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成立“满语学院”,促进嫩江流域的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

    时间:2020-10-07 07:56: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满族是东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肃慎、靺鞨、女真再到满洲,满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了蒙古族、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满族文化包括满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军事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服饰文化等多个方面。由于民族交往和融合的不断加深,满族文化中的很多方面或是融合到了汉文化之中或是被汉文化同化,这导致满族的民族特征越来越不明显。现在,满语已被列为濒危语言,满族的文化也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甚至产生了“满族文化消失论”,可见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嫩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满族是聚居在这里的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由于居住时间长,满族文化在此流传广泛。嫩江东岸有目前满语保存最好的富裕县三家子村,这里被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研究满语的专家学者来此进行实地调研,这使得满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满族文化的传承开始引起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

    在社会各界努力寻找抢救满语和满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时,我们发现孔子学院在推广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众所周知,我国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成绩斐然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是紧密相关的;而孔子学院在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广上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没的。抛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通用范围,使用人群,使用频率等语言地位方面的客观因素,我们还是可以从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传播经验中抽象出可以被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推广工作所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推广经验对嫩江流域的满语及满族文化传承的启示为例,希望探索出一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新出路。

    一、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

    满文形成于十六世纪,努尔哈赤时期通过改制蒙文形成了“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对“老满文”进行改进形成“新满文”。为了巩固政权,强化满语的国语地位,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多种语言保护政策,例如要求官名、地名均使用满语满文,大力推广满语满文教育并将满文设为科举的科目等。这些语言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满语满文得到了推广,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满族民族语言丧失的趋势。满语既是满族人民的民族语言,又是清代的官方文字;既是满族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满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大量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资料,这些档案材料对我们了解清代历史来讲至关重要。

    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东北地区是满族文化的摇篮。满族文化在这里流传广泛,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常用的的方言词语磕碜(丢人、难看的意思),埋汰(不干净、脏的意思)、地名哈尔滨、佳木斯、卜奎(齐齐哈尔的旧称),饮食习惯上爱吃腌渍的酸菜、粘豆包、杀猪菜等都是满族传统文化留下的印记。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是一个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有着制约作用。通过对比世界各国的文化推广做法,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是分不开的。事实上,民族文化的推广也是如此,正如北京满文书院院长、北京满学会理事金宝森先生所言:抢救满文需先推动满族文化的传承,学习满文离不开满族文化的推进,如果社会上多举办一些满族文化方面的展览,引起参观者的兴趣,也会对满文产生兴趣。因此,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是相互促进,不可割裂的。

    二、我国各地保护满语和传承满族文化的措施

    目前我国各地在保护满语和传承满族文化上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如开展满语讲座、开办满语培训班、建立满族民俗馆、满族家族博物馆、举办满族文化风情节、开展满族文化旅游等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满语和满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整理了多部满族说部作品,满语的影音资料也不断充实。

    然而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对满语和满族文化进行抢救的主要是专家学者,而专家学者对满语和满族文化的抢救没有形成应有的“化学反应”,催化大众的保护意识,普通大众、满族人的力量没有加入到满族文化的保护中去,因此保护和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而我们保护满语、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不是博物馆和研究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文化的活力,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是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是属于全民的,只有形成全民保护的合力才能开创文化保护的新局面。通过总结孔子学院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建立免费的学习机构,教授满语和推广满族文化是保护满语传承满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满语学院”促进嫩江流域的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

    为了推广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相应的文化机构,例如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的法语联盟。这些文化机构通过介绍本国的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等情况,向世界展现一个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国家。2004年,我国在借鉴他国推广本民族语言文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官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有如此之多的国家和地区申请建立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足见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导致“汉语热”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使更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国的文化,学习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孔子学院对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起到的促进作用。

    虽然汉语和满语的在使用频率、先进程度、文化依托等方面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孔子学院仍是对满族文化传播来说最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给嫩江流域的满族文化传播带来了重要的启示。现阶段人们了解满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有阅读文字资料,观看影视资料,参观博物馆或展览馆,游览景区、度假村,观看民俗风情展示节目等。这些途径了解来的满族传统文化是呈点状的,不够深入也不成系统。而要促进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使人们全面深入的了解满族传统文化。因此,可以学习孔子学院的经验,在嫩江流域探索建立“满语学院”,以促进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的传播。

    通过认真的分析孔子学院的章程和办学模式,我们发现,可为嫩江流域开设满语学院所借鉴的经验主要由以下几个:一是要由政府主导,提供政策、资金的支持。二是要有学习语言文化的需求。三是要有可以合作办学的机构。具体来说,在嫩江流域可以由政府主导,联合附近的大学,依托三家子村的语言文化优势和嫩江流域民众的学习热情,为流域内有满族文化学习需求的人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

    政府主导并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开办满语学院的先决条件。现在国家倡导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各地政府也正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满语学院作为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路,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助于满语学院的稳定发展,也有助于解决资金难题;嫩江流域有满语和满族文化的学习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嫩江流域的满族人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加之流域内被称为“满语研究活化石”的三家子村不断有专家学者前来调研,更是使嫩江流域的满族同胞意识到满语和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学习的愿望强烈,但是苦于没有便捷的学习途径;通过与附近的大学合作,能够解决办学场地的问题。开办近二十年的满文书院停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固定的办学场地,而通过与附近的大学合作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应地降低办学成本。

    保护满语传承满族文化对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对丰富嫩江流域文化,对构建嫩江流域满足人民的精神家园来说意义重大。满语学院为保护满语传承满族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相信通过多方的努力,开办满语学院促进嫩江流域的满语保护和满族文化传承这一愿望定能实现,满语和满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嫩江流域的满语和满族文化也定能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2015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课题名称:嫩江流域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问题研究,项目号:JD2015009。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嫩江 满族 流域 传承 成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