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苏区精神研究会:红土地上诞生成长的“红色学会”

    时间:2021-01-28 07:51: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暨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简称苏区精神研究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立。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在贺信中指出:“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研究和宣传苏区精神是我们宣传理论战线的责任和荣光,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并且强调:“这是一个‘红色学会’!作为社科类国家级学会落户江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作为研究苏区历史与精神的社科研究学术团体,在全国是第一个。”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苏区精神研究会发起创始人之一,现在兼任苏区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的杨木生研究员。

    记者: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苏区历史与苏区精神,谈谈苏区历史与苏区精神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杨木生介绍说:苏区全称为苏维埃区域,或称革命根据地。从时间而言,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1929年1月至1934年10月的5年零10个月的岁月,也就是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转战赣南、闽西开始,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实行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为止的光辉历史。它在民主革命28年中,占了近1/4的时间。从空间来说,它包括中央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闽浙赣苏区、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湘鄂西苏区、湘鄂川黔苏区、琼崖苏区、广西左右江苏区、闽东苏区、西北苏区、鄂豫陕苏区等13个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区域涉及现在的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河南、安徽、四川、贵州、广西、海南、陕西、甘肃、宁夏等14个省、自治区。苏区历史是党领导民主革命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时期,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军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伟大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总结这段历史时深情地说:“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力量,因此也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我们不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政治问题,而且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军事问题i不但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党治国的有力的骨干,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会治军的有力的骨干。这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浇灌出来的革命的鲜花。”如作为中央苏区核心的赣南,在当时240万总人口中,就有33万人参加红军,60万人支援前线。这就是说,几乎全部青壮年都参与了保卫苏区的作战、支前的军事斗争。在长征出发时的8.7万人中,赣南子弟就达5万多人,占中央红军总数的65%。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有10.8万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半数牺牲在长征路上。一个地区,为中国革命作出这么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全国是罕见的。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在创建、保卫苏维埃区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区时期,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创建和保卫苏维埃区域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反对‘本本’,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苏区精神。它是整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意志和优良作风。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革命精神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苏区精神同这些“精神”的关系,如果说对井冈山精神是“承上”关系,那么它对长征精神等则是“启下”关系。井冈山精神不能代替或包含苏区精神。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就表现革命历程立论的“精神”系列来看,每一种“精神”都反映一段历史,如井冈山精神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长征精神反映各路红军的长征史。就反映后井冈山时期的“精神”看,从井冈山到长征的时间跨度太大,没有苏区这个时期,这段历史是不完整的。就讲“精神”而言,没有反映苏区时期的苏区精神,这个“精神”系列也不完整。在人们心目中,这个“精神”系列已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历程的“精神”之链,每个“精神”就是反映那段历史的“精神”之环。既然如此,若缺少环节,“精神”之链难以连接。

    记者:为什么要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苏区精神研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杨木生认为:

    (一)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寄予厚望,有过题词和论述,成立该会符合党心

    早在1951年8月,党中央委派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在慰问江西老区时,赠送了毛泽东为南方老革命根据地人民书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亲笔题词。

    199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时,邓小平饱含深情地在北京为江西老区人民题词:“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

    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老区时题词:“发扬江西老区的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总书记不仅题词,而且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跟着党,艰苦卓绝,前仆后继,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光荣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

    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赣南老区视察后强调:“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2003年12月,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赣南考察时说:“这次到赣州来,更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同志所阐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谛,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伟大事业的艰辛,’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新局面。”他还说:“赣州有那么多的革命旧址、纪念地,要充分挖掘革命历史资源,把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好、建设好、利用好,使之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他强调指出:“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专家学者形成了共识,有了大量论证和呼吁。成立该会符合民意

    为了进一步弘扬这种宝贵而又崇高的革命精神,苏区所在地党委及其宣传、党史、社科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2005年10月和2007年11月,江西省赣州市先后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央党校教研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理论

    研究室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这两次盛会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苏区精神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对苏区精神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科学界定了苏区精神的时空范围;进一步就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核——苏区干部好作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对苏区精神丰富内涵的研究和发掘。

    会议认为苏区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博大精深。专家学者们尽管对苏区精神的具体表述形式还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其基本内涵应包括: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开拓进取理念;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执著追求;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等方面。

    专家学者尤其对今后进一步加大对苏区精神研究、宣传的力度,使苏区精神和其它革命精神一样,成为在全国知名的精神品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要创造条件,尽快成立全国苏区精神研究会,邀请全国党史专家、学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加盟。提出苏区精神的研究要以中央苏区为重点,但不能局限于中央苏区。要放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苏维埃区域),整合红色资源,壮大研究队伍,共同探讨苏区精神,推出更多、更广的研究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苏区精神仍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成立该会符合时代潮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并且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时候,深入挖掘全国各苏区红色历史和党史资源,全面、系统、科学地论述和提炼苏区精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并且根据党和国家历史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形势,不断赋予苏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贡献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十七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的要求,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此,我们认为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合。

    杨木生指出,苏区精神研究会是经赣州市委宣传部、市社联发起、联系和争取,由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治学会、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和赣州市三级联合创建的社科研究学术团体。既是一个国家级二级学会,也是一个省级学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本会的名称:全称为“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暨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简称为“苏区精神研究会”。

    本会为群众性社科研究学术团体,是由大中专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的单位会员和社会科学界对苏区历史有研究成果的知名专家学者,有志于苏区历史研究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等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本会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本会接受中国政治学会、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江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与探讨苏区精神的内涵,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组织、协调、服务苏区红色旅游,策划、制作、推介苏区文化产品,使该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服务研究宣传、服务红色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应有的重要作用。

    目前,报批登记手续已经办齐,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治学会、国家民政部、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联、社科院、省民政厅和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会员发展工作进展顺利,已发展315个会员,其中单位会员51个,个人会员264个。今年11月9日召开了成立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领导班子成员。名誉会长是逢先知、刘上洋、朱秉发、石仲泉。会长是李慎明,副会长是陈东有、王一程、傅修延、沈谦芳、郭杰忠、廖国良、郭晨、彭光华、陈晓春、钟葱、朱卫平等。

    记者:如何办好苏区精神研究会,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

    杨木生感述,创办苏区精神研究会,难能可贵,意义重大;办好苏区精神研究会,实属不易,作用不凡。认为今后需要各级宣传、理论、党史等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需要红色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精心呵护,齐心协力把苏区精神研究会培育打造成为“集结红色文化专家学者的重要人才库、研究革命精神系列的重要基地,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品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平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苏区所在地十分重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研究教育宣传。这些探讨和研究对于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的“存史”来说非常重要,但这只是基础性研究。用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先生的概括而言,基本处于“弄清史实始末,发展原委”的阶段。因此,今后应继续挖掘资源,拓宽视野,作深度开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强创新性研究。

    第一,拓宽研究视野,开展专题性研究。苏区精神的研究要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必须紧贴时代脉搏和党的工作重心,找准切入点,拓宽研究视野,组织开展各种规模不等和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从而推动苏区精神的研究宣传向纵深发展,以收到更大更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加强各方面联系,强化多方位合作。全国有苏区的省市达14个,苏区县数百个。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宣传队伍。苏区精神的研究不仅是党史工作者的职责,党政军群各部门、全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既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各条战线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要加强与理论、文艺、新闻媒体、企业、旅游界的联系,构筑广阔的研究平台,并同红色旅游的进一步挖掘、开发联系起来运作,打造新的品牌,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创新活动形式,注重工作实效。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要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苏区精神的宣传弘扬与经济建设、党的理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民教育相结合,深入展开,让苏区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时代呼唤苏区精神,人民呼唤苏区精神!改革开放需要苏区精神,祖国美好明天更需要苏区精神!

    让我们牢记苏区这段血与火的红色历史吧!

    愿苏区精神永驻!让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温祖波,男,江西省赣州市市社联

    责任编辑:李丽娜

    相关热词搜索: 苏区 红土 研究会 地上 诞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