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小农经济的优势及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0-10-28 07:54: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长期以来,学界和政策界主张通过弱化或消灭小农经济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继而推动快速城市化。然而,现实中小农经济不但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而且为中国的人口就业压力提供了弹性空间。弹性就业、精耕细作的生产优势和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成为小农经济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结构性动力。小农家庭“半工半耕”的弹性就业机制维持了城乡政治稳定,“接力式进城”模式塑造了有机融合式而非对抗式的城乡关系,“中农”为主的乡村善治格局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事实证明,小农经济不是城市化的障碍,而是城乡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小农经济;弹性就业;城乡融合;接力式进城;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9)06-0112-08

    收稿日期:2019-04-28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9.06.13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9C163);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软科学项目(LMZD2017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Z2220218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专项(Z1090219055)

    作者简介:史明萍(1985-),女,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界和政策界对小农经济持批判否定态度,小农思想意味着保守、封闭、自满、迷信等落后思想,小农经济则是自足自给、低技术、低产出的落后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小农甚至无法形成一个阶级,“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小农“就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汇集而成的那样”[1];小农经济是“过去的生产方式的一种残余”[2]。如今,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3]。黄宗智发现,地方官员心目中普遍把美国模式当作中国农业的唯一可能的发展方向,他们扶植大规模的专业化企业型农业,而不是小规模的家庭多种经营[4]。

    关于小农经济的讨论,学界存在观点对立的两派学者。一派学者认为,小农生产不利于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5],小农思想贻害中国农村现代化。要消灭小农经济就需要突破现有土地制度,促进农地产权自由流转[6],推动资本下乡进行大规模经营。当前小农经济领域的“半工半耕”模式是国家有意识的制度安排,是一种“不合理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7],“半工半耕”不仅无法保护农民,反而对农民是一种损害[8]。观点相反的一派则认为,大规模土地流转的五个假设几乎都不存在[9],这五个假设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舒尔茨曾提出,农业与经济发展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农民将会点石成金[10]。贺雪峰等从小农经济的结构、功能和现状等角度对消灭小农经济的观点予以反驳。他指出,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和经营增大了农业生产风险和监督成本,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甚至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11]。黄宗智也指出,在农业生产中,小家庭农场展示了强劲的生命力,其效率比大农场有过之而无不及[12]。温铁军等严厉指出,中国近代历史经验表明:乡村是历次经济危机软着陆的载体,现实中为了短期政绩推动的激进城市化而破坏乡村社会,是在自毁国家安全软着陆的基础[13]。今天中国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将会实现农业领域的“去过密化”和单位土地农业产值的提升,“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给小农经济带来历史性契机[12]。

    在城市化浪潮中,小农群体及小农经济何去何从,农村社会是否必然衰落,成为政府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中国的人口、就业、粮食安全、城市承载力等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农村仍将是巨量农民的聚居地,在这一宏观判断下,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将从城乡融合的视角考察城市化进程中小农经济持续存在的动因及其促进城乡融合的机制。既有研究将城乡融合等同于城乡一体化,主要是指农村在土地、空间和人流等要素上的城市化,以此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而本文中的城乡融合是指在农村主体视角下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有机互补和协调发展,而非单一的城市化视角。

    二、城市化進程中的小农经济与小农群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要求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公司资本下乡,流转土地进行大规模经营,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地方城镇化。2016年底,全国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总面积约4.7亿亩,占农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5%,约7 000多万农户土地进行了流转,占总农户(2亿3千万户)的30%[14]。也就是说,有70%的农户没有流转土地,小农经济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小农经济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动因是什么?下面从小农经济的就业弹性、生产优势及小农群体存续的层面予以分析。

    (一)小农经济的就业弹性

    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约为1.7亿,占总人口的17.92%,到2016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9亿,占总人口的57.35%,7.9亿城镇人口中有2.2亿是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这2.2亿农民工和在村常住的5.9亿留守农民形成了“半工半耕”的小农家庭经济生产格局,正是这种小农经济吸纳了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才保证了快速且有质量的城市化[15]。至今,2.2亿农民工中的多数人在城市从事体力劳动,他们无稳定的就业单位,无法享受城市医疗、社保和教育等福利政策[16],在农忙季节或者城市用工淡季往往会返回农村种田。农民工依托于小农经济作出自我就业调适,大大缓解了国家层面的人口就业压力。

    相关热词搜索: 小农经济 城乡 融合 作用 优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