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环南海公共外交

    时间:2021-02-11 07:52: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当前,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扩大早期收获方面,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相对滞后,其阻力和障碍之一便是南海争端的现实存在。有鉴于此,必须基于民心相通的内在要求,大力开展面向环南海国家的公共外交,不断消除周边国家在此問题上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从而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期间,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文称《愿景与行动》)。此后,在推进倡议实施、实现早期收获方面,陆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较为顺利,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明显提速。然而,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建设而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则较为滞后。究其原因,自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但毋庸讳言,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围绕着岛礁主权和海域划界的南海争端,无疑是导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展缓慢的障碍之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南海争端

    海上丝绸之路古已有之,并一直是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包括南海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重关重要的纽带和枢纽作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在稳步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也逐渐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与背景下,中国需要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并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立足历史并继往开来,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动这一倡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沿线各国在政治上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在经济上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在文化上相互交流、促进繁荣。

    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风险与挑战。从目前来看,至少需要处理好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问题。要通过对话、协商等途径,抵消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建设的疑虑,以平等的身份共商、共建、共享。二是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问题。要综合考虑沿线国家政局稳定性和对华关系稳定性,建立风险防控评级制度,确保意外情况下我国能主动应对。三是我国与南海主权声索国的关系问题。要回应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自我关切,妥善管控彼此之间的分歧,防止意外事件和擦枪走火,不断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四是我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问题。要合理界定南海航行自由的内涵与界限,在确保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揭露某些域外大国对南海区域怀有野心的实质。

    按照《愿景与行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有两个,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显而易见,南海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是联结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的海上纽带与地缘枢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南海是扼守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是全球重要国际航道的“交汇”区域,也是整个印太经济圈的“心脏”地带。而南海所在的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周边日益重要的区域性力量,近些年来,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一直是中国与南海主权声索国乃至整个东盟之间无法摆脱的羁绊,并为美日等域外大国的介入提供了借口。南海争端的持续僵持甚至恶化无疑将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形成一定的挑战和阻力,而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则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外部保障,关系到整个倡议实施的整体进程和速度。就此意义而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南海争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妥善应对和恰当处理提出了内在要求。

    南海争端视阈下的环南海公共外交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国际社会的兴起,公共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在传统外交难以奏效或者成效不彰的领域常常可以看到公共外交的身影。事实上,公共外交作为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确立其正当性和认同度的重要路径。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外交在外交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往往是官方外交所无法替代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迅猛提升,快速崛起的中国引起了周边各国的普遍不适、误解、疑虑和恐惧,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周边形势的稳定。而公共外交恰恰是致力于打动人心的工作,以人为本是其核心要素,无论依托哪种载体,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充分建立在吸引人、打动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新的高度和起点上,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以及不断增强自身的软实力,不仅需要加强国家与政府层面的外交,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化解它们对中国的负面认知。

    具体到南海争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南海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更将为环南海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巨大的契机。然而,由于南海争端的现实存在,客观上导致了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的下降以及社会大众心理隔阂的形成,进而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有鉴于此,必须大力开展面向环南海国家的公共外交,有效增进区域内各个层面的社会文化交流,不断消除周边国家在此问题上对中国的疑惧心态和误读误判,这既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民心相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在当前形势下,南海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缘枢纽,理应成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纽带。对中国而言,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相关地方政府,都应根据《愿景与行动》中的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及相对优势,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南海公共外交工作,通过打造一张张具有国际魅力的公共外交名片,科学构建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国际叙事,全面重塑在南海问题上被扭曲的中国话语,多维讲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精彩故事,在与周边国家实现“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化解分歧,赢得周边与沿线国家的认同、支持和参与,真正实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及共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整体公共外交事业的开展以及国家形象的正面传播。

    应该看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的情形下,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是推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有助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了能够使该倡议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同,同样必须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社会功能以及各种机制化国际交流平台的作用,借助公共外交渠道和国际交流平台,各参与主体可深度了解与之相关的原则框架、总体思路、合作重点、内外机制等,充分表达自身合作意愿与未来计划,增进共识与理解,消除误解与分歧,为下一步开启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

    环南海公共外交的构建与打造

    大力开展面向环南海国家的公共外交,精心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民心相通工程,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所在。为此,要全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社会交往、人才培养、学术往来、信息沟通、科技合作、媒体互动、智库联合、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一是政府层面的工作。应加强环南海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岸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鲜活生动的合作范例。加大环南海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合作,相互间扩大留学生规模,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中国应大幅增加针对沿岸国家的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环南海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与沿岸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同时推进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等,促进科技人员相互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环南海国家之间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联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国可为沿岸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实务合作,继续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二是社会层面的工作。加强环南海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以海为媒,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岸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郵轮旅游合作。加快环南海国家之间的侨务交流合作,以侨为桥,借助广东、福建、海南等侨务大省的优势,依托南海沿岸各国数量众多的华侨华人,弘扬丝路精神与文化,开展侨务公共外交活动,增进中国与沿岸国家及其民众之间的了解互信,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人文社会基础。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公共外交基地等平台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面向环南海国家的公共外交精品平台。经过多年运作的博鳌论坛系列品牌,已经形成了非凡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以上述机制化的国际交流平台为切入点,有利于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商、共建、共享之中。拓展环南海国家之间的智库交流合作,鼓励支持沿岸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充分发挥智库的辐射与孵化效应,共同建立相关合作组织与机构,合作举办区域性、主题性论坛会议,协同开展系列化、定期化专题研讨活动,筹划构建环南海区域合作机制等。加大环南海国家之间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岸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开展环南海国家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岸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深化环南海国家之间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善于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南海 丝绸之路 海上 外交 世纪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