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古文字书体的简化过程

    时间:2021-02-05 08:02: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文字的早期,图形为它的基本形态。远古时期人类的象形记事性原始图形便是文字的雏形。但这种记事性图形与绘画图形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象形文字是以记录语言为目的对物象进行简约的概括,有较强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其次,象形字中大量的线条及辅助性点画只是直观性的象征,以纯粹的符号去标识或象征物象的全部或局部式样、状态等特点。这些特征不能确切具体地指出像什么,只是一种符号标记。正是基于这种象形的似与不似之间才使文字从一开始就具有了独立于物象之外的自身形体的体系性价值。

    关键词: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7-0141-02

    文字的产生是以记录语言为目的,达到书写的便捷。这种实用性的客观要求推动了文字形体的简约化进程。在古文字的简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等时期。初期文字形体的简化在商代甲骨文字中就已经完成,但它们仍然保留着代表物象局部特征的形体式样,传递着“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字信息。其后虽有大、小篆的图案化发展,但并没有消除形象的残余,文字的基本性质也没有改变。只有隶变对古文字的根本性变革,才使文字形体进入“完全符号”的发展阶段,使书法从“仿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当时比较特殊的一种俗体字,而金文是当时的正体字。所谓正体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所谓俗体字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历来的统治者都轻视俗体字,其实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俗体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成的。

    古文字的产生是为了记录信息和传递意识而使用的,真正有规模到广泛使用要从甲骨文的出现算起。甲骨文主要是给商王以及高层人员看的,所以贞人刻写的文字非常规范,刻写每个原始字形的初文,都非常认真,细致入微。由于当时大部分还是象形文字,所以他们对待每个形象的刻写描述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唯恐脱离物象,造成误解,哪怕连一个小点也不肯忽略,这是甲骨文最初阶段的特点,这时期的甲骨文字形应该是非常繁富的。

    甲骨文是商代文字的主体,又称卜文,卜辞,殷墟文字、契文等,距今有三千两百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字形结构均衡对称,格局稳定规范。成篇文字大小参差,笔画粗细方圆有别。错落疏朗,严整端庄。书写在玉片、陶、骨片上的墨书、朱书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法作品。其字起笔圆如点漆,自然藏锋。横竖画住笔尖细如针,转折处圆润自然。显得庄严肃穆,富于古朴烂漫的艺术感染力。把玉米粒还小的字形刻写在坚硬的龟甲骨上,要刻写得非常规范,符合格式,下刀那么稳定果敢熟练。甲骨文在古文字书写性简化的最初阶段,对字形进行线条式的简化和省略式简化的改造。但仍然保留着代表物象局部特征的象形式样。与象形图画阶段相比较甲骨文的线条简单明确,结构更简练,具有很强的书写意义。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历史的母本,其作用域应用合成,意义影响深远。但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二、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也是商代文字的主体,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西周时期的金文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向为书法史家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首先,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中间部分肥厚而线条边缘较为锐薄。伴有块状实体。其次,圆转流畅,屈曲转引有法度。浑厚而沉稳。金文把美化装饰文字形体的手法用于书写金文字形的美化与规范上,确立了曲线美和文字形体的规范美。

    西周早期的金文从书体和书法风格来看,总的情势是清秀隽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在甲骨文以刀刻骨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变化,细长而直来直去的线条变为圆转流畅,这种书写风格的改变,开启了篆书的风尚。

    甲骨文挺劲的线条变得更加圆润。再次,粗细均匀,粗细均匀是书写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风格逐渐走向独立的装饰韵味。“在西周早期金文作品中,还出现两个非主流现象。一是线条首尾尖细或头粗尾细状,意味两种笔法共存的书写感较强的样式,它们与粗细均一的线条并行,但前者只见于早期,后者延续到中期。二是颇有规律的肥笔,属于象形装饰文字的子遗。”西周金文扬弃了首尾尖细,头粗尾细以及肥笔等现象,逐步走向工整。

    其前期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如武王时的利簋和天亡簋(或称大丰簋),字体平易古朴,笔画方圆兼备,具有凝练平直之气。这种对文字形体审美的自觉做法推进了书法审美自觉的形成。直接导致大篆书体的发展成熟。

    三、篆书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春秋早期的秦国文字,字形在西周晚期主要向规整匀称上发展,从潦草化到规整。形体特点笔道弯曲,平直。是文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

    大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古文字师法自然,据物绘形,一字有多种写法,结体上长短大小不拘,用笔潇洒自由,属于古文字未定型期。大篆体现了据物绘形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象形性质,近于图画,是秦以前的通用正体。

    小篆又叫秦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以前诸侯割据所形成的“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混乱局面,采纳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字”的建议,对文字进行整理和改革成为“小篆”。小篆对大篆进行了简化,淘汰了大量的区域性的异体字,使全国文字统一起来。

    小篆实行了严格的定型、定位、定音、定义,使汉字发展成为一个严整的、定型化了的科学体系。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小篆发展到清代,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属于古文字定型期。小篆结构统一稳定,书写线条化,偏旁简单化,笔画固定化,字形成纵势规整的长方形,奠定了汉字“方块型字”的基础。大小篆书的图案化发展和书写性简化,并没有彻底消除象形的残余,文字形体的象形性质也没有改变。只有隶书书体的变革,才使文字进入“完全符号”的发展阶段,使书法从“仿形”的发展状态中解放出来。

    四、隶书

    战国末期到秦代,隶书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篆书的渐渐变化而自然形成,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唐然先生说用隶书做笔录,社会上已经流行。官方书写量大,不得不用。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过程的核心内容。

    跟西汉早期的隶书存在细微差别。秦简出土后,很多人认为简上的文字就是秦隶,这应该是正确的。秦隶的出现,是我国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秦代的隶书和小篆相当接近,隶书以书写性实用为目的对文字进一步简化,以笔画部件取代方形线条,全面地省并改写字形,最终确立起新的结构和书写规范。使文字逐渐脱离篆意,同时进一步丧失汉字的象形意味,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字形扁平,字的构架多有方折棱角,笔画有粗有细,形成波势和挑法,使汉字形体出现了质的变化。

    隶书是篆书向楷书过渡阶段的字体,通过对结成汉字形体和结构的同化、异化、讹化、位移、简化等方式,对汉字的形体结构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并逐步把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将线条笔划变成了书写笔划,使文字由篆书的长方变为横方。这种从文字结构、笔划到形体上的变化,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具体奠定了近两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汉字形体的基础。隶书以下的近代文字,象形性减弱了,符号性加强了,成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M].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02.

    Discussion about the Simpl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Ancient Letter Chirography

    LI Ping

    (Art department,Jinzhou finance and economy college,Jinzhou 121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text, graphics early for its basic form. in ancient time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original figure proposed record of the embryo. but the record of graphics and painting i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images. First, hieroglyphics is to record the language for the purpose of the image in this review, there is a strong general and abstraction. secondly, the proposed a number of lines and symbols of assistant stipple but immediacy and the symbol or symbols to identify the lens or partial style, the characteristics. These features are not specific as to what is a sign to mark. it is based on the proposed seemed to be not like to make the text between from the outset of independence in addition to its image of a system of values.

    Key words: Jiaguwen;Jinwen;Lishu;subjection

    相关热词搜索: 书体 古文字 简化 过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