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与评价

    时间:2021-02-05 07:52: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东亚各国已经建立的FTA多为双边协议,但东亚各国建立统一的FTA是大势所趋。由于目前东亚各国仍存在经济、政治等诸多近期难以消除的障碍,较为现实的选择是先组建次区域FTA,通过整合与扩展逐步形成区域FTA。因此,在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已有的次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提出先分别组建中俄FTA和日韩FTA,再整合中俄FTA与日韩FTA,最后向东南亚和东北亚拓展,形成统一的东亚17国FTA的构想。

    【关键词】 东亚 自由贸易区 路径选择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是经济层面中国家推动的区域整合,组建区域性FTA有利于平衡区域外经济集团的竞争压力,改善成员国国际竞争力,带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一直为谋求区域合作不断努力,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以双边FTA为主,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FTA。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截止2010年,亚洲地区的221个FTA中,双边协定达到170个,多边协定仅为51个。本文在分析目前已有的构建东亚FTA路径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一种新的构建东亚FTA设想:将东亚由原来的5国拓展为17国,通过三阶段循环递进的方式逐步建成东亚统一的FTA。

    1. 目前已经实施的构建东亚FTA的路径

    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2001年“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倡议在10年内同东盟(ASEAN)建立FTA。自2004年11月29日,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在此后的五年内,中国与东盟先后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法律程序已经基本完成。经过10年努力,2010年1月1日,涵盖19亿人口(全球第一)、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二)、4.5亿美元贸易额(全球第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它是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市场。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628.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3.9%,高出同期中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2011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继续保持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

    1.2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

    受到CAFTA的影响,日本积极谋求与东盟建立FTA,2002年11月5日双方签署《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联合宣言》。2003年10月,日本与东盟正式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标志着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虽然东盟与日本在2003年10月就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但由于双方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一直是东盟与日本签署货物贸易协议的最大障碍,从2005年4月到2007年11月,双方经过11次讨价还价的谈判,终于就协定的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2008年4月双方正式签署《东盟-日本全面经济合作伙伴自由贸易协议》(简称AJCEP)。AJCEP是日本与区域性经合组织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投资与各领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内容。根据双方达成的协定,将在10年内基本上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2008年,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211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东盟已成为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1.3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中国、日本与东盟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下,韩国于2005年12月13日與东盟签署《韩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于2006年7月1日开始生效。2006年8月26日,韩国与东盟签署《货物贸易协议》。根据协议,韩国和东盟成员国到2010年将免除90%进口项目的关税;到2016年对其余7%的进口项目下调关税至0~5%;对于剩余3%的敏感项目,将允许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护。此后,韩国和东盟在服务业领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于2007年11月21日双方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6月,东盟与韩国正式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投资协定。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对韩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韩国贸易额稳步增长。从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韩国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9%,而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增长达到12%,东盟成为继中国之后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截止目前,以东盟为轴心已经形成了东亚地区三个“10+1”自由贸易机制,这在中、日、韩三国直接建立FTA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是一种很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但三个双边“10+1”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一体化经济集团。由于东盟市场较小,中、日、韩分别从东盟获得的贸易利益不大,而受益最大的是东盟,这也是东盟在东亚地区乐于充当贸易合作积极推动者的主要原因。

    2. 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的构建东亚FTA的路径

    2.1中韩与日韩FTA

    鉴于中国与日本在建立中日FTA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南开大学郑昭阳提出以韩国为轴心,中国、日本分别与韩国建立FTA构想,并分析了这一构想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三国在福利水平、GDP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变化上均高于三个“10+1”,而单从福利水平来看,韩国福利水平会大幅度提高,大于中、日两国获得的福利水平之和。因此,韩国是这一构想中的最大受益者。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构想很难实施。早在1998年韩国就向日本提出组建韩日FTA。2003年10月20日,两国首脑确定正式开始FTA谈判,并在随后的一年里,辗转于两国共进行了6次谈判,但由于受双方政治关系、历史遗留问题、日本对开放农产品市场消极态度,以及韩国产业界的强烈反对的影响,双方签署FTA的时间一再被推迟,到2004年底,双方中断了FTA谈判。

    2011年,中韩贸易总额已达到2200亿美元,大约是中美贸易总额的1/2,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再提高中韩贸易额,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最有效的手段。由于存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障碍,韩国与中国虽然在2004年就启动中韩自贸区民间可行性研究,并2007年进入启动了官产学共同进行研究阶段,但直到2012年1月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中国期间,两国才就加快FTA谈判准备工作达成一致。

    2.2东盟与中日韩建立“10+3”FTA

    东盟与中日韩的“10+3”FTA构想的基础是目前已经存在的以东盟为核心的三个“10+1”FTA。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互补性来看,中国与东盟各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日本与韩国属于发达国家,其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果整个东亚地区实现自由贸易,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中日韩和东盟国家的优势。与前两种形式相比,“10+3”FTA会使参与国产生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中日韩三国福利水平将显著上升。虽然从1997年到2011年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已经举行了14次,就四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达成了一些共识,并在2009年10月24日举行的第12次会议上就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协定(EAFTA)”的建议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这一构想的实施障碍仍在于中日韩相互合作的态度。

    2.3中日韩FTA

    与前两种构建东亚FTA不同的是,中日韩FTA不仅有理论构想,而且已经开始研究和推进。2002年11月,中国领导人向日韩领导人提出建立中日韩FTA构想,从此,建立三国FTA从民间探讨阶段进入官方可行性研究时期。2003年10月16日,中日韩三方领导人共同签署《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这标志中日韩建立FTA构想走上了政府推动的轨道。但实际上,在随后的几年里,只有中国真正对三国建立FTA进行了充分的官方研究,日本政府这一构想的态度比较消极,主要原因是中日韩FTA会对日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在FTA战略中,日本对政治及安全利益的考虑要优于经济利益。韩国一直将韩美关系视为维护韩国安全的基础,对于建立中日韩FTA一直采取觀望态度。此外,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日、韩均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关税率均较低,建立FTA后的贸易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三方建立FTA的积极性。

    日本和韩国在经过几年的犹豫和观望后,意识到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对两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10年5月29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通过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三国承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2012年上半年启动中日韩FTA谈判,以改善三国贸易环境。2011年,中日韩经济总量约占亚洲的70%,占世界GDP总量20%,是世界第三大经济联盟。但三国间贸易仅占三国贸易总额的11%,三国间投资仅占投资总量的6%,三国间经贸合作潜力依然没有发挥出来,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成员国都将受益。

    虽然中日韩三国的基本原则一致,共同利益较多,但对于通过FTA获得实际利益的问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由于韩日FTA谈判中断,韩中FTA仍处在研究阶段,韩国更重视有可行性的中日韩三国FTA;中国则希望在中日韩FTA基础上吸引华侨较多的东盟加入;日本则主张让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围绕组成中日韩FTA的讨论将变得更加复杂。

    3. 构建东亚FTA新设想

    从理论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数量越多,其市场规模越大,越容易做到优势互补。而传统上的“东亚”仅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5个国家,本文将其范围拓宽,将传统的东南亚11国和东北亚的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包括进来,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由于这17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日韩FTA谈判仍存在很多障碍,而俄罗斯近年来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地位上升,本文提出先于整体合作的次区域合作,通过循序渐近三阶段过程最终建成东亚自由贸易区。具体来说:在东盟“10+3”FTA基础上,分别组建中俄FTA和日韩FTA,再整合中俄FTA与日韩FTA,最后向东南亚和东北亚拓展,建立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东盟10国、蒙古、北朝鲜和东帝汶17个国家在内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集团。

    3.1第一阶段:中俄、日韩分别建立FTA

    3.1.1中俄FTA

    目前,中俄具备组建FTA的良好条件:(1)中俄政治互信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东亚、中亚和中东等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进一步加强;(2)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双方经济合作愿望强烈,态度积极,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东亚区域一体化等方面也达成了共识;(3)两国资源与能源互补,不存在第三国左右障碍,特别是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等资源和能源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中资源约束问题;(4)近几年,中俄贸易、投资合作激增。2011年1-9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52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6%。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94亿美元,同比增长43.8%。中国实际使用俄罗斯直接投资3497万美元,同比增长9.3%。(5)中俄边疆线4350公里,与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及新疆四省接壤,这种地缘优势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项目机会,将加速东亚区域的整合。目前,中俄已经建成的互市贸易区有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1992年),东宁-波尔塔夫卡中俄互市贸易区(2000年),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2001年)等。正在筹备的有“黑瞎子岛中俄自由贸易区”和“绥芬河跨境互市贸易区”。(6)俄罗斯的地缘经济与政治条件使其成为连接欧、中亚、亚太地区的桥梁。

    虽然中俄双方具备较好的组成自由贸易区的条件,但目前还停留在远东地区双边互市自由贸易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在满洲里、东宁、珲春等边境互市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中俄远东地区自由贸易区”,在时机成熟时再扩展为“中俄自由贸易区”。

    由于FTA协定具有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等多领域拓展的惯性,在中日韩FTA短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建立中俄FTA不仅有利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而且有助于维护中国政治与经济安全。

    3.1.2日韩FTA

    虽然日韩FTA于2004年底已经中断,但两国仍存在合作的基础。日韩对美国态度一致,同为美国盟友。二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存在差距,但同属于发达国家阵营。虽然在侵略历史、竹岛主权和日本农产品市场开放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因此,日韩双方存在重新恢复谈判的可能性。

    3.2第二阶段:中俄FTA与日韩FTA整合

    第二阶段是在中俄FTA和日韩FTA基础上,组成中俄日韩FTA。中俄日韩是东亚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4个国家,也是未来组成真正意义上东亚区域经济集团的核心成员。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消费能力强,科技水平高。中俄韩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中国和俄罗斯属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而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四国从经济层面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3.3第三阶段:中俄日韩FTA拓展

    第三阶段以中俄日韩FTA为基础向外围拓展,逐步形成亚洲东部地区区域经济集团,以应对欧盟、北美FTA等区域经济集团的竞争。具体来说,将中俄日韩FTA向东南亚和东亚两个方向拓展,首先借助已有的3个“10+1“整合东盟10国;其次,在时间成熟时将东亚相对落后的蒙古、朝鲜及东帝汶吸纳进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是组建自由贸易区,而不是关税同盟,这样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单独决定对第三国贸易壁垒高低,缓解加入FTA的不利影响。通过FTA内成员的逐渐磨合、改进、提升,再向高一级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发展,这种方式对各国经济效果更好。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选择的创造研究,项目编号:12522073

    参考文献:

    [1] 郑昭阳,孟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影响分析[J].经济纵横,2007,(3):75-77

    [2] 刘昌黎.论中韩FTA[J].世界经济研究,2008,(4):66-67

    [3] 张思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D].北京:外交学院,2008,4

    [4] 温家宝.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东亚[N].人民日报,2007年/1月/15日/第003版.

    作者简介:张金萍(1969-),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合作。

    (作者單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自由贸易区 东亚 路径 构建 评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