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儒家养生之道:欲养其生,先修其身

    时间:2020-10-05 07:53: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探索中华养生文化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下所倡导的全民健身。研究养生文化必然要先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养生文化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儒家养生之道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儒家养生之道在于修身养德,随之提出的建议就是我们当下所提倡的“严以修身”。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 修身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2—0101—03

    《全民健身计划》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有条不紊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全民健身文化的繁荣发展所带来的意义,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一首《健身好》的顺口溜:“自己不受罪,家人少受累,减少医药费,有利全社会。”《全民健身计划》利国利民,福祉后人。而养生恰恰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养生,即保养生命。杨祥全教授将“中国传统养生”界定为:中华民族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生命发展规律所创造的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理论和方法。而在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在健康方面华夏祖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哲学的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是 “天人合一”,我们的健康观也是来自于天、地、人、自然、四时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祖先从各个领域汲取智慧,创造了多种保持健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养生之术”。而我们的古圣先贤不只满足于养生之术的创造,还着力于养生之道的研究,就这样养生文化也应运而生。

    谈及养生文化,始终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关乎生命的教育上根深蒂固,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问。

    1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生命的沃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演进,是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民族历史上种种思想文明、观念形态的整体表征,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中国地域上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生生世世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显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传统杰出的文化。总体而言,就是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总称。文化能在人的心灵中形成潜在的能量,定向释放和发挥,理智与欲望的直接距离,以支持人的精神空间,使人超越自我,融进整体,达成成功的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套完整的、独特的中国特色的知识修养,区别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中,“贵生观”是其最基本的认识范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贵人重生”的思想,天地万物以人为贵,而人则以生为贵。“生”指的就是生命。而牟宗三先生也提到:“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我们要认识生命,就要从生命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养生文化的发展一直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哺乳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2 儒家文化——植根于“沃土”的参天大树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儒家文化也是聚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儒家学说的主流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春秋 “礼崩乐坏”“天子失学”的时期,孔子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思考,创立了儒家学派。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2.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在春秋时期,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私学地位,为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作为官学的儒家学派,在两汉时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法等各家学派的融会贯通,使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沉淀与激荡下,儒家思想也慢慢强化到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进行统治江山社稷的思想武器。归根结底,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决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是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精神和道德取向的核心。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自汉代以来,一直处于官学的儒家学派,以超越单一民族的观念和思想体系而存在。一方面,鼓励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襟,倡导民族和谐与友谊。儒家学派不是宗教,而是可以取代宗教的,它是一种对儒家思想的依附和依赖。儒家思想主张德化社会和德化生活,对中国人民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中国世界的共同文化和心理基础。直到今天,儒家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凝聚,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恰是因为儒家思想,以博大的胸襟,為儒家世界,为形成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2.2 修身思想——参天大树的“树干”

    习总书记在谈到“三严三实”精神时,第一个要求就是“严以修身”,可见“严以修身”可以作为“三严三实”之本。而“严以修身”的理念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修身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概念,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是人不断自省,完善自己的一种过程。儒家文化高度重视修身的重要性,而修身也与我们的身体、精神乃至国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提出,人天生就有“明德”,进入社会,“明德”被隐藏,通过儒家思想的教育,能够发扬“明德”,达到道德完美高尚的阶段,就必须要在“八目”中着手,而“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八目中,“修身”是其中的关键,也是最根本的。前“四目”讲的是做到“修身”所需要的方法;后三目是做到“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修身”是一个人全方位修养身心的过程人,也是人道德品质的全面形成的关键,更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2.3 淳养品德——参天大树之“养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篇章,这部经典的目的就是要让高尚的品德能够传扬和显现,理想的目的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即至善。“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程颐先生指出:《大学》是孔子遗留下的书,是刚开始学习的人进入道德的门径。《大学》能够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彰显了它在众多儒家经典的地位。而在这部经典的开篇就论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也在彰显了,培养品德在儒家文化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明德”,作为一种君子的入门修为,时至今日都有其重要的内涵和价值。现今社会所提倡的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与儒家理想化的目的不谋而合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作用,在其教育理念中,德育优先,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孔子曰,“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即君子所修养的是道德,这是最核心的,在孔子的观点里,圣贤君子就是具有高尚品质之人。在孔子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德育也始终是孔子教育的重心。

    德育教育贯穿古今。儒家的德育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而今天,我们从小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讲文明,懂礼貌”,遵守道德等等,都是一种培育道德的体现。而现在我们国家所做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这也是我们一个“德育”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道德的支撑,一个人的发展必须以道德为体现。而儒家养生之道的核心,其实也是一个培养“德”的过程。儒家思想这棵“参天大树”之所以能够生长至“枝繁叶茂”,是因为它一直所重视和培养的“德”成为了它的养料。“枝繁叶茂”,荫遮“沃土”,也是“德”的体现。

    3 儒家养生之道——脚踏“沃土”,背靠“大树”,吸收“养料”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养生之道看起来也是义理深邃。作者自身也是对自己一度产生否定,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所成就的儒家文化其实我等孤陋寡闻之徒所能领悟的?在作者迷茫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道至简”观点成为了作者在探究儒家文化的启明灯。“仁者寿”是儒家养生的核心观点,而要想成为“仁者”就要“严以修身”。因此,在“仁者寿”的基础之上,作者认为,养生之道,首先在于“修身”。《中庸》中提出“必得其寿”,指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要有良好道德修养者。儒家学派所提倡的修身养性有助于个人的养生,当然也有利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儒家学派的养生,不仅要健康的自我修养,而且还要做到道德养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如果不懂的“养生之道”,对于财、权、色等,毫无节制地贪图享用,就会对身心乃至社会产生伤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儒家学派人生修养、成就功绩的准则。这里的“正心”就是指清心寡欲,专心致志。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如果不能够节制,就会无法控制本心,人的身心也会一步一步走向深渊。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欲,不求权贵,不求财色,内心自然平静,让我们能清静而无忧,无怨,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养生不仅是用“养生之术”达到生命的长寿,更是为了体会领悟“养生之道”,为自己的人生实现理想和报复所谓:“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这才是儒家学派养生之根本所在。

    4 结语

    作者将中国文化喻为“沃土”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部关乎生命、关于人生的学问,它孕育指导了我们的生命以及生命价值观。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儒家文化是这片“沃土”上最伟岸的那棵参天大树,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仁”的提出,其实就是一个“修身养德”的过程,就像这棵参天大树的树干,为树枝树叶输送养料。儒家养生文化尤以修身为根本,注重品德的发展,而品德正是这棵大树所需要的养料。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都告诉我们修身养性,培育品德是养生的前提。身体健康通过养生之术可以实现,然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养生之道。“养其生,修其身”,与我们当下弘扬的“严以修身”不谋而合,“官场生命”需要“严以修身”,而我们的生命更需要“严以修身”,所以,欲养其生者,先修其身。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

    [2]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M].北京: 世界圖书出版公司,2013.

    [4]杨祥全.中国传统养生学[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 李国祥.儒家的养生思想探究[J].中国市场,2007(01).[6] 孙艳红.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7] 王 召. 古今名人的养身之道[J].陕西审计,2001(02).

    [8] 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9] 齐晓静.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济南:济南大学 2012.

    [10] 王文澜.儒家思想中的养生元素探究[A]. 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2.

    [11] 王晓宏.“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思想探析[J].江淮论坛,2015(03).

    [12] 蒋力生. 论儒家养生的特点[J]. 新中医,2008(12).

    [13] 谢惠蓉.儒家养生思想辨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Confucion Regimen:Cultivating the Morality Before Reaching the Health

    Sun Zhenjing Hou Wentao(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gimen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exploring the ancient and mysterious oriental wisdom of Chinese health culture, 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national fitnes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ecause the health cultur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lways occupied a central position.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do Confucian regimen study, the author thinks: Confucian regimen is self-cultivation, morality improvement, and proposes at the moment to advocate "being strict with one’s morality".

    Key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gimen culture Confucianism self-cultivation

    相关热词搜索: 儒家 养生之道 其身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