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0-11-24 07:55: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餐饮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特征,对餐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应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订单班建设与实践,在品牌优先、目标一致、专业引领、实践导向原则的指导下,从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加强师资建设,建设双师双能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工学结合模式;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内容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162-02

    一、现阶段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力。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国民经济总量的50%。其中,作为第三产业的餐饮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中国烹饪协会2015年2月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和2015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餐饮收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1.12%。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餐饮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餐饮业业态日趋多元化、餐饮业消费市场不断扩增、餐饮企业及产品竞争激烈、社会需求变革加快、餐饮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多变。

    (二)从业人员状况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壮大和竞争加剧,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加上行业门槛偏低,员工培训和管理人才培养实施难度较大等方面的影响,餐饮业从业人员数量仍然有很大的缺口,高层次餐饮管理人才匮乏,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以酒店餐饮从业人员数据为例,调查资料显示,初高中学历的人员比例接近90%,大专学历及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11.2%;厨房主管以上的人员58%来自社会相应人员,26%来自学校毕业生;餐厅主管以上人员来自社会相关经验人员的比例为63%,来自学校的人员比例仅为6%。

    餐饮业人才需求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量的需求,由于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同时受工作薪酬、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发展影响,餐饮业从业人员数量缺口较大;二是质的需求,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加入;三是类型的需求,不仅仅需要一般的工作人员,更需要懂专业、懂管理的中高层管理人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缓解和解决,无疑将会极大地制约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二、烹饪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烹饪专业订单班开设的意义

    所谓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班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对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给企业、学校、学生三个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对企业而言,可以利用订单班定向为企业培养专属的专业人才,通过订单班的培养,学生普遍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熟悉企业文化,学历层次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从源头上解决了人力资源短期的困难;对学校而言,订单班的出现也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同时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带来了行业的资源,包括师资、课程、实习基地和其他行业资源,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对学生而言,职业选择定向提前,加深了对行业与企业的了解,缩短了职业适应时间,有利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订单班的指导原则

    高职院校开设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订单班,要遵从四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1.品牌优先

    品牌优先是指要严格挑选校企合作伙伴,要选择餐饮行业中已经形成品牌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一些大型知名餐饮集团、特色餐饮连锁等企业,这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校企强强联合,选好、选对了合作者,才能够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最终促进学生稳定就业。

    2.目标一致

    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必须要全程参与,要有共同的培养目标指向,对如何选拔和管理、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未来的职业发展渠道和方向等方面要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一个连贯、统整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明确餐饮业的发展愿景。

    3.专业引领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选择学校的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这样才能够聚集最优化的教学资源和生源,起到一个引领示范作用。烹饪专业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需求程度高、就业岗位充分的专业,所以更要通过对高层次、高水平的就业平台,推进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对行业的影响力。

    4.实践导向

    餐饮类人才订单班的初衷就是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工学结合,突出行业特征和应用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实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烹饪专业订单班建设路径

    1.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开设烹饪专业订单班,不仅仅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主动行为。订单班引入企业的资源,可以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实现高校资源和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的有机结合。订单班的开设,其发展逻辑也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当下产教融合趋势的一个具体表现,它打通了学校教育和行业企业之间的通道,通过订单班较早地实现了人职匹配,有利于弥补学校行业资源短期和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有助于更快捷有效地将学生培养为餐饮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

    2.加强师资建设,建设双师双能队伍

    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是订单班成功的保障,烹饪专业订单班不仅需要双师型的教师,更需要打造一支双能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是对教师职业资格的一种描述,是指在教师资格证之外,至少拥有一种其他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双能型”师资则是侧重于能力素质的一种要求,是指教师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即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将会给教育教学、科研及转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增强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的结合,促进高校产学研的工作发展和成果转化。

    对烹饪专业订单班的教师而言,不仅要拥有教师资格证、高级烹调师、面点师、营养师等证书,还要有实践教学、菜品研发的综合素养。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一是需要教师自我加强专业发展,二是学校提供更多的专业平台,三是要建立与企业的流通机制,积极派送烹饪相关专业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同时也可以吸纳行业的优秀人才进入学校任教。

    3.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工学结合模式

    订单班的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首要就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调整,将传统的学校烹饪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模式与一线实践结合起来,通过顶岗实习、专题见习等各种形式,以具体的项目专题或者任务系列为驱动展开专业教学。

    在学校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基础上,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真实的生产环节,通过真实的环境熏陶和训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包含五个方面能力的烹饪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定位、企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全面认识和评价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烹饪专业知识与技能、各类专业证书获得为体现的学习能力;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为保障的实践能力;以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业设计为依托的创新能力;以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等为内涵的其他能力。

    4.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内容

    课程资源是教育教学的载体,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因此,在烹饪专业订单班教学中,要从各方面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从课程资源内容来讲,要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各个维度入手,除了要涵盖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企业文化、专业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等专业素养,还应增加人文通识课程、餐饮现代化管理媒介与技术等内容,加强职业综合素养教育;从课程资源的来源来讲,除了常规的学校课程资源以外,还要充分引入行业和企业那些能够体现餐饮业行业特点、符合烹饪专业教学需求的资源,不断拓宽课程资源的口径;从课程资源的性质来讲,课程资源是要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还必须要吸纳最新、最优质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课程资源,增加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烹饪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道路的一个积极尝试。通过订单班的形式和途径,实现了学校、行业、企业三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拓宽了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视野,不仅有利于为餐饮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层次餐饮类的专门人才,更为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曲秀梅.深化餐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2):119-121.

    [2]陈丽芳.高职教育餐饮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储备培养模式问题研究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8):81-82.

    [3]陈传端,谢英星,周静.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34-35.

    [4]詹秋文,卫胜.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能”师资建设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6):79-81.

    [5]毕亮.谈烹饪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3):62-64.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