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张农:沉淀而后成长

    时间:2020-05-20 07:57: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995年,张农从师范毕业,分到武汉市育才小学;2004年,她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赛课,且两年内,江岸区一等奖第一名、武汉市一等奖第一名、湖北省一等奖第一名迅速被她“收入囊中”。

    这样的节奏让当时的武汉“小语界”惊诧不已: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张农”?为何近10年都未曾听说过这个名字?

    同样惊诧的,还有此时的我。因为但凡教师成长,不会一朝一夕;成为名师,更不会一蹴而就。迅速崭露头角且一路高歌拔得头筹,2年,对于一个新老师的成长来说,实属太短。

    所以,我更关心的是:那2年前的10年,张农都做了些什么?

    细数起来有如下:抄了十几本名师课例、翻烂了诸如《唐诗宋词大辞典》、考了江汉大学的本科并完成学业、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网络研究生并完成学业……当然,还有完成了人生大事之结婚、生子。

    如此回想起来,张农似乎一刻也没停歇,包括生活,包括学业。

    那么,这是不是在说,学历对一位教师成长为名师的重要性?

    “并非如此绝对,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对我来说,对学业的求索过程,就是敦促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很庆幸,自己有了那段从未放弃自我学习的经历。”张农说。

    我的理解是,这10年,是让张农变得逐渐“厚重”的过程。厚重到语文课慢慢脱离了浅薄。于是,沉淀而后成长,厚积而后薄发。

    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向下沉潜后,才会有向上的飞扬。

    你厚重,你的课才会厚重

    从张农的成长轨迹来看,她无疑可算为“学院派”。

    然而,这位出身双教师家庭的小青年走上“学院派”的路,似乎很偶然。在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读了4年后,本迫不及待想上班的她,恰逢学校开办第一届大专班,于是,她又在此继续学习了2年。

    只是,这2年,仿佛胜过之前很多。用她自己的话说,即如果读中师时是“聪明有余、勤奋不足”的话,那么,大专班则让她开始真切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

    当然,这样的认知不会空穴来风。“要知道,当你真正进入到一个学习环境时,当一位老师的授课真正吸引你时,你的学习状态是可以得到激发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为人师表后,张农思考的也总是“该如何用课堂真正吸引住孩子”。

    那么,大专班的老师们是怎么吸引住张农的呢?

    “由于是首届,学校派出了能够调动的最牛的师资团队来教我们。”张农说。具体而言,当时教他们《古典文学》《汉语言文学》的都是一师范的副校长,教《小学语文教学》的则是校长自己。凡是本校教师教学水平不是很有把握的,学校都不惜从其他学校进行聘请。

    “优秀甚至是‘顶尖’老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的知识,更在于知识背后的治学方法,以及人文情怀。”张农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古典文学》课上,老师会眉飞色舞地谈起《霸王别姬》以及各种古诗词,这让她大大打开了文学的视野;而在《汉语言文学》课上,老师甚至详细地教她“如何做读书笔记”:把书中有启示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悟记录在一张张读书卡片上,用绳子把卡片很整齐地串联起来,然后逐渐形成一本本厚厚的读书成果。

    多年后,当小学教师张农带领孩子们开启班级读书会时,手把手地教孩子完成读书笔记的场景,让她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课堂。“我领着孩子们读文学,一篇篇读,一章章读,教他们如何以好词好句、章后概括、读后感想的方式做好笔记。他们越来越懂阅读,且越来越爱阅读。我相信,这正是治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传承。”

    张农称此为“厚重”的力量,即不仅仅传递已有的知识,更是共同感知知识背后的伟大事物。放到教学,这种“厚重”也一定是吸引孩子的真正力量。正如大专班时的张农忽然感知到了学习的真正趣味所在,即使晚间熄灯后,仍搬着小板凳在走廊翻看着各种文学书籍,求知若渴。

    也正如此,那沉淀的10年,张农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读文学、读杂书、做研究、听音乐会、看話剧……研究不止,求学不止,当然,还有生活不止。

    “你经历的一切都可以构成你‘厚重’的基础。”她笃定地说。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这样的“厚重”到底指什么?

    “是你对生活的理解,是你对人文的感知,是你对知识背后文化逻辑的深度挖掘。总体来说,就是你自己,一个与经典、与文化对接了的自己。”她笑了笑,“要知道,你厚重,你的课才会厚重。”

    教学,是围绕伟大事物而进行的共同探索

    带领孩子阅读,孩子就一定会爱上阅读吗?

    给孩子上一堂课,孩子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张农说。

    2005年,张农代表江岸区赛课。头一天抽签,第二天上课。她抽中的是《荷兰风车》,一篇介绍荷兰风车的说明文,文本平淡而简单。时间紧迫,该用何种思路?她有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这其实是一篇借物喻人之作,是借荷兰风车赞誉与自然抗衡的荷兰人之精神的文本。因此,课程应紧紧围绕一个词展开,那就是“抗衡”!

    可是,问题来了。要知道,势均力敌才叫抗衡,人与自然怎能算势均力敌?如此看来,荷兰人民运用风车与自然的搏斗还算是抗衡吗?但是,荷兰人又确确实实创造了“人定胜天”的神话:他们填海、造堤、挖渠……而在这些过程中,荷兰风车都参与其中。

    如何破局?张农迅速理出了自己的逻辑:这里的问题不正是课程的导向吗?这本该就是一堂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抗衡”的课啊!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堂并非“就课论课”的《荷兰风车》:尽管力量悬殊,荷兰人民依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了“抗衡”———这是一种怎样的拼搏精神?!

    无疑,此课稳获江岸区一等奖第一名。

    “一位老师想要把一堂课上得很精彩,对于文本的独特解读是关键。教学应是围绕伟大事物而进行的共同探索。如此,你带领孩子阅读,孩子才会真正爱上阅读;你给孩子上一堂课,孩子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如果老师都读不出文本的伟大之处,那就无法把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孩子。”

    的确如此,《荷兰风车》不只是讲风车,而是讲那背后的人文———“上帝创造了海,荷兰人民创造了陆地。”而这,就是此篇文本的伟大之处。

    既然“伟大”,必定不易。

    “是的,就像酿一杯酒,需要去花很多的功夫:分解、发酵、珍藏……而再到品尝时,那一口甘冽,是前面‘沉潜’的全部结果。”张农说。

    这又回到了“沉淀”与“厚重”的问题。

    沉淀需要时间,厚重则需要磨练。比如,那厚厚的十几本名师实录,必定让张农受益匪浅。“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支玉恒……他们的课之所以如此成功,根本都在于对文本的解读更深刻、更厚重。”

    还比如,她自身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实践。

    2004年,武汉市开启班级读书会研究,即老师带学生共读一本书。这是一种灵活的语文活动课,战线较长,内容也注定不能浅薄。

    张农立即想起了自己9岁时读的《长袜子皮皮》———这部改变了整个瑞典教育体制的著作。“既然当时的‘皮皮论战’引发了整个瑞典教育界的思考,那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不可以在课堂上来一场持久的‘论战’呢?”

    于是,每天中午利用自习时间,张农和孩子们共读一章文本。而回到家,孩子们也被要求和父母再共读一次。读的过程,也是讨论的过程。有时候,全班坐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下讨论“长袜子皮皮到底该不该去读书”。若争执不下,则可以回到家和父母再进行一下梳理。

    正是在此种过程中,张农更深地理解了更多文本:学了《跟祖父学诗》,就带着孩子读肖红系列;学了《迟到》,就读林海音系列;学了冯骥才的《刷子李》,就读《俗世奇人》……慢慢地,以前她所积累的东西,仿佛都活跃了起来,凝结而成“伟大事物”的思考。

    可,这“伟大事物”究竟指什么?

    是人物、是时代、是文化。

    是《被袋里装的是什么》背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般的情感共鸣;

    是《舟过安仁》背后杨万里“诚斋体”的构思新巧、通俗明畅;

    是《中国结》中中国人民的智慧、华夏文化的悠久———它可以体现在万里长城、秦兵马俑这样的恢宏巨制之中,为何不可以体现在这精巧绝伦、供人把玩的小小中国结中?

    是一位语文老师最该花力气去做的事情。

    成长,是往自己身上不断“缝针”的过程

    如此看来,教师成长,似乎并无捷径可走。

    “但,你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张农此处所说的关键词,便是“模仿”。

    像很多初出茅庐的语文老师一样,刚走上讲台的张农同样也会无所适从。怎么办?———1:1地去復制名师课堂,给了她初始的力量。

    “在实习期间,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去教学杂志上翻一翻,想方设法将名师教案背下来,然后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复制。而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参考名师实录及课例,都是必要的进步手段。”张农说。

    正如薛法根回忆自己的成长史时那段相似的经历:一遍一遍地播放贾志明老师的上课实录,一举一动地进行模仿。

    但是,“模仿”怎么听都不像一个太褒义的词。它真能让人如此进步?

    “它的作用并不在于你能一模一样地去呈现,而是说,在模仿的过程中,你在与优秀的东西不断融合。”

    的确,学生千变万化,你必须具有应对这种变化的能力。而无论是复制还是应变,你只要有思考,便是在将其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部分。

    “先积累、再内化。只有积累多了、看多了、学习多了名家在课堂特别是课堂细节上的处理方法,才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东西。”张农回忆起自己两次听吴中豪教授讲同一个讲座时的不同感受。第一次,她只是机械性地感知“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孩子积累语言”;第二次,当吴教授再一次提出“我们为何不能让孩子们用课文中‘金色阳光洒向克林姆林宫……’这样的语句来描写‘清晨的校园’”时,她顿觉醍醐灌顶。

    就像把优秀的东西慢慢地缝在自己身上,成长,无疑就是往自己身上不断“缝针”的过程:它连接的是新旧认知,却一定不是散乱的、孤立的,而是有逻辑链条的、与自己紧密相连的。

    这似乎更适用于阐述她的阅读经验。

    多年来,张农总结出了一套阅读方法,即将自己的阅读内容由某个单一的阅读对象扩展延伸,组合成一个或多个主题相同或内容相关的读书链,以此达到由读一本小书引发读多本大书、拓展阅读空间的效果———她称此为系列组合读书法。

    比如她延伸到班级读书会中的“由此及彼”,即由人及文、由文及人。

    “在阅读了《我的父亲林语堂》这篇文章后,你或许会对林语堂和林太乙父女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林语堂是什么人?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什么地位?他还有什么教育孩子的趣事?林太乙还在哪些方面深受父亲影响?她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而这些疑问显然不是阅读一篇短小的文章所能解答的,我们就可以这两个人物为出发点,广泛地阅读林语堂和林太乙的原著以及他人对两人的评论文章。”

    毫无疑问,这种“由此及彼”的阅读过程,正是往自身已有的阅读积累上“缝针”的过程。由此,阅读视野会变得开阔,知识底蕴随之增强,心灵在这些文化精品中得以滋润,你也随之而“厚重”。

    沉淀而后成长。于是,有了现在的张农。

    相关热词搜索: 沉淀 成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