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与国家复兴

    时间:2021-02-13 07:59: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国家的复兴,一方面要吸收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条件。雄厚的物质基础、不竭的创新精神、先进的思想文化、稳定的国际环境、强大的军事实力等是实现当代中国崛起的战略条件。

    关键词:中国崛起;历史经验;战略条件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6-0005-02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国家衰败、民族危难的状况下启动的,呈现出典型的后发外源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1]10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复兴和发展类型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发展类型,是一种非西方化、非资本主义化、非苏联东欧化、非不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类型,必须有自己的战略思考。

    一、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复兴的核心

    虽然国家复兴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从根本上讲,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崛起的重要目标和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是国家复兴的基础和核心。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才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才能达到一定高度,国家的地位、实力才能真正上升,而不是虚假繁荣。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紧紧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力量的发展,它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国能否具备相应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经济发展的标准问题。过去我们对发展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一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二是片面追求有限的经济指标。后来我们开始使用人均GDP作为同其他国家对比以及衡量自身发展程度的标准,应该说这是一大进步。现在看来,这也不是唯一的标准。最根本的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技术、教育和人口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就要树立起相应的新的发展观和崛起观[2]58。

    除却经济实力,自然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对于国力和国家地位也具有重要的影响。19世纪初,英国霸权的建立,不仅是因为它把制海权、财政信用、商业贸易和结盟外交等巧妙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它掌握和控制了世界战略资源。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为其19世纪末的崛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般来说,资源丰富的大国,对外依赖性相对较小,经济潜力较为雄厚,在战争中的动员能力也较强。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甚至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方式来获取资源,满足国家发展和战争的需要,但其国力比较脆弱,一旦外部资源的来源被切断,就会陷入困境。

    二、不竭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复兴的动力

    从大国兴衰的规律来看,世界体系中国家复兴的意义在于指明道路,并使其他国家确信它值得追随。现代历史上那些真正崛起的大国,无论荷兰、英国还是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在这种经济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创新。大致而言,创新可分为两个部分:制度性的创新与实际生产或管理能力的创新。历史已经证明,所有新制度的建立,都不是一项能够简单地从外部移植的工作,而是要与本民族的传统契合,进行根本性的创新才能完成。这一创新工作的成败基本上决定着这个民族是否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凡是能够成功进行这种体制性创新的民族,都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发展红利。

    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问题不在于是否认同它,而在于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它。这就涉及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问题了。只有思想上实现了真正的解放,才会在实践中获得切切实实的创新成果。一百多年来,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并不曾忽视过创新的重要性,但总是见效甚微,说穿了,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种宽松的、鼓励与众不同和超越前人的人文环境,传统的政治和社会模式严重妨碍了思想的解放和创新型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改革开放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千百年来保守封闭的文化生态及多年来“左”的思想路线所造成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使中国的科技、教育、管理等以全新的内容与形式发展起来,进而大幅度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说到底是解放了人,焕发了人的创造活力。因此,衡量国家创新力强弱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有没有由国家倡导、在大众中蔚然成风的那样一种勇于变革与开拓、不保守不僵化的人文环境。

    三、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国家复兴的支撑

    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经济的增长与科技的进步,归根结底有赖于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作为支撑。文化实力不是一国文化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力量形态,不仅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认知、历史传统、宗教信仰,而且涵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各方面。

    在综合国力的各要素中,文化实力的作用虽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它往往是一国或地区崛起的重要前提。英国的文化思想和科技思想为英国取得更长久稳定的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与之相反,20世纪初,久经分裂的德国统一后虽然民族主义高涨,但是却迅速演变为极端民族主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民族主义也同样带来严重的军国主义,这类文化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量,且难以持久。而美国,虽然采取了更为灵活实用的措施,胡萝卜和大棒虽然有效,但是只能做权宜之计,文化的渗透才是王道。从华盛顿到林肯,美国国家意识迅速强大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向世界推行其所谓的自由文化。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具有强大文化实力的国家,往往能走出困境,迅速崛起。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崛起,以色列在沙漠之地发展成为经济强国,都是基于其科技和文化实力。由此可见,文化实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国崛起的进程。

    在全球文化的碰撞甚至冲突中,文化战略不仅是探讨一种产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计。我们的努力不仅是要通过发展文化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寻找到精神和价值的支撑,建构继承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世界。必须培育中华文化发展的个性,并在现代化文化追寻中保持对中华文化传统血脉的认同[3]144。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精神支持,也是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四、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国家复兴的前提

    国家的复兴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它意味着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较快的发展,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他国的利益。因此,国家在复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发展困境”。如何制定正确的安全战略,保证国家实现顺利复兴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有着众多的邻国和周边国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中国同这些邻国和周边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分歧。随着中国的强大,这些矛盾和分歧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只有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才能为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历史上一些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往往会和传统的大国进行一场或数场争霸战争,目的在于打破原先的国际格局,缔造新的世界秩序。在西方大国战争史上,正是由于新兴的大国谋求自己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不断扩军备战,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疑虑和恐惧,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大大提升了军事对抗的紧张度,许多战争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战争并不是获得大国地位的法宝。美国在崛起之路上除了独立战争外,并没有和原有的世界秩序护持霸权国发生战争,甚至连大的国际摩擦都没有过。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一个国家是如此,保持一个国家的强大更是如此。当代人类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惠、并存的经济全球化,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以往那种以邻为壑的零和游戏规划,虽然有时还受到某些国家的青睐,但其应用范围和运作方式已经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整个地球上生活的人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1]47。中国复兴的国际环境不及德国与日本,复兴的外部机遇也将小于德日,中国需要更好地运用外交策略改善环境。为此,中国主张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型安全架构,不失为一种英明之策。

    五、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国家复兴的保障

    国家的安全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4],这是历史的铁律。但是,发展了并不等于就安全了,恰恰相反,国家越发展,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就越丰富,需要应对的安全威胁就越多越复杂。对于崛起中的大国来说,由于其地理范围广阔、环境多样、人口众多、利益要求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形态处于急剧变革中,因而更需要相对更为强大的“公共权力”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1]41因此,建设符合国家政治制度、反映国家发展要求的军事力量,就成为维护国家内部安全稳定的关键,特别是在大国崛起的初、中期。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5]266在大国间的竞争中,军事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军事实力是衡量大国实力的重要尺度。大国崛起时期,威胁国家安全的基本因素是国内矛盾的激化与外部敌对势力的结合。国家在有能力保障内部相对稳定的同时,应有不断发展的国防力量维护国家不断发展的利益。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就曾根据其国家利益的拓展,快速实现了军事力量的转型。在较强的国防实力支撑下,美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资源得以有效保障,这反过来也促进了国家内部安定。当然,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国应有意识地尽量避免以战争来解决问题。大国地位的获得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的综合结果,单纯的军事霸权迟早会将国家拖入痛苦的深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周承顺,贺彬.大国崛起之比较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8(5).

    [3]宋奎波.大国崛起文化探析及启示[J].理论界,2007(6).

    [4]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