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

    时间:2020-09-29 08:00: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4年,《延安文学》继续秉承立足本土、关注现实、诉民众心声、谱时代华章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6期共49篇散文作品。回首过去的一年,中国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稳中求进,城乡差距日趋缩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工业化、信息化的成果惠及天下。但另一方面,大批农民工远离家乡继续涌入城市,昔日妻儿团圆的乡村情景早已不复存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而这些也正是本年度《延安文学》散文作品的关注热点。

    作为全国精品文学期刊的《延安文学》,不甘于仅仅做一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更是广大知识分子借语言文字诉说情感和理想的栖息之所,亦是万千读者辛苦劳作之后的精神港湾。散文因其文体特点有着广阔的书写空间,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时事政治、春花秋月均是散文作家关注的对象,《延安文学》推出的49篇散文作品,打破了时下散文文坛大同小异、情感复制的固有困境,在一位位作者的精神回乡中带领我们一起领略了“大美西北”的浓郁风情与“大美人间”的普世之爱。这些文风清新质朴、灵性十足的作品,字里行间舞动着生命的圆舞曲,一笔一划无一不是作者心灵的深深颤抖,是性情所致,是生命使然。可以说,作家们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动情地刻画出了一幅幅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百态图,“西部散文”的光辉在这些文字中处处闪耀。

    一、文字背后的美丽乡愁

    2014年,城镇化依旧是中国乡村建设的根本方向,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费孝通笔下“乡土中国”的社会常态,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全面发展过程中原始乡村的日渐消失。当“回不去的是故乡”、“时间都去哪儿了”、“当你老了”这些话题成为我们口边常常哼唱的曲目,当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两会的热议提案、民众的呼声聚焦于同一个话题,当上海博士的“返乡笔记”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乡愁”情绪史无前例地骤增并通过各种途径得以释放。散文作家们也开始借《延安文学》这一平台,借文字以抒情,描摹出了一幅幅现代中国乡村社会的风俗画。

    周齐林的《被淘空的村庄》以“祖母”、“六叔”、“婷婷”、“乡村”为落脚点,讲述了作家眼中的当下乡村现状。年逾八旬的祖父去世后,祖母独自守候着老屋,她颤动着手中的拐杖在庭院中踱着步子,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老屋中的物什,细细追忆昔日儿女成群、夫君健在时的团圆时光,盯着群星发呆、感受微风佛面晚霞满天的黄昏,捡着愈来愈少的破烂,看着早已泛白的春联期待下一次的团聚,聊以打发这日复一日的光阴。比起看遍了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也体验过农村底层大众的艰苦心酸,最幸福的莫过于从未迈出故乡的“守护者”。不幸的是,“六叔”属于前者。他曾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亿万农民工一起涌入了城市,加入到了城市发展的建设队伍中,却因意外事故不得不再次返乡。当外面的世界发生的故事最终在岁月中渐渐乏味,邻居们好奇的眼神、专注的倾听也不复存在甚至有丝丝厌恶之时,六叔方才觉得他是失去腿的人。尴尬的是即便现状如此,儿女也无暇顾及六叔的孤单,甚至连他自己也觉得无法融入现在的生活,于是装了假肢再次离开了故乡。婷婷这一形象则生动地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父母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抛家舍业远离家乡,而放弃或者是忽略了子女的成长环境与心理健康,陪伴孩子的只有零食与频频更换的电台。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典型的零度叙述描绘了村庄令人担忧的现状,旨在揭示出城市发展与乡村消失这组人类不愿看到的并列命题。至此,作品所彰显的对人性的悲悯、对现状的无奈跃然纸上。

    牛金刚的《干渴的村庄》将村庄比喻为有着生命气息的生物,通过村庄二十年前后的对比昭示我们:在机械化、信息化、工业化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同时,那个昔日湖水波光粼粼、龙泉长流成溪、一岸芦苇、半湖红荷,蝉鸣阵阵、野鸭成群,农人、牲畜、花鸟鱼虫和谐共处的村庄不在了,消失了。钢筋水泥的楼房多了,工厂多了,烟尘、污水多了,蝉鸣少了,蜻蜓少了,雨雪少了,蓝天少了,“谁来拯救干渴的村庄?谁来救赎干渴的心?”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深深思索。

    纪彦峰的《回乡偶书》以巴尔扎克写高老头的伏盖公寓的笔法不厌其繁地描述了自己的故乡——陕北小镇的方方面面。作品以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生存现状为线索,向我们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了游子回乡的留恋、思索、无奈与不安。字里行间既有故乡的特有风俗,也有人类原始的生存习惯。平实的言语叙述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的思考:现代人带着对未来的向往纷纷背上行囊远离故乡,抛下的除了村庄、土地、乡音、习俗,更有我们的亲人。带走的是行囊,留下的是浓浓的牵挂。

    陈苑辉的《回乡手记》用诗意的语言诉说着沉重的故事。随着年龄的渐长,家成为我们每年一次的停泊之处,一年一次的见面、叙旧、拉家常,留给故乡和亲人的却是无尽的想念与期盼,盼来年再相见,盼再见如从前。作家巧妙地利用比喻、拟人、拟声等修辞情感细腻又形象生动地将情感与语言、思维与文字融为一体,深刻的社会问题在作者笔下悄然开出一朵花来,对乡村的消失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规避的问题虽无太多疗效。但于读者而言,他用生动清晰的文字敲醒了沉睡已久的民众。

    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开启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至今,一万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悠久的历史文化铸就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北方草原、黄河、长江、长城、兵马俑、瓷器、丝绸、绘画、雕塑、舞蹈乃至餐饮等华夏文化的基因,像一股血液融入到华夏儿女的身体中,融入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并在历史的年轮里无数次地被后人吟咏传唱。

    李仪的《黄河绝唱》巧妙地将黄河流域一带的人文地理比喻为孕育黄河的子宫、童年、青年和壮年。阅读本文,恰似听某位名家给你展示他的至宝,语言清新明快,节奏感极强,诚挚的情感激荡着每一处文字,让人顿生喜爱之意。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作者饱含深情地叙述着黄河流域从起点到壶口等一系列人文景观,将黄河视为有生命的存在。作品中既有地理知识的普及,也有人文景观的呈现,又不乏对生命本体的思考,无愧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的佳作。

    宗教文化的精髓是确立普世大众的精神信仰及终极关怀,给大众提供一方精神家园并昭示出生命的价值意义。直到今天,我国各地还有敬财神、灶神的传统,地方上也有各种唱大戏的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早期农耕社会的原始思维。由于生产力低下、知识水平相对落后,黎民百姓只能将丰收的希望寄托给神灵。漆宇勤的《作为神袛的牛》讲述了在江西赣西小城将牛上升为神袛,建立牛皇宫供奉的宗教活动。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还原了当地祭祀牛神、看牛灯表演的宗教场景,在酬谢牛神宫诸位神灵的同时,达到“神欢人乐”的目的。这既是一种信仰与追求,也是对劳作与土地的敬畏。

    郑毅的《沉睡的王朝》引经据典,在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追忆中回味汉王朝昔日显赫的辉煌盛世与今日的繁荣景象。凭借对史料的熟练驾驭,作者在今天的时光里细数着历史留给南阳的种种,名传千古的武侯祠、精湛的汉画像、高超的冶铁技术、被誉为“石头史诗”的冥宅大墓,汉画馆等,无不引起作者的无限遐想。作者在古今对比的文字中不时让读者来一个时空的穿越,于穿越中领略大汉王朝的繁华景象,回味中华文明的渊源历史。

    祁春鹏的《用蔚蓝构筑温暖》与其说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更像一部电视诗歌散文的旁白。特殊的文化积淀使其作品处处焕发出宗教的庄严与隐蔽。唐卡、戏台、璞玉、青瓷、赞普林卡,这些中华艺术的精华在作者颇为契合、水乳交融的诗意叙述中鲜活盎然,它们激活了作者内心虔诚的精神信仰,并在思想的漫游中与之完美融合。

    狄马的《重耳川行记》是一篇长篇音乐地理笔记,作者对民间艺术的独到体悟和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跃然纸上。而在《王谢堂前柳絮飞》中陕北才女作家王馨冲破日常生活的藩篱,在《世说新语》铺就的金色小路上,引领我们在一起感受遥不可及的魏晋风度、王谢风流。在信息化日益泛滥的今天,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当代,大众纷纷陷入流行文化的漩涡不可自拔。当“duang”这一网络热词刚刚博得了大众视线,柴静的《穹庐之下》又铺天盖地地袭来,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数十天”。狄马、王馨等新一代陕北作家却在传统文化中潜心钻研、自得其乐,且收获颇丰,影响深远。这种对陕北文化的传承,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实属可贵。

    三、旅途让精神之树开花

    “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即便在信息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打开手机电脑一切名川大山、名胜古迹尽收眼底,而人类对于远方的向往却从未减弱。孔子四处游学有《论语》,杜甫游历四方而著“三吏”、“三别”,斯诺踏上异国土地、深入红军生活而有《西行漫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出游已经成为当下国人丰富精神生活的一大途径,他们游走在祖国的土地之上,尽情地将昔日的想像在现实中还原,文人墨客,尤为如此。

    孟澄海的《苍茫大走廊》有浓郁的文化大散文的气息,将人文历史穿插于脚下的历史遗迹中。作者以“凉州——胭脂山——山丹峡口——黑水国遗址——张掖”等五个地名为叙述线索来讲述河西走廊一带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在对眼前历史遗迹的咀嚼品咂中来一次时空的穿越。作者以游人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推开了了解河西走廊的一扇窗。数千年人类历史的光辉在作者大气磅礴又不失灵性的语言、豪迈放达又性情真挚的文风中处处闪耀。《蒙古谶歌》中,孟澄海延续了文化大散文的叙述基调,在蒙古大草原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思绪万千。在《蒙古秘史》中回首远古草原的神奇与隐秘,在与野草的低语中,与微风的邂逅中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作者笔下,每一个去处都能激活一段历史,引来一段故事,旅行不仅意味着远方、到达,亦是人生阅历的丰富,生命宽度的拓展。

    李亮的《喜马拉雅之风》不仅吹醒了作者久已蒙尘的生命,也敲醒每一个读者的心。作者徜徉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的雪山之中,用带着雪味的空旷文字,带领我们一起感受别样的风。她用自己富于魅力的诗性语言,一一细数着尼泊尔的太阳、小菊花、三角梅、居所、宗教信仰、建筑风格、山川河流,又不时夹杂着对自我乃至人类命运的长久思索。她能够非常熟稔地用带有生命温度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风景,并很快让你沉浸其中成为风景中的主人,又能巧妙地通过视线的转移、对人文风情的思索或者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哲学思考,悄无声息地将你还原为画外人。凡此种种,正是作者的非凡之处。

    狄马的《南极漂流记》则用慢镜头式的叙述方式从启程到途中,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欺骗岛,从天堂湾到船上的趣事见闻,从数十天长久的海上漂流到长城站与企鹅的零距离接触,从半月湾到格林威治岛,作者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让我们全方位的领略到了南极的魅力,让读者以文字的方式欣赏到了世界尽头的风景,感受在茫茫沧海中,天高水阔,人成了沧海之一粟的飘摇感、孤寂感。这种飘荡在一望无涯的深海中,不见片帆只影,唯有几只海鸥装点着世界的切身感受,在《南极漂流记》中我们体验到了。

    四、无法阻挡的时代变迁

    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王朝兴衰更替、审美趣味时移世易都是不可抵挡社会现实,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无一能够阻挡。自秦统一六国以来,每一个朝代的兴旺、衰落都有其高于前代的政策与技术,亦有不能满足百姓愿望的痼疾。人类发展史上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被细心敏感的文人墨客一一载入史册。艺术源于生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时代精神的回声。

    张亚宁的《车》以时间为红线,从“我”的视角展示不同时代人类交通工具的变迁。从童年时期载满各种东西的架子车,到终于摆脱了对牲口的依托而说走便走的自行车,到将人和牲畜大解放,可以拉东西耕田地的拖拉机,到唯有乡长才能坐的颇具讽刺意义的“黑豆车”。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同时,淳朴的乡村风俗渐渐变味,乡土人情日渐冷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也开始为人民币服务。今天的“车子”早已脱离了早期单纯的劳动工具的代名词,而衍变为身份与权利的象征。作品语言平实质朴,却极具讽刺地诉说了车子变更的同时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车》既是人类成长进步的生动写照,也是干群关系发展的现实写真。

    罗伟章的《高原白马》延续了他一贯的叙述风格,平凡又有几分诗意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笔下轻轻流淌。无需太多雕琢,寥寥数笔便是一副生活场景图。有统观全局之才亦对细节做精心描摹,倘若散文作家的使命是要给读者呈现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又能在心底激起无数次的回声,罗伟章一定是。作品以作家心灵的成长为线索展开叙述,从诗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到真实的自我成长,暗示时代的风云变迁。同时凸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宝贵品格和“出淤泥而不染”超然于物外的精神节操,这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恰恰是极为珍贵的个人财富。

    此外,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成为《延安文学》的又一不可忽视的书写对象。魏清潮的《蚁魂》以娴熟的笔法极为形象细致地描述了我们身边最为常见却总被忽略的蚂蚁群体。作者并未因其体积的弱小对之视若不见,反而通过对这一群体的仔细观察与详细考证,彰显其强大的繁殖能力、顽强不屈的生存能力、勤劳勇敢的拼搏精神以及难能可贵的团体意识。作品引经据典,令人叹服。恰如作者所言“透析小小的蚂蚁,可以参悟出大千世界的许多道理。尤其是蚂蚁勤劳、不屈、勇敢、团结的精神对我们有大益”。而这些恰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安侠的《巡线的人》以一位巡线人的日常工作为叙事线索,用平行的视角表现当下普通劳动者的心理成长与生活现实。作品没有华丽的诗句,也不谈生命哲理,朴实无华的语言处处闪耀着生活的光辉。曹洁的《说有生命的话》呼唤人性的回归,宋红红的《与高原血气相通》追忆逝去的乡愁,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赘述。

    责任编辑:魏建国  张天煜

    相关热词搜索: 还乡 乡愁 心灵 文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