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理念问题

    时间:2021-02-19 07:56: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政党制度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应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要求基础上,突出“民主集中、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政党制度;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2000404

    政党制度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彰显着中国政治发展的鲜明特色,而发展的理念内在规定着我国政党制度未来发展的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活力与秩序相协调、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既要立足国情、发扬传统,体现民族性,又要放眼世界、紧跟时代,体现时代性,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要求基础上,应突出“民主集中、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理念。

    一、“民主集中”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建构原则,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的价值规定

    民主集中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和运行的依据。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体现了民主集中的理念。

    (一)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观点。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早在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中,就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在长期的建党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不但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

    民主是民主党派的立身之本。在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上,各民主党派也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主党派陆续将民主集中制运用于本党派的组织建设中。1950年7月,民建总会常务会通过的《民主建国会加强组织方案》规定的基本方针中指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组织上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后来我国各民主党派在自己的《章程》中,陆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各党派自己的组织原则。如民革章程规定:“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盟章程规定:“中国民主同盟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民进章程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程序,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工作高效、团结合作的领导集体。”

    (二)民主集中制是新中国政权建设及运行的原则,是人民民主运行的原则规定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真正建立“民主集中主义制度”的民众政权。在抗战初期,毛泽东提出要用民主集中制建设政府:“政府如果是真正的国防政府,它就一定要依靠民众,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最有力量的政府是这样的政府。”[1]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阐述得更加明确:“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革命的中国、抗日的中国所应该建立和决不可不建立的内部关系,这就是今天‘建国’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方向。”[2]新中国的缔造者正是按照“民主集中”的思想设计建立了新中国的政治体系。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集中,不搞分权制衡,是我国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所以,针对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仍然有人向往议会民主、多党制的幻想,毛泽东指出,我们采取民主集中制,而不采取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我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不搞资产阶级国会制和三权鼎立。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集中制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运行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则,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生活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制度。我国的政治体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运行,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动员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各种不同的利益和意见诉求集中为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意志,并转化为国家的集中行动。这是我国人民民主运行的特征,也是原则规定。

    (三)民主集中的理念凸显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的政党制度在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凝聚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设计理念。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它体现的是“核心一元、结构多元”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共产党的领导可以使政党制度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证各党派政治目标的一致性;多党派合作可以提高和扩大社会参与的层面,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社会的活力。共产党一党执政体现了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各民主党派参政体现了高度集中指导下的广泛民主,为共产党执政提供了广泛的合法性基础。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团结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利于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制的种种弊端。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也是民主集中理念的体现。

    二、合作共赢是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而确保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合作共赢。

    (一)人们的利益需求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合作来实现

    人的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们对于所需对象的欲求。人类生产是联系人类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人类单个个体能力的有限性与自身需求的多样性和面临自然环境的严酷性矛盾,决定了人类必须以群体合作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越发展、需求越多、分工越细,合作就越紧密。人们面临的困难是通过合作克服的,人们的才能是通过合作提高的,人们的需求是通过合作满足的。可以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合作是人类的刚性需求。

    (二)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是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其中,国家是以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基础和归宿,采取了公共权力形式的政治组织和制度;政党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者;政治社团的基础则是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不同阶级、集团、政党、个人从事政治参与活动,是为了通过影响社会政治来获得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分配。人类社会合作本质上是基于利益基础上的合作,人们因共同利益而合作,因不同利益而分歧,利益是关乎合作的根本要素。政党之间的合作与对立,根本上是利益关系在政治上的表现。人类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利益矛盾。利益矛盾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益是人们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三)合作共赢是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利益分化加剧,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和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具体利益,共同整合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群体内部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这种利益关系在政治上的表现。

    要实现多党合作的健康运行,必须做到在前进方向上同向、在拼搏奋斗上同力、在合作成果上同享。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基础是利益上“同心同享”。这也是和谐政党关系构建的重要原则。

    一部多党合作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赢史。这种合作,既体现在革命时期,也体现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既体现在政治建设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这种共赢,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分享共同利益,也体现为照顾其具体利益;既体现为照顾其物质利益,也体现为照顾其政治利益。因此,合作共赢不仅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3]

    三、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政党制度的发展必须突出科学发展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主题。

    (一)政党制度的坚持、完善和发展要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协调并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体制方面,我们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方面,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取得可喜成就。中共十八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们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并进、共同发展。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调。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多党合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社会上对多党合作的认知、认同度不高;多党合作政策的落实上“上热中温下凉”现象依然存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刚性不足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严重妨碍着多党合作的科学发展,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就不能充分地调动,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政党制度的参与主体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提出要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2006年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就如何实现政党关系和谐提出“四个既要又要”:“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明确了相互促进的内容和方式。不仅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民主党派之间也要体现这一理念。

    从政党的组织规模看,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总数达到8260.2万名。目前八个民主党派成员的总数是88万。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成员数量比约为100:1。这一方面反映了民主党派精英型、干部型政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共党员的组织规模比较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共管党治党的任务非常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面对新形势下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中共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面向未来,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规模的问题既是一个涉及多党合作制度长期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关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本和效率的经济问题。包含着一系列复杂因素和关系:比如民主党派数量与其功能、作用、任务的关系;民主党派数量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成本的比例关系;民主党派数量与全国人口的比例关系,与我国城市化率的关系,与党外知识分子数量的比例关系,与民主党派成员政治和实职安排人数的比例关系,与中共党员的比例关系等。[4]

    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状况看,还存在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一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视野不宽,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社会日益多样化和社会阶层急剧分化的需要;二是民主党派趋同倾向明显。在组织发展中,各党派有不同的分工和范围,但目前界别交叉比较严重。各党派在组织发展中争抢资源情况严重。民主党派和中共也出现了一定的趋同化倾向;三是民主党派的人才比较优势在弱化。民主党派素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著称。历史上的民主党派尤其是民主革命时期,聚集了大批的知名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今天随着我国国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干部的知识化、现代化建设。相比之下,民主党派的人才优势不再凸显;四是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还不够突出。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民主党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科学发展,必须着力解决。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7,677.

    [3]陈喜庆.合作共赢是巩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原则[J].中国统一战线,2010(11).

    [4]郑宪.正确认识民主党派数量与质量的关系[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

    编辑:壬古

    相关热词搜索: 政党 理念 制度 我国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