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研究

    时间:2020-09-26 07:58: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生一代逐渐成年进入主流视野,“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年轻的文化语境之一,逐渐出现在网络内容创作中。同样根植于互联网的网络剧特别是网络仙侠剧和“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的基因联系。文章主要研究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现象特点,分析网络仙侠剧中“二次元”文化带来的问题,探讨如何引导网络仙侠剧中“二次元”文化呈现健康的审美生态。

    关键词  网络仙侠剧;二次元文化;轻小说;颜值化表演;审美生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1-0079-04

    二次元,來源于日语,意思是二维,可以理解为ACGN(也就是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一类二维世界的产物。而二次元文化,是指ACGN对虚构世界或梦想世界的一种称呼,同时包括衍生品、cosplay(动漫人物扮演)等,而与之相对的是三次元即“我们存在的这个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

    2005年,一部根据同名单机游戏改编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播出,捧红了胡歌等一众年轻的演员,也由此出现了“仙侠剧”的概念。曾有学者写到“仙侠奇幻题材影视剧以表现神、仙、妖、魔的情感故事和正邪较量为主要内容,主人公大多具有超自然能力,在艺术风格上充满非写实的瑰奇浪漫色彩”[1]。《仙剑奇侠传》改编自游戏内容,“游戏二次元世界”第一次以剧集影像化呈现,也将仙侠剧与“二次元文化”紧紧相连。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生内容特别是网络仙侠剧的发展和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的“互联网”基因联系,特别是大量改编自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的仙侠剧成为各视频网站重要点击贡献之一的内容,也由于其良莠不齐、在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成为内容监管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9—2025中国二次元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我国二次元用户总人数接近2.19亿,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 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批二次元用户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2019年,2000年出生的人群已经快20岁,1990年出生的人群更是将近30岁。面对越来越多的二次元文化群体“90后”“00后”进入主流视野,他们内心的诉求和审美将与传统“60后”“70后”电视观众截然不同。对“网络仙侠剧”里二次元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正是一个沟通的窗口。正确引导二次元文化在网络仙侠剧中的改造和重构,使之呈现积极健康的“审美生态”,从而起到和主流文化黏合剂的作用。

    1  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表现方式

    近年来互联网的形态改变了影视行业的生态,而网络仙侠剧更是“依网而生”。与传统武侠剧不同的是,仙侠剧的时空架构有更大的自由度,创作者将想象中的各种元素融入作品,建立起一个理想中的虚拟世界,而这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空间,正是二次元文化的核心。网络仙侠剧在这个二次元文化核心里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表现方式。

    1.1  “轻小说”化的改编

    从近年来网络仙侠剧的内容来看,网络小说改编占了极大的比重。“网络小说”的传播形态和特点使写作的门槛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追求连载率,追看性、轻松感,语法多是口语和网络流行语的文字表达特点使大部分网络小说呈现出“轻小说”的特质。在二次元文化里,“轻小说”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态,它是“一种可轻松阅读的小说”,以特定的故事描绘手法所包装的小说,其手法特色在于提高故事传递给观众的效率,其文体多使用读者口语书写,比较浅显易懂适合少男少女可轻松阅读的风格。从《花千骨》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从《扶摇》到《招摇》,从《宸汐缘》到《陈情令》等,这些网络仙侠剧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IP原著都具有网络连载“轻小说”的特点。改编成网络仙侠剧的网络小说无外乎几个杀手锏,比如”修仙历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杨幂主演的白浅经过几世劫难,终成正果,比如“情海几世”,《宸汐缘》里战神九宸与少女灵汐辗转几世的悲欢情爱,比如“世界重构”,《招摇》里男女主人公在一个幻想的世界架构里快意恩仇。网络仙侠剧将网络小说一一影像化,“二次元文化”里的虚拟世界通过一个个角色活生生地呈现,受众在角色身上获得满足,完成人生逆袭,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自我价值。“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已从宣扬自己的美德转变为宣扬自己的个性人格”[2]。

    1.2  游戏、动漫化的场景、角色

    网络仙侠剧与网络游戏似乎生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第一部由游戏改编的仙侠剧《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剑奇谭》等网络仙侠剧都由网络游戏改编。《花千骨》这样的网络仙侠剧在剧集播出后,发布的同名手游据说带来了月流水2亿,活跃用户过千万的流量,剧中人物的造型和剧中的情节都被游戏化设置。我们可以经常在网络仙侠剧的观剧体验中感到一种游戏升级的错觉。为了营造虚拟世界,特效场景设计成为大家对一部仙侠剧质量衡量标准之一,二次元游戏里升级打怪的感觉往往转化为仙侠剧里的特效游戏化场景带来的视觉冲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元文化里的动漫虚拟角色也出现在近年来的网络仙侠剧中。比如《宸汐缘》里的神兽小白,就是一个三维动画制作的虚拟角色,在剧集的推广中小白同样成为网络剧衍生品开发中的IP形象,而这样一个动漫角色出现在真人的表演世界中,无疑也是二次元文化现象在网络仙侠剧中表现的一个最好例证。它不仅契合了仙侠剧主要受众群网生一代的需求,也在尝试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1.3  颜值化的表演

    “二次元中的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或概念描绘成具有与人相似的形体,属于ACGN界的一种二次创作手法,是萌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一种轻松而娱乐的概念,其核心也非常简单:萌即是正义,颜值才是第一!”无论你对二次元文化理解到哪种程度,但对于二次元动漫中常常出现的9头身比例的帅哥美女形象一定不会陌生,而“颜值”也是网络仙侠剧中主要人物选角的重要标准之一。近有《陈情令》里王一博和肖战高颜值少年CP组合,也有最初第一部仙侠剧里胡歌、刘亦菲青涩的惊鸿一瞥,在这类剧中的人物都有着类似二次元动画人物一般的美颜,各种超乎寻常的外形满足着受众对理想世界中人物的想象,从而忽略了在表演里强调的传统学院派的表演技巧。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曾在他的专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中提到电影中的“颜值化表演”。“从某种意义而言,颜值化表演乃是对仪式化表演的一种反拨,从表演的“正襟危坐‘走向’时尚本色”[3]186。“颜值已经从一个生涩之词,演变成为中国社会的熟词,也似乎不包含有暧昧之意。而是一个无关褒贬的中性词。颜值化表演形成一种表演美学思潮,又似乎与严格意义上的美学颇有距离”[3]190。“颜值化表演”不仅出现在电影中,在网络剧特别是网络仙侠剧中更加贴切。至于其“与严格意义上的美学颇有距离”,在网络仙侠剧中也是缘于二次元文化形成的“次元壁”,使网络仙侠剧中角色更加成为服务于虚拟世界的“颜值化表演”。

    2  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表现方式带来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在发展中带有两面性,从物质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精神层面,围绕二次元文化本身的讨论从没停止。无论是网络小说的IP改编、游戏化、动漫化的场景角色设计,还是颜值化表演的趋势,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表现不可避免会对该类型剧目的创作带来影响,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问题:

    1)放大“二次元”文化的“娱乐性和虚拟性”,造成网络仙侠剧文学性缺失和商业利益的过度开发。

    拼IP、拼颜值、拼资本、看流量、炒话题、只重商业价值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影视创作,特别是网络仙侠剧更是占全了这些“捷径”。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游戏可以给你带来“爽”感,部分网络仙侠剧里无取舍的游戏化场面只顾还原游戏世界,加大娱乐性延续,带来衍生品、游戏里各种装备售卖的商业流水利益;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动漫网文人物可以给你带来“迷”感,部分网络仙侠剧里“只管颜值即正义,哪管角色喜与悲”的颜值化表演只顾还原动漫网文世界,放大虚拟性体验,关注受众后续的粉丝经济和偶像效益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如今在被短视频和弹幕占领的网络世界,人们似乎更钟情于快餐式内容消费,钟情于这种娱乐和虚拟的情感体验。影视文化不等同于二次元文化,近年来,面对创作上这样娱乐化的趋势,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行业也提出了“重塑影视文学性”这样的命题。而文学性,在深受二次元文化影响的网络仙侠剧里更是严重缺失。很多网络仙侠剧在IP网文阶段就充斥着网络流行语,和“自嗨”的流水账,缺乏人文精神和现实关照。作品应该呈现的高密度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些戏剧文学元素、对人物命运和生存思考的文学表现,被炫目的特技和漂亮的脸蛋所代替,创作者似乎更关注背后的商业利益。

    2)放大“二次元”文化的“排他性与反抗性”,造成网络仙侠剧传播的过度圈层化和对传统内容的部分颠覆。

    “二次元‘排他性’是指二次元群体对其他场域内成员的排斥特征。每一个场域都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限制他人进入”[4]。不同的网络小说本身在网络传播发酵过程中就积累了固定的粉丝群,他们在微信、抖音、QQ、微博、贴吧、豆瓣等网络社交场域根据共同的兴趣形成“二次元”群体的聚合。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网络仙侠剧同样天然就在拍摄之初就承接了这样的“圈层”。为了满足原著粉的各种诉求,在改编过程中也会更加关注这部分群体,而使传播过度“圈层”化。甚至在网上还出现过,普通观众对某些桥段和演员的表演提出质疑的时候,”圈层“里铁忠粉对普通观众进行网络攻击的事件。而这样的事件恰恰也反映了“二次元”文化的反抗性,追求对原有风格的颠覆。比如有些剧为了开发游戏,在人物造型设计上过于“鬼畜”,完全抛弃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美感;比如在剧情设计上,网络仙侠剧主题单一,内容单一,几乎清一色的主打“爱情虐恋”加“游戏感”武打特效。各类自带的常用词“渡劫”“上仙”“三界”频繁出现在各类网络仙侠劇中,可以完全不理会传统戏剧创作的要求与规律。二次元世界里人们更关注一个“小我”,反传统、去权威,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泄,而在网络仙侠剧中这些细节被影像化在观众面前,被传播在互联网。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互联网技术已经给了我们与人交流的新方式、创造内容的新方式、发现和组织信息的新方式”。而在这样的新方式里要警惕对传统内容只是一味的颠覆,活在一个膨胀的网络自我里“以仙侠剧所代表的网络文艺,有必要走出过渡自我的情感格局,担负起对主流道德认知的传播”[5]。

    3  引导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

    2018年到2019年的两年间,传媒行业特别是新媒体产业的监管更加严格,无论是网络游戏、影视、动漫、还是短视频等都出台了不少的趋紧政策,网上网下统筹管理、统一标准。近两年随着大家对于网络IP泛滥、演员高片酬和制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反思,引导影视行业健康发展成了行业共同的愿望。网络仙侠剧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大视频平台上大家喜爱的剧集类型之一。笔者认为,要让网络仙侠剧提高创作质量和内涵,抛掉被人诟病的各种“五毛特效”“颜值玛丽苏剧情”“过于虚幻的世界”等,除了要继续加大政策监管力度,更要从根本上引导网络仙侠剧中“二次元”文化建立健康的“审美生态”,重构二次元在网络仙侠剧中的表现方式,使之外延和内涵不断增加与现实世界的链接,从而具有更加包容性和更加健康的“审美”视域。

    3.1  重塑网络仙侠剧的文学性,从源头进入“审美”良性循环

    笔者在前文已经对网络小说具有的“轻小说”特点进行了分析,网络仙侠剧基本上来自网文、游戏的改编,因此在IP来源上天生具有网络属性而缺少文学的“美感”。如何让网络仙侠剧回归文学性,笔者建议重视文本的二度创作,重视从网文或游戏到剧本的改编。在以往被资本裹挟的市场,一本点击破千万的网络小说只要调整些情节人物,拿来就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从文字到影像,二次元文化和三次元影像世界势必形成相互冲击,失衡的“审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重塑网络仙侠剧的文学性势在必行,甚至可以通过具有一定水准的原创网络仙侠剧本作品,改编成网文,反哺网文平台,通过和二次元文化的双向交流,形成良性互动。

    3.2  加大传统文化“审美渗入”,增加网络仙侠剧的文化内涵

    在二次元文化中,“创造性”是其一个重要特质,动漫、游戏、网文等都可以成为内容创造的形式,在二次元虚拟世界里,创造无极限。然而网络仙侠剧中二次元“无限创造性”特质却还带有“绝对自我性”的特点,不是所有的创造都能产生正向审美。因此在网络仙侠剧中从音乐、造型、场景设计等细节入手,加大传统文化的“审美渗入”也是在丰富二次元文化的内涵,成为健康“审美生态”里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网络仙侠剧里也能看到这种“审美渗入”的端倪,比如《宸汐缘》中中国传统戏曲风格的造型设计,比如《九州牧云记》《九州飘渺录》里电影级别的美术影调,细节到一盏灯、一把古琴、一个簪子所营造的意境都有古代描写各种生活物件的著名文本《长物志》中的影子。这些细节正是二次元文化与现实的链接,也使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不再局限在固有的概念里,得以解构和重构。

    3.3  打破二次元的“次元壁”,加大主流视角的解读和传播

    “互联网商业大厦是建立在流量基础上的。”[6]而二次元网络世界中的流量带有极大的黏性,而这种黏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壁垒,也就是“次元壁”。“次元壁”是指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之间的“墙壁”。网络仙侠剧从网文游戏改编到网络播出,很大一部分受众来源于最初的网文粉丝,而粉丝经济和互联网消费主义,一方面形成某一圈层文化认同和参与平台,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不良”信息。低幼化、网络暴力、娱乐至上等问题对网络仙侠剧传播产生桎梏。笔者以为,必须重视网络仙侠剧的宣发和传播,深入了解二次元文化群体特点,打破“次元”壁,掌握主动权,对网络仙侠剧中的二次元文化进行主流视角的解读。比如以二次元文化里寻求逆袭成长、追求美善美的角色为切入点,跳脱二次元“过度自我意识”的次元壁,以主流文化的视角寻找共通点、构建新的传播模式,从而与二次元文化实现共生共建。

    4  结束语

    厉震林教授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电影生态保护”的概念,“需要呼吁的是电影生态保护,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它首先是文化,然后是产业,而不是首先是产业,然后是文化。这是一个良性發展的行业规律,也是作为每一个进入这个行业者的天职。”[7]以这段话借用到网剧和二次元领域同样万殊一辙。尽管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通过各种优质内容共生,同样可以实现价值共振。网络仙侠剧就是一个很好的通道。二次元文化影响下的网络仙侠剧,在互联网商业营销冲击下,需要从业者对二次元文化去了解、去甄鉴,对网络仙侠剧健康“审美生态”去构建、去保护,更需要从业者在网络时代保持一颗行业初心。

    参考文献

    [1]戴清.“仙侠奇幻“影视文化热的审美思考[J].中国文艺评论2015(3):47-57.

    [2]姚扣根.电视剧写作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厉震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86,190.

    [4]陈宁.科学引导青年二次元文化的发展[J].人民论坛,2018(12).

    [5]“艺海观澜”仙侠不可架空现实伦理[N].人民日报,2017-08-16(第24版文艺评论版).

    [6]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73.

    [7]厉震林.文化的蝴蝶:中国式表演及其人文述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相关热词搜索: 仙侠 剧中 研究 文化 网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