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

    时间:2021-03-07 07:52: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员。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获得,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职业认同感,还离不开辅导员的自身修养。探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拥有幸福感的人,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创造性。由于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职业幸福感较低,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和实效性。因此如何在这一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已成为必修课程。

    1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一旦有了问题,学校领导都习惯归咎于辅导员老师的教育不当和管理不够严格。而当学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却很少有人会归功于辅导员老师,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社会认可度较低。尤其是与一线教师对比来说,辅导员的地位相对较低。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是“教师”,而称呼辅导员老师为“辅导员”,甚至还有些学生直呼其名,受尊重程度较低。在部分高校,辅导员既不属于教师岗,也不属于行政岗,甚至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也要参加或指导学生的各类活动,却从来没有加班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除了有社会环境和高校本身对辅导员的认同,主要还涉及到高校内部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拓宽前景发展、提高福利待遇等等,这些都是提升辅导员个体的幸福感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2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说明高校辅导员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也确定了辅导员职业的概念,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高校要结合相应的政策文件,制定本校辅导员工作制度,增强人们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对于辅导员工作不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能所有有关学生的事情都跟辅导员挂钩。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边界,进而增强其职业自信心和归属感。其次,缩小辅导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差距。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只有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才会生出更高层次的需要。高校可以从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来缩小差距,消除“有教师之名无教师之实”的尴尬情形,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最后,辅导员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成长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激发职业自豪感增强工作责任意识。

    3 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是提升其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随着辅导员个人视野的提升、职业前景的拓展等,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不断提升,进而在本职工作中收获幸福感。

    首先,完善辅导员招聘机制,严把入口关。通过合理选配辅导员的专业和学历,吸引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辅导员队伍,接纳具有职业认同感的优秀青年,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服务,也为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校内与校外做到资源整合。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坚持入职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相结合;职业知识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促进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最后,优化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打造“专家型”辅导员。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要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作为辅导员日后发展方向,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上升路径。

    4 优化辅导员发展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高校要多维度、多视角地积极主动构建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对于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结合辅导员日常考核,建立符合其职业发展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设立相应的竞赛奖项。其次,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进行榜样激励。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类活动的评优评先,评选年度优秀辅导员以及辅导员优秀事迹,在网站和公告栏进行张贴,提高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完善辅导员等级评审,注重薪资水平的提高。不同等级的辅导员要在薪资水平上有着明显的区分,从各位辅导员擅长的不同方面考核出日常管理、科研发展、危机事件等方面的辅导员,破格推优不到年限的辅导员。最后,完善辅导员晋升机制,保障辅导员合理流动。辅导员队伍晋升机制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辅导员队伍的梯队结构和质量。畅通晋升渠道,让辅导员有希望、有盼头、有动力,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5 加强自身修养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环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通过对自己工作的状态以及主观体验来获得的。因此,辅导员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理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理想不能仅仅定位在一份能够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普通工作上, 而是要把教书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要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明确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制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次,提升自身各项能力主动地去探索和发展,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辅导员。辅导员可以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九项工作职责,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主动开展适合学生的各项活动,在实践中践行各项职责。最后,树立科研意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辅导员结合自身特长,积极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而掌握科学的理论前沿知识。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帮助辅导员在复杂多变的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成就感,进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6 终身学习

    知识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头,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辅助人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熟悉岗位技能、拥有良好沟通策略等这些基本是每个行业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这一特殊要求,使得辅导员必须要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实时更新教育理念,灵活贯通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时把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发展动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智力支持系统。

    总之,辅导员个人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認同感、外界压力、资金状况等都内外交织影响着辅导员的幸福感。所以,辅导员可以在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来改善自身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程度,以正向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和处理各项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依赖于社会各界的认同感,还依赖于自身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有计划、有目的的完善自身各项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在学生和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获得职业幸福感。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辅导员 幸福感 提升 高校 职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