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巧妙设问,大胆质疑,让历史课堂更有效

    时间:2021-04-17 08:15: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满堂问、满堂彩,结果满堂乱。“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这符合新课程理念。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华教授说过,“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设问和大胆地质疑。

    有效设问是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课堂质疑是教师根据史实,提出疑问,请人解答。设问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课堂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才是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一、课堂“三问”——课堂“活”的源泉

    托尔斯泰在谈《复活》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有序、层层递进的设问,学生一定会有回应的,如抬头微笑、低头翻书、纠结讨论等。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在积累,视野在开阔,见识在增长,思维在发展。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让课堂教学成为疑问、反问、追问、深问的思维乐园。

    1.问在辞旧迎新处

    在新旧知识的过渡处设问,能起到复习旧知识,铺设认识新知识桥梁的作用,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温故而知新。

    例如高三《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时,在复习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后自然设问:伴随着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经济结构的变动、思想的不断解放,国人的物质生活习俗、交通、通讯、传媒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迁的原因和特点。这些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师生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把近代化的内涵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认识中国近代化的突出特征:半殖民地化、西方化、被动型、地区不平衡的畸形特点。

    “每扇为你敞开的门,后面都有个开门的人。”(美国时事评论员马修斯)教师不仅要乐意做为学生开门的人,更要善于做开门人。课堂是心灵与心灵的对接。教师能为学生打开心灵之门,课堂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课堂设问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第一问。

    2.问在经纬不明处

    在重点、难点、易混处设问,可以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

    例如学习完两次鸦片战争后,引导学生对列强侵略的双重性评价,可设计下面问题: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试分析评论这种观点。由于教材中更多阐述了战争的危害,学生很难认识列强侵华的客观建设性,教师可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列强侵略的双重性是主观上的掠夺破坏性和客观上的建设性。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很容易体会和区分列强侵略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为问题的解决积累知识,进而认识上述观点的片面和狭隘。

    3.问在悬崖峭壁处

    新教材的专题式编写,内容纵向跨度大,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学生的思维容易受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进行问题探究,为学生架设桥梁。

    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的背景。教材只是介绍了巴黎和会这一国际背景,是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对运动发生的社会根源一字未提,很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误的信息。这需要老师补充材料设问探究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例:揭示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根源时,教师用下面的一张幻灯片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是一幅长对联,上联是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生动描述,下联是民众的悲惨生活,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真实写照,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根源。这样的问题驱动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活跃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效果很好。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古人道:“学始于思,思始于疑。”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通过设问可以有目的地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载体。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能力随即提高。

    二、课堂质疑——课堂“质”的保证

    课堂设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主体动起来,而课堂质疑却能保证主体活动的品质,是有效教学的质量保证。质疑不仅是学生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是教学是否具有创造力的评价标准之一。

    质疑是创造的基础,是激励、激活创造性思维、产生求新求异欲望和敢于进行创新活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质疑是科学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有人开始质疑真理的标准。随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逐步产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那便是中国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可以说,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没有质疑就不会有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没有质疑甚至不会有中国近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疑问是质疑的基础,或者说质疑发端于疑问。没有疑问的学习不能算作真正的学习。清人刘开《问说》中言:“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朝另一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之重要。“疑”不要仅停留在自己心中,有疑则问。质疑是课堂教学的矫正环节。由于主体活动是一种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活动,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活动效果,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偏差,质疑环节就要针对活动效果进行立体会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生获得真知,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例如评价“三民主义”时的课堂实录复述如下。

    展示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孙中山选集》

    设问:材料一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一方面?内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

    得出:民族主义。

    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局限性:①仍保留大汉族主义情绪,把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和外国侵略相混淆(即混淆了反清和反帝);②没有提出鲜明的反帝纲领,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在其代表人物清政府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展示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

    设问:材料二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一方面?内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

    得出:民权主义。

    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①矛头所向主要是满洲贵族,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②主张民权主义,但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展示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

    设问:材料三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一方面?内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

    得出: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局限性:不彻底。资产阶级向地主收买土地而没有充分发动农民群众从政治上推翻地主阶级,因此缺乏可操作性,显得空洞而抽象。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必然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设问:上面我们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客观吗?

    得出: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主要的,进步性是次要的。

    以材料形式得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这很切合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问题在于执教者对每条内容都大谈其局限性:从材料一中得出“没有明确反帝”,从材料二中得出“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从材料三中得出“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而对于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评价,却只用了一句话带过:“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师生互动后,一定要及时矫正互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对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评价应该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不要过分渲染其历史局限性。立体互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他建立起稳定的成功体验。同时,每个人在倾听、思考中发展自己的思想,提升自我的认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但不要忽略问题的正确和科学解答。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津津乐道于活而有效的课堂建构,更应该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课堂教学成效的检验标准,不在今天,不在教师,而在明天,在学生的发展,在社会的进步。

    (吴建好,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214100)

    责任编辑:赵赟

    相关热词搜索: 设问 更有效 巧妙 质疑 课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