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关于深入推进阜康市依法治市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1-03-21 08:13: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通过总结阜康市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并结合实际对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阻力进行梳理,针对问题提出依托“六个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 法治 依法治市 阜康市

    作者简介:张娟,中共阜康市委员会党校,中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215-02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治国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通过法制建设得以体现。我国十分重视法治建设。为了营造更好的城市法治环境,阜康自2010年初作出全面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决定。近5年来,阜康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长抓不懈,在立法、执法、守法、普法、法律监督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个健康、有序的都市法治氛围。

    一、阜康市依法治市工作的瓶颈阻力

    (一)地方与国家法治动力不同步

    1.依法治市政绩软,见效慢,看不见摸不着,作为地方领导人,其任期有限,为实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不能不以主要精力抓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2.相比行政手段,依法治市工作对地方党政领导人来说见效慢,容易束缚手脚;3.依法治市可能限制某些领导人获得非法利益,甚至更容易削弱其权力;4.依法治市工作往往工作量大,所需较高理论水平的指导,困难多,不易推动;5.基层干群有时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法治意识普遍不高。

    (二)自主摸索与全局推动不协调

    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全局性的国家工程,它既不可能在国家法治推进不力、地区法治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率先实现地方法治,也不可能地方法治简单相加就能构成国家法治,只有在国家统一领导、地方有力推进的统一体制下,才能逐步实现国家法治和地方法治。

    (三)专门机构与职能配置不匹配

    基层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权力小,普遍级别低、实质上只有一个依法治理的宣传机构,因而难以与市人大、公、检、法机关以及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协调;且办公室缺乏专门经费,更多是从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没有专职人员,承担推动一个地区依法治理这样全方位的工作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四)治理成效与整体发展不契合

    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隐性到显性、从短期效果到长期效果的逐步发展过程。依法治市成效的显现也不例外。因此,开展依法治市工作既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又不能看不到已经取得的成果,而必须从下列三个层面来自觉地把握其成效:一是从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看成效。二是从实现地区法治的目标来看成效。三是从推动依法治理的进程看成效。依法治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由于阜康市目前依法治市的基本框架已经构建,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法治市对阜康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很有限,干扰法治合力的形成因素还大量存在。

    (五)价值目标与实际职能不统一

    作为价值目标的法治,它是依法治市应当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固有的原则、内容和标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法治是推动国家或城市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方法,还是一项治理手段。实践中往往只侧重依法治基层,不侧重依法治权力。只侧重依法治民,不侧重依法治官。

    (六)整体推动与单项治理不协同

    法治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全方位的社会工程,必须对法治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各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整体推进,而不能单纯零星建设。实践中在依法治市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只愿抓容易出成效的、面上的法治建设,而不愿抓不容易见成效的、深层次的法制建设,结果常常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作用大打折扣。

    二、阜康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必须坚持从阜康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工作总体要求

    当前,阜康市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艰巨。各族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各种矛盾纠纷依然存在。一些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矛盾纠纷,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多头执法、执法司法不规范、不透明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比较突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制约了依法治市进程的推进。需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创新思路,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努力建设法治阜康。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工作。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滞后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估量。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二是进一步加强维稳基层基础。目前我市维稳预知预警能力还很薄弱,近年来,无论是针对三股势力、非法宗教活动还是信访矛盾,普遍存在“耳不聪、目不明、信息不灵”的问题,如:一些乡镇对重点地区流的流动人口没有及时掌握,一些街道对本地重点人员管控不到位,导致工作非常被动。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从近年发生重大暴恐案件看,都涉及到流动人口漏管失控问题,一些人流出地不掌握去向,流入地不了解情况,需要下大力气加强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城乡结合部和偏远的农牧区,人防技防不能完全覆盖,给了违法犯罪分子很大的作案空间,需要加强防范。

    (二)必须坚持依法治市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市的使命感和大局观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依法治市的正确方向。需要强化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严守政治纪律,带头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首先,无论是依法治市还是从严治党都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干部的素质让干部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让干部不敢不作为,不敢乱作为,也不敢慢作为,把权利使用好监督好。其次,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而依法治市最基础的是群众,最基本的是群众守法,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普法建设的实效,夯实依法治市的群众基础。再次,知法、守法是对成为法治公民的普遍要求,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真诚信仰,法律应当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依法法执政,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能够知法,模范守法,进而引领广大群众一起知法、学法、守法。这其中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三)必须坚持党委主导、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依法治市组织保障

    制度建设和人的建设成为实施依法治国的两个关键要素,因此,推进依法治市工作需要一手抓国家民主和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国家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严格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制度;另一手推广普法教育,逐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要完全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必须确立制度与人的良性主动关系。要强化力量配备,积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引导法治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建设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的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广泛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法治化水平。

    (四)必须坚持科学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

    按照统筹兼顾、整体谋划、把握重点、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要求,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我们要着力构建依法执政、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全民守法、社会法治等系统完善、重点突出的依法治市工作格局。第一,实现依法治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干群共同努力去实现。长期以来,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大家都习惯了依照领导指示办。与此同时,群众的法律意识更加薄弱,大闹法庭的事情时有发生。要想大家转变观念,把法律装在每个人的脑中,落实在行动上,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依法治市,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每个人做起。第二,依法治市首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善于用法律思维谋划社会管理工作、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第三,推行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就是落实。作为推进依法治市的主体力量,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带好头,要率先学法、懂法,要用法律思维执政、行政、管理社会事务,这样才能引导广大市民遵法、守法,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法治社会。

    (五)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的道德基础

    要建立公序良俗、和谐稳定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这两个保障。既要抓法治建设,又要抓德治建设。法治贵干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行为的底线,通过法治加强外部约束,使法律成为市民行为的硬约束,继而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层次;德治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软约束的作用,通过德治加强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扬传统美德,使知法学法、守法重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道德层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大家警惕和深思。我们必须坚持把法律作为市民行为的硬约束,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层次不断提升;同时必须抓牢市民道德素质教育“软办法”不放松,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用道德的力量助推法治建设。德治更大层面是自我约束,法治是外部约束,推进依法治市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以上率下,增强法治意识,让守法重德成为生活方式,用法治方式解决身边的问题,通过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为法治建设筑牢基础。

    (六)必须坚持统筹推进理念,进一步理顺改革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第一,要做到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互促共进。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为法治建设扫清路障。要加快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大力破除制约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力争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方面有更大突破,为法治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法治建设为改革保驾护航。各项改革举措都要有法律依据和支撑,各项改革行为都要由法律进行规范,各项改革成果都要用法律制度予以巩固,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第二,需要点面互动,点面结合,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和在推开基础上继续深化试点;需要专项治理与整体推进结合,既充分发挥法治的整体效应,又在不同时期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重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依法集中治理,以期在某一方面迅速收效。第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通过改革来破解。要把依法治市和改革发展结合起来注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司法体制的改革。虽然司法体制改革涉及到很多顶层设计,涉及到中央的重要安排部署,但是作为地级市这一层面,并不是无所作为。法院、检察院有些工作可以先行,如在确保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监察权方面,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查处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等。

    参考文献:

    [1]韦洪发.法治中国.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陈俊涛.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阜康市 依法 推进 思考 调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