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时间:2021-01-30 07:55: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面临重大的历史抉择关头,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与再认识,都曾扮演过十分关键的角色,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时下,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规模与水平,而在这三个领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政府、旅游企业和从事旅游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机构,由于共同面对着知识生产与利用的问题,因此,也自然会正面临着一次身份困扰,加之权力与利益的强势介入,这种困扰很有演化为一种旅游界整体焦虑的趋势。如果这种困扰不能予以消除,势必会影响旅游实践的效率和效果,会影响旅游理论积累的速度、数量和水平,甚至还会演化为全领域的身份迷失:無法真正做到“政政、产产、学学、研研”。换言之,由于对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身份迷失,对旅游发展的实际影响将是十分有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旅游界组织一次全民性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大讨论,也许可以算是应时之壮举。

    称手的“知-道”:旅游研究的知行合一

    杨振之,谢辉基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11.001

    一、称手与上手状态的中断

    “称手”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种学术观点,用于解释将事物带到近旁的那种状态。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词叫“照面”,照面有揭示和指引的意思。依海德格尔的理解,与物的照面被揭示为一种上手的状态,上手的物相互指引,进而呈现出称手的状态。以用于修固的“锤”为例,锤性在称手的使用中被揭示出来,这不仅意味着锤作为一种用具被使用,同时也揭示出了一种对于知行关系的态度。所谓之称手,不仅是对用具有用性的知,而且还意味着在照面中以最恰当的方式占有这一用具。

    上手的目的为的是称手。在题为《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的弗莱堡讲座中,海德格尔多次用称手来解释交道。我们与用具“在操劳中相遇”,这是《存在与时间》为上手状态作出的注解。与此相适应的是上手状态的中断。当用具从操劳状态中抽身而出,人与物的联系就会中断。以锤为例,当工具不合用时就会被放下,“称手”一词既包含着对用具及其所属结构的知,而且也在寻视中容纳着一种对于周围世界的了解和实践。一旦之间的因缘关系被切断,抽身而去的操劳活动将与指向称手的用具相去甚远。

    需要指明的是,工具的称手仅是一种譬喻,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知行关系的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知识生产而言,就是要在具体操劳中由对工具的领会进一步走向称手。《论旅游的本质》一文中,杨振之等已经注意到了知识生产与旅游本质之间的关系,指出企达旅游本质的路径有许多,“称手”是最终的目的。在被作者着重解释的三种路径(哲学、数学、规划设计)中,除哲学的引导作用受到新的关注外,当前计量化浪潮的局限和规划设计的实际效用也得到了重新评估。

    可以看到,在借助现象学讲述工具与目的的实践关系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形式化的知识生产并不意味着有用,有益于实践的尝试也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工具的不称手意味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旅游学科并不十分成熟的境况下,称手的“知-道”与碎片化的知识生产成为当前的旅游工作者必须正视的一组矛盾。

    二、碎片化的知识生产

    碎片化的知识生产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二是知识生产的过度形式化;三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断裂。乔斯顿指出,看待事物总存在“局内人”和“局外人”两种视点。相似的现象在旅游实践中依然存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旅游类院校大多在学业结束前的一年至两年安排被培养人对外实习。乍一看,这样的培养模式是有助于促进就业和择业的,然而当研究者将学科建设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看时不难发现,旅游院校的人才流失是明显的。据调查,教育与行业需求的不适应是重要原因。此外,结合多数院校对毕业生的科研要求也可以看到,在“不出版,即死亡”的学术法则下,短、平、快的学术生产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到学术人的量化考核,而且也间接对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构成了冲击。

    旅游视域内,“以刊评人”与科研-实际需求断裂的并存,表面上看是量化考评制度与科研成果转换之间的冲突,更深层次的困难在于碎片化的知识生产正被日益加强的文化资本市场所推动。接受期刊承认的背后既有生存和科研的压力,也与学术场域内的竞争密切相关。作为场域理论的先行者,默顿及布尔迪厄对此都有过较为直接的讨论。在默顿的分析中,期刊承认是共同体承认的一种,深层次的内涵在于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和转换,以及对开创性的知识贡献予以肯定和激励。布尔迪厄指出,共同体承认的背后是知识生产与文化资本的结构化,拥有的文化资本越雄厚越有利于在资本市场的转换中获取有利地位。显然,共同体承认存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服务于知识生产,其次才是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被使用。当前的量化考评,将期刊承认作为推动知识生产的主要动力,可谓是本末倒置。由此产生的流弊,除知识生产的过度形式化外,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知识生产与现实需求的断裂。

    海德格尔曾用称手一词来连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当知识生产与现实需求不能匹配,最佳的比喻是上手状态的中断与不称手结构的凸显。使用工具的目的是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前学术界正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为更高效的“生产”有利于“期刊承认”的科研成果,知识生产之间的裂隙正日益加大,学术与应用的泾渭分明使得知识溢出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马克卢普指出,生产理智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术的好奇心,应用性知识的生产则是旨在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答案,二者之间本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近况并非如此。近30年间,旅游学科的迅速兴起,大量吸收和接纳了诸多的西方理论,在多学科的影响下,实证主义与数学建模逐渐成为研究范式的主流,对计量模型的过度依赖也使得理智性知识的贡献后劲不足。“实证”成为方法的复制而非理论的对话,这是当前碎片化的知识生产较为突出的一个学术特质。

    相关热词搜索: 笔谈 中国旅游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