卖有毒食品的还少吗?但是卖有毒食品的人和不卖有毒食品的人比起来何等惭愧,而且毫无疑问,卖有毒食品的人无疑是自取灭亡,正因如此,《狂人日记》原文结尾才说:救救孩子。因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如果始终不吃人,就不会自取灭亡。按照《狂人日记》主题的成说,所谓“救救孩子”会变得无法理解。

    结合鲁迅其他作品的分析

    关于《孔乙己》的主题,几乎所有语文教材也都是一样的说法:“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妨放眼看一看今日之中国,孔乙己式的人物还少吗?实际上比封建社会多得多!无数人从小学到研究生,就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学习,变成了张乙己、王乙己、李乙己……孔乙己的种子绵绵不绝。我们怎么就有脸说,《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可以肯定地说,尽管孔乙己式的人物越来越多,终究还有不是孔乙己的人存在着,好比鲁迅原文中说孔乙己是“唯一的人”。简单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孔乙己,绝不是!那么,从根本上讲,究竟什么是病态的,是社会还是某一类人的人性?

    同样,《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具有“迫害症”精神特质的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先知先觉者”。那么,我们站在今天回望鲁迅所处的年代,如果说当时也属于吃人的封建社会,那么狂人为什么不仅不吃人、还要劝转吃人的人?可见,同样的一个社会,有的人不吃人,有的人却是吃人的,这是无比真实的客观现实。鲁迅所谓“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将来,和我们今天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基本一致,可见鲁迅先生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鲁迅小说中有一系列的“反封建”作品,除了《狂人日记》和《孔乙己》,还有《祝福》、《药》、《阿Q正传》等。然而鲁迅“反封建”之“封建”,首先是封建的人而不是封建的社会,是鲁迅本人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直到今天,封建的人依然比比皆是,难道因此可以说,当今社会依然是封建的社会吗?

    至于鲁迅本人所说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弊害”,笔者认为是应景之词而已,“作者用心未必然”。辽宁大学文学院的邹军,通过解构鲁迅的“呐喊”假象,还原真实的鲁迅及其创作,认为鲁迅无意呐喊,并将公开发表的论文题目定为《其实,鲁迅无意呐喊》。更何况,作者本意和作品原意,常有不尽一致的情形。无论对于任何文学作品,都只能从原文本身去归结其主题,而不能脱离原文。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固然是多元的,但是多元须有界,不能任意解读文本。你不能说《狂人日记》不是警告吃人的人,就像不能说《孔乙己》是爱情小说一样,因为必须尊重原文。

    [1]邹军.其实,鲁迅无意呐喊[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郭帅.论《呐喊》《彷徨》中的重复现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5(6)

    相关热词搜索: 成说 狂人 质疑 日记 主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