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现代化视角下的都市文学文艺理论流变

    时间:2021-03-07 08:00: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文学与社会的角度切入研究现代化视角下的都市文学文艺理论流变,跨学科地论证都市文学文艺理论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自然主义,生态文学和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新儒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相应的社会下,都市文学创作的文艺理论。

    关键词:现代化 都市文学 文艺理论 流变

    一、现代化视角

    何谓现代化?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韦伯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他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与结构方面的问题,而是“合理的常设企业、合理的核算、合理的工艺和合理的法律”,以及“合理的精神,一般生活的合理化以及合理的经济道德”。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取以下说法: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准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以民主和改革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专门化和互补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历程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地区已进入后工业社会,而有的地区刚进入前工业社会。

    二、文学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文学与社会

    文学与社会关系紧密。文以载道,体现的正是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即体现了文艺理论上的“解译”观点。“对文学作文化意识形态界面上的解译。它关注文学述说了什么——作品反映、再现、表现了什么(社会政治风雨、阶级群体心声、个人情感意识),关注作品思想内涵代码信息的‘解译’。”[2]

    对文学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分析希腊的艺术哲学产生的原因,从种族、时代和风俗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艺术哲学的产生与社会紧密相连。[3]

    (二)城市与现代化

    现代化首先在西欧启动,西欧社会由此经历了早期工业化,部分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之后,现代化在全球扩张,先后进入早期工业化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

    现代化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化,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出现。同时市民社会也促进了现代化的进程。“市民社会的出现成为西欧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市民社会的出现,在西方,是随着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而开始的。市民社会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封建社会的格局,市民社会在封建社会的主流体制之外不断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4]

    (三)现代化与都市文学

    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的工业化进程时期,文学的话语各具特色,尤其是都市文学,这一与市民社会紧密联系的文学,更深刻地体现着现代化历程的烙印。

    “像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或浮士德的甘泪卿这样的女性却是不能仅仅依靠类比去进行解释的:今天的人根本无法体验到他们的问题,因为导致其冲突的外界环境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社会资料以及这些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特征,正是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功能的资料。”[5]

    三、前工业化社会时期的都市文学自然主义特征

    (一)前工业化社会

    在理解“前工业化社会”之前,有必要理解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就是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工业化本身的过程以机器的采用为界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在采用机器以前家庭手工业不断地独立,形成专门的工业行业并不断地扩大的过程;二是采用机器以后,机器生产不断地向独立的手工工业行业渗透,导致机器生产工业部门(也即近代工业部门)的形成和扩大。不妨把后一阶段的工业化叫做近代工业化,把前一阶段的工业化称作原初工业化。[6]

    中国的原初工业化是作为必要产品价值生产手段的原初工业化,并且只限于长江三角洲一隅。[6]长三角原初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的代表城市是上海。

    海派小说的发展与上海的城市化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说百年历史看上海,上海在1830年前的历史是寒碜的,然而,它却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工商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同步于西方文明——我国的第一家影院、第一家画院都落户于上海。

    上海的国际大都市氛围孕育了独特的海派都市文化,都市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崇尚公平与规则、公民角色具有多重性、人口流动极其大、时尚流行的前沿地的特点,具有包容性与悖论性。

    (二)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与科学

    根据左拉本人的意思,“自然主义”术语有以下的意义:

    文学自然主义就是返回自然,返回生活,返回人本身,即在对现实的接受中,经由直接的观察和精确的剖析达成对人世真相的描写。就此而言,文学家和科学家所面对的任务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以现实来代替抽象,以严峻的分析打破经验主义的公式。只有这样,作品中才会有合乎日常生活逻辑的真实人物和相对事物,而不尽是抽象人物和绝对事物这样一些人为编制的谎言。一切都应该从头重新开始,必须从人存在的本源去认识人,而不要只是戴着理念主义的有色眼镜一味地在那里妄下结论,炮制范式。从今往后,作家只需从对基础构成的把握入手,提供尽可能多的人性材料,并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而非观念的逻辑来展现它们。总而言之,自然主义起源于第一个在思考着的头脑。

    2.自然主义的“决定论”

    自然主义的“决定论”,在左拉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方向的表述:其一是来自内部的生理——遗传因素,其二是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前者被人们称之为“生理学决定论”或“生物学决定论”,而后者则被命名为“环境决定论”或“社会学决定论”。[7]

    (三)自然主义与海派小说

    海派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明显,新感觉派受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影响大。李今认为刘呐鸥、穆时英喜欢以人的生物性去解释人的行为,这正是自然主义的生物决定论的创作思想。他们把人也降低到生物的层面,将人的行为、心理与生理特征联系起来。

    如在刘呐鸥的《礼仪与卫生》中,李今认为刘呐鸥简直就是把人的欲望的发生与生物的发情期相类:

    “是的,春了,启明一瞬间好像理解了今天一天从早晨就胡乱地跳动着的神经的理由,同时觉得一阵黏液质的忧郁从身体的下腰部一直伸将上来。不好,又是春的melancholia(忧郁症)在作祟哩!”

    正是基于对人的生物性的尊重,姚启明的妻子才会在自己的缺席期间主动让妹妹取代自己之于丈夫的性功能。

    四、工业社会时期都市文学的生态命题

    工业社会被“设计”为一场“与人为自然的争斗”,由于机器的采用,自然环境被转化为技术环境,人与机器的关系于是变为社会的中心问题。[8]

    19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然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很多情况下,却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在 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因为如此,生态文学向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

    都市生活在工业社会时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石油短缺、电力供应不足、垃圾围城、人口爆炸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将使都市文学作家以更多的笔墨描写自然生态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9]

    第一,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文学。

    第二,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生态责任是生态文学的突出特点。

    第三,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文明批判是许多生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第四,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许多生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五、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儒家传统

    后工业社会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出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技术。

    就其理论的直接针对面而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可以说是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对“现代性”所作出的重新反省乃至批判与解构。这既可以说是纷然杂陈的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颇为一致的共同性,也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最为鲜明的基本理论特质。与此相应,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得以在西方兴起的一个基本的思想背景,就在于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现代化过程的成功推进以及作为这一历史进程之必然结果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10]

    工业化的同时,伴随的是城市化,后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城市系统,将公民纳入其中,当人与人在城市中争斗时,核心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儒学,将在规范城市人际关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在取消主客对立、弃置知识论哲学的同时所主张的“教化哲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话语形态和追求的“理想境界”确实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相当的类似之处。[10]

    参考文献

    [1] 雷洪.简明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80.

    [2] 周启超.跨文化的理论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

    [3] (法)丹纳.艺术哲学[M].张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29.

    [4]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54.

    [5] (美)利奥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甘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89.

    [6] 严立贤.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7] 曾繁亭.文学自然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简明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9]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 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文艺理论 流变 视角 现代化 都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