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南越王墓发掘纪录片与蒂巴扎国际考古电影节

    时间:2020-08-24 07:54: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近年来,考古纪录片的制作数量和播放频率出现上升趋势,其吸引力也随着考古成果影响力的增加渐行渐大,与此同时,考古纪录片的研究,也在纪实性、文献性、知识性、故事性等方面出现了积极探索的局面。本文回顾了30年前南越王墓考古纪录片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以及和国际同行交流的往事。

    关键词:考古纪录片;南越王墓;拍摄过程;国际交流

    位于广州市区中心地带象岗山的西汉南越王墓是1983年施工中发现随即进行考古发掘的。由于是未被盗掘的南越国王室墓葬,遗迹保存完好,遗物极为丰富,制定考古发掘计划时国家文物局就对清理发掘、文物保护和资料记录提出最高要求。夏鼐先生派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发掘技术和影像技术的能工巧匠,要求发掘的全过程除了传统的照相:黑白、彩色负片,以及彩色反转片(姜言忠负责)外,还要有彩色电影记录片(韩悦负责)。另外广州市文化局从市图书馆调来一台磁带摄像机全程拍摄(何继东负责),在当时也是高科技的稀罕物件。

    和以往的重大考古发掘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承担拍摄纪录片不同,这次隶属于考古队技术组的拍摄任务,完全是考古发掘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切镜头服从现场发掘工作的科学记录需要.服从考古队长的临场指挥。每一件、每一层遗物在起取之前必须先确认影像资料符合要求,才能继续工作。由于当时彩色电影胶片全依赖进口.选定的冲印地点是北京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每拍完一盤胶片,都要托付民航机组带到北京冲印,遇到特别重要的文物发现,宁可暂停等待北京方面对冲印成片的确认,才敢复工。发掘期间正值广州盛夏酷暑,墓穴里本来就不通风,闷热得要命,为保证拍摄的色温要求,必须打着双联碘钨灯照明(1200W),有时甚至得两套灯具同时使用。我们发掘队员好歹还穿着“挎栏背心”(图一),摄影师干脆赤膊上阵了(图二)。我是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摄影机.灼烤中不断感慨电影明星们也不容易啊。35毫米的电影胶片放映效果确实特别好,但是使用不太方便.后来“胶转磁”.翻制成VHS格式的录像带,再后来就是转换成各种不同介质的数字载体啦。另一方面,这部影片出生就带着强烈的业界内部科学资料性质,一直没有进入公众出版发行渠道,所以长期并不大为人所知,连检索都困难,这是后话了。

    南越王墓发掘结束后,修复保护文物、编写发掘报告和筹建遗址博物馆的工作同时紧张进行。1988年底,中国国家文物局接到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阿尔及利亚政府将于1989年3月29日至4月2日联合举办蒂巴扎国际考古电影节。国家文物局会商社科院考古所,决定派出代表团参加。各方面专家研究的意见是推荐南越王墓发掘的纪录片.因为这座墓葬是近年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之一,发掘和记录手段代表了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平。这时我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分管考古工作.又是当年的发掘队成员,就被指定为团长,团员是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副馆长刘云峰和法语翻译李克明。

    蒂巴扎(Tipaza,或翻译为提帕萨)是阿尔及利亚濒临地中海的一座美丽古城,在首都阿尔及尔以西约70公里,交通便利,保留很多古罗马时期遗址,又以白色的伊斯兰风格村镇与蔚蓝的海水成为欧洲人特别中意的旅游度假圣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这里举办国际考古电影节是很有考量的(图三)。

    这届电影节和上届规模差不多,有2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一共有25部片子展映,其中19部是录像,6部电影中只有我们是35毫米胶片,其他都是16毫米的。

    我们从巴黎转机,3月29日中午赶到蒂巴扎电影节会场时,已经放过7部录像了,遗憾没有看到。下午到剧场,先看的是一部加拿大拍摄的录像片《伟大的津巴布韦》,一位人类学者作为导引,带领观众参观各种遗迹,巨石建筑、祭坛、避难所……。第二部是法国电影,关于玛雅人的,用现代人的视角,模拟玛雅人用腰果树的树干制作独木舟的工艺过程.果实当然还是吃掉果腹啦。利比亚考古录像致力对比分析当地石器时代、罗马时代和伊斯兰时代的不同遗迹、遗物。丹麦电影也可列入实验考古题材,记录一个师生团队手工制作古代海盗船的全过程,重温祖先“维京时代”的悲壮历程。

    我们完全没有参加任何国际会议的经验.很不习惯没人盯着管事,一切自理,必须自己根据会议手册在雨中到处找人、找地方。费了好大劲儿才找对了人,接收了我们的影片,安排进展映场次。经过漫长的等待,开幕式终于在晚上8点开始,阿尔及利亚文化与新闻部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分别致辞,放映电影《蒂巴扎一地中海的女儿》,也是当地的旅游宣传片吧。电影结束后才是开幕招待会和文艺演出,由于时差早已疲惫不堪,还是回房间和翻译一起弄我们自己片子的法文提要。

    30日继续观影。西班牙录像片《罗马的烙印》,通过一位古罗马学者扮相的考古学家给小学生讲历史故事,串起一系列古罗马遗址的讲解。阿曼录像片《阿曼早期史》,介绍了阿曼从距今15000年前的打制石器、绘制岩画、制作陶器,到积石墓、罗马和奥斯曼时期的历史遗迹。南斯拉夫录像片则集中介绍了一处古罗马遗址的考古发掘,重点是出土的很有特色的雕像砖。同样是介绍早期遗址,比利时录像片着力把古代建筑遗址和现代人的复原建筑相对照,又用动画手段揭示文字和塑像的含义,直观生动多了。在这个区域举办的电影节,阿拉伯风格建筑的考古研究自然很受关注,西班牙和阿尔及利亚都有这个主题的录像片。当时还是东欧阵营的罗马尼亚拍的片子倒是最现代时尚,甚至比西方同行走得更远,各种震耳炫目的声光配以哲学层面的解说,邻座的一位法国空中摄影师都大摇其头。

    下午先集中放映电影胶片拍摄的片子,我们的片子排在第三部。墨西哥拍的是一处玛雅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测绘、清面、找边……和我们的考古工地操作相仿。印象很深的是他们居然用混凝土浇筑基础,竖起钢柱,架设钢梁,建起一个覆盖遗址的保护大棚。当然后来我们建的此类大棚更大、更多了……。苏联考古工作者的影片拍摄质量不错,内容比较空泛,全篇是一位叼着烟斗的教授在介绍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穿插一些浮雕金器和野兽风透雕铜牌饰等典型文物,以及草原风光画面。

    我们的片子由于内容比较专业,从组委会到各位代表都对中国岭南地区的汉代历史与考古没有概念,于是破例由我先做简要背景介绍,李克明翻译成法语,现场观众反应相当热烈。这时,在走廊聊天的一些观众也涌进影院,基本满座了。片子是唯一35毫米的,音画效果都不错,内容从南越王墓的发现到发掘的每个步骤全过程,都是“干货”啊,真的是原始记录,没有过多的解释和普及,更没有任何模拟和演绎。作为发掘亲历者当然对此非常熟悉、非常親切,简直百看不厌。但对于一般人可能偏于严肃、枯燥,甚至有些沉闷了。特别是对于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国观众,缺乏必要的铺垫和更加通俗易懂的说明,最重要的是缺乏和观众的交流与互动。当然这些很浅显的道理,都是后来慢慢悟到的。整个放映过程全场观众都非常安静、专注,直到结束时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整个电影节我们参加的场次中这是唯一的。这类群体的观众,对于他们来说,越是完全陌生的、深奥的东西越是可以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忍耐力坚持观赏,并报以由衷的赞叹,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理性的完全认同。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也是后来慢慢悟到的。热闹退潮后联邦德国的录像片给了大家调整休息的机会,关于模拟制作陶瓷器的工艺记录,观众或离席,或瞌睡。最后是美国人拍的关于庞培遗址的片子,当时没有去过意大利,抱有很高期望。实际画风是专家们对各种相关资料文献的辨析和考据,庞培遗址的画面只是作为插图偶然露面。

    话说全部放映结束后的自我感觉还是不错哒。阿尔及利亚大学历史系的老师立即过来寒暄夸赞,说是这次电影节最好的片子.学生们对逼真记录的考古发掘过程很感兴趣,希望能安排个时间一起座谈一下。晚餐后一位男主持人和一位合作的女考古学家要求录音采访,他们自我介绍来自法国的国家文化电台,经常听众约20万人,有考古专栏节目。问我们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考古电影节,南越王墓的考古发现到底有多么重要,在中国考古是否被重视,考古现状如何?他听说中国是第一次派人出席此类活动颇有些吃惊和遗憾,问今后是否准备更积极、更多的参与?另外还有一位法国人自我介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面一个非营利机构的,宗旨和业务就是帮助各种文化资源特别是音像制品的国际交流与共享。我们讨论到有关版权与交易、费用与支付,甚至进出境管制等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深知在那个年代其实是很难推进的。

    3月31日,电影节进入回顾展环节,展映一部东道主拍摄过的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片,一部罗马尼亚的《黑太阳》。主要是上届电影节(1987年)的回顾纪录片,东道主摘得金奖,比利时银奖,法国铜奖。我们如约抽空和阿尔及利亚的4位师生座谈,他们针对南越王墓考古提的问题都很内行也很具体,如果我不是亲身参加过发掘就很难解释清楚。这两天一路碰上的人见我们打招呼都用看了这部片子作为话题的开始。

    4月1日是电影节的学术研讨会,上午主题是关于文明习俗的对话,下午是关于文明与城市。实际发言没有那么正式,基本是随心所欲,语言多为阿拉伯语,其次是法语,也有用英语的,没有同声传译,全看各位听众的语言能力了。对于当地学者这不算什么问题,但对于我们则只能观看发言者配合打出的幻灯片,如果有的话。阿尔及利亚电视台正好借这个机会采访。地点选择了面朝地中海的一处宽大阳台,可以看到典型的白色伊斯兰建筑。女主播的问题很简单,主要还是想了解有关历史文化背景,远不能深入到墓葬发掘本身,计划次日晚上向全国播出(图四、五)。倒是晚饭时一位法国女考古学家极为细致的询问了南越王墓发掘的情况,说准备为《世界报》写一篇文章。晚上几位当地记者还提出要座谈式采访,因时间太晚作罢。

    4月2日,法国文化电台大概觉得上次对我们的采访还是一般化,上午安排那位女考古学家来了一段“学者问答录”,把录音磁带用光才作罢。我也乘机了解一些法国考古机构在阿曼、巴基斯坦等地的发掘方法和成果(图六)。

    下午得空参观了蒂巴扎罗马遗址公园,地中海岸的悬崖峭壁上,古罗马宫殿和城堡的残垣颓壁矗立在斜阳里,无声诉说着昔日的荣光……。后来我再去同属马格里布区域的摩洛哥和突尼斯,才知道地中海这边沿岸其实遍布古罗马、迦太基时期的城址,和对岸欧洲隔海相望。当时我只是想起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中,驰骋北非战场的主人公在类似的一处古罗马遗址大发历史感慨的镜头。

    晚上6:30,剧场爆满,评委一字排开坐在台上。全场屏声静气,等待本届蒂巴扎国际考古电影节主席宣布获奖名单:金奖西班牙,银奖阿尔及利亚,铜奖墨西哥,特别奖丹麦。在掌声中,我们有些惶惑,主席阁下真的没念漏什么吗,难道就没有另设的特别大奖最后宣布吗?完全落选,不但在意料之外,也不在情理之中啊……

    接着是文化部长的招待会,笙歌归院落,游戏结束了,大家带着各种收获和议论开始陆续散去……

    4月3日回到首都阿尔及尔,连续安排了几天参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和当地同行各种交流。应邀到我驻阿使馆放映一场这部片子并座谈。安惠侯大使接见我们并探讨今后推动文化、文物交流的可能路径。这时我们对电影节的反思已经平静,当时我的日记写道:我们的片子落榜,很值得深思。我们的路数完全与众不同。我们是地道的学术片,技术片,努力做到真正的客观翔实记录。人家的着眼点是如何让更多人能看明白,能有兴趣欣赏你的考古成果。如果我们得了奖,别人就都别得啦!因为这是有密切联系但方法和追求都不同的两件事,完全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判体系。总之,中国的考古发掘和成果宣传都应该打破封闭,走向世界了。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以最近国内发掘的一系列大型古代墓葬为例,各种最现代的现场数字记录手段得到充分应用,建立了实时采集的3D海量数据库。同时,在“公共考古”旗帜下,各种利用新媒体的阐释与传播越来越丰富多彩、目不暇接。技术总是在飞速进步的,但每代人竭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无愧于自己的使命。值得欣慰是,2013年,南越王墓博物馆在发掘30周年时,邀请当年发掘队原班人马重返故地,发掘组与摄影师们有机会再度重逢。南越王墓博物馆的展厅里依然循环播放着当年珍贵的发掘影像.我们大都年逾花甲.我们年轻的形象还活跃在影片里。各种基于发掘原始资料开发的出版物、文创产品和衍生的活动都显示了当今环境下的高水准和高传播度,不输余国内外同行。回北京之后,我从手机所关注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不断及时得知最新的博物馆公共活动信息。再翻看《南方文物》的《公共考古》专栏里的其他文章,感觉我们在这个领域这些年做了这么多事,当然同时也感觉还有那么多可做未做的事……

    2017年9月19日初稿

    相关热词搜索: 南越 纪录片 电影节 考古 发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