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述评

    时间:2021-02-17 07:53: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在政治发动以后,中国教育界开始了实践探索,同时学术界围绕师德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路径构建、历史资源挖掘、价值功用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目前这一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国家理论创新模式出发,这一课题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理论实践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述评;国家理论创新模式

    一、研究缘起: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政治呼吁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价值多元化时代,中国改革的深度推进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社会转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顺应国内外形势而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并日益引起政界、学术界等社会各界最为广泛地关注。

    在政治呼吁层面上,胡锦涛在200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和2007年的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都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立德树人的前期政治发动。

    2010年7月,我国公布了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首个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这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2012年11月,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共十八大报告胜利召开,在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十八大报中,再一次在战略高度的意义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成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意见。

    从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到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多次政治呼吁发动以后,终于明确写进党的报告,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南针。

    二、研究现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学术关注

    在政治呼吁发动以后,学术界和教育界开始进行“立德树人”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在理论研究层面,“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目前主要围绕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实践以及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立德树人的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张先云也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师德;并详细阐述了“立德树人”工作中“师德”的具体内涵: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根基,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师德的源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师德的风范。周杰在对教育理想的概念、核心内涵,教师共同体与远大教育理想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后,进行了如何构建教师共同体以重塑教师“立德树人”远大教育理想的初步探索;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具有共同职业理想的职业共同体,“立德树人”就是这个职业共同体共同的职业理想。一些学者不仅指出师德与师资队伍的重要性,而且为师德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设计了具体的方案。翁铁慧认为,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刘戈从增强敬业意识、笃学意识、创新意识和师德意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立德树人与高校教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迟乃坤着重于从教师培训教育、考核管理、评比监督、示范引导和表彰激励等几个环节探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现有赖于成功的实施路径

    当前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李卫红和李宣海分别强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完成的关键环节。薛进文总结了南开大学实施“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工程 ”5年多的经验,呼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和立德树人的独特功效。潘静等人在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后表明,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活动载体。赵铸结合大连民族学院的工作实际,探索并提出本科生班导师的立德树人重要实施路径,并发挥独特功用。选修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立德树人中也发挥着独特优势;也有个别课程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由以上研究可知,校园文化、党支部组织生活、各类课程、辅导员队伍、班导师制度等都成为成功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或有效途径。

    除了以上研究者对某个物质载体或实施环节的强调以外,也有部分学者为成功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一揽子的路径规划。叶上雄在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素质教育论述的体会时提出:立德树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依据和主要内容;立德树人既重在践行,又要读书明理;既要从生活出发,又要引导生活前进。项进和田红芳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在队伍建设中,体现在学生发展服务体系构建中,贯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张朋钊对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进行了专文探讨,提出如下三大措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建设先进性校园文化、健全服务育人机制。在翁铁慧主编的《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一书中,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设等八大议题,展现了作为全书灵魂的“立德树人”理念;而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对实施路径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出四大对策: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推行“学科德育”;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

    (三)立德树人与德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德育内容和目标的集中体现,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立德树人往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被关注。李雪冬认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观,为把学校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刘爱民也认为立德树人是全面提升德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提出在凸显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推进学校德育实践也要构建社会大德育体系,共同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2012年十八大召开前夕关于教育问题的社会大讨论中,翁铁慧解读了立德树人与德育的关系,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

    关于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等方面,虽然成果不多,但是也已经有学者涉及。比如,项进和田红芳阐述了“立德”和“树人”的具体内涵:立德,要立“师德”;树人,要树“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浓缩,也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规范。这一价值体系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在全民现代公民意识塑造和政治认同培养中都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浩歌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下的价值规范,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也蕴藏着深厚的德育资源,这些历史遗产也是当下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朱哲等人就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研究,他们通过挖掘孔子的教育思想,追溯立德树人的历史文化渊源,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邱伟光独树一帜地考察了立德树人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承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才价值评价要求、提高德育效应的价值路径选择。

    三、研究评价: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的局限性与前景

    (一)现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有意义成果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自政治呼吁的六年多时间里,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从2006年在政治局学习会上被提出到2012年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被写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重要指导意义的党代会报告,这个过程展现了德育问题从民间的“社会问题”进入正式的“政治问题”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最终成为一项“国家议题”。第二,立德树人的前提是对所立之“德”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初步界定其为“师德”、“教育共同体的职业道德”等内容。第三,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施途径研究,目前学术界着墨最多,部分学者从某个具体途径入手,也有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实施路径涉及德育过程的多个方面因素,比如文化、管理体制、教育队伍等等。第四,目前学术界关于立德树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立德树人与德育之间、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并不多,但是围绕这些方面所开展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五,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实践中已经展开,学术界和实施单位也比较及时地进行了经验总结,形成了一些经验成果,这些经验成果将在丰富立德树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推动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为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提供现实基础。

    (二)现阶段研究的局限性

    总体来说,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还不是非常充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立德”是“树人”的前提,目前学术界对“立德”的内涵阐述不全面,所立之“德”不仅包括学者已经指出的“师德”,作为教师人格素养的个人品德和作为职业素养的职业道德;“德”还应该包括全社会共同尊奉的价值规范,在现阶段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立德树人是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在逻辑上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关联性,当前学术界在这几个概念之间所具有的逻辑联系阐述上不清晰,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部分研究几乎完全抛开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专注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或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人为割裂逻辑关系。第三,虽然当前学术界对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最多,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只偏重于育人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缺少一个全面的、内在关联的、并且能够相互支撑的可行路径网络。第四,目前研究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完成的保障机制还没有涉及,几乎是空白。第五,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确立的必要性与功用研究不足。第六,目前学术界对各类高校和中小学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方略的经验总结不够,许多有益的经验无法得到推广,不成功的做法也无法在理论上做出反思。基于以上思考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的意义及前景

    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厚德载物、“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三大功业,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人格的“君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提“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政治呼吁、教育实践和学术探索将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现代诠释,让那些历史遗产古为今用,重新焕发传统理论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先云.正确理解“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师德”内涵[J].高等职业教育,2011(04).

    [2]张朋钊.立德树人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

    [3]张秋敏.实践“成功德育”坚持立德树人[J].北京教育,2010(01).

    [4]赵铸.发挥本科生班导师的立德树人功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5]刘戈.立德树人与高校教师素质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相关热词搜索: 树人 述评 立德 研究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