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魏晋女性士文化气质特征与创作展现

    时间:2021-05-05 07:57: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以谢道韫为代表的魏晋女性,她们以其独特的个性展现出魏晋士文化的风采,给中国女性文化史增添了独树一帜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多角度探析魏晋时期女性文人的士文化精神内核,结合对舞蹈作品《云淡月疏落梅初》的分析,来阐述如何在舞蹈作品中塑造人物,表达编舞者的意图,从而将其创作意图完整且明确呈现于舞台之上。

    关键词:教程编创;魏晋女性;士文化

    一、魏晋士文化特征

    “士”在中国古代的官僚阶级中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非常广袤,通俗地说,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士人”泛指古代的读书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以儒家文化以主题,但也并不是由单一的儒家文化所构成,而是融汇了诸子百家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它是民主主义的雏形。尽管士文化萌芽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人文思想中的硕果。

    风声萧瑟,水声泓峥,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离愁,太轻易地生离死别,“士”们生命的长度太容易缩短,所以他们拓展了生命的宽度。由此,顿悟、超脱、真性情、放浪形骸、纵情任性、藐视凡尘、不拘礼节,但“士”不流于世俗,内心充满了骄傲。美仪容,尚自然,爱智慧,重门第也许就是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说到底就是“七贤风度”,魏晋六朝士人的理想人格就是“竹林七贤”。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并非什么显赫的政治人物,但是很为其后的士人推崇和敬重,尤其东晋以后更是人们仿效的对象。东晋人袁宏和戴逵还分别写了《竹林七贤传》和《竹林七贤论》,专门对他们进行介绍和评论。究其然,“七贤风度”从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言谈举止都体现了玄学思潮影响下的新人格,尤其是前者更令士人倾心。

    由此,士文化气质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率真自然的个性;二是淡定从容的气度;三是超拔脱俗的才情,这些都可以从大量记载“竹林七贤”言行的《世说新语》一书中看到,而在谢道韫身上也多有体现。

    二、魏晋女性士文化的舞蹈展现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舞蹈创作也是如此,人是最难创作的,人是复杂的、多元的、有思想的集合体,创作关注人性本身,多侧面的关注一个立体的人。《云淡月疏落梅初》是《中国古代舞蹈教程》课中我的自创作品,这个作品的創作断代在魏晋时期。题材主角选自东晋女文人谢道韫。谢道韫,字令姜,是东晋文人王凝之的妻子。谢少时有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因此精妙的比喻备受称赞,与“班超”“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妇人集》“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讼,传于世。余嘉锡:“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谢道韫以其风韵高迈、自然放逸的“林下风气”成为魏晋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她率真自然,淡定从容,超凡脱俗,其才情、风韵、气度无不令人倾倒。她的身上,体现了魏晋时期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生命意识的复苏和理性精神的高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此才情的女文人,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晚年过的凄凉有风骨。我在创作剧目的过程中,抓住她性格中魏晋文人特有的孤傲、清俊通脱、崇尚自然、率性任诞、烟云水汽的气度,用舞蹈的艺术语言尽力展现其身上所代表的女性士文化的三个特征:率真自然的个性;淡定从容的气度;超拔脱俗的才情。

    (一)音乐选择

    《和平之月》虽是一首日本乐团演奏的曲子,却以琵琶、古筝、二胡、扬琴等中国古典乐器和尺八为主奏,此曲的旋律凄凉却极富力度,整篇音乐也做最合适的四段组成,后期加入了散淡寒凉的风声作为整首音乐的引子,高潮部分地底音以及收尾部分的延长,以听似无意却暗自悲伤的风声作为整首音乐的基调情绪。虽然《中国古代舞蹈教程》的创作过程要求尽量用古乐,但由于此曲的尺八与琵琶丝丝入扣,与本作品描述女文人在乱世中傲然与无奈的意向吻合,所以此曲是最适合表达、塑造谢道韫这样一位女性文人的。《和平之月》是一曲襟怀之作,如同月之华,静敛内藏中流淌着的是“天地与共”的深情大愿。笛,只一管一息,便颤动了浩瀚的宁静。琴瑟自由远呼应,绵延起伏。电子器乐的合鸣,其金属音质令曲诣层次愈显奇丽。整曲的旋律朴实,如诚恳的祷词。盈缩了万物的自悟自肯,展示出魏晋“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苍溟之气概和风度。胡琴的演绎,极具中国传统民乐的特色,其独特的自然气韵贴游弋,令月之情韵更添竹影万千,衬托出谢道韫女性独有的妩媚和婉转气质和独特的士文化精神。如神游时一个驻足,如轻言浅语时轻柔的一叹。笛,因为借助了肺腑吐纳,音符便濡染了浓重的生命气息。一抑一扬都饱含感情和温度。笛音虽委婉,听来却悲悯,有羽翼无痕那种隐约的苍凉。预示着作为女性的命运的多舛。前半部地琶音气氛昂扬,展示了万物的和谐不仅仅是清风明月草茂花繁,还有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对糙粝存在的坦然,是对不可抗悲伤的掩埋。中部大提琴舒缓悠扬,再次阐明“月”恒久祥和的襟怀,如同“士”的清朗。后半部器乐合奏,旋律热烈而跳跃,为作品主诣做了最明亮的提升。最后,在雄浑的祷告中,万物共枕同眠……唯有柔美又明亮的“月”,是梦里心里一颗永不坠落的晓星!

    (二)服饰

    服装颜色以黛绿过渡到鸦青直至玄青,属上下连贯式长衣,战国时已产生,在西汉则进一步发展变化,直至魏晋得到更好的演绎。魏晋时期,女性更喜爱穿着上襦大袖,能够露出里面穿着的横开较大的圆领衣,着装时将上衣下摆束于较于流行的儒裙内,十分简约秀气。由于舞蹈的舞台局限性,所以采用了上下连贯式长衣以及博袖。博袖的采用体现了人物的士阶层的文人身份。博袖在历史上具有久远的文化痕迹,首先在先秦时期、礼乐制度治国之时,宽袍大袖作为帝王将相,门阀贵族特有的身份标识,在生产力底下的条件下,博袖更为珍贵,同时也彰显身份。在审美层面上,宽袍大袖的着装更显威严、肃穆,强调了着装者等级阶层,贫富权势。至商周晚期,随着礼崩乐坏,原本等级森严的贵族规制被破坏,就像金凤凰飞进寻常百姓家,原子弹爆炸一样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迅速流行起来,当然也是家底殷实的家庭。本作品采取博袖作为服饰主要标志,确是为了借博袖代表的士阶层以及人物家室背景为形象提供更明确的形象感。在博袖设计方面,采取了三层叠加的方法,增加厚度与分量,进而表达女文人不同于一般女性的柔美依人,强调了独立与洒脱的魏晋风骨。

    (三)配饰

    以和田碧玉为料雕刻的平安扣加以红色流穗串联作为腰佩,悬于腰间。腰佩系礼器的璧演化而来,所谓玉如君子有十一德,后至东汉诠释玉为五德,既:“仁”“义”“志”“勇”“洁”。设计腰间佩玉隐喻了人物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性情;忠义的品质;善于思辨的才能智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和洁身自好不再嫁与他人的性格,恰恰这也成为了人物晚年凄凉有风骨的铺垫。

    (四)造型

    以素雅淡妆为主,强调刻画眼睛轮廓,突出人物淳于乱世却超脱凡尘的神态。发型以朴实的发髻为主,配有青色系鲜花为辅,同时在发髻最高处点缀金色发簪,突出女性文人不媚俗、不谄媚、不讨好的为人风格。

    三、初雪落梅——体验和收获

    运用舞蹈的语言,述说和演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内涵,是作品创编和表演的最终功能。塑造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中的人物,不仅仅要遵循其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编舞者的初衷——如何将其创作意图完整且明确呈现于舞台之上。《云淡月疏落梅初》是我对魏晋历史的初探,也是我以史为鉴正衣冠、晓因果、向历史求索的试炼。在编排舞蹈《云淡月疏落梅初》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自己、挖掘了自身潜力,对今后编排舞蹈乃至探索舞台艺术的精髓有着极大的裨益。我在汉唐古典舞作品《云淡月疏落梅初》的创编演的过程中,体会尤深。

    从流程上讲,本作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伴着消涩凄凉的风声,一束蓝光洒在舞台之上,并沿斜角无限延伸,铺成一条踏上便无法回头的路,接下来,舞者的缓步移动,傲然、洒脱,缓慢却坚定。一个独特的年代伴随着林下之风扑面而来;

    第二部分,随着尺八响起和舞者大步幅移动,鸦青黛绿过度至灰白的三层博袖相扣互搭,意欲诉说人虽生逢乱世却一心超然的态度,舞者旋转带动裙摆开合,使本该安缀于腰间的软玉不住晃动,表现了动荡的时局下文人的无奈;

    第三部分,动作由形归神的意味渐浓,通过动作幅度的变化,并且增加了汉唐古典舞蹈中的以斜塔为代表的倾倒重心状态下的动态舞姿,反映了青春女性的勃勃生机;

    第四部分,伴随音乐合奏部分响起,通过夸张、迅速、力量于一体的旋转,展现矫健的姿态及刚劲的风格,其中蕴含着舞者舞蹈于寰宇之中,腾踏于星月之间的舞蹈意象。完美地呈现了逸态横出、瑰姿谲奇的审美意境和对谢道韫精彩曲折人生的整体艺术涵盖。

    舞蹈动作语言方面:

    第一、博袖。贯穿了整部《云淡月疏落梅初》,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起到了形象化的意象作用,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层面,而是一种有机的情感上的艺术化的强调,是构成舞蹈动作结构本身所特有的形态内涵,是构成舞蹈动作发展的根基,比如:绕袖昂首、顿挫的处理可展现女文人胸中豪情;快速出手、均匀舒缓的落下可展现文人风骨中的洒脱;还可以通过动作之间的叠加或者组合来强调某种情绪;魏晋是强调个体自由的时代,也是艺术空前自觉的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舞蹈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時代,舞者的形态、神态、情态都要体现与以往不同的美学风格,舞姿轻盈飘逸,眼神飘忽若神。在魏晋文化美学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舞蹈艺术强调以“轻”为美;

    第二、步法。这个剧目中,综合运用了跑场步、踱步、迈步、错步等等步伐,用以表现洒脱潇洒、自我陶醉、我行我素的魏晋时期的文人形象,体现时代风格和魏晋风骨以及人物复杂又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集中将魏晋文人士文化的洒脱、陶醉、气势、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形与神。作品突出了、贴切地表达了形之美。重其韵律,不张扬,不浮躁,通过舞者身体的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未设置任何情节,没有戏剧的冲突,无须更多外在手段的帮助,仅靠舞者的身体动作,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将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它的语言打破了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刚性质感的表现。作品所营造出潇洒、飘逸、灵动、稳重和突变等不同的效应,时而高山坠石、千里阵云、忽而春蚕吐丝、锦里藏针地舞蹈形象、尽展形式之美。

    编导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也创造了自己的时间,两者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底板则是舞者身体自由描画的。在创作《云淡月疏落梅初》时,我借鉴了古代画砖的造型,吸收了魏晋舞蹈“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的特点,动作轻快、舒展。舞者在刹那间重心失控之际侧耳低头送袖,顿足回眸,似舞非舞、悠然自得,以期给观众带去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希望观众在观看这作品时能从喧嚣纷杂的世俗之中挣脱出来。尽量将魏晋时期的审美理念展示得充分一些。力图做到如古籍所载:“若来若往、若仰若府”“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这种典型中国式的身体运动与魏格曼提出的时、空、力舞蹈三要素不期而遇。而舞者那收与放、张与弛、急与缓、强与弱等动势所展示的“重力(轻或重)、时间(快与慢)、空间(直接或延伸)、流畅度(限制或自由流畅)”,又与魏格曼之师拉班创造的人体力效表现有着本质的联系。由此可见,艺术确实是相同的,好的艺术作品都遵循着科学的原理方法,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心灵与自然在沟通中的顿悟,各种自然情景均溶入人的主观感受,倾入人性。

    四、结语

    魏晋人爱美,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都一往情深。魏晋人重情,尤其是悲情,他们如此重视悲情,跟魏晋玄学有很大的关系。魏晋玄学以自然观的本体论破除西汉神学宿命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看待人生、认识自我,认识到宇宙之无限和人生之短暂这一悲剧。回顾上文我们说到了以谢道韫为代表的魏晋女性,她们以其独特的个性展现出魏晋士文化的风采,给中国女性文化史增添了独树一帜的女性形象。谢道韫的女性形象,既是时代使然,又是女性在追求自由、向往平等方面的体现。综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魏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朝代更迭频繁,大批文人无所适从,稍不留心,就会惨遭杀害,因此“以哀为美”,或“以悲为美”就成了魏晋时期突出的舞蹈美学风格。今天,我通过编排舞蹈作品《云淡月疏落梅初》分析和探索了谢道韫的“士”文化形象,我觉得对我们重新审视魏晋时代的社会特点和社会风貌必将产生极大的启迪意义。

    魏晋时期,人们的生命意识倾向于简约、超然脱俗的哲学之美,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凛然飘风;在人物品藻美学中,自然美与人格美两个方面的美,同时被魏晋人所发现。所以,我的舞蹈作品《云淡月疏落梅初》力求通过洒脱且富有层次的动作及长线条和大开大合的姿态节奏处理表现凄凉孤寂的氛围以及超然出世的波澜不惊,我强调的是作品舞蹈语言的抑扬顿挫。在舞台调度方面,我努力寻求形象依托、建立形象思维,表达了一种与文字思维不同的情感,让气韵调度为形象服务,强化最初想要的形象和性格。

    唐古典舞是美的,是不琐碎的,是有距离感的。编排《云淡月疏落梅初》的过程是美妙的,它给予了我继承历史、开启未来七彩螺钿墨盒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皮元珍.论“魏晋风度”与士文化的审美开拓[J].中国文学研究,2006(1):26-31.

    [2]宗白华.艺境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7.

    [3]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焦虹玮.魏晋女性的风度.黑龙江史志[J].2011(1):8-9.

    [5]李鲁祥.士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的价值分野[J].齐鲁学刊,2002(05):10-15.

    作者简介:邹昕美(1993-),女,汉族,内蒙古,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自由艺术。

    相关热词搜索: 魏晋 展现 气质 特征 创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