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时间:2021-03-05 07:55: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就业能力包括职业获取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就业能力不足制约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塑造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并引导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形成。高等学校分层管理与分层发展和有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功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8)01-0085-06

    一、引言

    始于1999年的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实行的结果,使我国高等院校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30万人,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6年的22%,我国的高等教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高等学校持续的扩招,对于满足旺盛的个人教育需求,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推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积极作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约1300万~1400万人,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338万人,2006年达413万人,2007年达495万人,“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此背景下,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就成为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优先选择。对于在校毕业生本人而言,就业能力更是具体体现个人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最具综合力的指标,它标志着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人的人生轨迹。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界定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可见,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的结构因素,美国劳工部给出的描述是:分配时间、分配经费、制定预算、制定目标和确定重点目标的能力,确定并获得数据以及处理并保存数据的能力,参与小组活动并与成员交流的能力,了解并操纵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的能力,选择技术并在工作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张丽华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由五个维度组成: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唐燕儿在其研究中将就业能力分解为32项人才素质、能力,归纳为9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组织表达能力、性格特征、独立自主能力、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经营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上述讨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职业获取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和组织环境适应能力。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成功地申请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对于漫漫职业征途具有关键意义;对于岗位工作的认知能力(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和应达到的标准)和实际操作能力(会干和干得好),是建立并保持个人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适应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成为组织所需要的或不可或缺的成员,可以使个人在职业上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工作成果。遵循这一逻辑关系,本文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界定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获取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和组织环境适应能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表现

    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在初级就业市场和次级就业市场表现均不理想,远远未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尽管从数据上看,近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维持在70%以上,但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从就业行业选择和薪酬看,已经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就业质量偏低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在现实中的表现是职业获取能力、职业保持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偏低。

    1 职业获取能力低。对很多学生来说,求职、应聘都是一桩折磨人的事情。持续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存量和流量的增加,以及高等教育门槛降低导致的大学文凭市场信号作用的减弱,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化”和低区分度,都成为高校毕业生成功获取职业的约束条件。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聘用的大学生数量并没有与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同步增长。2006年只有35.39%的被调查企业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有所增加,有28.03%的企业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同时,20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签约率和意向签约率平均为48.7%;有41.6%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是最有效求职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仍是许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扩招初期,就业心态浮躁是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限制因素;那么时至今日,随着高校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日渐主流化,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获取能力不足就不能够简单地以‘心态调整不到位”来加以概括了。事实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其找工作的不易。除求职方式方法、技巧及个性、心态等因素外,职业获取能力低与职业胜任能力不足有直接关联。

    2 职业胜任能力不足。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的缺乏了解”成为困扰2006届毕业生(45.47%)和在校大学生(41.45%)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和学生之间沟通了解的机制存在很大不足,同时也说明高校毕业生在岗位认知和实际操作方面普遍存在不足。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的不足表现为不能及时就业。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偏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以及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就业结构趋同,等等。由于求职难度加大以及不能胜任理想中的工作岗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屡屡受挫后选择了降低职业期望以

    提高效价的做法,来寻找与个人胜任能力相匹配的工作。目前高温不降的考研热在一定程度上也跟学生职业能力不足有关。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胜任能力不足,于是研究生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专科生的工作、专科生做高中生的工作成为学生们的现实选择。且不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中的差异,以及高校毕业生是否该做非高校毕业生职业群体的工作,仅就高校毕业生是否有能力胜任在他们培养范畴以外的工作需要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归因于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过低的就业能力,认为是几十年来固化了的学科导向的培养方式,以及这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造成了这种困难局面。

    3 环境适应能力差。高校毕业生从走出校门到进入工作单位,中间要经历一段过渡期,以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这个过渡期就是职业适应期。这段时期,是高校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始,也是最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茫然的时期,因为这是他们的理想、目标、价值观等第一次与现实进行碰撞的时间,也是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雇主期望的人力资本的初次对接。就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看,职业适应期长,角色转换慢,职业获取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65.9%的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

    大部分大学生是在父母和老师关注与呵护中长大的,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提供给他们的一直是简单、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单纯的人际环境。他们往往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较少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对于周边环境的变化缺乏免疫力以及足够的忍耐力。当这种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养成的简单、理想的观念同社会环境中复杂、多样的现实产生碰撞时,这些学生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同时,刚刚开始工作,理想、希望、别人的传奇经历以及自小形成的高自我效能感都容易使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当这些理想的高期望碰到现实的低效价时,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强烈地不适应。这种“现实的震荡”严重地打击员工的信心,影响其下作绩效,导致员工离职率上升,给个人造成重大精神损失,甚至会改变他们的职业轨迹。初次进入用人单位环境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这期间他们需要适应的远不止技术、方法、操作过程等专业性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调适,修正、调整、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会服从与责任,融入组织文化和丁作团队。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的成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表现为职业获取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环境适应能力等三方面的不足。其中职业胜任能力属于专业性能力,这方面的问题直接源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育模式;职业获取能力和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则属于非专业性能力,这方面的问题跟高校的使命和价值取向等紧密相关。

    1 专业设置与调整。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审批的权力分配上,国际上主流做法一般是以高等学校为主或向高等学校倾斜。如在美国,设立颁发学位的学科专业,要经过一个自下而上的程序:先由校内系或学院评估该学科专业的需求,如就业市场的需要、学生选课情况等;之后,如果学校认为该学科专业与学校的宗旨、使命相符,便向州政府申请设立新的学科专业;最后,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依据学校准备情况、本州的需求、财政资助情况以及是否重复设置等准则予以裁决。而在英国,高等学校则拥有完全的设置新专业的自由。至2006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其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有91所,列入“985工程”建设项目的高等学校有36所。由于学校数量众多,它们在办学层次、发展定位、学生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办学弹性等方面必然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不同层次与发展定位的高等学校能够根据所依托或服务的研究领域、行业或区域等需求的变化,主动地、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优势,提高办学效益,这与我国确立的“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是相符合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完全拥有自主设置专业权力的高等学校只有6所,高等学校申报专业基本上依据的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对于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亟须的目录外专业,审批权限仍保留在教育部。专业设置上的“大一统”体制,使得大多数高校即使意识到调整专业的必要性,也无权及时调整,所导致的结果:一是学科导向的长线专业对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变化缺乏弹性,想取消或压缩又不容易,形成专业设置上的“路径依赖”,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非所用,工作后用非所学;二是市场就业导向的短线专业弹性过大,有些学校置办学条件于不顾,将开设“热门”专业作为争夺优质生源的工具,由于思维趋同,结果导致泛滥,学生毕业时除了一纸文凭外,仍是两手空空。据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对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48.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进一步的原因调查发现,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的首要原因是就业困难。

    2 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虽然是微观层面的问题,却影响着高等教育宏观层面的发展。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设计必须符合所服务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封闭型,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设等方面累积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日益影响着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大众化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体系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学术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比例过高、实用性课程不足,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被忽视、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等。大众化教育阶段前,我国实行的是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而精英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或为了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注重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模式也沿袭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苏联模式”。大众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和顾客选择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素质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指标,教育对象也由英才降为民众。教育对象、目标和教育任务的改变,必然要求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随之而变。

    长期以来,受教育传统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基本属于“传授一接受”模式。教师单向传输多、念讲义多,学生参与活动少、书读得少。这种模式代代相传,自我复制,自我强化。几年下来,学生除了一大堆概念性知识以

    外,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本领。蓝劲松(1998)的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生活充实状况对其求职前景影响不大,提示人才市场不能有效地激励高校学生努力学习、充实生活,也反衬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滞后。就业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弱相关甚至不相关,会迅速地反馈给在校学生,诱使他们调整个人资源分配结构,降低学习投入和努力程度,即使身在课堂,也是心在他方。如果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能及时做出有效反应,这种模式也会自我复制并自我强化。高等教育的优势不能最终得到体现,学生也不能够依靠大学教育获得应有的就业能力。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50%的用人单位明确指出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3 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质性地处于大众化阶段,但根深蒂固的精英教育观念仍是主流价值观。从西周的官学、孔孟以来的私学、隋唐以后的科举,均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宗旨。建国以后,国家实行根植于大众的精英教育,大批优秀青年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栋梁人才。20世纪90年代,政府为了缓解日益加剧的高考压力,实行初中毕业生提前分流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及中专的政策。结果却把竞争向下延伸到初中、小学,使儿童失去了接受国民教育的宽松环境,使各级教育资源转化为获得考试分数的工具。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从人才培养数量上看,传统精英教育已经渐行渐远,但从内容实质上看,高等教育并没有摆脱精英模式的束缚。对于从小就已经习惯了将考试成绩与选择机会挂钩的学生来说,仅有的改变只是将“上大学等于成功”,升格为“上名牌大学等于成功”,以及更加激烈的学习竞争而已。“望子成龙、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期盼,这种期盼经世代相传就上升为价值理念,无论是分流还是扩招,精英或是大众都不能够在短期内改变它。

    在这种“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价值取向引导下,高等学校具有强烈的规格扩张冲动,如专科学校热衷于升本,本科院校千方百计增设硕士点、博士点和重点学科。单科学校纷纷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迈进。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数量等成为高校知名度和规格的主要衡量标准。而作为高等教育主流的本专科教育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宏观政策背景下,“就业”指标也只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项一般性指标,跟“体育”、“社会声誉”等非重要指标一起,被用作对学科本科教学效果的一般性说明。

    高等教育的精英取向、学科取向导致高校盲目攀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办学模式趋同,缺乏特色,学历成为衡量毕业生质量的惟一尺度,高职高专学校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生教育也未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到应有高度,本科生与专科生、研究生技能边界模糊,在就业市场中相互竞争、相互替代,既加剧了结构性供求矛盾,降低了毕业生整体的就业能力,还促使“人才高消费”持续升温。

    4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了几年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专业能力,基本上能够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走上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岗位。从“胜任”到“到任”再到“留任”,中间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将自信满满的学子们挡在职场之外。而借助于学校提供的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些不确定的就业障碍,降低就业门槛。我国从1989年开始正式提出并推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正规教育程序的补充和支持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推行,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障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从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职能履行和拓展、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还是从工作场地和经费保障等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据“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南京市22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调查:大部分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就业指导下作者年龄小、就业时间短,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与指导不够,同用人单位沟通不够。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乏力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获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对策建议

    既然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可归因于专业能力(胜任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获取能力、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因此问题的解决也要从这两个方面人手。

    1 以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的分层管理与分层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层次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通病,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办学无特色等问题,都与高等学校的层次类别有关。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认为,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尤其要强调定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他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干死。一所大学必须清楚自己在国家、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定位清楚了,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办学方式、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也就能够随之而确定,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能力就有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自2002年以来,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大部分高校都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确定或调整了各自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这为今后高校的分层次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基础,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科教学评估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尽早完成对高等学校的层次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各类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界定。对于研究型大学或侧重于科学研究的大学,实行学科导向的、精英式的学生培养模式,按照学科体系逻辑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组织课程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数量占大多数的教学型或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高校,实行职业导向的、大众化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方式上都要更多考虑生源状况和大众化的培养任务,专业设置必须支持学校服务区域或行业定位,要增加课程的应用性、实用性以及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过适当分类后,高等学校实行分层管

    理与分层发展,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结构衔接,各类高校在各自类别内部竞争、发展,类别之间竞争趋缓。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遏制高校之间的盲目攀高和重复建设,还能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培养造就真正能够“顶天、立地”的人才逐步引导公众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改变,形成良性循环。

    2 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增加投入,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就业指导服务,全面提升大学毕业生职业获取能力和职业环境适应能力。就业指导不是简单的行政工作,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方面发展,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学科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干部、教师,学校要制定政策,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学校应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足的事业经费。在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上,高校应力求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选择职业时把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结合在一起,树立远大志向;二是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完善自我。增强在毕业生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三是教育学生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创业意识,培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创新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整体教学中突出上述重点,有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增强教学效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应注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改思路,发挥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技能训练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主题培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技巧、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等。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招聘”、“模拟自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择业决策、面试程序、面试礼仪、面试技巧,训练学生的择业技能。以现实中大学生就业维权或违约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时播放就业指导相关专题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在课余,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与专家座谈;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强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相关热词搜索: 高校毕业生就业 能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