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唐朝后期颍州隶属变动及其对政局的影响

    时间:2020-11-23 07:53: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收稿日期: 20110321

    作者简介: 付先召(1977),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河南商丘师范学院讲师。

    关键词: 唐后期;颍州;方镇

    摘要: 唐代后期,颍州先后隶河南、陈郑、淮西、泽潞、泾原、永平、宣武、义成诸方镇。颍州隶属如此多变,因其地处战略交通要冲,为唐朝廷和方镇瞩目并争相控制。颍州位于淮颍(蔡)漕运线,而淮颍漕运是汴河漕运的主要补充。朝廷通过调整颍州的隶属,既能保证财物的南北调运,又能遏制宣武悍镇,确保中原方镇的相对稳定,并对时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K2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6070706

    Change of Yingzhou Subjection and Its Effect on Political Situation in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y

    FU Xianzha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Key words: lat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Yingzhou; Fangzhen

    Abstract: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Yingzhou belonged to Henan, Chenzhen, Huaixi, Zelu, Jingyuan, Yongping, Xuanwu, Yicheng and so on. Yingzhou’s subjection is so active because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place in traffic, focus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Tang court and Fangzhen. Yingzhou was located in transport line of Huaicao stream, which wa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Bian River. An that time, through adjusting Yingzhou’s subjection, the Tang court could not only guarantee property was allocated, but also hold back military governorship, thus ensuring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that time.

    第6期付先召: 唐朝后期颍州隶属变动及其对政局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9卷唐安史之乱后,凡平乱中立大功的将帅,皆任节度使,凡要冲之处,皆置方镇。方镇存续不稳,辖区变化不定,为当时方镇的显著特点。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先后隶数方镇,后长期交替隶宣武和义成两方镇。颍州为何被朝廷和地方节度使如此重视,应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界对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王寿南[1]和张国刚[2]对藩镇进行过宏观综合性研究,赖青寿[3]和艾冲[4]对方镇的建置与沿革进行过探讨。陶卫宁[5]对泾原节度和泽潞节度“遥领”颍州进行过分析,认为遥领目的是为保证军费来源。王力平[6]对唐后期贯穿颍州的淮颍(蔡)水路进行考察,认为其为唐后期具有临时性、替代性特点的漕运通道。周宝珠、[7]王力平、[8]于式平、[9]程遂营[10]等对颍州所隶属的宣武镇进行探究,分析了宣武镇在当时的作用和骄横难制的现象。学界对相关问题探讨颇多,但对颍州为何隶属诸方镇的情况尚未有专门论述。本文考辨颍州隶属各方镇情况,分析颍州备受关注的原因,探究颍州在唐朝廷控制中原方镇时所起的作用。

    一、颍州所属方镇之考证

    自天宝十五载(756),朝廷为平叛安史祸乱,内地遍设方镇。颍州先后隶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陈郑、淮南西道、泽潞、泾原、永平、宣武、义成军、宣义军等节度使。

    1.至德元年(756)至二年(757)隶河南节度使。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之乱爆发,朝廷置河南节度使,治汴州,领郡十三:陈留、睢阳、灵昌、淮阳、汝阴(颍州)、谯、济阴、濮阳、淄川、琅邪、彭城、临淮、东海。[12]1800《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唐纪三三·肃宗》至德元载(756)正月条同。

    2.乾元元年(758)隶汴州都防御使,寻隶淮南西道节度使。

    乾元元年(758),废河南节度使,置汴州都防御使,领州十三如故。[12]1800是年,为增强平叛安史乱军的力量,任鲁炅为淮西、襄阳节度使。[11]253淮南西道节度徙治郑州,增领“陈、亳、颍三州”[12]1801。鲁炅兼郑州刺史,充“郑、陈、颍、亳等州节度使”[11]3363。

    3.乾元二年(759)至上元元年(760)隶郑陈节度使。

    乾元二年(759),“置郑陈节度使,领郑、陈、亳、颍四州。”[12]1802是年四月,以鸿胪卿李抱玉为“郑、陈、颍、亳节度使”[13]7075。《旧唐书·李抱玉传》同。为适应战局形势变化,颍州由淮西转隶郑陈节度。

    4.上元二年(761)至上元三年(762)隶淮南西道节度使。

    上元二年(761),郑陈所辖为叛军所占,遂废郑陈节度,以“郑、陈、亳、颍四州隶淮西”[12]1803。上元三年(762),以来瑱任“安州刺史,充淮西……节度观察,兼河南陈、豫、许、郑、汴、曹、宋、颍、泗十五州节度观察使。”[11]3366

    5.宝应元年(762)至大历三年(768)隶河南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年),平定叛乱形势好转,逐步收复河南失地,遂复置河南节度使,治汴州,领汴、颍等八州。[12]1804

    6.大历四年(769)隶泽潞节度,大历五年(770)至大历十三年(778)隶泾原节度使。

    大历四年(769),河南节度暂割颍州隶泽潞节度。[12]1806次年四月,泾原节度使马璘屡诉本镇荒残,表求郑、颍二州以供军,遂诏以璘兼“郑颍节度使”[13]7214。《全唐文》载:“马璘……领北庭行军使、泾州刺史,节制泾原,以郑颍二州隶之。”[14]4279《新唐书》卷六四《方镇一》泾原条载同。

    《旧唐书》载,大历十一年(776),拜泾原节度留后段秀实“泾州刺史、泾原郑颍节度使”[11]3586。《资治通鉴》载,大历十二年九月,以“泾原、郑颍节度副使段秀实为节度使”[13]7247。两书所载段秀实出任泾原郑颍节度使的时间有异。盖段秀实大历十一年出任副使,十二年为节度使。

    7.大历十四年(779)至建中元年(780)隶永平军节度使。

    大历十四年(779),永平节度“增领汴、颍二州”[12]1808。建中二年(781)正月,永平领“汴、宋、滑、亳、陈、颍、泗七州,丙子,分宋、亳、颍别为节度使”[13]卷二二六7295。永平节度割出宋、亳、颍三州别置方镇,实为加强该地区力量,以防临近强藩生变。

    8.建中二年(781)至元和六年(811)隶宣武军节度使。

    建中二年(781),“置宋、亳、颍节度使,治宋州,寻号宣武军节度使。”[12]1809加刘洽“兼御史中丞、亳颍节度等使”[11]3931。

    贞元十二年(796)七月,以兵部尚书董晋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使”[11]384。

    贞元十五年(799)二月乙酉,陆长源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度支营田、汴宋亳颍观察等使”[11]389。是年,朝廷又以韩弘充“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汴颍观察等使”[11]4134。《全唐文》卷五九“加韩弘中书令制”[14]635载同。

    9.元和七年(812)至元和十三年(818)隶义成军节度使。

    元和七年(812)八月,以薛平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11]443元和十四年三月,以义成军节度使薛平为青州刺史,充平卢节度使。”[11]466《全唐文》除薛平郑滑节度使制载:“右卫将军薛平,可检校……郑滑颍等州节度使、观察处置等使”[14]6719。 自元和七年至十三年,薛平节制义成军,遥领颍州。

    10.元和十四年(819)至长庆元年(821)隶宣武节度使。

    元和十四年(819)八月,制“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汴州刺史、韩弘可守司徒、兼中书令。癸丑,以吏部尚书张弘靖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11]469。

    11.长庆二年(822)至大和八年(834)隶义成军节度使。

    长庆二年(822)七月,汴州军乱,逐节度使李愿,义成军节度使“复领颍州”[12]1817。以郑滑节度使韩充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等使” [11]499。八月,以兖海沂密节度使曹华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等州观察等使”[11]499。

    宝历元年(825)闰七月,以李听为义成军节度使。《全唐文》载:“宝历元祀,(李听)改拜义成军节度使,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兼滑州刺史”[14]6287。

    12.大和九年(835)至大中十年(856)隶宣武节度使。

    大和九年(835)五月,王智兴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亳汴颍观察等使”[11]4140。《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下》同[11]559。

    开成元年(836)六月,李绅任“汴州刺史、宣武节度、宋亳汴颍观察等使”[11]4499。

    大中初,卢钧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汴宋亳颍观察等使”[11]4592。大中九年(855)二月,裴休任“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处置等使”。十一月,以河南尹刘瑑任“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宋亳汴颍观察处置等使”[11]634。十一年五月,刘瑑转任“河东节度使”[11]4607。刘瑑节制宣武期间,领颍州。

    13.大中十一年(857)至光启元年(885)隶义成军节度使。

    大中十一年(857)八月,郑涯任“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观察等使”[11]639。大中十三年十月,毕诚为“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宋亳观察等使”[11]650。可知,大中十一年,颍州不再隶宣武节度使。《旧唐书·李福传》载:“大中时,检校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使。”[11]4487可推知,迟至大中十一年,颍州隶义成军节度使。

    咸通元年(860),“颍州大水”[12]935。二年二月,郑滑节度使李福奏:“属郡颍州去年夏大雨,……乞蠲租赋。”八月,以中书舍人卫洙“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处置等使”[11]651。六年九月,以吏部侍郎萧仿任“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等使”[11]659。十三年六月,义成军节度使杜慆奏:“当管颍州僧道百姓举留刺史宗回……。”[11]680颍州仍属义成节度。

    乾符三年(876)九月,以太府卿李峄任“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处置等使”[11]697。中和二年(882)正月,以王铎充“诸道行营都统,权知义成节度使”[13]8262。中和四年十月,诏“徙铎为义昌节度使”[13]卷二五六 8314。《全唐文》载:“诸道行营都统指挥……权知义成军节度、郑滑颍州观察处置等使……王铎,可检校司徒……守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使、滑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14]904。王铎节制义成期间,领颍州。

    14.光启二年(886)至天祐四年(907)隶宣义军节度使。

    光启二年(886),朱全忠为避其父之讳,请改义成军节度使为宣义军节度使。[12]1826天复三年(903)二月己卯,制“以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宣义……等军节度使……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朱全忠可守太尉、中书令、充诸道兵马副元帅。”天祐四年(907)唐灭亡,颍州当仍隶宣义军节度使。

    由上可知,颍州隶属方镇情况有如下特点:

    首先,纵向观之,天宝十五载(755)至广德元年(763)安史叛乱期间,因平叛需要,颍州隶属变化较频繁,所隶属方镇较多,但时间大多不长,约一年左右,曾隶河南、淮西、郑陈等节度使和汴州都防御使。大历年间,因军事供给需要,颍州隶泽潞和泾原节度,其中隶泾原节度长达八年。建中二年(781)至光启元年(885),中原方镇相对稳定,颍州主要交替隶宣武节度使和义成节度使,其中隶宣武53年,隶义成46年。光启二年至唐末,颍州主要隶宣义军节度使,长达21年。

    其次,横向来看,颍州隶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陈郑节度使、淮南西道节度使、永平军节度使、宣武军节度使期间,各节度使所辖诸州地里相接,形成连在一起的管辖范围。隶泽潞节度使、泾原节度使和义成节度使(宣义节度使)时,颍州与其它各州并不接壤,节帅对其形成空间上的遥领。如泽潞、泾原节度治所及其它各州在黄河以北;义成节度治所和郑、滑两州与颍州之间隔有许、陈、蔡等州,地理上亦不相连接。为何形成上述特点,将在下节进行分析。

    二、颍州隶属变化原因分析

    颍州所隶属方镇较多,长期交替隶属宣武和义成两方镇,又有被遥领的情况,表明颍州应较为重要。试从以下两方面分析颍州备受重视的原因:

    首先,颍州居财物调运的要冲。

    唐武德四年(621),讨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武德六年(623),改为颍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颍州,[11]卷三八1439管汝阴、沈丘、颍上、下蔡四县[15]4670。唐代颍州北与亳州(今安徽亳州市),西北与陈州(今河南淮阳),西与蔡州(今河南汝南),南与光州(今河南潢川),东与寿州(今安徽寿县)交界。境内有淮水、颍水、汝水流经。清人顾祖禹言:“颍州东蔽濠、寿,西出陈、许,不特可以固淮服之藩篱,实恃以通中原之声气。且川泽流通,田亩沃衍,耕屯于此,兵食可以交足也”。[16]1057

    颍州境内有便利的水路交通。颍水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镜,是淮河北岸最大的支流,源出河南登封县界的少室山,呈东南流向,经项城(今河南省沈丘)、颍州,在颍口(今安徽省寿县西)汇入淮河[17]189190。颍水在项城与蔡水蔡水,即古沙水,隋唐时期,蔡水的上游又叫“琵琶沟水”,可与汴河(即通济渠汴河以东段)贯通,经汴州尉氏县(今河南尉氏)、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在项城与颍水交会,然后与颍水一起在颍口入淮。参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汴州条,中华书局,1982年。交会,向北流经陈州(今河南省淮阳)、汴州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可与汴河(即通济渠汴河以东段)贯通[17]177。颍、蔡二水流经汴、宋、陈、蔡,宛如一条纽带,将汴河水系与淮河水系便捷地沟通起来。[6]

    颍州为唐代中原地区除汴、宋外,又一居交通要冲的重镇。唐安史之乱前,沟通南北的主要是通济渠,又称汴河。汴河自开封西南约二里许与古汴水分而偏向东南流,经陈留、宋州、永城、宿县、灵璧、泗县,至盱眙对岸入淮。谭其骧、史念海等先生对唐代通济渠均有论述。安史乱后,因方镇祸乱,汴河常无法通行。颍州境内的颍水,上接陈州境内的蔡水,最后入汴水抵东都一线,即颍、蔡漕运就成为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试举几例:

    大历十一年(776)八月丙寅,因李灵耀据汴州叛,汴河受阻。朝廷命李勉署、李芃“兼亳州防御使,练达军事,兵备甚肃;又开陈、颍运路,以通漕挽”[11]3655。开颍、蔡运河一线,确保江南财物能运抵京师。

    唐建中二年(781),杜佑改凿漕运路线,沟通颍水与蔡河。时田悦、李惟岳、李纳、梁崇义四镇联合抗唐,为求节帅世袭。朝廷诏兵征讨,各路军马仰给京师。而李纳、田悦兵守涡口,梁崇义扼襄、邓,南北漕运瘫痪,京师惊恐。江淮水陆转运使杜佑以“秦、汉运路出浚仪十里入琵琶沟,绝蔡河,至陈州而合”。疏通鸡鸣冈,则江、湖、黔中、岭南、蜀、汉之粟可沿河而下,由白沙趣东关,历“颍、蔡,涉汴抵东都,无浊河溯淮之阻,减故道二千余里。”[12] 1369。

    元和十一年(816)十二月,朝廷置负责淮颍水运的机构,以确保南粮北运。“淮颍水运使,运扬子院米,自淮阴溯流至寿州,四千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沈丘界,五百里至于项城,又溯流五百里入溵河,又三百里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茭一千五百万束。省汴运七万六千贯”[11]458。

    综上,拥有颍州便掌控输江南财赋入京师的另一通道。如前引,大历五年(770)四月,泾原节度使马璘屡诉本镇荒残,军心动摇,朝廷甚为担忧,遂诏“璘遥管郑、颍二州,以赡泾原军,段秀实为留后,二州甚理。”[11]3586赖青寿认为,泾原节度遥领郑、颍二州,是为了获取两州租税,来弥补军费不足。[3]120陶卫宁亦认为,泾原节度郑、颍州的遥领,是一种单向的经济协助关系。[5]218我认为此举是为获取二州财赋,若仅为财物计,何不增领所邻之州,却舍近求远呢?朝廷的意图应有通过淮(蔡)入汴水一线,确保江南财赋输入京师,控制运输通道方是遥领的深层用意。

    其次,调整颍州隶属,实现对中原悍镇的遏制。

    安史之乱始,河南道成为叛镇和朝廷争相控制之处,朝廷于该地置数方镇以御敌。平乱中,立功方镇又变得骄横难驭,如淄青平卢、宣武、淮西等。陈寅恪认为:“唐代自安史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18]20朝廷之所以要依赖南方经济,一方面是北方各地多为藩镇所据,另一方面是因北边驻屯的重兵,已就近使用当地的租税。[19]45控制沟通南北运输线为朝廷当务之急。

    宣武设立初衷是为遏制新兴的悍镇。张国刚认为,宣武、义成属“中原遏制型”方镇。[2]81大历末年,河南、河北诸藩镇皆拥兵自重。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先后有淄、青、郓十五州之地。田承嗣有魏、博等七州之地。李宝臣有恒、易等七州之地。梁崇义有襄、邓等六州之地。他们相互结援,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建中二年(781),德宗命扩大汴州城,就是为讨伐李正己等做准备。时汴州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永平军领汴、宋、滑、亳、陈、泗、颍七州。朝廷为加强该地区的力量,从永平军中分出宋、亳、颍三州,另立宋亳颍节度使,以达牵制淄青之目的。

    贞元元年(785),宣武军徙治汴州,领汴、宋、亳、颍四州,其境内辖有汴河与淮颍(蔡)两条连通南北的漕运通道。于式平认为,宣武节度是保证江南财赋运送京都的经济咽喉,又是屏障东都的军事重镇。[9]26宣武地位举足轻重,能震慑邻边强藩。如刘玄佐在宣武,淄青“(李)纳甚惮之”[12]6000。韩弘在宣武也是“镇定一方,居强寇之间,威望甚著”[13]卷二三九 7718,吴少诚、李师古“皆惮之”[13]卷二三六 7609。程遂营认为,宣武韩弘防遏东藩,在维护朝廷权威上起重要作用。[10]140周宝珠认为与其雄厚的兵力和汴河漕运有关。[7]65笔者认为,宣武拥有居颍、蔡漕运要冲的颍州也较为关键。

    宣武重镇亦为朝廷控遏的主要对象。宣武实力不断增强,终成腹心之忧。据王寿南[1]和张国刚[2]统计,唐代后期宣武军节度出现八次军乱。控扼汴河、颍蔡漕运的宣武重镇,是关乎朝廷安危的要素。王力平认为,漕运对宣武治乱有深刻的影响。[8]73宣武军发生兵乱或威胁朝廷时,朝廷会割颍州隶义成军节度;若宣武相对稳定,又需宣武重镇遏制其它悍镇时,将会复领颍州。为何颍州割隶义成节度便能节制宣武重镇?

    义成节度所领郑、滑、颍三州。滑州是“用武地,东有淄青,北有魏博”[12]4824,为通往永济渠的必经之处;颍州为通淮入江南的要冲。义成节度增领颍州,即可贯通南北,也能屏障东都。朝廷若控制该水路要道,既能确保京师财赋供给,又能牵制宣武重镇。建中二年后,颍州交替隶属宣武和义成两镇,便是朝廷控制宣武重镇的重要举措。试举几例:

    贞元十五年(799),汴州军乱,杀节帅陆长源等人。朝廷以韩弘充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汴颍观察等使。后因韩弘长期任宣武节度使(799—819),朝廷担忧其形成割据势力,故元和七年(812),割颍州隶义成军节度。增强义成节度,牵制宣武镇,亦能遏制拥有十二州之地且已威胁朝廷的平卢李师道。元和十四年,淄青平卢节度一分为郓、曹、濮;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三道。平卢节度威胁解除后,宣武韩弘又坚辞节帅,颍州方复隶宣武节度。

    长庆二年(822)七月,汴州军乱,逐节度使李愿,以郑滑节度使韩充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等使。朝廷担忧宣武军心不稳,再生兵乱,有意削弱宣武实力,遂诏“割颍州隶滑州”[11]499。长庆二年八月,以兖海沂密节度使曹华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使、郑滑颍等州观察等使。

    咸通六年(865)后,庞勋、王仙芝、黄巢、秦宗权等相继为乱,宣武所辖的汴河为叛军所占。颍州改隶义成节度,南北漕运主要通过颍州,颍、蔡一线成为供给京师、平定叛乱的重要通道。“时汴路既绝,江、淮往来皆出寿州”,而“自寿州泝淮即入颍、汴路。”[13] 8137又如龙纪元年(889)十一月,“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自颍上趋淮南,击孙儒。”[13]8391自大中十一年起,颍州主要隶义成节度使。

    结语

    综上,颍州因位于颍、蔡入汴,渡淮入江的漕运线上,居交通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代宗大历年前,颍州隶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淮西节度使等,方镇存续不稳,颍州隶属变化频繁,是朝廷为平乱而调整的结果。大历年间,重开颍、蔡漕运一线,颍州地位日益重要。朝廷通过调整颍州隶属,既能保证江南财赋供给京师,又能遏制宣武重镇,确保中原方镇的相对稳定。

    唐朝末年,朱全忠建立梁国,与其掌控汴河和淮颍(蔡)两条连通南北的漕运通道有重要关系。北宋时期,颍州也是惠民河流经之地。“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参见脱脱:《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漕运条,中华书局,1977年。惠民河“南历陈、颍达寿春(今安徽寿县),以通淮右”[20]7586。陈有忠和陈代光认为,流经颍州的惠民河,是北宋较为重要的经济运输要道。[21]吴海涛也认为颍州在宋代处交通要道,对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贡献。[22]自唐代中后期至北宋,颍州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对当时的局势稳定和经济发展均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8.

    [2]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赖青寿.唐后期方镇(道)建置研究[J].历史地理,第17辑.

    [4]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

    [5]陶卫宁.释《新唐书·方镇年表(一)》“遥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 .

    [6]王力平.唐后期淮颍(蔡)水运的利用与影响[J].河北学刊,1991,(2).

    [7]周宝珠.隋唐时期的汴州与宣武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8]王力平.关于唐后期汴乱原因的分析[J].河北学刊,1987,(5).

    [9]于式平.唐宣武镇始末[J].史学月刊,1997,(1).

    [10]程遂营.唐后期汴镇节帅韩弘[J].史学月刊,2000,(5).

    [1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14]董诰,等.全唐文[Z].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杜佑.通典[M].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16]顾祖禹.读史方輿纪要[M].贺次君,施合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20]徐松,等.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1]陈有忠,陈代光.北宋时期的惠民河[J].史学月刊,1983,(2).

    [22]吴海涛.北宋时期的颍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责任编辑:肖建新

    相关热词搜索: 政局 唐朝 隶属 其对 变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