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老骥”成“黑马”

    时间:2021-02-27 07:53: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人生六十方开始”,说的是我文学生命的开始……

    2006年8月16日,许国江先生微型小说集《内部消息》出版座谈会在扬州著名风景区个园举行。应邀出席的有扬州市领导、扬大中文系教授、《扬州日报》、《扬州晚报》、镇江市《京江晚报》和金山杂志社有关领导、副刊编辑以及扬州市部分作家、评论家。会议由扬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杜海先生主持。

    杜海: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在这里举行我市作家许国江先生的微型小说集《内部消息》出版座谈会。首先,我代表扬州市作家协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作家、各位朋友冒着酷暑来参加这个座谈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这本微型小说集——《内部消息》,是许国江先生正式出版的第五本书、第四本小说集。许先生退休十年,痴情微型小说创作,发表了三四百篇,是高产作家;并有多篇作品获奖。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

    吴周文(扬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首先感谢镇江的作家、编辑赶来参加这个活动。作品座谈、研讨,是作家互动的好方式,是相互学习的好机会。上次镇江、扬州两地作家举行“双城记”笔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我们要坚持下去,常来常往。以前,许国江先生送过我一本微型小说集,他写得不紧不慢,很从容,小小的故事、人物、细节,能打动人,令人难忘。我觉得微型小说非常难写。长篇小说可以从容地放开写,短篇就不行,微型小说只有千把字,要支撑起来更不容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啊!契诃夫说过:凝练,是一种天才。契诃夫、莫泊桑、欧·享利都是短篇小说的大家。许国江对推动我市微型小说创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非常钦佩他,在专一的功夫上、在持之以恒的精神上,要向许先生学习。

    马家鼎(扬州市人大副主任):与许国江先生,先是神交已久,后见过几次面,看过他的《三小集》和一些微型小说,很佩服他晚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丰硕成果。粗看了一下《内部消息》,有三点:一是非常深刻。作品多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二是非常生动、朴实、幽默;三是非常感人。如《来生再做母女》,文虽短,容量大,结尾的潜台词很丰富,情真意切,叫人掉眼泪。《郝县长的皮帽子》有时代感,讽刺意味浓,使人自然联想起莫泊桑的《项链》。作为一个文化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不懈追求,不是以年龄为界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国江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杆标尺。作协能为普通作家,能为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同志召开作品研讨会,很有意义。可以通过座谈、研讨,提高我们创作的品位。希望许国江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后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许少飞(扬州著名作家):首先,许国江先生十年出成果,出精品,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即使兴趣爱好,也要尽力做好;坚持做下去,就有意义,就有价值,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仿佛先打了一口井,再一口井接一口井地打下去,当打了几百口井时,就通了,像新疆的坎尔井。写一两篇是兴趣,长期下去,就是责任,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良心。第二,许国江先生写微型小说,技巧日趋成熟,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江曾培、顾建新等对他作品的评价都很好,很中肯。文学不能以篇幅长短论英雄,长短都可以出精品。《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篇幅短的很多,并不影响它们是精品。鸟不怕小,只要飞起来就行,有一种很小的翠鸟,鸣起来声音非常婉转、清丽、动听。园子小也不要紧,关键是精致。以篇幅论作品分量是偏见,只要是精品就会流传下去。我觉得,许国江先生的这本集子规格高,希望国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回赠社会。

    童嘉通(扬州著名诗人):许国江是我的小老弟,我们都属牛,但我比他大一天。我把刚写的两首诗送给他。(朗诵)

    王虎华(扬州市作协副主席):一、许国江先生退休后十年时间,写了这么多的作品,年轻人不一定做得到,说明人要有一种精神。二、许国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诸多社会现象,我们也看到了,说说而已,而他思考并写出了作品。他是用他的笔唤醒社会的良知。三、市作协最近召开了几次老作家的作品研讨会,都很成功。还有金山杂志社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再次对许国江先生表示敬意。

    许凤仪(扬州著名作家):许国江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贴近生活,切中时弊;二是作品朴实,读来琅琅上口。作品精短,不讲什么大道理,但观点鲜明,语言顺畅,题旨清楚。在短小篇幅中写出大容量很难,这全靠他的生活积累,对社会的观察、思考与提炼。希望扬州与镇江两地作家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管祥瑞(扬州市广陵区文化局原局长):国江与我是师范同学,他学生时代文学功底就很好,且孜孜以求,勤奋不懈,取得如此成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很多报刊杂志给予许国江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尤其是金山杂志社唐主编的关心与厚爱,令人感动。今天,市作协为国江专题举行座谈会,很有必要,谢谢杜海;同时希望今后更多地开展这样的活动。我愿意向许国江同志学习。

    马家鼎:我向大家推荐《内部消息》的卷首语《踏遍青山》,末尾的诗写得自然,有豪情。现在我为大家朗诵一下他的《七十抒怀》(略)。

    杜海:许国江的成长离不开金山杂志,知许国江者,唐金波也。他是站在“金山”上看“瘦西湖”。下面,请唐先生谈谈。

    唐金波(金山杂志社主编):那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要加强镇江、扬州两个城市的文学交流,我有同感,甚至觉得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对许国江先生的作品评论很多,江曾培先生的序言写得相当好——《“老骥”成“黑马”》,说明许国江先生已超越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层次,而是“老有成果”。认识他的作品,比我与他本人认识还早,从发表在《金山》上的作品看,他有社会责任感,有洞察力,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最新出版的这本书——《内部消息》,档次高,有分量,不仅在扬州,就是拿到全国去,也毫不逊色。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是从数万篇中推荐、初评出120篇,然后再送给11个评委(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分别打分评选,评选过程很严格。许国江先生的作品得过两次三等奖、两次二等奖,这很不简单。我们从许国江先生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另外,我个人有个观点,就微型小说而言,人人都可以从事文学创作,人人都可以写出好作品,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有生活体验,先感动自己,写出来再感动别人,就是好作品;有时刻意追求,却未必能达到此种效果。

    贾祥骥(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节目著名主持人):许国江先生的这本书,贴近生活,很多作品可改成电视小品。明年,我们拟办一个新栏目:微型情景小品,即“扬州人用扬州话演扬州的故事”,形式就像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欢迎各位作家编写类似的故事给我们。

    袁益民(《扬州日报》副总编):我是第二次参加许老师的作品研讨会,是第四次读他的作品集。像许老师这么勤奋、这么高产的作家是不多的。他的作品我总结了四个字:新、广、尖、多。许老师对新东西接受得快,这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可看到,在生活中也可看到,不少人还不知道“博客”,他已搞得有声有色了——他是七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二是作品题材广,许老师跳出了学校,写出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单一会造成审美疲劳);三是尖,就是写得尖锐,看问题准,下笔有力,文虽短小,但抨击的力度很大;四是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多的作品,是不多见的。许老师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品语言非常纯净、流畅,已磨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另外,他的手稿字迹也很漂亮,看了是个享受。

    陆渭南(《京江晚报》副刊部主任):许老师的微型小说可以概括成三个字:很好看。作品有杂文的味道,笔调老辣,读起来轻松;许老师的人生是精彩的,像他这样的知识老人,相信未来的写作会更精彩;希望扬州与镇江多联系、多合作。

    孟瑶(《扬州日报》副刊部主任):文学的边缘化非常明显,从报纸副刊版面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从文学杂志转型都可以看出。而许老师坚持写,且创作量如此丰富,令人敬佩。他把微型小说与杂文糅合起来写,有明显的杂文味,有深刻的理性思维,有战斗力。

    吴静(《扬州晚报》副刊编辑):在文学不景气的情况下,微型小说如此受欢迎,有个原因就是平民化。“二十四桥”栏目一直是纯文学,也是走平民化的路子。许老师的作品,就具有很强的平民化倾向,是值得称道的。

    李景文(江都市文联副主席):许校长及其微型小说有三“高”特点:即高龄、高产、高质。许校长已是古稀之年,仍充满激情,有正义感。十年时间写出近500篇微型小说,年轻人也难做到,而且他的作品在走上坡路,他以平民的视角,对现实关怀,是一种为老百姓的写作,是一面生活的镜子,有广度也有深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小说是带刺的玫瑰,有生活的幽默感。祝愿他作品更好更多。

    陈家庆(扬州市作协秘书长):扬州作家许国江的创作成果令人感到骄傲。他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品多来源于生活。许多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看出:作家的生活不会浪费,所有的磨难都会成为财富;文人生活方式“读书——思考——写作”,追求与满足精神的愉悦,而带来的多是痛苦。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文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值得思索与探讨。

    杜海:扬州市文联主席曹永森先生等一会儿到会,还有《扬州文学》编辑部主任蒋正林等好几位同志由于种种原因抽不开身,他们打来电话表示歉意,同时向许国江先生出版第四本微型小说集《内部消息》表示祝贺。还有很多同志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发言,散会后我们还可继续交流。下面由许国江先生致答谢词。

    许国江:感谢扬州市作协为我举办这次作品座谈会,感谢大家顶着酷暑来参加这个会议,感谢我的文友,感谢报刊主编、主任及副刊编辑,尤其是《金山》杂志主编唐金波一行从镇江那边赶过来。我的一位文友曾说:“人生六十方开始”,说的是我文学生命的开始,这期间,我的一步步成长,靠的是好友的鼓励,靠的是报刊杂志对我的扶持,特别是2002年金山杂志社、江都日报社和江都市文联联合为我举办作品研讨会,对我的鼓舞很大,今天的座谈会对我也是一个鞭策。再次感谢大家,感谢我的江都“七弦”文友!

    徐多庆袁锁林 根据记录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黑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