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对十家文学期刊最新小说的点评

    时间:2021-02-23 07:57: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编者的话

    一段时间以来,文坛充斥“捧式批评”“骂式批评”“商业时尚批评”,却鲜见建立在细读小说文本基础上的、有好说好,有坏说坏的真诚的文学批评。

    因此,当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群年轻学子在他们导师的带领下,发起成立“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以十家文学期刊最新作品为文本,进行逐篇认真点评,并做出了“严守客观纯粹的学术原则,为读者提供可信的指南,为文学史留下可靠的索引,为批评重建可敬形象”的种种努力时,他们的声音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刊此次选登的是该“论坛”对十家刊物2004年9、10月份刊出作品的点评文字。需要说明的是,谊“论坛”的评介方式是针对十家文学期刊,逐刊逐篇分析评点。为便于我刊读者阅读,我们在选登时,将原有内容按三个部分重新编辑:1、本刊选发过的中篇小说的评点;2、十家期刊范围内“论坛”推荐的作品点评;3、也是十家期刊范围内的作家作品批评。

    同时我们声明,“论坛”中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意见并不完全代表本刊观点,有些甚至相左。但文坛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需要建立在艺术真诚基础上的交流与争鸣,更需要有一个正常良好的文学批评空气和文学环境。我们愿与广大作者、读者和各文学期刊同仁一起创造、维护和坚守。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作家、批评家、文学爱好者、在校大学生们参与进来。写下你们对目前我国文学创作现状与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看法,可长可短,可点可面,我刊将择有见地的文字刊发。

    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介绍

    ◆论坛缘起针对当前文学研究远离文学作品,“学院批评”成为一种自足批评,被作家和读者共同边缘化的现状,北京大学于2004年初发起成立了“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

    ◆论坛成员 由“作家学者”、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发起,青年学者邵燕君博士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李云雷、魏冬峰、徐则臣、刘晓南、王颖、邓菡彬、王振峰、赵晖、余砀、文珍、季亚娅、卢燕娟等。

    ◆点评范围 《收获》《十月》《花城》《当代》《钟山》《大家》《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花》《萌芽》十家文学期刊最新发表的小说。

    ◆论坛目的 1、对当代最新发表的作品进行整体扫描,及时全面地展现当代创作各“横断面”的面貌、成果。2、为广大作家、读者提供资讯和评论参考,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创作潮流、批评风尚和读者阅读趣味。

    ◆论坛评论原则坚持纯文学的标准,对抗流行的艺术趣味,推重“好的文学”而非“好看的文学”,同时拓宽纯文学的概念,在新形式之外,同样注重新经验、新体验的探索,以文学史的坐标尺度评判优劣,确认经典,同时突破日见僵化的“学院文体”,倡导个性化的批评一切近文本,倡导回到朴素的立场,回到常识,回到业余者的心态,让文学重新回到人们柔软的内心,在平心静读中感动,品评、交流……

    ◆论坛特点注重广泛而细致的文本细读,要求评点贴近文本内容,言之有物。重视文学性和审美功能,坚持独立而非“个人”的评判标准。

    “论坛”观点

    一、《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选发中篇点评

    鬼子《大年夜) (《人民文学》2004年9期,本刊2004年10期) 魏冬峰、赵 晖 点评

    大年夜的故事是由“小”开始的。临时拿捏着小权力的莫高梁贪图小利,在对更弱者老阿婆的掠夺、关押中完成了对权力威严的模仿;然而这样的小恶却不能从灵魂的审判中逃脱,于是便显出主题的“大”来。

    小说延续了鬼子对弱势群体一贯的悲悯情怀,依然在极致的情境中显示了对现实生活的穿透力度。《大年夜》也在尝试新的突破,莫高粱刹那间由人变鬼,使故事获得了两个叙述层面:一是活着的人们对莫高粱之死的冷漠淡然,一是死去的莫高梁对老阿婆性命的极度焦虑。显然,后者是使小说深入复杂的关键。然而,意外死亡的情节设置,虽然让莫高粱及时反省权力的暴虐,但人物性格却没能沿着其自身的逻辑水到渠成地发展,故事情节的突变与人物性格的陡转之间的治接有不够契合圆润之处。结尾宽恕的温情部分,也似乎有意改写了鬼子以往作品(以《被雨淋湿的河》为代表)“冷酷的爱”的主题风格,但小说的震撼力却也随之减弱。也许是鬼子在“革新”与“守旧”间的游移使小说出现了分裂,尝试虽可贵,但此篇的整体效果反倒逊于以往。

    曹征路《那儿》 (《当代》2004年5期,本刊2004年10期) 李云雷、季亚娅 点评

    《那儿》堪称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它不仅揭示了重大现实问题,而且在艺术上颇有力量,给人以强烈震撼。它也显示了《当代》杂志“直面现实”的可贵传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工会主席,力图阻止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而失败,最后自杀身亡的故事。与其它反映国企改革的小说不同,《那儿》不再只关注改革不可逆转的滚滚车轮,而是关注车轮底下被人忽视的那一抹鲜红。或者说,它不再延续“新时期”以来“改革文学”的主调,诠释历史的合理性,而是侧身于改革中“沉默的大多数”的情感和立场,描写他们的被压抑、被损害和显然是力量悬殊的抗争。

    小说中的工会主席“我小舅”是一个新时期工人领袖的英雄形象,他始终处在反抗与“不能反抗。的痛苦挣扎中,当最后工人终于起来反抗时,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又一次欺骗了他们,他只能选择了自杀。面对一个日益市场化与同质化的世界,《那儿》以一个人悲剧性的抗争,展示了被抛弃者在这一过程中的绝望,并以乐观的结尾向我们指出:公平、正义的理想及其实践,或许籽为我们开辟另外一种可能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复调”笔法的运用,都使小说摆脱了一般“问题小说”的简单化,而在艺术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钟求是《你的影子无处不在》 (《当代》2004年5期,本刊2004年11期) 李云雷、季亚娅 点评

    小说写的是一个颇具传奇性的故事:父亲无奈杀死了傻儿子,女儿却告发了父亲。父亲被枪毙后,心脏移植到另一人身上,女儿追随父亲的心脏来到城市,却被此人强暴,最后她杀死了这个人,也杀死了父亲的心脏。小说能化传奇为平实,在一个个细节的扎实描写中将故事撑起来,情节在读者以为将要结束时却能不断向前延展,也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与控制叙事的能力。不过小说结尾处过于戏剧化,这虽然成全了一个。传奇”,却使小说具有了更多通俗文学的素质。本论坛认为,这篇小说虽有可推之处,但整体水准逊于《那儿》。

    孙惠芬《一树槐香》 (《十月》2004年5期,本刊2004年10期) 隋无涯 点评

    写美丽的二妹子丧夫之后身体意识和人生命运的沉浮,并交织了作者对乡村社会的诸多思考,审美意味和现实气息彼此缠绕。借“一树槐香”这个意象来书写一个女性的自我身体意识,但却并不能像作者发表在第7期《山花》上的《狗皮袖筒》那样用“狗皮袖筒”一个

    意象统摄全篇,反倒像个泊来的意象,不能着地。两篇作品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然而,若说《狗皮袖筒》像手擀面一样劲道,此篇则像一锅煮久了的面条。许是因为汉语文化的语境限制,作者似难觅到足够的词句、情节、意象来表现纯粹的身体意识,而往往受制于猥亵的男性话语和市侩的社会话语。

    池莉《托尔斯泰围巾》 (《收获》2004年5期,本刊2004年11期) 过 桥 点评

    池莉一贯“写实”,但那些沉溺于小市民世界的“写实”小说,业已成为她“堕落”为通俗作家的罪证。在一些批评家看来,消极的“小”文学观,对小市民的“温柔的话语抚摸”,缺少批判立场和价值指向的“现实”“仿真”书写,使得这些小说成了生活的贴面舞伴,只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烂粥”。可见写实并非把生活之“实”写出来就算完事。

    在《托尔斯泰围巾》中,也还是脱不了张长李短、蝇营狗苟的小事,如果就这么琐碎下去,势必又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烂粥”。这时候出现一个“老扁担”,先作挑工,再收破烂,本以为,这老头也就是一棵沉默着寄生在“小市民”生括中的老树,没想到他被死亡连根拔起时,竟然成了一把剑。明晃晃地剌穿了整个花桥苑的生活。那些平凡的生活、世故的生活、功利的生活、勾心斗角的生活,故作矜持的生活,突然间在一个理想坚守者面前不值一提了。池莉找到了一条存在于卑微者灵魂深处的“托尔斯泰围巾”。它象征着生活的理想和尊严。客观地说,池莉对“小市民”的把握相当不错,他们的同情和冷漠像邻居一样真实。一向为人所诟病的“小市民”立场,此刻成为了小说切实的美德,一群“小市民”成全了一个“老扁担”。琐碎的生活细节落到地上之后,小说飞了起来,它刺痛了你,让你看到了生活的背面,让你惆怅难言。当然,小说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是那些冗余的说教,直白得让人心烦,而且多处依赖议论深化主题,有偷工减料之嫌,其次,池莉在处理这个理想主义者时多少也犯了理想主义的毛病,结尾的点题不免牵强。因此,虽然对池莉而言,这一次的“写实”是一次难得的超越,但单以文本论,这条“围巾”还可以更加精粹。

    韩少功《山歌天上来》 (《人民文学》2004年10期,本刊2004年12期) 魏冬峰、赵 晖 点评

    本篇多少可以见证作者二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小说对荒僻之地乡土风物的描写暗承了作者80年代中期文化寻根时期的民间文化背景和脉络,而对别具一格的方言土语浓墨重彩的书写,显然是以规范化和学院派的书面语为潜在“他者”的,延续了自《马桥词典》以来对于。语言”这一20世纪世界范围内深具文化和哲学内涵的表达形式的思考。可以用“传奇”二字概括这篇小说。前半部围绕音乐奇才毛三寅为核心的故事是过去飞扬的传奇,后半部的围绕过气民歌手芹姐的故事则是当代沉滞的传奇。对这两个人物的刻画都不乏一种稍嫌夸张甚至泛类型化的倾向,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构成的叙事空间因为有了衔接的可能而引发了远远超出。写实”和“传奇”层面上的思考。

    二、论坛推介篇目及作品点评

    《收获》2004年第5期

    ·池莉《托尔斯泰围巾》(中篇)(点评见上)

    ·阿来《随风飘散》(长篇) 过 桥 点评

    如果说《尘埃落定》是浩大的民族史寓言,《随风飘散》则是深入的心灵史寓言。在寓言的营造方面,它比《尘埃落定》更加精深,也走得更远。阿来将过去铺展开来的想像力收缩到几个人的内心,也许他只想看看人为什么不能像天使那样活着,到底是什么迫使我们不能坚守内心深处的良善与信仰。杂志目录中注明是长篇,其实只是一个大中篇,据说是阿来系列小说里的一个,据此观之,接下来的系列小说仍然值得我们期待。《当代》2004年第5期

    ·曹征路《那儿》(中篇)(点评见上)

    《十月》004年第5期

    ·老虎《锦鲤记》(中篇) 隋无涯 点评

    小说的写法有点像古代话本,开篇先讲一个鲤鱼龙女的小故事,然后再进入主体故事。不过,曾经抚慰人心的神话已无迹可寻,存留于大地者。惟有当代乡村的精神贫瘠。在当代乡村题材的作品中,《锦鲤记》很有新鲜感,它不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启蒙者悲悯的人道主义关怀或以进化论者乐观的现代性解释,来刻画、批判农民的精神状态。而是顺其自然,自在呈现,它在写法上的“轻”和它所写之物的“轻”正是旗鼓相当。不过,它的结尾一味“轻”下去,就显得有点“飘”,容易让人把它真的看轻了。

    《大家)2004年第5期

    ·盛慧《水缸里的月亮》(短篇) 晓 南 点评

    写诗出身的盛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年中的饥饿母亲,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母爱与自爱之间的惨烈挣扎。但小说家把艺术想像推到极致,以超绝的想像力和扎实的细节描写,充分挖掘出饥饿所带来的恐怖感,表现了人与饥饿抗衡时顽强而执着的生命力,在想像与虚构的天空里营造出另一种触目惊心的极限体验。小说呈现出一种另类的美学风格,闪烁着某些八十年代先锋派小说的涟漪。有意留出的叙事空白,也令小说具有了多种解释的可能,充满了张力。

    ·谭华《一团结》(小长篇) 晓南 点评

    谭华是朴素的。然而这朴素却难得地绵密、细腻和扎实。《一团结》以一个小姑娘的视角和情感,用散文的笔法从容地描绘了七十年代初中国城市市民的生活图景,让读者体会到了久违的感动与共鸣。这独特的气质让人不由想起了萧红和林海音。小说显示出作者扎实的传统写实功底:生动饱满的对话、充满个性的细节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情节的自然铺垫又使人物最后的归宿令人信服。小孩子的低姿态,令真诚的抒情意味自然贴切地流荡于字里行间,不讨嫌。

    《山花》004年第9期

    ·盛慧《夏天又来到了后赵圩》(短篇)

    王振峰 点评

    小说语言细腻却不拖沓、宁静而不沉闷,结构的编织与隐喻的展开巧妙而自然地贴合在一起,既有散文那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漫不经心,也有小说构思中的“刻意”和精妙。死亡、偷情、谋杀、暴力被点染进清新、自然的叙述,铺展出一种参差的繁复和不安的诗情。结尾在被割下的嘴唇处戛然而止,童年的美好叙事也将一去不返。儿童口吻的贯穿始终,带出了儿时的纯真和懵懂,而成人用词的旁逸斜出,又把成人的沉重与丰富杂缀其中——两者在穿梭往复中氤氲出忧伤的底子,却并不显山露水,浸润着一种微微的凉意。《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韩少功《山歌天上来》(中篇)(点评见上)

    ·林斤澜《去不回门》(短篇)

    魏冬峰、赵晖点评

    林斤澜的短篇小说《去不回门》,“去门”、“不门”、“回门”的情节设计,暗合禅意与道法,依然是林氏小说特有的味道:意境朦胧,空灵玄妙。北京方言的“白”与温州方言的“涩”都曾是他一度追求过的语言风格,这篇小说里却少了几分涩味,多了一些文言的古雅。小说用了一套地道的中国笔墨,一方面拒斥着欧化的现代汉语,一方面又努力向民间与古典语言中寻找突

    破。读这篇小说,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林老先生从他一贯追求的古奥险涩的语言中走了出来,流连在中国古典笔记小说中那一脉古雅的风光里。同时,写意和白描的大胆恣肆,还显示出在小说艺术探索之路上,这位八十多岁老作家一颗永不疲倦的。奔腾心”。

    ·魏微《异乡》(短篇) 魏冬峰、赵晖点评

    在这篇《异乡》里,她写下的是来自“小地方”的“外地人”在大都市漂泊的感受。魏微的小说里有一种“迷人的真切”。小说对异乡体验之真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散文化的叙述语调,细节和动作上的斤斤计较又使小说避免了单纯的情感独自,显得饱满有力。挑剔地说,母亲的形象作为一种对位的设计,代表跳出来的“小城”,是个扁平但有力度的角色,可惜这部分构思表达得过于直露,倒使这个人物带上了几分漫画的色彩。

    《萌芽》2004年第9期

    ·谭少亮《记得要忘记》(短篇) 徐妍 点评

    与其说是一段与爱擦肩而过老套的少女青春期的情感经历,不如说展现了“80后”成长阶段所遭遇的更多的谜团,更多的矛盾情感:温柔、恐惧、永远的神秘。小说的少女主人公所深爱的大P始终是一个飘忽的形象。或者,不断变换“职业”的大P原本就是少女制造的幻象。可以说,大P即是“80后”在自省时分所寻找的另一个自我。因为只有源于自我的幻象,才能使其内心充满悠长的忧伤。应该说,这样的故事内核在“80后”小说玩酷装冷的语境下具有纠偏作用:记忆对抗遗忘的充满张力的内在结构生发出某种动人的温暖情致。

    《上海文学》004年第9期

    ·韩少功《是吗?》(短篇)

    ·韩少功《801室故事》(短篇) 燕君 点评

    两篇小说都颇具法国新小说的味道,探讨的是存在的可能性和叙述的可能性。《是吗?》讲述的是一个读者熟稔的学界、官场故事,如果用传统方式叙述,很可能写成一个情节完整、细节生动的中篇或长篇。但韩少功剔除了所有活色生香的经验填充部分,留下了一副干干净净的骨架,以及一些最不可少的血肉。这样就把读者在传统阅读中对情节经验的兴趣,转移到叙述本身。换一个角度说,作者把所有影视剧、畅销小说可以提供给读者的快感全部剔除掉,使小说语言和叙述的魅力单纯地凸现出来——在当下小说的独特性日益被侵蚀遮蔽的情况下,这样的探索尤显宝贵。不过,韩少功这篇小说的价值不止于此。如何把西方的小说技巧与中国的本土经验有机地融合起来。《是吗?》则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用现代小说叙述技巧的复杂性来结构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于是,文人、官场各色人物的机巧百变,虚虚实实的太极功夫,在不断交叉变位的视点和虚实相济的叙述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却又左右逢源。借助中国人心领神会的“世俗学问”,西洋花园中的交叉小径,转变成中国庭院的移步换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春山之外又隐横岭竖峰。只是小说的结尾让人不太满意,老A断然否认曾经发生过的事,如计算机删除记忆,很自然地让人想起罗伯格·里耶的《橡皮》。这样的安排估计意在加强叙述的虚无感,深化小说的哲学意味。但作者做得似乎有点急了。

    ((801室故事》的文本实验意味更浓。小说由两个报告组成,一个是装修公司根据房主意愿提供的装修方案,一个是警方的搜查报告。通过两份报告,呈现一个“成功精英人士”理想的生存空间和实际的生活场景。小说呈现的全部是“物”,对“人”的因素的剔除比法国新小说做得还彻底。这是一个姿态鲜明的开放式文本,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睹物恩人”。但是,读者是否可以在同一组“物”中读出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呢?这又很难,因为这些“物”没有任何个性化特征,一千个读者读出的恐怕是同一副“成功精英人士”的面孔。从标准化、格式化的“物”,推演出标准化、格式化的“人”,这大概正是小说的立意所在,正如小说最后说的,其实“801室无故事”。不过,这样的立意与开放性文本之间存在着冲突。真正的开放性文本应该存有多重路径,而不存在既定答案,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方向。但徜徉在“801室”,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暗示,似乎在空荡荡的房间背后,已有一张标识明确的指示图,它脱胎于一个传统文本的封闭故事。从这个角度说,意在挑战文本极限的韩少功,恐怕仍有可探索的空间。

    ·杨显惠、垣笠《定西孤儿院纪事之六》(纪实性小说)(点评略)

    三、作家作品批评

    张欣《为爱结婚》(中篇小说 《大家》2004年5期) 晓南点评

    它与近期热卖的王海鸲的《中国式离婚》(长篇,原载于《当代》2004年4期——编者注),同样直面当代中国人情感和婚姻的现实诉求,显示出女作家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和参与的热情。Ⅸ为爱结婚》轻捷好看,但郑重读来,却让人不免惊讶于张欣这几年的退步。比之她早期写白领生活的作品,这一篇完全落入琼瑶式的言情套路,充满了男欢女爱做作的巧合。在以往独特的“会心处”减弱的同时,弱点却仍保留着:人物语言没有性格,与叙述语言如出一辙,统统是张欣自己的影子。人物类型化、脸谱化,带着过于强烈和明显的主题,俨然是一个概念的图解或道理的实例说明。语言上也散漫随便,甚至缺乏应有的锤炼。如果张欣是想往通俗言情作家的路上发展,读者自然无话可说,但想起几年前看她作品时的感动,忍不住提醒一番。

    红柯《飞啊飞》(中篇小说《钟山》2004年5期)

    王 颖 点评

    小说似大江奔涌,但几个弯角却处理得过于轻松,如文中以红马黑马作喻示等情节,都流露了作者浅白的刻意。而作为原本可以出彩的人物翔子,他对三个父亲般的形象(老头、刘叔、马校长)的复杂情感,本该精工细刻到底,但作品越写越潦草,使最后的弑父行动更像匆匆收尾的无奈之举,悲剧意味一下被冲淡许多。与今年《收获》第2期上他的中篇《扎刀令》相比,这次作者虽收敛了一贯的大叙事手笔,意欲小开口往人性深处挖掘,但还是那个老毛病,每每搭好一个框架,也看到能撑起一个好故事的几个点,却放弃了对它们的琢磨与敲打,手一软,圆都没画好,最后的效果只能是流俗。小说有些心理描写很漂亮,时不时闪一下光。但对它的性描写实在不敢恭维,既不高明也不高级,似乎是宁为粗糙还要写。

    刘庆邦《咱俩不能死》《短篇小说《大家》2004年5期) 晓 南 点评

    讲述了一个在每天都有生命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两个异性恋的煤矿工人硬是被生活逼成同性恋的故事。作家的眼光独特而锐利,总能从底层经验的黑暗残酷中找到新鲜的题材。如果作家的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悲惨”,那么他成功了。但如果读者还期待悲剧感,怕又要落空了。刘庆邦近年的小说写得既多又快,但火候总似乎欠那么一点点。真希望他能慢工出细活,来点力作震撼一下。

    莫言《月光斩》(短篇)

    映川 《不能掉头》(中篇小说 《人民文学》10期) 魏冬峰、赵晖点评

    莫言的《月光斩》和映川的《不能掉头》,刚刚在《人民文学》第10期发表,就获得了本年度的“人民文学奖”。不过,对于这两部作品,我们并不看好。

    《月光斩》名字起得很漂亮,写法也“很莫言”,开头和结尾还用了“伊妹儿”、“附件”的形式结构,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求新的作品,但细读下来,满眼给人的感觉却是旧。这里的故事是旧的,基本脱胎于《眉间尺》,连作者自己在小说结尾都这么说。“出彩儿”的部分是旧的,那些对色彩和感官本能目眩神迷的渲染,自《透明的红萝卜》起,经电影《红高梁》的推广,不要说文学读者,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经过《檀香刑》、《四十一炮》的花样翻新,再如此旧技重操,实在产生不了多少艺术冲击力。这还不仅是读者“审美疲劳”的问题,更由于文本失去了当年的虎虎生气。唯一新的就只剩下了电子邮件的形式。所谓的新形式与小说内容之间没有本质联系,把作为开头结尾的“伊妹儿”正文删去,“附件”中的故事主体基本毫发无伤,作为短篇小说,这样的形式探索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再有,如果故事的主体在“附件”里,讲述者应该是发“附件”的侄子,但进入故事,发现讲述者的口气时时又变成莫言,好像是莫言把附件的事给忘了。客观地说,这篇小说的艺术水准并不低,但在莫言的序列里,实在算不上好。

    《不能掉头》努力展示个体的荒谬遭遇。主人公黄羊因为一个杀人梦境“被迫”以“杀人犯”的身份亡命天涯,并在这样的自我定位中不知不觉地“长大成人”。黄羊对“杀人犯”身份的自我认同和想像及由此而来对幸福生活的一再放弃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情节设置的人为痕迹和急于真相大白的结尾却弱化了小说应有的效果。

    (全文见网)

    相关热词搜索: 期刊 点评 最新 文学 小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