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

    时间:2020-08-26 07:55: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结合我国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实际,分析了造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害的材料特性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并对不同因素下产生的危害肌理进行阐述,着重探讨了应对光损害、温湿度、有机体、空气氧化和杂质侵蚀等损害因素的应对措施和管控策略,旨在为降低文物发掘过程中的损坏程度、全面而有效地保护出土文物及其文化信息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损坏;原因;保护措施

    文物是其所在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文化、艺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文风貌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本质的关键介质。因此,在考古发掘现场,通过优化人为技术操作和设备环境控制,降低出土文物由于自身材质、特性以及环境变化而产生变质、变形、老化甚至损毁等现象,尽可能多地保留其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信息始终是考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考古发掘环境变得日渐复杂,也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

    1.1 文物材料特性因素

    文物在地下埋藏年代久远,不同遗迹所构成的地下环境复杂而多样,墓葬中的文物材料也是丰富而多元。这些文物在长久的地下埋藏环境中,会或多或少地与地下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反应,造成其在埋藏过程中就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导致其结构松散、材料孔隙分布密集而广泛等现象,不仅对水和空气的吸附能力大大提升,还会产生附着于文物表面和肌理的腐蚀物,如青铜器和铁器表面就会产生氧化物和氯化物等腐蚀物质。但由于地下环境的相对稳定且反应介质微小等原因,文物发生腐蚀的速度缓慢,不足以构成对文物致命的损害。而一旦将文物暴露于外界复杂的环境之中,其表面的腐蚀物便会发生剧烈反应,并受到光、水、气、物的影响,快速变质、变形甚至损毁,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价值损失。

    1.2 环境因素

    1.2.1 光腐蚀

    空气中光的存在不仅能够产生对文物的光辐射,造成文物结构内部C-C键和有机物分子的线性饱和的断裂,还会激化一系列的光电化学反应,造成文物材料本身及其表面的腐蚀物质在接收光照射下生成能够与其他介质发生反应的电化学要素,导致大面积腐蚀的产生[1]。

    1.2.2 温度与湿度

    环境的相对湿度与温度是导致文物损害的关键因素,这两个因素与空气一起是造成文物材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关键性介质。文物在出土的过程中,其所处的温度与湿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湿度和温度的同时增大会导致文物材料中的成分与环境介质发生反应的速率增加,加速文物的腐蚀与变形;而湿度降低和温度增大则会导致木器、铁器、织物、皮革表面开裂、起皮、脱落甚至碎裂。

    1.2.3 空气及土壤中的酸、碱、盐等无机物

    出土文物表面会附着一层土壤、杂质在内的附着物,这些附着物中的酸、碱、盐等无机成分,会在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下对文物本身起到很大程度的腐蚀作用。特别是出土的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物,附着在其表面的钙化土和腐蚀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就会与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发生迅速的反应,从而造成侵蚀的加剧。此外,工业化时代的考古工作还要面临空气中不良酸、碱、盐介质的侵蚀,尤其是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与空气中水生成具有高腐蚀性的酸性化合物,对众多文物都会构成严重的侵蚀。不仅会导致器物上的文字、符号、色泽丧失,甚至会造成文物载体的全面粉化。

    1.2.4 有机体

    主要是由外界环境中的霉菌、微生物和病害虫导致的损害。由于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隔绝于氧气等气体,几乎不受有机体的侵蚀。但在挖掘过程中,附着于其表面的有机体开始在外界环境的催化下快速生长,再加上外界空气和土壤中的霉菌、微生物等有机体的大量存在,便会产生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变色以及有机体分泌物造成的不良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文物开始出现褪色、变色,特别是纸张、织物、皮革、木器等材质的文物甚至会遭受严重的虫蛀,以致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1.2.5 气体

    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会与纸张、织物、皮革等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其褪色、变色、变形、碳化、结构离析等。氧气与水分子的结合也会对青铜器和铁器及其表面的腐蚀物发生反应,生成粉状锈迹。尤其是在工业的酸性环境之下,这种粉状锈迹会迅速蔓延,从而导致金属文物腐蚀速度显著增加。

    1.3 人为因素

    一方面,由于参与考古发掘的很大一部分现场工作人员都是考古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相对缺乏的技术工人、农民工,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很容易因为操作的不规范和保护工作的不到位而造成文物的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在组织考古挖掘之前没有对周围的环境及出土文物做好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导致文物在出土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不到位。

    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和优化策略

    2.1 强化考古发掘组织前的文物信息及环境信息的分析与调查

    导致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损害的两大原因,一个来自于出土文物本身,一个则来自于考古发掘的环境。故需要在考古发掘组织前期对遗迹所处的具体时代、可能涉及的文物及其材质特性进行勘测和评估,就不同文物的在出土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组织全面的预防应急抢救措施。同时,需要对挖掘过程中的光照、空气、温度、湿度、有机物以及空气和土壤中的无机成分进行全面调查,以实现对环境和保护措施的综合管控,降低挖掘过程中环境和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能够提高抢救修复措施的及时性和针对性,达到对各项文物的最大综合保护。

    2.2 出土清理、固化与现场抢救并行

    由于文物长期埋藏于地下,其表面包括土壤和腐蚀物在内的附聚物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坏,因此必须快速将附聚物清理干净。一般的做法就是利用75%~90%的乙醇加离水松土剂使附着土疏松,再利用不同部位的清理工具达到有效清理的目的[2]。但在清理过程中,文物本身的脆弱特质会造成其不同程度的松散,因此清理过程中必要的加固工作是关键且重要的。对于不同材质的文物要采取不同方法的加固措施,如对于铁器和青铜器的加固就可以采用环氧树脂将裂缝处进行加固,或用环氧树脂加二氧化硅点状加固的措施;而对于小型的文物则可采用织物绷带的加固给予文物足够的支撑,以保证在之后的抢救措施过程中不会造成文物的粉化和碎裂。在对文物进行清理和加固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文物及其文化信息进行保护抢救和整体提取,保存好挖掘过程中的数字影像资料。无法修复的文物可以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后,采用硅橡胶、石膏、聚氨酯泡沫等科学的材料进行封护提取,并标记好文物的出土档案,为实验室系统性的修复与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3]。

    2.3 合理控制挖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根据前期对文物及环境的勘察,选择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进行修复性的发掘,并针对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合理采取保湿、干燥的措施。当文物出土时所处的环境为水环境,就将出土文物经过必要的处理后在清水中浸泡;如果文物出土的环境相对潮湿,就通过加湿处理保持文物原有的湿度;如果文物需要处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则需在必要的密封措施之下,增施硅胶或二氧化硅等干燥剂,降低由于出土环境的变化造成文物的损坏。

    2.4 提高文物表面封覆材料的利用水平

    为了保持文物相对密闭的环境,隔绝其与环境中复杂介质的反应,一定要不断提高对文物的密封水平以及密封材料使用的水平。传统的方法可以采取透明保鲜膜或黑色塑料袋进行必要的空气隔绝和光隔绝,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真空抽装机、制氮机等进行密封与无氧存放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有的风貌。

    2.5 提前做好有机体的防治措施

    当下比较有效的有机体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具有高渗透、高扩散、低吸附作用的熏蒸药物,以消除有机体生长蔓延的机制与环境,并达到对细微缝隙处微生物及害虫清理,实现很好的有机体预防与治理。

    3 结语

    强化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保护抢救工作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键。只有做好现场发掘的保护工作,才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依据,从而为人类历史文明的溯源以及实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娟.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1):121-123.

    [2]刘扬.浅谈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J].赤子(上中旬),2015(7):61.

    [3]周毅.试论考古发掘过程中的文物保护问题[J].魅力中国,2013(31):109.

    相关热词搜索: 考古 损坏 发掘 文物 保护措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