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军旗升起的地方

    时间:2020-09-10 08:01: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了解党史军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面军旗,是保存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它是在江西省修水县城的一座书院里,由何长工、陈树华和钟文璋设计,于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出发时打出的。按理,修水县是军旗升起的地方。那么,军旗升起的地方为什么不是修水,而是南昌呢?

    这里所指的“军旗升起的地方”,是象征意义上的。

    1931年11月7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就在同一天,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决议指出:“中国工农红军是由南昌起义开始组建的,决定以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城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江西省省会南昌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古城,,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南昌历史悠久,是古代中国东南有名的都会,故称“洪都”。元、明、清以来皆为江西省会所在地。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1986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近代,南昌则以1927年8月1日举行的南昌起义震惊世界,举世闻名。由于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英雄城”、“人民军队的摇篮”。

    在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忘不了国民党政权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忘不了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忘不了南昌起义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鼓舞,忘不了起义军南下广东血战湘南最后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从此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功绩。

    腥风血雨的局势

    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最终落到了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总代理人蒋介石手中。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全面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路线,背叛了革命,相继实行“清党”和“分共”,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大屠杀。一时间,腥风血雨,惨案连连,无数共产党人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在革命遭受失败的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在蒋介石的屠刀面前吓倒。他们掩埋好同志的尸体,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毅然决定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从此,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领导工农武装斗争,席卷起以江西为中心的土地革命浪潮。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派遣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赴江西九江,组织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的部分力量,联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因发现张发奎已同汪精卫紧密勾结,李立三等决定抛弃依赖张发奎的原定计划,提议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行动。

    李立三等人的提议,很快获得了中共中央的同意。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人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负责这次起义的领导工作。于是,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便在这样的形势下发生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经过一番周密准备,中共动员和组织了两万余人的部队参加这次起义。主要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十师第三十团,第二十军全部,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第七十五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从7月25日起,第十一、第二十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向南昌集中。

    7月27日,周恩来奉中央命令,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从武汉经九江秘密到达南昌,住在花园角2号朱德的住处。他一刻也不懈怠,随即在位于中山路西端的江西大旅社(现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31日,前敌委员会决定8月1 日凌晨起义。

    8月1日凌晨2时,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左胳膊上系着白毛巾的起义军,迅雷不及掩耳般地占领了南昌的各处重要目标。起义军的马灯和手电筒的玻璃上,都贴上了一个红十字——“河山统一”,成为起义军之间联络的口号。

    起义军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第二十军第一、第二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古老的南昌城枪炮轰鸣,火光冲天,震撼着整个城里城外,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势如破竹,攻占了所有目标。8月1日拂晓,红日初升,战斗胜利结束。起义军全歼守军3000余人,占领南昌城。当日下午,聂荣臻、周士第率领驻九江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起义,并于8月2日率军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南昌城换了新天地。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总前委以宋庆龄等人的名义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义正辞严地斥责了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革命精神的种种罪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下设军事参谋团、秘书厅、财政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党务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处等七个办事机构,推举邓演达、宋庆龄、周恩来、贺龙等25人为委员。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为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方面军代前敌总指挥,下辖所属第九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共3个军2万余人。

    8月2日,南昌城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各界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当天下午,全城万人空巷,人们涌到皇殿侧广场,参加革命委员会宣誓就职的盛大典礼。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第一枪。它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以人民战争为主要特征的武装斗争的序幕,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革命运动。规模较大的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渭华起义等等,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狂飙,推动着中国革命不断走向深入。正如群众所说:“南昌一把火,红透半边天!”

    起义军南下广东

    起义胜利后不久,总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的计划,决定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取道赣东的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争取外援,尔后再次组织北伐,夺取革命的胜利。

    8月3日,朱德率领第九军部队冒着绵绵细雨,首先踏上南下征途。4日和5日,第十一军、二十军形成左右两路纵队也先后出发。由于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时比较仓促,又是冒着酷暑远征,加上给养困难,斗争环境极其严酷,导致起义部队减员较多,到达临川时,总兵力只剩下1.3万余人。

    听到南昌起义的消息,蒋介石大为震惊。他组织大军围追堵截,企图消灭起义军。起义军在南下途中,同国民党部队进行多次激烈战斗。8月25日,起义军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趁敌军尚未集中,向壬田守军发起进攻,经过3小时激战,冲破对方防线,歼其一部,并攻占了瑞金县城。接着继续南下进攻会昌,激战至30日,攻占会昌县城,歼敌6000余人,缴枪2500余支,起义军也付出了伤亡1700人的沉重代价。

    起义军在军事上的失败,关键战役发生在潮州和汕头地区。会昌战斗后,起义军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占领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之后,主力继续南进,于9月23日占领潮州、汕头。这时,起义军因筹措经费等原因在潮、汕地区滞留了三四天,未能按期推进,致使粤军和桂军对己形成前后夹击之势。10月初,起义军各部在汤坑、三河坝一带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遭受严重挫折。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不得不分散转移。

    起义军余部为保存自己的革命力量,进行了分流。他们主要分为两部分:在二十四师第七十四团团长董朗等率领下的1300人转入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军会合,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创建了海陆丰红色政权;在朱德、陈毅领导下的800人,艰苦转战闽粤赣湘边区。

    一座胜利的历史丰碑

    在林林总总的党史、军史、国史图书中,都说“南昌起义失败了”,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呢?笔者的观点:南昌起义不是“失败”,而是胜利!

    铁的历史史实是不容否定的。军事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共产党人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的首次起义,以消灭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夺取了在蒋介石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位置的南昌这样一个大城市,这样重大的胜利,无疑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政治上,起义后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这是一个政治宣言,它像一把尖刀插入蒋介石的心头;形式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8月2日在南昌城召开了各界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那天,南昌城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军民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欢庆声充满大街小巷。可见,无论从史实上、理性上,抑或是感情上来认识南昌起义的结局,它都是胜利的,而不是失败的。

    也许有人以起义军最终在军事上的失败,来对南昌起义作出失败的定性,这是极为不公证的,也是极为不科学的。起义军从转移到最终在军事上的失败,与南昌起义的胜利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了。

    当时,敌强我弱,起义军不可能在胜利之后占据南昌这样的大城市,因而,转移是必然的。即便是起义军在转移过程中遭到了重大挫折,这与南昌起义的胜利并无矛盾。犹如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难道能讲前四次反“围剿”也失败了吗?我们不能因中央红军的转移,而说反“围剿”战争都失败了。正如,红军长征是胜利了。我们能因为中央红军长征之初有8万余人,到了陕北仅剩3千余人,而说长征失败了吗?那显然是不能的。历史告诉我们,南昌起义是胜利的一次起义,南昌起义是载入历史丰碑的一次起义。

    我们来看看南昌起义部队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吧!朱德、陈毅率领的余部,在赣南实施了三次整军后,组织部队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正是这支著名的“朱毛”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央苏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成为中央红军的骨干力量,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把中国革命推向高潮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锻造人民军队诸多将帅和军事家建功立业的最初舞台,从这里涌现了一大批治国治军的名人。纵横驰骋在南昌起义疆场上的,除周恩来、叶挺、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谭平山等著名共产党人之外,共和国的十大开国元帅有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等六位,十员开国大将中有粟裕、陈赓、许光达等三位,以及肖克、陈奇涵、赖传珠、周士弟、杨至诚等上将。

    在人民军队的摇篮里,哺育了一代开国将领,南昌无愧于英雄城的光荣称号。

    红色景观点缀英雄城

    南昌起义的枪声已渐渐远去。而无数红色景观却点缀在这座“英雄城”东南西北,闪耀着南昌起义的历史光辉,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永远的见证。

    以“八一”命名的红色建筑物和纪念场所,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南昌城的中心区域。八一大道车水马龙,全程十余公里贯穿英雄城南北,成为南昌城的十里长街;八一起义广场,这个曾经被誉为仅次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聚集场所,可聚集数十万人之众。广场南部耸立着高达55米的八一起义纪念碑,成为“英雄城”的象征;八一起义纪念馆雄居中山路西头,以声、电、光等现代科学手段布展的新展览馆,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一起义八十周年的到来;八一起义总指挥部刘伯承指挥部,八一起义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八一公园,还有八一中学,八一小学等地名校名,无不以自己能冠以八一为自豪……,就连那千年古阁滕王阁,也曾经沐浴着战火,成为南昌起义的历史见证者。

    在八一南昌起义八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赞扬南昌起义的伟大功绩、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的目的,就是为了以革命前辈的大无畏的精神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作者为《党史文苑》杂志主编。编辑:江力)

    相关热词搜索: 军旗 升起 地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