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焊接工种按需培养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0-09-06 07:51: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针对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为合理的合作模式,笔者走访多个知名企业,记录整理企业的理想员工标准,提出按需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按需培养 中职教育

    中国分类号:G7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架,首要条件即是系统化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并较为成功的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以市场需求为目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及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地区的企业与学校互动积极性不高,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驱动力,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仍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企业生活,为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完成角色转换,笔者通过对企业深入了解,认为实现校企接轨应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技能实训,尽量使得学校的技能工艺方法接近现代化生产;另一部分是制度管理,尽量使得学校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化。

    为更进一步的完成校企融合,笔者提出:参照企业现状,在实训教学中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及管理。

    一、企业焊工现状

    靖江依托毗邻长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沿江经济区,兴起了以造船企业为主、钢结构企业为辅的沿江经济带。同时,靖江又是老牌的空调之乡,城北工业园区存在大量以生产空调为主的企业。以上企业多以焊工为生产主力军,其他工种配合焊工完成相应工作,焊接人才缺口巨大。

    焊接工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薪酬相对较高,导致了大多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识图能力不强,自主学习意识弱,对于新产品无法依托图纸自行开展工作。

    2.技能水平有限,无焊接学习背景,不懂得对焊接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及护。

    3.生产浪费严重,节约意识需增强,尤其对焊丝焊条等不能合理充分得利用。

    4.团队意识薄弱,抵触额外工作量,对计划外的临时任务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针对以上情况,企业迫切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管理,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

    二、焊接教学现状

    焊工工作条件艰苦,家长对专业前景并不看好,不支持学生学习焊接专业,焊接专业招生困难,生源数量连年递减。这一现象在高等院校招生中也有所体现,导致职业院校焊接教师数量紧缺。

    笔者在各类交流会议上与兄弟院校相互探讨、总结,发现在教学过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焊接技术在近十来年的发展中,其技术、原材料、工艺等都在不断的革新,老旧技术和工艺已经逐步淘汰。但教材内容没有与实际生产技术同步更新,这样就造成课堂教学与实际需要严重的脱钩,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给以后的实训和就业也带来影响。

    2.教学方法亟需提高。焊接教师严重不足,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理论扎实,实践教学有所欠缺,社会在职的外聘教师实践能力强,授课经验明显不足。使得学生听课状态不佳,影响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兴趣。

    3.实训费用消耗大。每学期焊接实训所用钢材以吨计算,收支严重失调,缺乏财力支持,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練习达不到标准,对自身技能缺乏信心。

    以上问题是制约焊接专业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能否合理解决是焊接专业能否走出困境的重要转折。

    三、按需模式构想

    按需培养,即是在达成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从上述两点分析,为实现这一构想,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结合企业及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以如下改进:

    1.在现有教材的理论基础上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学中直接引入企业实际产品,围绕产品讲解新工艺、新方法,尤其重点剖析各类正规产品图纸,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教会学生使用焊工手册,有意识的布置陌生知识点为作业内容,培养学生自行拓展知识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与企业采取共赢合作,焊接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技能基础,完全可以进行简单产品的生产。以学校实训场所为依托。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学生为企业加工产品,企业可以低价向学生收购产品。这样一来,既能降低企业加工成本,又能解决学校耗材紧缺,还能提高学生实际生产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

    二是管理,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为了贴近企业管理形式,使学生就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生活,学校可以合理的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有意识的培养企业所需的行为习惯,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切入:

    1.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尤其规定浪费焊材管理办法,对有意浪费焊材的学生进行从严处理,在行为上遏制浪费现象,使得学生从害怕违反规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既能节约学校耗材又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助人为乐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充分利用班会课这一德育教育的主战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体班会,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够达到职校学生的标准,做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合格学生。

    四、可行性分析

    “按需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在理念上并無过大差异,可以说按需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加强版,校企合作在实施中取了辉煌的成就,但出现的问题也是众所周知,其关键就是如何增强合作内驱力!

    企业的经营策略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职业院校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主,只有找到两者合作的的平衡点才能在两者之间进行长久深入的有效合作。按需培养模式正是从实际出发,从双方的角度看问题,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合作方式。在学校层面:解决了耗材成本昂贵问题,促进了教师能力提升,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在企业层面: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人素质,培养了潜在员工,扩大了企业知名度。

    按需培养很好的解决了校企双方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高的可行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一线技术岗位的主要后备军。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维持地方稳定重要因素。按需培养模式的合理实施,于职校、于企业、于地方经济都具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工种 探究 焊接 按需 培养模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