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质量控制研究

    时间:2021-03-27 08:17: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数字资源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阐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数字资源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讨论了数字资源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提出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机制、规范建设标准、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技术方法研究等措施,有效控制数字资源质量,营造绿色数字化信息环境。

    关键词:信息资源 数字化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081-04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gital Construction

    Xiao Waong(Gansu Institute of Sci. & Tech. Information,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The problem of digital resources" qualit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main research topic concer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ary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gitization, analyses the various relat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digital resources" quality, the main contents of quality control of digital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proposes tha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 standardize construction rules, improves the personnel quality, and accelerates technologic methods research, etc. To control digital resources quality effectively, create a green digit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digitization; quality control

    CLC number:G250.7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081-04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数字信息资源也以迅猛的态势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资源爆发式增长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伴随着有害、虚假信息的污染,不仅造成信息总量中质量比的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些错误的数据信息曾导致社会财富的巨额损失,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因此,关注信息质量问题,开展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质量控制研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防止较差质量的信息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成为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2]

    2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信息资源的集成化、有序化和利用便利化。[3]它是将非电子化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数字信息, 即对原有的文献、照片、录音和图像等非数字信息, 通过多媒体技术、信息压缩、复制技术和存储技术将上述各种类型信息源以一定的数字格式进行存储, 其目标是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而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质量控制侧重于控制的措施,[4 ]其目的是为信息用户提供满足要求、适于使用的有效信息。尽管信息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特定用途是由用户最终判定的,但是信息用户并不擅长发现信息里的错误,也很难判定信息产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从数据的角度看,数字信息产品是否满足规范或要求,要看信息生产的各个环节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

    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 它是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 也是信息资源建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信息资源的整个数字化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主要过程。通过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质量要素进行层层分解剖析, 对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设备、软件、资金等进行相对的合理规划,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质量要素采用与其相应的技术及管理手段加以控制,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误差,提高数字资源质量,有效绿化数字资源环境。因此,将质量控制机制引入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 对数字化生产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影响数字化质量的因素

    3.1 数据质量因素

    信息资源的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数字资源质量的核心是数据的质量,数据的质量主要表现在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并使数据适合于一个特定的用途。[5]其中,数据的准确性是对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及著录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是前提,同样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一致性等条件也是评价数据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数据质量评价的难点在数据的含义、内容、分类、分级等方面。不同类型的数据评价方法不同, 不同专业的数据质量要求也有很大差异, 很难用统一的指标和方法进行评价, 还需深入研究。因此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由于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局限,许多专业数据的正确性很难度量。不能准确判定数据的质量,信息资源数字化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2 标准规范因素

    信息资源开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存在缺陷。在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数据缺乏质量保证。数据采集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第一道门槛,由于缺乏对原始数据采集的质量评价标准,在数据源头质量即难以保证;{2}数据著录标引不规范。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过程中,标引是数字化建设中实施规范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6]标引的质量直接影响数字资源的利用,目前信息资源的著录标引规范还很不统一,数字资源的质量令人忧虑;{3}数据库建设无统一标准。数字资源的共享利用,需要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而目前我国数据库生产各自为政,这就造成各系统之间互不兼容, 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大范围共享。

    3.3 人力资源因素

    信息资源建设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信息资源的规划、采集、著录、标引和评价需要人来进行,同样数据库软件的开发、设备的维护也都需要人来完成。每个人受教育程度、专业结构、认识水平的差异,都会影响数字资源建设的质量。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图书情报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匮乏,阻碍了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3.4数字化技术因素

    现阶段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还不成熟。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信息录入技术、信息压缩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是数字化的主要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涉及的一些技术难题,都不同程度影响到数字资源的质量,如信息录入中广泛采用的光学字符识别扫描技术,是利用扫描仪将原文献转换为适于计算机处理、存储和高速传输的数字化图像,再通过光学字符转换为机器可读的字符编码,其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对原文献中字符和图像的识别能力,将直接影响数字化的质量,另外信息压缩技术中的图象质量与压缩比的矛盾, 信息存储技术中的存取介质与速度问题,信息检索技术中不同格式数据的有效检索等,也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数字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5 资金因素

    数字资源建设资金无保障。数字信息资源也同纸质信息资源一样,其建设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工作,需要持续性专项经费的支持,但是目前国内的数字资源建设任务多是以阶段性项目的方式下达,经费的支持随项目的鉴定验收而告终止,数字资源的进一步更新维护和数据库软件的升级改造没有后续资金保障,从而导致建设工作半途而废,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4 质量控制内容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质量控制是一项集管理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它贯穿于数据库建设的整个过程。 [7]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即面向数据源的前馈控制、面向数字化建设的过程控制以及面向具体应用的反馈控制。[8]

    4.1 前馈控制

    一般来说,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有准确的定位和一定的倾向性、前瞻性。首先,是对数字资源的专业范围、用户需求、数据来源、数据库类型、应用方式等进行广泛调研和仔细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建设目标、制定建设规划、规范建设标准(遵循国家或国际标准)、组织建设队伍,然后,界定数据源,以明确数据采集方向,确保原数据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制定文献著录和标引细则,包括:信息的著录项目、标引格式、标引模式、标引方法、标引使用工具等,保证不同时间和不同人员数据处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客观地确定相关参数值,构造数据库软件模式,以求管理、应用功能最优化。同时,观察、分析各种影响数字化质量的因素及偏差信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来消除不利影响,保持前馈控制的动态特性,从数字资源建设源头有效进行质量控制。

    4.2 过程控制

    信息资源开发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每一环节都必须有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用信息反馈原理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要求,避免低质量或不合格的信息产品进入下一流程,消除生产过程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以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目标。

    (1)数据采集加工。数据采集是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对采集的数据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审核评价,确保每条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以有效控制原数据的质量。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著录,著录是对信息资源外部特征的总体描述,首先确定著录工作单及著录项,著录要符合国家文献著录标准和各数字化资源相应细则。标引是对文献主题内容特征的揭示,在数据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前馈控制中确定的标引规则进行标引,保持与国内外代表性标引语言的兼容,以保证信息标引的质量和国内外交流的需要。

    (2)数据库系统开发。数据库的系统开发是对一个设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与读取数据的过程。数据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性价比选择软硬件技术构造系统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同时具备以下质量控制功能:{1}自动校验功能:在接受数据时自动检测记录格式是否符合程序要求,记录的必备字段是否齐全,并自动生成校验提示。{2}数据管理功能:根据数据特点设计多种关系表结构,并建立相应索引机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3}数据服务功能:能够准确地接收和分析用户指定的参数,从数据库中搜索满足用户需要的数据子集,方便快捷、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用户界面和多种数据类型信息内容。

    4.3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通过人工检验和软件分析, 将转换后的数字产品质量与控制标准相比较, 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使用过程是考验数字资源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任务是开展信息技术服务,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检验、分析、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不断促使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实际使用效果,有效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5 质量控制措施

    5.1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

    数字化产品的质量问题伴随信息的采集、转换、处理和利用的全过程,因此,质量控制是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直接影响最终数字化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产品的共享利用效果,建立完备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是数字资源质量的根本保证。数字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需要国家与地方加强整体规划,组建专门的建设管理机构,通过组织、协调、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数字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制定并完善数字化生产质量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建立数字化建设细则、质量评估系统、质量检查制度、工作日志制度等, 同时加强数字资源产品化审核审批制度,从数字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格加以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有效控制后续的数字化生产过程,从数字化产品的应用环节阻止无质量保障的产品进入信息服务市场。

    5.2 规范数字化建设标准

    标准化是实现数据交流与共享的基础,是高质量数字资源的基石。数字资源标准化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1)加快制定标准化的速度。我国在制定标准化的速度和质量上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组织力量,紧跟技术与业务发展要求,做好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制定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国家标准尽可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凡能采用的国际标准,尽量等同采用,不能等同的尽量等效采用,只有向国际标准靠拢,才能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信息质量。

    (2)加大标准化宣传推广力度。开办各种培训班,培训标准化应用人才,要在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即时修订,在实践中完善标准,丰富标准内容,提高制定标准的质量。

    (3)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协作。在国家还没有制定出相关标准化内容时,正确处理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应站在国家的高度,从长远目标出发,全面考虑,紧密配合,消除分歧,共同努力,将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

    5.3 加强人才质量控制

    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建设队伍由于整体素质不高,对质量控制的意识、标准规范的应用、相关技术的执行还比较薄弱,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能力。因此,应加强数字化、专业化人才队伍。

    (1)制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根据信息技术发展与资源建设规划,加快高素质人才引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数字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

    (2)建立人员培训制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资源开发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在职人员的技术与技能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分期分批对信息主体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在职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提高建设管理人员待遇。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各种国内外交流学习机会,提供让主体充分发挥智慧的平台。

    5.4 加快技术方法研究

    传统的文献质量指标体系已经严重落后于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信息资源质量指标体系及相关标准理论的研究是目前图书情报业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为提高资源建设效率和数字化产品质量,要加快数字化自动处理软件的开发,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采用规范的管理措施及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有效控制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的质量问题,[9 ]具体有开发项目的质量评估、原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软件程序设计的质量评估、数字化产品的质量评估、质量评估技能的训练、质量资料的传递、开发后的数字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效果及信息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等。

    6 结语

    数字化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伴随信息的采集、转换和信息处理过程产生的, 通过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质量要素进行层层分解剖析, 对生产的各要素进行相对的合理规划,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建立高质量的数字资源,提高数字化资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

    参考文献:

    [1]葛某智.信息质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J].中国科技资源,2009,41(1):5-16.

    [2]王军.论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质量调控[J].现代情报, 2008,(6):7-9.

    [3]张素霞.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现代情报,2003,(5).

    [4]李伟超,朱学芳.信息资源数字化生产质量控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4):63-65.

    [5]罗益群.数字资源建设质量控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6):19-22.

    [6]柯玉清,秦宜敏.主题标引状况分析及质量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2005,28(4):114-116

    [7]夏红.文献数据库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4,(6):5-6.

    [8][EB/OL].[2010-01-17]./wiki/article/2003-11-17/0081117154639.htm.

    [9]黄秀琳.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J].发展研究,2005,(1):75-76.

    作者简介:肖琬蓉(1963-),女,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数字资源建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