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比较分析“软实力”在美国和中国外交中的应用

    时间:2021-01-20 08:03: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变的越来越小。不同国家在科技、经济、技术、艺术、文学、音乐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通过“软实力”外交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以及提升国际形象。美国就是一个成功使用“软实力”外交手段扩散和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西方国家视中国的崛起为一种威胁,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比较负面。中国可以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形成自己的“文化符号”,同时运用“软实力”来提升和改善自身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软实力”;美国;中国;外交;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84-03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他发表在外交政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此后,这个概念在国际外交中广泛使用。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变的越来越小。不同国家在科技、经济、技术、艺术、文学、音乐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方便。米尔顿·卡明斯把文化外交定义为:“以培养相互理解为目的,在理念、信息、价值观、体系、传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等方面的交换。”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可以通过“软实力”外交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以及提升国际形象,从而使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自己,在世界舞台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约瑟夫.奈曾在TED演讲中表示:“权利的转移和扩散是世界政权中最主要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在一些西方人眼中成为一种威胁。一些“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不绝于耳,甚至还由此衍生出了“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以及“中国环境威胁论”。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软实力”在中国和美国的使用、它的实施对国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是否可以通过运用“软实力”外交手段来提升和改善自身的国际形象。

    约瑟夫是美国政治学者,他坚信:“不用强迫和报酬,让别人想你之所想,想你之所要的能力就是他所说的软实力。”在他的论文中,他还提到:“所谓‘软实力’即为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诱惑和吸引能力。以至于,在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上这个国家可以获得它所期待的目的仅仅通过其他国家对它价值观的赞赏、对它成功的崇拜和渴望以及对它执着的跟从。”另外,在“软实力”的基础上,约瑟夫还定义了“巧实力”的概念:“巧妙结合‘软实力’与‘硬实力’从而达到致胜策略的能力。”合理运用“巧实力”也可以帮助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在她的演讲中4次提到了“巧实力”,在她的陈述中9次提到了“巧实力”。

    一、“软实力”在美国的应用

    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在他的报告中要求美国政府大力拨款并支持“软实力”在外交、经济、通信方面的建设,因为他认为单靠军事武装力量不够保护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此外,在卢克的《美国文化外交与考古学:软实力,硬遗产》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国务院教育局以及文化部怎样积极的为其“软实力”建设搭桥铺路。其中福布莱特委员会和一些文化保护项目的大使基金所支持的政府项目,设有专门用于人员交流的专项基金。阿恩特进一步在他的书中解释到:“福布莱特委员会是美国国务院教育局以及文化部下属的文化项目机构。而教育局、文化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人员交流促进跨文化间的理解。其主要任务是使外国学者和专家到访美国并体验美国的多样化、自由以及民主。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之后,这些专家和学者回到他们各自的祖国,会把自己的见解告诉给身边的人们,不知不觉他们就变成了美国的代言人,美国利用他们的见解更有说服力的宣传自己。

    据文件记载,美国的文化交流项目力图授权、教育和吸引外国受众和本国参与者们培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并且展现出一种对世间万物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对自由、正义的尊重深深的存在于美国人的血液中,也影响着所有的参与者们。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向世界人民客观详细的介绍了美国的民主,让人们了解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文化习俗、自由以及法律意识等。托克维尔的所有见解都是建立在他本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之上的,虽然他极尽客观的叙述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但是从书中不难发现他对美国民主制的赞同以及对欧洲王权的厌恶。《论美国的民主》的发行,使世界各地没有去过美国的人透过托克维尔的眼睛看到美国,托克维尔也深受美国民主制的影响,回到欧洲之后力图推进欧洲民主制的发展,不知不觉的他已然成为了美国的代言人和宣传者。

    21世纪,随着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的日益深化,“软实力”不单单存在于经济和教育领域,还存在于电影、音乐、电视传媒、品牌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伴随着电影的热潮,美国的价值观、习俗以及文化也被世界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和追捧美国的时尚类节目、真人秀、美剧、快餐、流行音乐;人们接受美国的品牌、美国的一切。美国正通过饮食方式、时尚潮流、穿衣风格等方式潜移默化的散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为美国文化的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二、“软实力”在中国的应用

    在中国,“软实力”这个概念是从1990年在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开始普及的。而在此的几年之后,中国也在它自己的“软实力”建设上有所突破和成就。中国通过其悠久的历史和古老而丰富的传统吸引了很多世界目光,也参与了不少国际事务。但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却比较负面,比如当人们提起中国时会想到“世界加工厂”,甚至在一些外国人消费者的眼里,“中国制造”更多的使他们联想到质量差而廉价的商品、苦力加工厂以及破环生态加工厂等负面的印象,这些坏印象进一步限制和阻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软实力”的传播及建设。

    中国之所以会有如此负面的国际形象,原因很复杂。李洁在她的文章中写到:“一方面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中国所独有的建设‘软实力’的财富。但是,中国的快速崛起,自身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使国际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和怀疑。中国的和平发展方针被国际社会所质疑和担忧。”“中国威胁论”就是产生自对中国发展道路、执政思想和执政方针的误读。另外,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力的过度评估也是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周海琳和郭超贤在他们的文章中表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坏印象,比如中国通常向全球输出低价劳工;中国主要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所出口的商品大多是简单的加工商品,没有任何自主创意可言等。形成这些坏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是贴牌加工来自美国或者欧洲厂家的产品,也就是说中国相当于美国和欧洲国家后院的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创意、自主研发、无形资产都来自于别人。我们所出口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更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这种简单的加工出口不但不利于帮助中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反而帮助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宣传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透过商品,成功散播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文化。”

    在美国的“软实力”建设中,除了政府在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大力支持以外,在饮食方式、娱乐消遣、品牌影响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而生产也是宣传自身“软实力”的良好途径之一。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个平台,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尽量生产出蕴含中国文化特点、饱含中国味儿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政府也要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利用好自己璀璨的历史文化资源来树立真实、正面的国际形象。

    在西方国家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中国的“软实力”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而,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制定国际规范中的话语权依然不足。也就是说,中国的“软实力”还很薄弱,“软实力”中的说服力比吸引力要弱。约瑟夫.奈说过:“所谓‘软实力’即为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诱惑和吸引能力。以至于,在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上这个国家可以获得它所期待的目的仅仅通过其他国家对它价值观的赞赏、对它成功的崇拜和渴望以及对它执着的跟从。”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去“诱惑”“吸引”其他国家。

    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符号”

    除了美国,日本也是一个成功运用“软实力”并从中获利的成功例子。显然,日本为自己设立了一些有特色的文化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刺身和动漫。当人们谈论刺身和动漫时,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国家就是日本。通过食物和卡通,日本成功吸引无数外国人来到他们的国家,体验、感受以及传播他们的文化,从而国际社会更加容易接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他们也能够更好的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寻找到一种方式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好的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品质。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实力不仅反映在经济、科技和武装力量上,还表现在文化、意识形态、精神追求上。中国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形成一些可以吸引别人来体验文化生活的文化符号。正如周海琳、郭超贤两位学者所说:“建设‘软实力’中国有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它。”中国有四大发明和很多卓越的思想家,比如老子、孟子和孔子,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国也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建筑、神话故事以及各种美食。关键是应该怎么恰当的利用这些资源来建设我们的国际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形成独有的“软实力”。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缺陷,并且在努力的改善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者、专家、民众有更多的机会前往发达国家交流学习。改革开放政策也为外国人来访中国提供了更多机会,而国宝大熊猫也逐渐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

    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中国应该向世界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从而减少国际间的误解。我们不能被经济上所取得的进步和一些国内媒体的夸张言辞所误导,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在国际间的位置,去骄去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诚、值得信赖的大国形象。正如著名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所说:“文化多样化不应该成为限制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障碍,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及一同寻找消除误解的方法,这应该成为国际交流间的道德准则。

    虽然建设中国“软实力”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为达成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Arndt, Richard.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 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lles, VA: Potomac Books. 2005.

    〔2〕Care2. “Restore Funding to American Overseas Research Centers.”

    〔3〕 2011 (5 Jun. 2014).Clinton, Hillary Rodham. “Foreign Policy and Diplomacy.” (10 Jun. 2014).

    〔11〕Zhou Hailin and Guo Chaoxia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fluential Power of China Development.”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un. 20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相关热词搜索: 实力 在美国 中国外交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