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协同发展:产业集群背景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时间:2021-03-05 07:59: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先进模式,同时也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外部因素。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产业发展状态,产业集群的 “群”特征、“链”结构和“网络”形态,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引发了高等教育资源以各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所在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催生出新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形态和科研组织模式。因此,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着眼点,确立以组建大跨度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 0030-07

    收稿日期:2013-0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内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L11AJL016)。

    作者简介:王少媛(1970-),女,辽宁凌源人,辽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基于地缘、技术、价值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特定领域形成的产业群体”[1]。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被认为是产业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标志。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2]。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整体产业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互动关系

    根据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群”特征,即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对聚集。二是“链”结构,即以一个或几个企业为龙头,聚集了一批分工明确、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极强的配套能力。三是“网络”形态,即除主体的企业之外,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能够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资金、信息支持的相关机构或组织,与主体的集群企业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关系,并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公共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一系列集群共享的规则、程序和制度。四是依靠创新。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企业依靠提升知识吸附能力、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推动了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整体优化,从而改善了企业与区域的技术创新环境,赢得了企业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阵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是产业链上各企业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校作为一种外部能量,是推动集群企业由无序到有序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企业主要依托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共享等手段获得经济优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极大地满足了集群企业对优秀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诸多需求;在产业集群发展成熟阶段,创新技术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功能则满足了集群企业对知识吸附、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现特定区域内高等学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是形成拉动效应、实现整体加强、两者共同前进的根本路径。

    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具有协同发展的利益基础。一方面,集群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协调合作可以找到创新的源头,大大提升其知识吸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满足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协调合作,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使学科建设获得发展活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双赢关系,不仅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更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这种全新的产业形态,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群”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空间位置上的相对集聚,更体现在企业间互相合作、相互竞争和彼此依赖的专业化分工关系,以及因维持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共享平台、共性规则、共同制度等。这些特征与在非集群化状态下的企业存在状态不同,体现了各企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打破以往“点对点”服务模式的需要,体现出一种“群”服务的特征。这种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可以推动高等学校向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进而改变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各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需求引力,会极大地促使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及科技力量,以各种方式向集群企业靠拢与集聚。而且,由于企业的“群”结构存在,高等学校在向产业集群的集聚过程中,为缩短和减少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往往会通过设立分校、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进驻产业集群所在地,进而引发高校集群的产生。

    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心为例,自“一五”时期开始,围绕着国家整体的工业基地布局,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服务指向明确的高等学校集群。如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地区高等学校集群;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高等学校集群;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高等学校集群等。这些高校集群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基础,与老工业基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和互动关系[3]。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崛起,我国传统的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部分高等学校的办学资源、毕业生以及科技力量开始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新的跨区域的、以服务大经济区和产业集群为指向的高校集群正在形成,展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除了行政力量动因之外的经济推动因素的影响。而且,新的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也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如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等,就是因为大学资源在某一地区的汇聚,通过知识中枢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的集聚。这充分说明,产业集群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第二,产业集群的“群”特征使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式发生着改变,进而深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已经不仅仅是以个别企业的形态出现,而是突出地以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群形态出现。因而,高校对产业集群的服务,将突破“点对点”、“点对多”的服务形态,更突出对“群”服务的特征,呈现出“多对点”、“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出现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配合与相互融合。如此状态,将会促进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等大跨度的高校集群、学科专业集群的出现,进而深度影响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布局状态。

    所谓大跨度的学科集群,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群)之间的聚合、结合与融合。其特征:一是聚合性,是指多种学科或多个学科群的汇集与聚集;二是关联性,是指各学科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需求。究竟哪些学科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学科集群,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学科集群既顺应了现代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演进路径与方式,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复杂关键性技术解决的跨学科需求,是高等教育为适应产业集群特性而进行的重大变革。

    所谓大跨度的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的岗位需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有机聚合。专业集群的特征:一是与产业链上各工作岗位的对应性;二是各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和相近性。高校的哪些专业能够聚合到特定的专业集群中,同样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与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与集群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直接相关,并具有上下游的互补性。专业集群的存在与产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相近职业中的流动性需求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相同、相近性质专业课程配置的调整与优化。

    (二)产业集群的“链”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明显的“群”聚现象之外,同时也体现出“链”状结构特征,即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达成整体竞争优势。这种“链”状结构,要求高等教育的服务必须追踪产业链条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成熟。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的链状结构催生了高等教育的链式服务,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科研组织结构。产业链无疑是创新链的载体,技术创新必须附着在产业链上进行。学科作为知识的基本单元,从理论上讲,每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都能通过学科来组织攻关并实现突破;每个学科都可以为产业链提供服务,并在每个环节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但是在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其产业链涉及到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汽车文化赛事等多个领域,更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机械、电子信息、新材科、软件、交通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这种链式结构和多学科需求,使企业的技术攻关,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突破单个学科、单个项目的单打独斗现象,凝聚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学科群和学科链,更需要多所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大跨度的学科汇聚和协同,形成交叉优势和群体优势。这必然会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机构与科研攻关形式产生深度的影响。

    第二,产业链上各技术节点间的高度协同性,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主体间的高度协同,这将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产业链上各关键技术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使附着在各技术节点上的科技攻关项目也不可能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客观上需要建立起能够推动各项目间有机联系、互相衔接与良好结合的结构体系。这对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企业、经济、社会之间的壁垒,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创新,又有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所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上的一种新型的变革形式。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了具有鲜明的“群”特征和“链”结构之外,更呈现出一种“网络”形态,即集群企业与相关的政府、教育与科研机构以及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成为一种频繁互动、不能分割的网状结构。许多学者认为,“集群产业发展中将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一种资本”[4],资本是联系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交错成网的结点。在这种资本构成中,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明显,而且“在资本充裕的产业集群中,专业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速度更快,也逐渐地引起企业对教育的重视”[3]。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教育是联结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教育作为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的供给方,发挥着人力资源开发、供给与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发育成熟期,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知识的承载体和知识溢出体,为集群企业的创新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着重要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适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功能与作用,取决于高等教育的结构状态,包括是否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持。这必将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以及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原则与目标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将产业集群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与性质,综合调整与优化其各个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对产业集群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推动产业集群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发挥程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把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调整,目标是实现1+1>2的综合效应。评判个体高校结构的合理与否,既要看它作为个体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也要看其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定位与作用的发挥。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目标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推动区域社会发展为根本追求,建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特别是产业集群布局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目标的关键:一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要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二是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适机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集群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基本适应;三是依据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适时探索以高等教育结构的超前布局和前瞻性调整,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路径和手段。

    (二)基本思路

    学科是科学知识划分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结构、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载体;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设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变化必然以这些基本元素结构的改变为基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与“网络”形态,要求区域内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有机配合、相互融合,形成符合集群产业链条上各技术节点需求的结构体系。基于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打破校际壁垒、学科壁垒和专业壁垒,以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合作载体和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重点,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区域结构和形式结构,形成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1.依据产业集群布局组建相对接的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以及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不同区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不同。如辽宁围绕两大基地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等12大类产业集群[5]。“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全省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100个以上,每个市将有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每个县将有一个百亿产业集群。而且,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依据其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性质与特色上也将各有差异。

    以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例。辽宁的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炼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制品等主导产业,拥有油气开采、农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等传统产业,以及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具备了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配套的基本条件。目前,辽宁已在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地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这种布局状况,需要辽宁在区域范围内打破产学研分割壁垒,充分整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省内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催化剂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农药、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设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等各方资源,分别与省内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精品钢材产业集群、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对接合作,定向服务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业链各节点上的技术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对口组建跨区域、跨校际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高效地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服务。

    当然,构建相关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专业筛选机制,更需要依据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目标,建立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对接合作的有效载体——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并形成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与产业集群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

    2.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是建国以来多次动态调整的结果,也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自主调节和高校自我调节的综合结果。其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整体布局是基础框架,改革开放后以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大规模院校调整、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局部调整,是形成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重要诱因。产业集群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在我国各区域迅速发展,已经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外部诱导因素,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集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状态,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需求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结构布局。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主要措施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倾斜与流动。由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成,往往处于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自然资源驱动型、龙头企业牵引型、招商引资型等其他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仍然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区位优势等因素,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科教基础并不一定很好。例如,辽宁本溪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营口大石桥镁制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等,都不具备相应的科教优势。为此,需要以产业集群的科教需求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

    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汇聚方式,既包括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并依托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基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包括对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进行局部的调整。如,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部分高校整体搬迁至产业集群所在地,或在产业集群内新建高等学校、设立大学分校,等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将必然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区域结构,形成与产业集群关联度较高的新的区域结构布局。

    3.组建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探索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以及“网络”形态,不仅对集群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围绕其形成的科技教育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也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共性要求。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正积极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的一种新型变革。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态,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新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鲜明地体现出产学研结合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优势。在这种结合中,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战略目标相同,创新任务一致,联结形式紧密,行动计划周密,因而就更有利于实现各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共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合作攻关,创造出创新效果倍增的局面”[6]。

    2008年,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应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布局,探索组建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从组织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完善其组织架构,以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与补充。

    4.对接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所培养人才的规模、类型、层次与外部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满足程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使任何组织和部门都难以提供社会需求在层次、类型、专业和数量上的准确信息。因而,追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宏观有序、大体平衡,同时用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替代机制补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差距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产业集群发展背景下,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需要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类型的多样性,以提高对外部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以提高其进行自我调整的灵活性。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汇集和发布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各类人才短缺、过剩的市场信号及扩大高等学校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二是要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管理上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各个高校按照人才市场需求信号及生源情况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并确定相应的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三是政府要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各高校同类专业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排名情况,推动高校办学、办专业实现优胜劣汰。这样,在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管理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将逐步趋于宏观有序和大体平衡。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结构。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方式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其发展趋势与特征,构建符合其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结构新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述评[EB/OL].价值中国网,2007-09-1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企业[2007]2897号)[Z].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11-13.

    [3] 魏小鹏.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

    [4] 庞昊琳,朝克.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学科群建设的研究[J].网络财富,2009(5):28-29.

    [5] 杨为群,董新伟.承接产业集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加强辽宁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2.

    [6] 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学研结构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14-1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