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1-02-09 07:55: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迅猛发展,在社会多个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不断冲击着非政府组织,使其暴露出诸多问题,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匈牙利等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经验,提出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施行阳光财务制度、树立非政府组织品牌形象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公信力 社会治理 公民参与

    作者简介:李晓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148-02

    近年来,组织内部腐败、官僚作风盛行、效率低下等使非政府组织公信力下降,2011年“郭美美事件”让中国公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降至冰点,而4·20雅安地震后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态度让我们更意识到非政府组织公信力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已成为时代呼唤。

    一、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实践

    (一)美国联合基金会公信力重建

    美国联合基金会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每年捐款超过300亿,有1400个分会,员工将近11万人。由于前总裁生活奢侈腐败使联合基金会捐款骤降,部分分会誓与总会划清界线。1992年,赵小兰接手美国联合慈善基金会。她认为,基金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赵小兰在4个月中先后访问了35个地方分会,与6500多位义工进行了谈话。在掌握基金会现状与弊端后,她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赵小兰强调要团结一致,节省开支,全力推行筹款运动。她从自身做起缩减开支,年薪仅是前任一半;基金总会员工也由275人减到187人。由于赵小兰以身作则,原来退出基金会的5个分会又重新加入。捐款数字亦从1991年的29亿上升到了1993年的30.347亿美金。全国有4.6万个不同的机构,接受了联合慈善基金会的帮助。美国慈善基金会能够在短时间内重塑组织公信力主要得益于拥有赵小兰这样优秀的领导管理者,使组织在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服务社会方面都表现非凡。

    (二)美国联合劝募模式

    联合劝募模式,即企业家及社会仅向一个机构捐款,由该机构将捐款分给其他非政府组织。美国联合劝募为国内各地联合劝募提供服务,把握联合劝募的大方向;各地联合劝募以会员形式加入美国联合劝募。美国费城的联合劝募即是以费城企业家为会员的商会发起设立。联合劝募在筹资中收取12.5%的管理费,用于维持自身运作,并向美国联合劝募交纳会员费。然而,网络的发展降低了捐赠者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成本,捐赠者直接向感兴趣的非政府组织捐款使联合劝募模式受到挑战。为应对挑战,联合劝募发展自身优势,在资助非政府组织的同时,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培训等其他附加服务,以提高捐赠资金使用效率。这使非政府组织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赢得了更多的公众信任。

    (三)匈牙利《百分之一法》

    匈牙利非政府组织在苏东剧变后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认可,还得益于独具特色的《百分之一法》(全称为《根据纳税人的授权使用特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法》)。《百分之一法》,即纳税人有权将个人所得税的百分之一分配给自己所选的非政府组织。《百分之一法》旨在促进捐助文化的生成,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1997年正式实施这一制度以来,匈牙利非政府组织在2006年实现了资助金额四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从中获益。匈牙利创立的这一制度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罗马尼亚和日本某些地区均引进了类似制度。

    二、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经验

    (一)公益精神和宗教支持

    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一方面得益于管理层的明智决策、以身作则,从组织内部打造公信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法律和财政方面给予非政府组织极大支持,坚实了外部基础。而美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建设根源在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公益精神。在美国,从总统到华尔街精英,他们都会在公益领域里发光发热。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人之一朱传榘先生说:美国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美国的民主,美国的高科技,更不是因为美国的军事,而是因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公益。另外,基督教也非常鼓励捐献,《圣经》说:“当爱你的邻舍”,就是劝人应当以善意爱众人,并特别强调社会工作者应具有奉献精神与谦卑的态度。因此,宗教成为推动慈善捐款的主要动力。在美国,62%的捐款与宗教有关。

    (二)政府在法律和财政上大力支持

    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匈牙利,非政府组织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正如新公共管理中将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定义为合作伙伴关系。政府支持非政府组织,会使相信政府的公众认为非政府组织同样值得信任。首先,政府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帮助。匈牙利的《百分之一法》实际上是国家赋予公民个人对原属国库资金流向的决定权,而非真正的个人“捐赠”。从这个意义上,这一行为是国家对公民社会组织的一种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赋予纳税人决策权能够保障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增强公众的参与感,提升非政府组织公信力。更为重要的是,为获得更多公民支持,加强公民参与,非政府组织将更加注重从各个维度提升自身公信力。

    (三)全方位的监督体制

    全方位监督体制离不开设计精密的社会问责与评估制度,这包含政府的监督、独立第三方评估的监督、非政府组织的同行互律、媒体与公众的监督和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国外的非政府组织在其监督体制下基本处于透明、公正的状态,这使公众能够清楚了解到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财务状况等,这是非政府组织获得社会公信力的一个基础与保障。美国的检察官制度也值得学习借鉴,美国非政府组织受到检察官的监管,仅有检察官拥有对非政府组织的诉讼权,因此可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各项决策。

    (四)非政府组织高创新性

    除了外部主体的监督支持外,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也影响其公信力程度高低。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创新性,它们创新募捐方式——联合劝募;也创新组织发展方式——福特基金会摆脱福特家族及公司控制,成为独立基金会。创新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灵魂,它们可以更宽的拓展活动范围,打造高回应活动项目,实施品牌战略,以一种人人知晓的方式存在于公众生活中,从而确保非政府组织高公信力的持久性。

    三、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首先,加强政府监督。用有效评估标准规范非政府组织行为,引导捐赠者识别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建立支持机构,逐步培育民间监督主体。第二,完善行业自律组织监督。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制定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对各非政府组织进行评估处查等。认证制度是一种同行互律形式,非政府组织需要得到行业协会的认证才可开展活动。第三,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媒体应秉持职业道德,发挥自身高透明度、快传播度等优势,扬善抑恶,促使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第四,培养公众监督意识。将志愿与公益精神作为自己的信条,增强责任感。以参与者、受益者身份反映非政府组织在线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第五,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进行监督。民间评估机构通过收集、整理、发布非政府组织的运作信息,建立评估标准,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评估,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二)完善法律法规

    加快修订并完善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对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的法治秩序,使非政府组织具有合法性。首先,加快对非政府组织涉外活动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立法,将国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机构纳入登记管理。其次,将慈善、志愿服务、行业协会等方面立法作为重点,完善非政府组织财务管理、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从业人员保障等规章制度。再次,抓紧出台《非政府组织法》《社会团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从细节开始对非政府组织活动进行规范。

    (三)施行阳光财务制度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同样,对于非政府组织而言,公众对其财务状况也应具有完全的知情权。在财务管理方面,非政府组织要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实现真正的财务公开,使非政府组织的财务可以在阳光下泰然自若。其次,非政府组织要定期向政府提交财务报告,政府每年可抽查2%,如有造假,予以严惩。再次,非政府组织的财务也应建立相应的审计机制。比如,每年的财务报告应向具体的捐赠人有合理的交代,机构的年报和财务报告需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四)树立非政府组织品牌形象

    拥有品牌优势,树立品牌形象,确立社会声誉,可使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公益事业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非政府组织亟须注入企业基因,借鉴企业思维和企业化运作来打造自身品牌形象,组建策划、宣传、执行、后勤等全方位团队。同时,非政府组织需通过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打造组织品牌。著名管理学大师杜拉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它们以“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为目的。因此,举办具有意义、深入人心的慈善活动,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希望工程、壹基金典范工程等,使公众能够记得该非政府组织并扩散之,优势品牌的背后必然要有社会公信力的强力支撑。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与非政府组织合作,鼓励社会办慈善,这不仅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发挥慈善机构的社会化功能,将其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政府可以在税法上给予非政府组织某些便利。像美国税法条款便对各类慈善组织、社会福利团体和宗教组织所获得的捐款都给予程度不同的免税资格。另外,个人或公司向慈善组织捐款捐物,可以抵消一部分收入所得税,例如匈牙利的《百分之一法》。2009年,我国先后有曹德旺、陈发树两位富豪向公众宣布将捐出数十亿有价证券成立慈善基金会。但他们的基金会最终都因捐赠数额远超免税标準而未能如期成立。若政府在这方面出台具有不同程度减免税标准的政策,会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纽约区总裁乔治尼安说过:“第三部门实质上是一笔巨大社会财产的托管人,经营的是赚取信任的生意,慈善从业者享受的是公众的信任,而不是金钱。”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存在基础主要是靠公众的认同和信任来维系的。在我国现今公众信任度极度缺乏的时刻,注重提升非政府组织公信力是当务之急。我们相信,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步调,逐渐扎稳根基。

    参考文献:

    [1]蒋小红.匈牙利公民社会组织考察.环球法律评论.2009(4).

    [2]Neuhaus.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The Economist.2012.

    [3]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美]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热词搜索: 公信力 启示 国外 组织 我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