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要学会热爱人民”

    时间:2021-02-25 08:04: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979年是杰出的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诞生一百二十周年。这位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原名肖洛姆·诺胡莫维奇·拉比诺维奇,一八五九年三月二日出生在俄国的乌克兰。“肖洛姆—阿莱汉姆”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愿你平安”,原是犹太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他选用这个笔名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对人民的衷心祝愿。

    高尔基在一九一○年读完他的中篇小说《莫吐儿》俄译本以后,曾给他写了一封十分热情的回信。信上说:“您的书我收到了,读过以后我笑了也哭了。真是一本绝妙好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再说一遍,这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整本书都洋溢着对人民的深厚、亲切而聪明的爱。”

    “对人民的深厚、亲切而聪明的爱”是肖洛姆—阿莱汉姆作品的最主要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里都充满了这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法捷耶夫在纪念肖洛姆—阿莱汉姆诞生八十周年时曾经说过:“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人民性首先表现在他的社会人道主义精神上,他同情被压迫人民,热爱劳动者……他善于从取之不尽的人民智慧的源泉里汲取大量的养料。他的人民性还表现在他的天才的幽默里,这种幽默曾经被伟大的高尔基称作‘辛酸、感人的’幽默,他使肖洛姆—阿莱汉姆在创作上非常接近于狄更斯、马克·吐温和契诃夫。”事实上正因为如此,肖洛姆—阿莱汉姆也同狄更斯、马克·吐温和契诃夫一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崇敬和热爱,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

    肖洛姆—阿莱汉姆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肖洛姆—阿莱汉姆。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三日作家在纽约逝世时,成千上万的人瞻仰了他的遗容,为他哀伤流泪。五月十五日举行葬礼那天,有几十万人参加了送葬的行列。

    在我国,早在“五四”时期,进步文艺界就注意了这位杰出的犹太人民作家。远在五十九年前,在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日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已经发表了署名“P生”的关于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报道,报道说:“现代犹太小说家阿尔秦被人称为‘犹太的马托温’,就因为这位阿尔秦的作品和马托温一样,思想也相象。”根据目前已经发现的资料,这是我国最早介绍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文字。

    多年来,对于“P生”这一笔名,曾作过多方面的探索,但始终未能查明。最近有机会向沈雁冰(茅盾)同志请教,承他在百忙中回信告知:“‘P生’即是我。”这才解开了“P生”这一笔名之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沈雁冰早年在介绍外国文学方面进行工作的范围何其广泛!他不仅第一个在我国报道了肖洛姆—阿莱汉姆,在《小说月报》一九二一年十月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上他又第一个翻译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贝诺思亥尔思来的人》。这篇小说后来又曾先后收入小说月报丛刊第五十四种《新犹太小说集》(一九二五年)和沈雁冰的短篇译文集《雪人》(《雪人》初版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一年已印行三版)。沈雁冰不仅出色地翻译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并且在《雪人》里还加写了作者小传。小传里说:

    “拉比诺维奇一八五九年生于俄罗斯的泡耳太伐,一九一六年死。在新犹太文学上,他和潘莱士同是先驱者。他是戏剧家,小说家,诗人,批评家。他将一个新倾向给了犹太文学:做编辑人,他立了新标准;做文学批评,他破坏了从来的鄙陋的见解;做诗,他复活了新犹太诗坛。就他的全部作品而论,他在戏剧方面的成就只居于次要的地位而已。

    “……他的作品大都描写犹太人的悲哀,可是无例外的总穿着诙谐的外套。他能够把诙谐注入悲剧里,使读者笑啼不得。他很受了俄国的大作家的影响,郭克里和阿史托洛芙斯基的情调,分明到处闪耀着。他的短篇小说集《犹太的儿童》内的几篇,例如《这一夜》,则宛如杜格涅甫的散文诗。

    “他的剧本,如《好运气》,《离婚》,《一个医生》,都很有名。他的诗大都是讽刺的,人们常以和俄国大诗人耐克拉沙夫相比拟。”

    这篇小传至今仍然是一篇很好的介绍文字。

    此外,沈雁冰还在《新犹太文学概观》这篇论文里专门介绍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创作。这篇论文最初也是发表在《小说月报》一九二一年十月号上,后来又收入了小说月报丛刊第五十三种《新犹太文学一脔》。

    由于沈雁冰的倡导,许多年来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不断被译成中文,在我国广泛流传。

    在这一方面贡献最多的首先是已故名作家王鲁彦。据鲁彦夫人覃英同志最近对笔者说,鲁彦生前处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对被压迫民族怀有深切的同情,犹太人民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对鲁彦的创作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鲁彦的作品正是以描写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见长,写当时世态的炎凉、悲惨的现实颇为深刻,而且往往以诙谐之笔出之。这同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就颇有相似之处。鲁彦很早就开始从世界语翻译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一九二四年在《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第九号上发表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腊伯赤克》,一九二五年又在《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十五号上发表了他的《诃夏懦腊婆的奇迹》。到了一九二六年,鲁彦更是满腔热情地翻译出版了《犹太小说集》。在这个小说集里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占了首要的地位和一半以上的篇幅,一共收有《腊伯赤克》、《中学校》、《诃夏懦腊婆的奇迹》、《不幸》、《宝》、《创造女人的传说》六个短篇。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鲁彦对肖洛姆—阿莱汉姆推崇备至地作了这样的介绍:

    “夏虏姆阿来汉姆的真名叫做腊皮懦维奇,他是近代犹太作家中的唯一的讽刺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一处犹太人的家里不读。他专门写希伯莱人最可笑的事情,使人发笑,但这笑并非平常的笑,是含着眼泪的笑。他的作品的铭言是:‘笑可以医病,医生劝人常笑。’……他又是一个大诗人,又是戏曲家,近代犹太文学的根基到了他手里可以说已被他筑了起来,而且非常的坚固了。”

    《犹太小说集》由开明书店作为文学周报社丛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一九二七年又重新设计了彩色封面以毛边本形式再版发行。

    在这以后,肖洛姆—阿莱汉姆作品的译文又陆续有所发表。在文献书房一九二九年出版的世界新兴文学选集《桥》里收入了楼建南(适夷)翻译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著名短篇小说《三个小孩》,这篇小说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三个译文(其他两个译文,一个以《三个小头儿》为题发表在一九四四年出版的《阿莱凯姆短篇集》里,另一个也以《三个小头儿》为题发表在一九五七年七月号《译文》杂志上),是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在我国译文最多的一篇。楼建南在《桥》的《译者后记》中说:“原作者的事略,除西雪柯夫,勃频斯基,夏虏姆—阿莱亨,宾斯基,荒寒村,在中国已有相当的介绍,其余大都因为新作家的关系,一时无从查考。”这段话间接地告诉我们,肖洛姆—阿莱汉姆在二十年代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知。不久前,楼适夷同志在上海开会,承他告诉笔者说,整整半个世纪以前收在《桥》里的这些作品,都是他从德国的一种世界语杂志上翻译过来的,大都先发表在《海风周报》上,然后才由郑伯奇创办的文献书房出版了单行本。

    差不多就在《桥》出版的同时,在由鲁迅指导、柔石编辑的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和六月三日出版的《语丝》第五卷第十二、十三期上,又分别刊登了难明(周作人)翻译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慈悲》和《村里的逾越节》两个短篇以及译者写的长篇《附记》。鲁迅和柔石都很关心世界各民族,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他们在《语丝》上接连两次发表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正说明他们对这位犹太作家的重视。

    到了一九三四年五月,上海生活书店发行的《文学》月刊第二卷第五号(弱小民族文学专号)上又发表了黄彝(傅东华)翻译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另一短篇小说《逾越节的客人》。这个短篇后来还收入了傅东华的短篇译文集《化外人》。译者在《文学》月刊和《化外人》中都加写了作者介绍。

    一九三九年苏联纪念肖洛姆—阿莱汉姆诞生八十周年时,我国的进步文艺报刊也有所反应。同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文艺阵地》第三卷第四号上,特地发表了苏联对外文化委员会报道部提供的《肖罗姆—阿莱克汉》,这是我国第一次单独发表肖洛姆—阿莱汉姆的较为完整的传记。时隔两年,在一九四一年六月十日出版的《文艺阵地》第六卷第三期上又发表了方土人翻译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高等学校》。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抗日战争后期物质条件更为困难的情况下,在桂林还两次用土纸印行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一九四三年,文献出版社用土纸印行了蒙天翻译的《犹太作家三人集》,其中收入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竞争者》,译者为了介绍作者还编写了《亚里亨》加在小说前面。一九四四年三月,耕耘出版社用土纸第一次以作家选集的形式出版了柳无垢(柳亚子的女儿)翻译的《阿莱凯姆短篇集》,作为耕耘文丛的第五种。这个集子收的作品比较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小头儿》以外,还有《倍尔·阿萨克讲美国珍闻》、《从倍诺斯·爱勒来的人》、《高等学校》、《征兵》、《录取了》、《喀特雅最幸福的人》六篇小说。书后还附有苏联犹太文学专家亚龙·葛斯坦的一篇论文《论夏洛姆·阿莱凯姆》。这篇论文是作者为纪念肖洛姆—阿莱汉姆八十诞辰而写的,文中详细地论述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创作和生平,对我国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杰出的作家有一定的帮助。

    《阿莱凯姆短篇集》由于读者的喜爱,一九四七年又在上海改名《喀特雅最幸福的人》再版发行。

    另外,我国翻译出版的一些外国文学参考书里也有关于肖洛姆—阿莱汉姆的若干记载,例如一九三七年读者书房刊行的戴何勿(萧岱)从日文转译的《苏联文学》中就有着这样的叙述:

    “S·亚列亨在前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艺术地描写了犹太都市小布尔乔亚去适应资本主义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俄罗斯的资本主义的发达和专制主义的民族政策,使一般的小布尔乔亚大众,使作为它的一部分的犹太小布尔乔亚大众,陷入了荒废和穷困里。

    “S·亚列亨,在以后的杰作《美托汉姆·美特尔》、《少年莫特里》等里面,更艺术地展开了这个阶级崩坏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情况以外,若干年前还发现过外商出版社在上海用俄文出版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和有关他的著作——一本是“锣”出版社(Пздателъство《Гонг》)出版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集《一个推销员的笔记》(《3аписки кòм-мивояжера》);另一本是“犹太图书”出版社(Издателъство《Eврeй-ская Книга》)一九四二年出版的《犹太作家论》(《Eврейскиe писате-ли》),其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肖洛姆—阿莱汉姆的长达二十八页的专论,题目是《肖洛姆—阿莱汉姆是人民的天才》。这类书估计是在中国的犹太侨民出版的,可能有一些还未被发现。但这个事实却充分说明,这位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作家深深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肖洛姆—阿莱汉姆在我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以上所谈的仅仅是解放前的一些情况。事实上,介绍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工作得以真正的广泛的开展,还是解放后的事情。

    解放以来,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和重视,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整个形势的发展,对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作品也开始了有重点有计划的介绍,研究他的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一九五七年七月号《译文》杂志上一次就发表了他的两篇作品——《永生》和《三个小头儿》。同年九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名中篇小说《莫吐儿》。

    一九五九年,世界各国人民纪念肖洛姆—阿莱汉姆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国许多报刊,如《人民日报》、《世界文学》、《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儿童时代》、《中山大学学报》等,也发表了纪念他的文章或他的作品的译文。

    为了配合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从市集上来》和短篇小说集《一场欢喜一场空》,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阿莱汉姆短篇小说集》。《从市集上来》的出版,是我国第一次介绍他的长篇小说。

    北京和上海的文艺界特地举行了隆重的集会来纪念这位杰出的作家,并举办了肖洛姆—阿莱汉姆作品及有关资料展览。

    在我国第一个介绍、翻译肖洛姆—阿莱汉姆作品的著名作家沈雁冰主持了北京的纪念会,他致词说:“肖洛姆—阿莱汉姆是近代犹太文学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肖洛姆的一生和穷苦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在沙皇专制制度和犹太资产阶级双重压榨下犹太人民的悲惨命运。他的作品无情地打击了残酷的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对人类光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了保卫和平,为了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纪念肖洛姆诞生一百周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会后还朗诵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名作《莫吐儿》的片断。

    一九六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又出版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著名小说《卖牛奶的台维》。

    文化大革命以后,在《外国短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中选收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我真幸运——我是个孤儿》。《文艺报》一九七九年第五期介绍《外国短篇小说》的一篇文章《前辈的启示》中特地提到:“……其它象……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我真幸运——我是个孤儿》和契诃夫的《凡卡》等作品,在构思上都有独到之处,值得揣摩、研究。”

    去年三月十一日《文汇报》又发表了纪念文章。同年《世界文学》第六期的《世界文艺动态》中也报道了美国翻译出版《肖洛姆—阿莱汉姆最佳作品选》的消息。

    几十年来,我国人民一直热爱这位杰出的作家,一直不断地介绍他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的意义早已超出了民族的界限,他的大量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九一六年二月,他在一封信里谆谆嘱咐:“要学会热爱人民。”正是他的这种终其身而不渝的热爱人民的思想,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包括我国人民,对他的无比爱戴和崇敬!

    相关热词搜索: 要学会 热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