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回族服饰文化的创新

    时间:2020-04-07 07:58: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通海县纳家营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情况,并针对产业化场景下回族服饰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坚持本土化,注重实用性;强化民族识别意义,凸显主体意识;尊重信仰传统,显化美饰元素。

    【关键词】 回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

    一、纳家营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情况

    纳家营自然村,位于玉溪市通海县纳古镇,为回族聚居村。与农业村寨不同,历史上该地手工作坊比较兴旺,现在乡镇工业也相对发达,村民向来与外界交流较多。小聚居的格局使该地居民既较好地传承了回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也较为充分。

    在当地生活中,各民族往来频繁,纳家营回族男性居民的服饰并没有突出族群识别功能。这种情况在云南各地的回族村镇中也是比较普遍的。回族女性日常服饰主体也“入乡随俗”,但头衣则具有鲜明特点,既体现了宗教信仰的要求,又有明确的族群标识意义,其形制、装饰与邻近其他民族有明确区别。如下垂至肩,遮住头发及颈部,有明确的群体区别意义。

    回族常服本土化,其识别功能是偏弱的。不仅与外部群体区别性不强,内部角色区分也不突出。如汉族传统服饰有明显的社会垂直分层识别功能,服饰可以分辨职业、社会地位、甚至年龄等情况。而根据伊斯兰教义的要求,回族常服不可“奢侈”,故无论贵贱长幼,并不会强化服饰识别功能。历史文献中当地服饰独特性并没有受到关注,显现的是本土化、生活化特点。

    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当地居民礼拜时的专用礼服使用频率也相当高。纳家营回族男性专用礼服可以白帽、白袍为标志,回族女性则相对“模糊”,以头巾、罩袍为标志,但同时遮掩身体部位的要求比常服更严格一些。总体上纹饰多以几何图案和植物为主流,突出线条简约,清晰。

    男子礼服,体衣本没有过多的纹样装饰,而现在婚服受汉文化影响,前腰与下摆处多绣一些牡丹之类的花纹。

    回族女子礼服主体多为素色。在纳家营及玉溪其他村镇回族居民中,脸手足不属于“羞体”,除了参加宗教活动,不要求穿着罩袍。但回族女性出门仍喜欢戴头巾,这其中既有实用要求也有审美追求。回族女性對服饰美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头巾上。除了色彩可以有不同选择,还会绣上精美的纹样,也可以用亮片装饰、或镶嵌花边。在妇女服装的领口、袖口、胸前等部位,也常常绣上花草植物纹,有时也有阿拉伯文字图案,总体上突出女性的娴静气质。

    女子的结婚服装,现在也开始使用大红色,盖头款式也不止是沙特式硬檐款,还有和印度头巾很近似的拼接长纱款,后者更能体现女性妩媚特征,很受年轻女性的喜爱。

    从纳家营回族服饰来看,无论常服与礼服,都以简洁、实用为主,头衣是重点修饰的部分。回族常服的适应性,有容纳服饰进一步变异、创新的空间。在礼服方面,有强烈的宗教归属感,保持了祖居地风格;遵循伊斯兰教义,美饰成分较为有限。

    二、产业化场景下的回族服饰创新

    回族服饰的创新具有广阔的研发空间。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各地教众服饰有相同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的1000多万回族民众到全世界超过16亿的穆斯林,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故民族服饰产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不过,市场的开拓面临着不少现实困难。如纳古镇下回村的一位回族女性,在外地做回族服饰外销生意,年产值可达上千万。但生产方式主要是国内代工。因此就存在这样的现象:在中东等地购买的民族服装,却常常是“中国制造”。为了实现民族服装产、研良性发展,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坚持本土化,注重实用性

    可以说,回族服饰的千年发展,就是外来服饰本土化的历程。这里面既有着上层意识、精英文化的导向作用,也是异文化入乡随俗,适应本土的典型。

    从内在条件看,通海的回族居民素有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传统,培育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而且,他们与外界联系广泛,如果注意培育服饰文化产业,在当地农业文化圈中也能起到示范、突破的作用。

    除纳家营回族居民服饰与当地相融,其他地方回族居民也有明显的本土化特点。如在邻近通海的新平县高粱冲村等地,回族与彝族同居一村,回彝通婚现象普遍。日常生活中,回族男性穿汉装,回族女性穿着左襟花边上衣、花边大裤、绣花鞋的彝族服饰,但头衣是典型的回族样式。同样情况还有大理的“白回”,西双版纳的“傣回”,以及迪庆的“藏回”。这些入乡随俗、本土适应的案例,对云南回族服饰创新颇有启发。回族着装与居住地文化有机结合,既保持服饰在信仰层面的同质性,也在本土适应中呈现出多元表达。

    这种本土化特点,使民族主体容易接受服饰创新的变易性,也使回族服饰创新容易获得不同的参考样本。相较而言,纳家营回族居民对日常服饰的态度是“开放”的,只要不违反伊斯兰教义,“奇怪”(个性化)的服饰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另一方面,本土化特点也使服饰的群体识别意义弱化。因此在今后民族服饰文化发展过程中,还要关注文化自觉的问题,引导民众参与。

    而引导民众参与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强化服饰的实用性。服饰要满足民俗生活,只有“活形态”的存在,才能为文化产业规模化提供动力。回族服饰本土化与重实用统一,这是服饰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但要把这个基础做成特色,付诸实践,还需要服饰研发方面的专业人士多了解民众生活,做更多探索。从以上案例来看,当地回族服饰的本土化,可以提炼一些“云南元素”,从实用性上符合云南自然、社会状况,才能为艺术性上追求云南文化特色做好准备。

    2、强化民族识别意义,凸显主体意识

    回族服饰的大众化取向,可能弱化服饰的民族特性,使回族服饰的民族性消减。如果唤醒民众复兴传统服饰的热情,设计出具有族群特色的服饰,强化服饰的群体认同意义,就能打开回族服饰发展之门。

    突出民族服饰的识别意义,要考虑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如:清真寺“毕业生”有专用的绿衣和六角帽,是中国回族服饰中独特的表现,这种服饰代表着知识与职责,只有“阿訇”才穿戴。中国回族穆斯林推崇白色和绿色,白色和绿色为基色进行设计。六角帽以白色为主色调,周围均匀分布着六个立角就像瘦扁的金字塔,中间又高耸出约莫二十厘米一个仿佛灯塔的细角。绿衣多为棉质带钮扣长袍,在云南,毕业生大多是直排钮扣,与风衣类似;西北地区多为斜开襟一字布钮扣,与清代儒服接近,胸前印有阿拉伯语及汉译文拼作的圆形图文。女毕业生就多出了头巾,一般为黑色和白色的简单款式。

    这些文化因素在回族群体中有着正面、积极的含义,其色彩运用、图案转换变形就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如果能有机体现在民族服饰中,也能实现民族识别意义,也能由此而实现群体认同的功能。

    3、既尊重信仰传统,也要显化美饰元素

    相对于大部分地区汉族服饰中断式的急剧转变,回族服饰在形制方面的传统因子保存是较为完好的。在传统与变革、求同与存异的思考中,发展回族服饰文化产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可探索以传承为主的礼服创新,明确民族服饰发展的核心。礼服运用,有特定的时空要求。这种特定时空,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凝聚点。回族民众生活中特定仪式场合比较多,宗教信仰主导了礼服的形制、风格,故其变化空间相对有限,这就是文化特质稳定性所在,决定了礼服发展应以传承为主。

    不过,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并非“不近人情”。实际上,历史上回族礼服受中原礼仪文化影响还是相当明显的;而当下回族礼服的细节变化也越来越丰富。随着民俗生活对追求“仪式感”升温,回族礼仪服飾亮相的机会增多。因此,礼服的文化角色日趋显要。根据民族适应性的情况,在发展时,传承是主线,服饰形制可以走渐变、小变的思路。近些年,在清真餐饮业、回族风情旅游及人生仪礼等场合,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服饰需求增大。回族礼仪服饰在色彩、质料和款式上,对传统的坚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样能营造出了一场场的视觉盛宴,体现了回族的精神风貌,深受社会好评。挖掘民族文化价值,也是民族文化的自觉,这种意识会增强人们对穿着礼仪服饰——塑造民族形象的渴望。因此,礼服决定了民族服饰的研发具有刚性需求。

    其次,可探索创新常服美饰。日常生活服饰既是产业化的市场,也是民族服饰研发的源泉。经过日常生活检验的服饰,才是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服饰创新、美化,其实是对生活中美的发掘、显化。

    如:回族宗教人士和清真寺的学生都爱穿着灰白色的长袍,阿语学校年轻的女子们戴着白色的盖头,有的穿着长袍。这就需要研发者在开展市场调研的同时,密切联系回族民众,理解日常服饰趋向,生产出既能贴近民众心理,符合民众生活情趣,既有传统性,又不乏时尚性,能被民众广泛接受和欢迎的民族服饰。在调查中,通海纳家营的纳宇翔提到:可以将中国书法的神韵与阿拉伯文波斯文相结合,写就名言为回族服装的纹饰,表达对穆斯林群体的尊重,同时体现中华民族的精深文化。在回族知识分子中,对这样的图文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因为同时兼具华夏文化与回族传统的因子,对外来游客有很强的审美吸引力;在周边地区的穆斯林中,也是较为容易接受的风格。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纳家营古城清真寺住持马尔继则认为:阿拉伯文与汉字同是极具书写艺术性的文字。大量汉文典籍已经翻译成阿拉伯文。将翻译为阿拉伯语的中国俗语、名言等图案化,作为服饰装饰,应该会受到欢迎。当地回族民众重视教育,虽然没有“书香门第”之说,但向来以读书识字为荣,故书法作为衣服装饰也能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从调查来看,常服美饰的发挥,要取得民族主体接受与支持,要寻找合适民俗审美需求的方法。

    最后,可探索创新艺术展演服饰。民族艺术展演不同于宗教情怀或世俗审美情趣。它可以大胆地突出、夸张一些形式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回族服饰在各种展演中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已经塑造了广为人知的展演服饰,如花腰彝服饰、洱海之滨白族服饰等。相对来说,滇中回族服饰尚未形成符号化的展演服饰,故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服饰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艺术特色。为了配合服饰展演,更好地展示回族风情,省内也曾经专门设计过一系列展演服饰。有的演出服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富有回族特色。2017年7月,在楚雄火把节暨赛装文化节全省决赛中,玉溪市代表队的回族女装展演获得金奖。这套服饰以白色和绿色为基调,两种色彩上下相融,头巾为嫩绿色、配以白色花形装饰;上衣主体为绿色长袍,上深下浅向白色渐变,下摆处开叉,使严肃的长袍变得灵动;内搭白色轻薄长裤,与上衣下摆淡淡的绿色相得益彰。在多民族文化展演中得到各方认可,这是一个成功的回族服饰创新案例。发展回族文化,涉及到民间文娱、歌舞戏曲、节日庆典,都有服饰展演的空间。大如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或各省市的时装节,小如学校的一次文艺汇演、民间的一次婚礼,对艺术化、典型化服饰都有强烈需求。因此,创制展演服饰的探索,是民族文化发展所必需的。

    从服饰文化的结构来看,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支持的。该地区回族服饰产业,应立足日常服饰研发,夯实服饰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逐步引导、培育礼服与展演服饰的探索

    三、结语

    服饰创新,是新形势下民族文化自觉的途径,而不仅仅是逐利之举。故回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可视为服饰产业化的前提,而不是商业经济的成果。

    创新回族服饰及相关穆斯林用品,首先要考虑民众的喜好,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空间。因此,产业化应立足于常服的研发,常服的色彩搭配、图案创制则是较易突破的方面。

    在此基础上,回族礼服、展演服饰的创新大有可为,突出美饰元素适应了生活民俗的需要,同样能发挥服饰的心理调适功能、群体识别功能。这些特殊服饰用于文化展示,可以引领本地乃至其他区域、其他群体更广泛的认可,提升文化主体的自信,强化服饰文化的创新动力与播布能力。

    此外,回族服饰在追求审美意趣的过程中,则要注意民族宗教信仰与艺术表现差异性的调谐。用单一标准约束表现形式极易产生个性抑制,进而使民众失去审美兴趣。民族服饰同中求异,才能避免普世化导致的衰退,开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场景。

    【参考文献】

    [1] 杨文笔.当代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民族艺林,2015.01.

    [2] 金鹏.试论宁夏回族服饰的纹样和款式艺术[J].大众文艺,2016.09.

    [3] 丁宏.北京回族服饰:历史的承继,时代的风貌[J].艺术设计研究,2015.01.

    【作者简介】

    陈 骞(1972—)男,汉族,任教于玉溪师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古代文化.

    方 波(1977—)女,彝族,任教于玉溪师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学.

    相关热词搜索: 回族 服饰文化 创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