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临夏八坊

    时间:2020-09-30 07:58: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走过一山又一山,山连者山,

    走罢了一川又一川,

    走到的路上我把“花儿”哈漫

    花种子撒到了天边。

    走到我的家呀,大夏河边,

    河州古城临夏市呀,

    千年丝路上的古驿站,

    大美的风景看不完。

    三十里花廊牡丹鲜 胜绝人间,

    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般,

    特色美食尝不尽,

    商贸旅游天外天。

    ……

    这悦耳的民歌,是临夏人的“花儿”。临夏是“花儿”的故乡,这首“花儿”唱的是临夏的美景,唱的是被临夏人引为骄傲的“八坊十三巷”。

    以前人们提起甘肃,就会想起“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边塞诗,想起大漠黄沙里的驼队,想起嘉峪关的雄伟,想起敦煌石窟里的飞天仙女……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一处新的甘肃地标悄然诞生,并且热度不断攀升,大有赶超那些著名历史坐标之势。这个新地标,就是甘肃临夏市的“八坊十三巷”。

    丝路古驿——八坊从历史深处走来

    甘肃地处河西走廊,历史上是沟通西域的要冲,特殊的地埋人文因素使甘肃省版图狭长而奇特,省境从东南至西北,直线距离超过1600公里。

    甘肃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不仅有着8000多年历史,而且地形奇特——从沙漠到森林,从高山到平原,从黄土高坡到黄河之滨。甘肃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省内分布着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等50多个民族。东乡、保安、裕固是甘肃独有的民族,在人口上,回族是省内仅次于汉民族的第二大民族,也是除宁夏回族自治区之外回民聚集最多的省分,省内回民人口约120多万,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临夏回族自治州。

    作为自治州的首府,临夏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十分厚重。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的极地,有史可查的州级建制可上溯到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始稱河州(公元344年);直至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河州为导河县,民国十七年(1928)改为临夏县。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3月31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从临夏县析出城关区设立县级临夏市。1973年12月市的建制撤消再与临夏县合并。198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文恢复临夏县级市建制。作为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的版图面积只有88.6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28万,加上往来客商和游人,全市常住人口约在40万左右。因此,临夏也是全国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级市。

    有人会问:临夏这个并不出名的西部小城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动人口?然而我们稍加留意一下临夏的区位和历史,就不难理解。

    临夏自治州邻近青海,地埋理上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带。也是西部高原少有的河谷地带——黄河一级支流大夏河从临夏市内穿境而过,在境内绵延103公里,大夏河的主要支流红水河、牛津河也都在临夏市内汇集,河州因此而得名。就是改名后的临夏,也是因了大夏河的缘故。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临夏这片土肥水美的地方一直是各割据势力争夺的重要城池,最早称作枹罕,并且曾一度做过西秦政权的都城。在被称作河州的遥远年代,这里一直是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与西域的贸易打通之后,中原内地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吸引了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的浓厚兴趣,这些深受西方人喜爱的东方特产激活了东西方的贸易。一个个骆驼和马匹组成的商队,满载着西方人青睐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翻山越岭、穿过大漠戈壁,长年往返于长安与地中海之间。一条横跨欧亚的漫长商道就这样形成,并且演变成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蕃古道”。19世纪70年代,一个名叫李希霍芬(音)的德国学者给这条商道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沿用的名字——古丝绸之路。

    通往西域的这条漫长的商道又有北路、中路、南路之分,而河州(临夏)一线土肥水美,物产丰富,沿途皆是富庶地方,自然就成了丝路上的重要节点,“凤林驿”就曾是河州有名的古驿站。而吐蕃政权崛起后,河州作为商道南线上的驿站,地理更为重要,据说唐朝文成公主当年和亲远嫁吐蕃,就是从长安出发进甘肃沿临洮、河州这条路线进入青海,由松赞干布在柏海(玛多)向送亲的江夏王李道宗行了谒见之礼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拉萨)。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之后唐蕃交好,汉藏贸易渐趋繁荣。为稳定边地,唐中央政权在河州一带开始实行军屯制度。河州驻军万余,兵无战事屯田种粮,自耕自食。他们修复了汉代水渠,使河州之地皆成良田。军屯为国库省了开支,维护了地方稳定,强化了兵备。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河州已成富庶上州,有河湟雄镇之称。这时期河州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比唐初增长了数倍,粮食自足有余并且大量上缴国库,史载河州军屯绩效曾得到过女皇武则天赞扬。《太平广记》中说“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灵武),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

    因为河州地方河流纵横,土肥水美宜农宜牧,粮丰草茂,沿途皆是经济繁荣之地,往来于长安与西域的商贾、驿吏、信使、官员宁愿多绕些路也要走南道经过河州一带。

    当年路过河州的这条南路商道上,时常走过长长的商队,驼铃声终年不绝于耳。回纥、大食、波斯等国的商队赶着骆驼,马驴、牛羊络绎不绝前往长安,返回时驼背上便驮满丝绸、茶叶和瓷器。

    除此之外,西域的良马也受到中原将士们的喜爱,而西域部族主食牛羊肉、饮乳酪,渴求中原腹地的茶叶。于是一种用茶叶向西域换取马匹的交易开始兴起。到了北宋,茶马交易开始由官家控制,朝廷设有专管茶叶马匹交易的提举官,并由官府设立“卖马场”,西部民族地区的马匹只能由官府统一收购,民间不得进行茶马交易。

    相关热词搜索: 临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