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哈尔滨市在地方志编纂工作管理中的一些探索

    时间:2021-02-11 07:55: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对修志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并升华到理论层面,指导新的修志实践进而丰富原有理论的内涵,是地方志事业成熟发展的需要。

    1982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编纂<哈尔滨通志、通史、专志、专史>的决定》,开启哈尔滨市编修史志的先河。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全市修志部门攻坚克难,到2000年36卷《哈尔滨市志》和近10部区县志全部问世。在填补哈尔滨历史无志空白的同时,十八年的修志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轮修志启动后,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人员对这些修志实践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推动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管理上水平、上层次。本文仅就哈尔滨市在地方志编纂工作管理中的一些探索做个归纳和分析。

    一、在总体设计上体现编纂工作管理的创新性

    (一)变丛书《市志》为一部志

    首轮修志《哈尔滨市志》设计为丛书形式,最后成书时为71部专志,分36卷出版。由于这是哈尔滨市第一次修志,断限上不封顶,下限到1990年,仅就城市的历史看跨越百年,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多个时期,需要记述的内容繁杂,各专志有独立成志的基础。二轮修志记述的时限仅有十五年,若独立成志,各专志的体量较首轮志书小很多且相互之间因记述内容的不同而相差悬殊,因此调整为一部志更符合二轮市志编纂工作的实际。

    (二)在结构上由篇章节体调整为篇章节目体

    哈尔滨市首轮修志设计为篇章节体,节是最基本的记述单元。但实际上不少节下都有多个层次,因为节下记述的要素不止一个,每个要素之间时间交错,背景有别,不分层次记述的结果就会犯逻辑性错误。为此二轮修志时调整为篇章节条目体,每个节下设若干条目,条目是基本的记述单元,每个条目完全可以遵循时间的脉络,记述的线条比较清晰。但综合情况无恰当的位置记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弥补缺憾,我们采取两种办法,其一设置综合条目,如“宗教”中在【寺庙】下我们既设若干二级条目,记载主要寺庙的改扩建情况,同时还设了综合条目“寺庙概况”反映哈尔滨市寺庙的总体变化;其二在具体内容的记述上打破惯例,允许出现综合性文字,如水务章堤坝建设中堤坝分散在不同的区、县域中,每一段有不同的名称,有自己独立建设脉络,如果综合记述,堤坝的名称不仅会反复出现,而且自身的建设情况凌乱分散,不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始末。因此我们突破了条目是最基本的记述单元的原则,允许条目下记述一段综合文字,再记述各段堤坝的建设情况。

    (三)增设凹显地方特色的内容

    地方特色是志书内在品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轮修志后,我们在首轮志书的基础上做了多个方面的尝试。如在城市纵览篇增加“区县概况”一节,不仅保证了城市志内容的完整性,反映各个区县发展的特色,也为突出整部《哈尔滨市志》的地方特色增加了浓重的一笔。首轮修志我们只在全书后设置了附录,编纂后期一些与行业联系紧密的原始资料因无处置放不得不忍痛割爱。二轮修志后,我们在章下设置了附记,收录与正文密切相关但因体量或体例限制而不能完整记述且不符合全书“附录”收录标准的内容,以补充正文记述之不足,这些内容都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首轮志书中政府决策在节下与其他内容并列,受体量限制记述的比较简单。二轮修志后,我们在“地方人民政府”章中设置4节反映政府决策,占全章的四分之一,体量约占全章的二分之一,具体包括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发展战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这些决策有别于任何城市,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家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过程。

    (四)将民主党派工商联独立设篇

    首轮修志,我们将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作为一卷。二轮续修我们设党派群团卷,将民主党派工商联单独成篇,与中共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政协地方委员会构成的党政事务篇并列,篇目设置上体现出对民主党派的尊重。

    二、在推进方式上体现编纂工作管理手段的多元性

    (一)由签订修志责任状到列入全市目标考核管理体系

    首轮修志期间,全市没有形成良好的修志氛围,也没有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一纳入,五到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成为编纂工作良性发展的最大难点。为了改善修志环境,有效推动志书编纂进程,在市政府的主持下,主管修志的副市长与各承编单位的主要领导签订了修志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责任状的签订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也确实发挥了作用,短时间内曾一度掀起了修志高潮。但是诸多主观原因和资料搜集难度大、修志队伍非专业化、可借鉴的经验少等客观原因决定了修志工作的周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随着承编单位领导的调整,责任状带来的压力也伴随时间的推移而缓解,现实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仍在制约着编纂进程。二轮修志启动后也曾签订过责任状但并未有实质性作用。全市对目标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也给地方志工作带来发展机遇,在市志办领导的多次协调下,2009年为了实现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全市专项目标管理,每年六七月份目标办都发文明确当年全市目标检查的项目、内容、分值,地方志工作就含在其中。年底目标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听取单位领导汇报、检查各项佐证材料。2010年又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全市共性目标管理,对推进整个修志进程,促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每到年底,好多单位都抱着自己的佐证材料来市志办要求给予指导,并对分值斤斤计较,在检查中对扣分因素刨根问底。一时间市志办由门可罗雀演变为门庭若市,良性修志氛围的曙光初现。

    (二)由撰写、审核完整志稿到试写、抽审部分志稿

    首届修志中各承编单位修志人员都是先接受市志办的业务培训,撰写完整的稿子后再送到市志办审核。执笔人对编写要求的把握程度只能以撰写的志稿来判断。如果其对基本要求把握不到位,可能写出的稿子问题百出。指导人员审核一遍也要耗费很长时间。随后执笔人要按照修改意见在志稿上逐一落实,一部志稿改下来往往要半年以上,编纂进度无从保证。二轮修志后,我们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抽审和试写志稿的想法。具体来说就是对已经先行完成初稿的单位,指导部门只选取一少部分稿件,指导执笔人修改,直至符合要求,再由执笔人进行余下内容的修改。对正要进入初稿编写的单位先指导其选择一节或两三个条目进行尝试性编写,再开始剩余内容的编写。实践证明,抽审和试写是避免在编写过程中走弯路、缩短编纂周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由主要依靠面对面推进、会议推进到与及时行文相结合

    首轮修志中,面对承编单位工作推动不力的情况,我们推进工作多数情况下是采取直接到对方单位中找修志人员、办公室负责人、委办局主管修志工作领导督促协调的办法和召开工作现场会、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形式。二轮修志中,我们认识到这种工作思路的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开始尝试通过强化行政力度,紧紧依托承编部门党组织来推动工作,使指导推动的手段更个性化。如面对多次机构改革引起职能调整、机构撤并的情况,市志办及时行文,明确由调整后的部门承担相关修志任务。如锅炉监察的职能原来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构调整后归属技术监督局,那么就由技术监督局负责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又如智力引进包括引进外国专家和出国培训两项内容,职能原设在人事局,后归属外事侨务办公室,人事局的修志人员或者编写合并前的内容或者把合并前的资料移交给外事侨务办公室。针对中直、省属驻哈单位整体工作滞后的问题,市政府专门行文提出工作要求。针对个别单位工作屡推不进的问题,市志办向其发出工作建议函,介绍贵单位工作进展在全市所处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各单位在传文中都会得到相关领导的批示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推进工作方式的这种改变,也让编纂工作本身得到推进。

    (四)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调查研究

    首轮修志期间,我们大多在工作会议召开前为会议报告的需要做一些调查研究,而工作会议不定期召开,有时间隔很长。二轮修志后,运用调查研究的办法成为一个经常性方法。在重大工作项目出台前,我们或召开座谈会或发放调查问卷或电话、网上征求意见。先后就《哈尔滨市地方志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资料年度化工作、《市情活页》、十四个副省级城市修志工作等做了问卷调查,还先后召开了全市地方志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资料年度化工作研讨会。同时在一年一度的修志工作推进会上还分片组织参会人员研讨。市志办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确实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工作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使全市修志工作推进措施有的放矢,具有很好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三、在质量控制上体现编纂工作管理的纵深性

    (一)在记述方面

    1.注意处理交叉重复。在志书中出现内容的交叉和重复是难以避免的。处理不好,不仅膨胀的是体量,更影响质量。为此二轮修志时我们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索。第一,对相同的背景,我们只在必须记述清楚的地方详细记述,其他地方出现则蜻蜓点水。如区划变化的内容作为背景几乎会出现在所有的内容中,不加处理的结果就是资料的过度重复。在总纂中我们发现后做了调整,即在专门记述区划的条目中充分记述、反映变化,在其他地方出现时则简要表述,如1996年底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后归属地区的五个县也合并到哈尔滨市,我们简称为“松哈合并”。又如在记述六个民主党派十五年发展变化的背景资料时无一例外都要涉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市委统战部出台的文件,为此我们在第一章民革市委中不啬笔墨并注明简称,在其他五个党派中直接使用简称。第二,处理好简单重复。其一是处理好文字与表格的重复。多数条目中都设了一个放映15年量变的数据表,如果文字重复记述这些数据就失去了文表互补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文字应重点记述数据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实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这样文字既反映了数据表无法展示的一面,也避免了机械重复带来的拖沓臃肿。其二处理好机械重复。虽然志书中并不多见,但处理不好也是瑕疵一块。如改革的内容,我们虽有专章记述,但要保持各个行业和部门记述内容的完整性也不能武断舍弃。又如人口管理记述的内容与民政、公安交叉。为此我们采取互见的办法,在某项内容的标题上注明“见××章(节)”字样。

    2.注意收录细节内容。首轮修志结束后,有人说志书就是大概述和小概述的组合,想找点细节的东西就难了。为了做些改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突破:第一几乎每个条目都有一个15年的数据情况表,一项事物的基本情况都在上面。如1991——2005年在哈尔滨市这个行政区域内曾有26个保险代理公司,我们设保险公司代理机构情况表,从机构名称、批准时间、审批部门、经营区域、负责人、注册资金、从业人数、办公地址、撤销时间9个方面反映公司的基本情况,可谓一目了然。又如在民主党派中设××党员担任特约员名单表,反映特约员的类别、姓名、在党派的职务、工作单位、职称、受聘时间、聘请单位,以对文字的综合内容进行补充。第二在记述政府或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时,不仅记述文件名称,还必须提炼主要内容。第三个别内容注重呈现资料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如在记述地方政府为民办实事时,每年办的实事都逐一记述,不少一件。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意见和建议,在记述时不做大的改动,尽量保持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

    3.注意彰显地方特色。这是每一部志书都在追求的东西,否则内容相近就不叫地方志了。为了突出这个特点,在具体内容的记述上,我们对地方出台的政策、部门创新性做法以及受到国家关注的事件和在本行政区域上发生的大事都浓墨重彩,彰明因果,展现全貌。在记述与哈市决策有关的国家省市的背景时则简单扼要、言简意赅;当记述内容涉及只是落实、贯彻省市相关政策时,并不直接记述政策本身,而是将省市的具体要求调整为哈市的具体做法的角度去记述。

    4.特殊情况允许超上限记述。二轮修志哈尔滨市志的记述时限是1991——2005年。但个别工作由于起始时间在首轮修志记述时段的末期,首轮没有收录。为了保持事物发展有个完整清晰的脉络,我们在记述时允许适当突破上限,绝不机械遵循二轮续修的起始时间。

    当我们处理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后,志书不仅增加了可读性,更增加了信息含量,提高了存史价值。

    (二)在审稿人员方面

    两轮修志的审稿程序都是四个环节,即初审、复审、终审、验收。区别在参与终审、验收两个环节的人员构成上二轮修志比首轮有了很大突破。首轮修志的终审人员除市志责任副主编外,聘请的专家是固定的。在验收环节首轮修志参加验收的人员除市志的主编、副主编外,其他人员也是固定的,他们来自统计、保密、文化、理论四个部门,而忽略了承编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固定不变的几个专家参与了71部专志的终审和验收工作。虽然这些专家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尽职尽责,但因为工作领域的局限性,客观上不能很好地对所有专志行驶自己的审核职责。这个格局显然存在缺憾,为此二轮修志中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将志稿保密方面的把关下放到承编单位,市志办不专门吸纳保密方面的人员参与把关。其次在终审环节为每部志稿聘请不同的特约编审,他们都是从对志稿记述的行业特别熟悉的专家、领导中挑选出来的。再次,在验收环节,我们将承编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审定验收小组成员并明确他们的责任,要求他们必须看稿、签字认定。现实情况是多数单位领导第一次看到部门志,也感觉到责任的重大,有的亲自审稿,有的委托专家审稿,也确实发现了前几次审稿中没有发现的问题。

    由于在终审和验收两个环节中我们聘请了不同的专家或领导参加审稿,名副其实地做到了评审专家千志千面,较好地起到了把关的作用,提升了志稿质量。

    以上是我们在二轮修志中的一些突破和尝试。由于哈尔滨市两轮修志没有间隔,给予我们理性思考的时间太少了,对经验的总结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后还应多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修志经验,为下一次续修做好铺垫。

    相关热词搜索: 哈尔滨市 编纂 在地 探索 工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