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视野下的高校“导生制”探析

    时间:2020-03-12 07:59: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高校规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层次差异也就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导生制便应运而生了,它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一、“导生制”相关理论与背景分析

    1.“导生制”的起源

    18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的爆发对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对童工及贫困儿广施教化以满足英国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但由于当时的教育仍掌握在国教会、慈善团体和个人手中,尚未纳入政府的职权范围;再加上那时的英国连年战乱、国虚民弱、师资匮乏和经费紧张,英国的普及教育遇到极大地障碍。18世纪末90年代初,在印度马德拉斯的英国国教会牧师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和在英国伦敦的公谊会教徒约瑟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几乎同时创行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兰贝制”或“级长制”。但是据史料记载,导生制思想的发端却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下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就为类似的教学方法。在20世纪我国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兰贝制”销声百年后,用另一种形式兴起了导生制——“小先生制”,来普及我国的教育。

    2.“导生制”的特点

    导生制最基本的特点是学生教学生,即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先向导生们传授教材内容,再令导生转教其他学生。各高校在经过多年地探索以后,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对导生制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高年级优秀的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这种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因为在关系上他们是平等的,在效果上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个性、思想的要求。

    二、“导生制”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现状

    1.实施“导生制”管理模式的优势

    (1)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不仅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人生中的具体挫折的影响,对各类事物敏感且容易改变对事物的判别。实施“导生制”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导生与学生联系方便,基本上可以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交流。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等都不同,思想差异也比较大,学生有哪些对专任教师讲不出的话,却愿意和自己年龄相仿又不会嘲笑自己的导生倾诉、交流,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

    (2)在学生管理模式上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班主任、辅导员制,以班级、专业、年级为单元开展学生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共性培养;还有一部分高校采取的是导师制,侧重于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成长。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两种模式越来越难以落实。这就使学生的管理模式落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导生制管理适应这一要求。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导生让他们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更容易接受他们的经验;导生本身也是学生,他们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运用各种形式,创造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理论方法,更容易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导生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大学后,就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由于学生人数多,班主任、辅导员不可能经常和家长交流,而导生则可做到这一点,可以与家长经常交流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来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

    (3)在大学生生活方式上

    自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个很大的改善,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尤其大学新生,所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对大学的生活充满憧憬,感觉不到什么压力。这时导生可以指导他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建议他们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社团,排除他们无聊空虚的感觉;一段时间以后导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传授给他们,或请有成就的校友来座谈,用亲身体验来阐释社交技巧,也使他们对将来的社会有一点了解,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4)在学校学分制改革上

    高校学分制的实行,使得班级体制逐渐打破,上课时间段也不再一样,班级活动难开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所有管理目标、管理方式都要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中心。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得很多学校已没有“围墙”的概念,学生的社交、娱乐甚至社会工作、学习等,都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和社会。学分制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提出、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以及我们所面临日益复杂的各类校园问题,均要求我们对学生工作必须更深入,也就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导生制”的实施可以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言行,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2.实施“导生制”管理模式的不足

    (1)导生角色自我自我定位不准

    “导生”扮演着学生、教师、学长、朋友等多重角色,肩负多重责任。在这些过程中,他们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锻炼如何思考、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但是从我校“导生制”实施过程中发现,个别的导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在班级事务中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敢管,该严格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导生在学生中没有威信,在老师眼里工作不认真,使学生工作流于形式。

    (2)导生工作职责模糊不清

    导生是学院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当学生干部的经历,他们的工作职责一部分是从培训过程中得来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吸取自己班主任、辅导员、当学生干部时的经验。不过那时基本上是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当自己真正独立管理一个班级时,就显得事情繁多,工作没有头绪,很容易造成班级工作重点不突出,主次分不清,缺乏一个统筹安排。正如我校城市学院一名导生所说:管理一个班级,事情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参加的活动,甚至家庭环境都要关心,如果管理班级没有重点,主次不分是做不好班级管理工作的。

    (3)导生工作考虑不够周全

    一是处理一般问题时还存在简单、盲目、说话随便等现象。尤其在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时,不能“长其善而救其失”,遇到突发事件时考虑不够周全,例如一个学生突然失踪,不先向学院领导汇报,而是擅自作决定自己去找学生,等实在找不到再向学院汇报,这时已经丢失了最佳处理问题时间。二是自身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工作管理上往往是前紧后松,刚入学的时候学习、生活上都没有压力,在管理学生上花的时间较多,而到期末,由于自身也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对班级管理较少,很多学生遇到事情经常找不到导生,影响班级的工作开展。

    (4)学生家长理解不够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中,都是老师管理学生,所以学生家长觉得送孩子来学校,理所应当就该是老师管学生,老师应当担任班主任,所以很多新生家长送孩子来学校后,发现是学生管理学生,就对所实施的“导生制”管理模式不理解。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和家长联系的事务时,也有一些家长一听说是学生,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认为学校对孩子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家长直接打电话到学校质问领导。

    三、“导生制”的实施

    1.导生的选拔

    万事开头难,导生的选拔是“导生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导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部分学生的成长,导生是学生的领路人,所以要坚守“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对低年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和组织管理。

    2.导生的职责

    导生之责重在引导。一是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二是要及时宣传学校的政策法规,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三是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四是要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3.“导生制”运作

    在导生制正式实施之前,对导生要进行培训,让每位导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要实行导生例会制,让导生互相交流工作心得、互相激励、提高工作成就感,同时也向辅导员汇报工作;“导生”在聘期内若违背“导生”的基本条件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或者在工作中因失职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即刻取消其“导生”资格;“导生”在聘期内享受学生干部的待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学期末对导生进行考评,评出优秀导生。

    四、“导生制”今后努力方向

    目前,导生制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就我校而言,导生制还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全面开展,并没有提升到学校的层面,整个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导生制的完全实现,还需多方位的改进。

    1.导生制要形成一定的氛围

    实行大学生导生制,能够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新时期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较之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学生更乐于接受导生制这种朋友式的引导和交流。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导生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师资紧缺情况下的权宜之计,需要学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形成良好的“导生制”实行氛围。

    2.导生工作要具有实效性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做思想工作也是一样,应该不拘形式,立足实际,只要有实效就好。但是任何事务做的时间久了,就可能变得简单而机械,从而丧失导生工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所以导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不能对学生搞统一模式、一刀切,要注重实效。

    3.导生群体的地位和层次要全面提升

    目前,导生们比辅导员更加直接面对学生,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可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地位和作用理应受到重视。以我校为例,各学院聘用的导生多是为了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以班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来看,更多的是把导生看成是学生,这些都对导生开展工作有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实施导生制的学校,应从整体上提升导生的地位和层次,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施“导生制”,旨在通过建立“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开展学生(主要是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为高年级学生骨干提供全方位工作锻炼的平台,为他们将来成功步入社会,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工作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新视野 高校 导生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