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以色列建国初期中东均势安全战略探析

    时间:2021-01-31 07:52: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收稿日期] 2017-11-20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刑警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东政治伊斯兰视阈下国家崛起与突围: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编号:D2017017);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西方主要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模式对比研究” (编号:2017GMC03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研究”(编号:13CSS020);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约旦现代化进程研究”(编号:16JK1636)。

    [作者简介] 芦鹏(1979-),男,上海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讲师。

    ①Leo kohn,“Israels Foreign Relations,”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36, No. 3(Jul. 1960),p.330. [内容摘要] 以色列建国初期为了求得国家生存,在国父本古里安“外围联盟”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种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安全战略。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国家生存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构筑一条“均势安全”的战略屏障,从而平抑和抗衡阿拉伯世界的战略力量。其两大核心政策支柱为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以色列的战略实践路径可以认为是:通过借助与巴勒斯坦问题非利害关系的域内大国—土耳其与伊朗—的战略力量为以色列国家生存空间开辟新的地缘政治资源,打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被阿拉伯世界封锁和被孤立的地缘政治“困境”,为提升以色列综合国力和战略影响力注入新的战略“能量”。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的合作范围广泛,基本涵盖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与安全等诸多国家安全领域。在阿以冲突背景下,以色列中东地区均势战略的两大战略支柱始终受到来自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影响与制约,表现出鲜明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以色列;现实主义;中东均势;安全战略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201(2018)01-0067-11

    从国家对外关系领域看,犹太民族在1948年以色列国家独立后,身处错综复杂的“三重”国际关系体系:即最外层是以色列与世界大国关系、中间层是以色列与中东域内大国(土耳其和伊朗)关系、核心层是以色列—阿拉伯世界敌对关系。1948年——1967年的三次中东战争时期是犹太民族实施以“生存权”为首要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时代。由于这一时期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处于经济封锁,政治对立和军事对抗的“全面战争”关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这样的时代主题天然决定了以色列在中东地缘政治外交中可以施展 “能量”的空间和舞台仅剩下“第二重”国际体系。建国初期,对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与“非阿拉伯”力量的外交关系问题,时任以色列临时国家委员会宪法执委会主席的利奥·科恩(Leo kohn)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玄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与几个非阿拉伯国家保持了积极良性的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来自阿拉伯国家方面的敌意,从而实现了战略再平衡。”①

    一、均势战略的内涵及实践

    所谓“均势”(balance of power),从英文的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指“权力平衡”,即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试图保持力量的平衡,以防止任何国家占据优势地位。李少军:《国际战略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6页。古今中外,“均势”思想和策略源远流长,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对峙,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三国时代蜀吴联合抗魏,都体现了运用均势战略的理念。李少军:《国际战略学》,第96页。然而,“均势”真正作为一种思想成熟,体系完备的“国际政治理论”或“战略模型”是发展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欧洲列强时代——三百年来,欧洲各国始终是以寻求国家利益的均衡来维持世界秩序,其外交政策以追求安全为目标。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翻看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欧洲大陆国际政治体系中出现了许多以军事和政治联盟为手段,以防止大陆霸权国家为目的,以战略“均势”为特征的各种联盟或同盟,均势外交战略在这一时期可谓发展到了顶峰:1815年后,建立了神圣同盟、四國同盟。1833年东方三君主会议后形成了俄、普、奥三君主同盟。普法战争后,在法德关系中,结盟与反结盟的斗争十分突出,成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现象。随着俾斯麦普鲁士德国的崛起,欧洲大陆的均势结盟外交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比如1872年的三皇同盟及其1881年的恢复,1879年德奥同盟,1882年德奥意同盟及其1887年的续盟,1887年英、意、奥匈帝国的地中海协定,1887年5月西班牙语意大利协定,1887年6月俄德再保险条约,1887年12月奥匈、意、英的东方联盟,1893你那法俄协约,1902年英日同盟,1904年英法协约,以及针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李义虎:《均势演变与核时代》,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44页。可见,无论是古代城邦国家对“均势”策略的探索,还是近现代欧洲国际关系体系中对“均势”理论和模型的升华、完善和应用,“均势”战略一直都是国家间处理关系,协调利益、平抑霸权、维持稳定的重要战略手段。

    均势战略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战略结盟或战略合作实现的。由于小国自身国力局限性导致的天然的安全脆弱性。因此,小国对联盟承诺具有强烈的兴趣,首先是为了军事安全,通过制衡对立集团或者威慑侵略,联盟增加国家的权力,因此节省了宝贵的资源。发展中小国可以因此更容易采购武器装备,并维持一定的军事能力。韦民:《小国与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96页。在以色列建国初期,与土耳其和伊朗这两个与巴勒斯坦问题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中东域内大国进行战略合作正是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践。

    二、以色列与土耳其的秘密战略联合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以色列 均势 中东 探析 战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