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高二语文第三册期末检测卷

    时间:2020-12-10 08:0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陨落 允诺 殒身不恤 韵律体操

    B.修葺 小憩 泣不成声 雕栏玉砌

    C.湮没 殷红 姹紫嫣红 偃旗息鼓

    D.詈骂 罹难 励精图治 风声鹤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册 明星 激流勇退 贸然行事

    B.浸渍 黯然 凭心而论 山清水秀

    C.和蔼 喋血 明查暗访 殒身不恤

    D.熏陶 染指 勉为其难 感同身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________自己的观点。

    ②对那些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的________,就是对广大人民的极大犯罪。

    ③记者们看到新一届领导人个个年富力强,都________出喜悦的神情。

    A.隐晦迁就流露B.隐讳迁就焕发

    C.隐晦姑息焕发D.隐讳姑息流露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应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伏击战中,起义军出人意料,把官军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

    B.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不断发展的,决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裹足不前。

    C.我们的工作愈接近完成愈要小心谨慎,否则,就很有可能功败垂成。

    D.我们的班主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的眼里,一切爱国的良策,只要使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就会遭到贬谪、监禁乃至满门抄斩。

    B.保障公众权利的正确使用,不使它异化为危害人民群众的力量,这正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C.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更高水平,是“十六大”确定的中心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D.有几年的时间,他整日都在海边散步、沉思、写作,所以对社会和对生命的思考非常深刻。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去年夏天,笔者向这个乡的干部讨教,问有没有可能把农民的负担减为零?他们惊讶地回答:“农民不纳税,县乡的财政怎么办?”

    B.他们对这次选举争议所持的态度是:支持修改有关规定来推动行政验票,但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公开、全面的集中验票。

    C.这个发言人说,毋庸讳言,中国也存在某些问题,但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D.说完,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焦亚硫酸钠可以添加到“卫生筷”的条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考古学在某些地区,从旅游的极大重要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另一些地区,从各种实际应用中找到巨大优势。最为显著的贡献是在农业考古学领域。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考古学家可以变得像上帝一样,灌溉荒芜的沙漠或极大地增加谷物的产量。然而,他们做到这一点,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才能,而是通过重新发掘出被遗忘的我们祖先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以色列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种植葡萄、小麦和橄榄。空中摄影和考古学已经联合起来揭示出,他们做到这一点是借助一种精巧的系统,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生产出很高产量的谷物。

    给人以更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鲁和玻利维亚高原所发生的事件。空中摄影与发掘已经揭示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至少二十万英亩土地属于一种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这种体系用从地块间沟渠中挖出的泥土来抬高耕种表面,它非常适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适合于地区环境,也适合于传统的块根植物。然而,这种体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国的征服之后被放弃了。现代的农业方法涉及大量的机械、化肥、灌溉和进口谷物,这种方法被证明在这种气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学家已经清理并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传统工具,在这些地块里种植了土豆和其他传统块根植物。这些田地迄今还没有受到严重干旱、霜冻和严重洪水的影响,而谷物产量则大约是干旱农田的七倍。许多村庄,数以千计的人民,现在已经开始采用他们祖先的耕作方法,这要感谢考古学家的努力。

    反过来说,考古学家也能够指出,在过去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引起的——诸如在公元900年,拜占廷古城佩特拉在几个世纪的对森林的毁灭性开采之后突然崩溃毁灭了;复活节岛上对森林更具破坏性的开采,几乎摧毁了这个小岛唯一的石器时代文化。另一个实例来自阿那萨奇人,他们居住在美洲西南部,在查科峡谷的居住地非常先进,包括有美洲摩天大楼出现前的最大也最高的建筑。为了这些建筑,从公元10世纪开始,这里在不停地继续着无情的木头采伐。不仅如此,木材还要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燃料需求。最终所造成的广泛的环境破坏是无法恢复的,这是这一居住地被毁弃的主要因素之一。

    7.下列各项中可做文中画线处“智慧”的例证的一项是()

    A.纳巴塔人生活在城市里,种植着葡萄、小麦和橄榄。

    B.纳巴塔人兴建了一种古代农场,干旱年份也能生产出很多谷物。

    C.从地块沟渠中挖出泥土,并用这种泥土抬高耕种表面。

    D.在被整修的凸地上,用传统工具种植土豆和其他传统植物。

    8.下列各项不属于说明考古学实际应用的一项是()

    A.基于对古代农业方式的了解,考古学家会灌溉荒芜的沙漠,增加谷物的产量。

    B.使用传统工具,在整修过的古代凸地上种植土豆和块根植物。

    C.考古学家能够指出在过去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引起的。

    D.空中摄影与发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有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纳巴塔人占据着险恶的沙漠,能够从农业中获利,关键在于成功地发展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统。

    B.基于“凸地”的农业体系完全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只要恢复这种体系,便会使人感受到它的效益。

    C.农业考古学的贡献只在于让人们懂得如何灌溉荒芜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产量。

    D.佩特拉、复活节岛、查科峡谷均遭毁弃,它们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农业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农业考古学提供了继承古代被湮没的优秀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B.内盖夫沙漠上,纳巴塔人的农业技术获得成功在于种植的植物适合了地区环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围的“凸地”体系获得成功则在于精巧的系统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C.过度采伐木头,造成无法恢复的环境破坏,是导致阿那萨奇人先进的居住地被毁弃的唯一原因。

    D.考古学可以传送来自远古的重大讯息,如果采用古代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一来可以避免环境的破坏,二来又可以获得很高的谷物产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人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啬夫)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措不可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释】虎圈,上林苑养虎的地方。上林苑,秦汉时为皇帝的猎场,长官为上林令,上林尉是上林令的属官,虎圈啬夫为专管虎圈的小官。

    1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请徙释之补谒者徙:提升。

    B.欲以观其能观:考察、判断。

    C.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 曾:竟然。

    D.徐行问释之秦之敝敝:通“弊”,弊端。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因前言便宜事

    B.令今可施行也

    C.口对响应,无穷者

    D.然其敝徒文具耳

    13.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能说明张释之劝止汉文帝拜虎圈啬夫为上林令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秦以任刀笔之吏,……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

    ②岂效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③臣恐天下随风而靡

    ④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⑤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⑥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措不可审也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③④⑥D.③⑤⑥

    14.对本文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询问上林苑禽兽簿,上林尉不能对,于是以“左右视”的方式向手下人求援,虎圈啬夫见上司难堪,只好代他回答,解脱了上林尉的困境。

    B.帝“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因不同意这项任命,故拖了很久不肯执行,后来文帝追问,张释之才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C.张释之认为,如果因啬夫口才好而任命为上林令,就会引起人们崇尚空洞的言辞,就有可能给国家带来危害。

    D.为了说服文帝没有必要提倡啬夫的利口善辩,张释之举出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做例子,终于使文帝信服,收回了任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8分)

    四、(18分)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翻译后面的句子。

    (6分)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于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1)何爱于余明之照四壁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本词开头写“庭院深深深几许”?上阕中哪一句写出了庭院之深?本词作者假托深居闺房的女性抒发感情,联系下阕看,“院”是“深”的,“情”也是“深”的,下阕抒发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选择《琵琶行》中恰当的诗句填入横线处。(6分)

    ①那些人慷公家之慨,饱一己之腹,想方设法吃,巧立名目吃,间或收敛,一遇良机,便又______________,接着吃了起来。

    ②精心设计学校的环境结构,创造强烈的集体主义气氛,也是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的好办法,甚至收到了______________的更好效果。

    ③批评就是要理直气壮些。现在,那种“欲说还休”的批评太多了,那种______________的批评太多了,那种叫人猜谜的批评太多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悠然把酒对西山

    ——颐和园

    陈从周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朝的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一望而知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终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尤其是郊园,郊园多野趣,重借景。这两点不论从哪一个园,即今日尚存的颐和园,都能体现出来。

    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全部烧毁,今仅存断垣残基。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来谈借景。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

    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

    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若玉带桥之萤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之景,分明异趣,而又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

    18.根据这篇文章,请说明什么是“借景”,并谈谈作为颐和园借景的西山有哪些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三段“因水成景,借景西山”中的两个“景”字包含的内容相同吗?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析文章结尾句“而又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开头一段,巧用诗句,引出对“借景”的说明,于自然中显出文采。

    B.“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园林颐和园来谈借景”一句凄凉的话道出了颐和园在借景艺术的说明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C.文章描写长廊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却表现出作者对长廊艺术最为钟爱的感情。

    D.文章重在描写颐和园的原因,是它的“多野趣、重借景”的郊园特点比圆明园明显突出。

    E.这篇散文说明准确,描写形象,尤其是多用对偶句,增强了语言的整齐美和节奏感。

    六、(12分)

    22.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针对一味沉湎于过去而缺乏远见和理想的人,拟一条人生忠告。要求主题鲜明,富有哲理,构思新颖,语言简明。(10~20个字之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4分)

    过去是一场梦,未来也是一场梦。

    过去的梦,如寂寥的冷月,燃不起热情的火焰。

    未来的梦,如喷薄的朝阳,激起人的万丈豪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女孩总觉得自己不受老师和同学们关注。一天,她在商店里看到了一个发卡,店员职业性地称赞她戴上发卡非常漂亮,于是她买下了它。

    第二天,期待已久的事发生了,她感到同学们的目光里充满了热情,男生还约她出去玩……

    “都是因为戴了这个美丽的发卡。”她伸手向头上摸了摸,然而发卡根本不在头上!

    她这才想起来,早上梳头时把发卡忘在桌子上了……

    自信就是力量!女孩陷入了沉思……

    请以“自信”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关热词搜索: 高二 期末 第三册 语文 检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