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浅谈“双创”教育背景下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时间:2021-03-05 08:00: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双创”教育的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从自我做起,立足于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是我们要面临和思考的新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尝试着提出了采用work shop和living lab、開放分层培养方式和创新教师团队建设的培养模式,以期对时下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点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创”;work shop;living lab;分层培养

    自从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之后,席卷全国的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走进了各行各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和普及双创教育。“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在艺术类学科的建设和艺术教育中,如何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理念、重新思考课程设置、布置教学实践乃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一、艺术类“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艺术类“双创”人才培养的认识度、认可度不高

    我国与国外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其双创教育的环境相对比较滞后。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和已经十分成熟,不乏许多艺术类的高校。比如,美国的艺术类高校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放在了创业能力的首位;日本的双创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加坡的双创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在我国,提到双创,首先放在的是人文学科和理工科,并没有把艺术类的专业和人才重视起来。其实不然,正是艺术类学科的个性化和独特性,注定了艺术类相比起其他学科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力和魅力。

    (二)艺术类“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艺术类高校开设的双创课程大都以理论知识的直接讲授为主,缺少一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实训模拟的条件,很多已经开展的课程也只是利用一个学期或者短暂的学年进行,很难深入,也难以形成体系。一些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有很多仅仅是参加过短期培训或看过几本书的教师,很难具备扎实的双创教学功底。

    二、艺术类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创新课程体系,采用work shop和living lab的方式

    work shop和living lab的方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学生们通过work shop实现了校企合作,学会了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与运用,更锻炼了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living lab的方式,补充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进行团队设计或者是进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如:团队中的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专业的同学共同协作、各自发挥其专业优势,完成全部的设计项目或者参与到设计链条以及产业链开发的设计上来。这样,学生既锻炼了综合设计开发的能力,也在团结协作中认识到了集体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对创业能力的提高和毕业后走向社会都有极大地帮助。

    (二)开放分层培养方式,多渠道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艺术类专业的特性注定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构建艺术类个性化教育课程培养方案,推动创新创业课程进入专业必修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实施分类、分层次实践实训,因材施教,既满足了个性化能力提高,也做到了普遍与基础性兼顾原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双创类的大赛,以赛带教,以赛促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较具前景,具备一定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项目,要聘请一些企业中的创业精英来进行指导,时刻鼓励学生勇于融入社会,勤于钻研,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

    (三)创新教师团队建设

    没有强大的师资作为保障,双创教育不会取得大的成果。在双创的师资选择上,要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企联动的方式。校内组建教师团队,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校外聘请一些实战专家,吸收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双创师资。另外,鼓励校内教师在一些知名的团体或企业中任职,更好的实现与社会的结合。此外,还可鼓励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选,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创新导师制指导模式。

    三、结语

    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紧紧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和国家新教改的机会,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对整个传统教育过程的一次革新,有了国家、社会的全员参与才能更加持久和深入。双创教育,利国利民、利社会。

    作者简介:李婷(1986-),江苏徐州人,新疆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艺术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艺术类 培养模式 人才 双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