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如何提升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时间:2021-03-02 07:52: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伸缩有度,拓展语文课堂的广度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名篇。我查询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的日期是在一九二一年,这个时间正好是辛亥革命的前后,这个时期的人们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在小说中的描写和这个有直接的关系。原先有些不理解的细节渐渐地明晰了起来。

    (一)追寻出处

    本篇小说是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为了让同学们对这部小说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我先从书名的由来入手,引用了《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由此,同学们再去重新审视这本书时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说涉及人物较多,主要是两类,即农民和知识分子。而《故乡》中的杨二嫂和闰土父子就是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底层农民。作品的选材,正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这样同学们再去读《呐喊》中的其他文章就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了,对于像闰土、杨二嫂、孔乙己、阿Q等人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二)追寻人物原型

    任何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和作者密切相关的人物原型。《故乡》中的闰土在现实中却有其人。通过搜集资料,同学们明确了闰土的身世。闰土原名叫章闰水,他的家在绍兴城外七十里的道墟镇杜浦村。他少年时的生活环境和中年后的遭遇,都和小说中的闰土很相似。闰土在小说中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依据的。

    鲁迅先生把自己的思想倾注在了文学作品中。小说中写作的原型是以生活中的人物为基础的。

    二、思维碰撞,深挖语文课堂的深度

    思维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然而同学们对教材的理解有时会比较肤浅,理解不到主旨的深刻意义。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不到位,常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而错失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大好时机。所以,问题的设计和文本的处理要格外用心。在《故乡》这节课中,关于文章主旨的领会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所以我把问题进行简化。利用对比手法,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让学生去分析造成人物性格扭曲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就一气呵成了。

    (一)问题的设计要落地

    《故乡》中有两个比较鲜明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所以,这节课的人物形象分析就从这两个人物开始。

    关于闰土并不陌生,少年闰土的形象已经深刻在他们心里,在这篇课文中中年闰土的形象会让同学们有一个强大的反差。所以在分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时,我以这样的一个问题串联起文章:“请在文中找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相关语句,并体会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差别?”同学们快速找出了课文中的相关语段。例如,描写少年闰土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中年闰土的语段:“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接着追问:“是什么造成了人物这种悲催的变化呢?”同学们边思考边去找寻闰土在这二十年间生活的环境。在反复地朗读描写社会環境的语句中,同学们渐渐明白造成闰土悲惨遭遇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同学们对于农民阶级所受到的迫害便会理解地更加透彻。

    而对于杨二嫂的分析,我也是用对比手法,让同学们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语句并进行分析。同学们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杨二嫂这二十年的变化。随即,同学们很快就找出了悲剧人物身后的社会根源。她也是一位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不幸者。

    从具体的问题着手,由浅入深地剖析文章,学生们对于主旨的把握便会水到渠成。

    (二)关键的字词要深挖

    在分析完人物之后,我带领同学们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了细致地分析。首先分析“隔膜”一词。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隔膜”具体指的是什么?”同学们回答:“是封建社会的家庭等级观念。”我接着追问:“除了他们俩,这种‘隔膜’还表现在谁的身上?”同学们紧接着找出了“我”与杨二嫂之间、杨二嫂和闰土之间都存在这种“隔膜”。我最后追问:“这种‘隔膜’难道只在这几个人身上吗?那个社会的其他人呢?”同学们在讨论中明白了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都存在这个可怕的“隔膜”。

    其次,我抓住文章中的“朦胧”一词,把景物描写串联了起来。文中开始部分出现了一段景物描写:“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在这里,我提出来:“为什么是在“朦胧”中呢?”同学们说:“这表达了‘我’对现在故乡的不满,‘我’想回到过去那故乡美丽的情景中。”我紧接着追问:“那再次出现海边的美景又代表了什么呢?”同学们领会到,这美景是对新希望的憧憬。这样自然地就过渡到文章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未来的路该怎么去走呢?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同学们说道:“我认为这好比是革命先辈的创业史,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这么多现成的道路让人去借鉴。是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去开拓出来这么一条道路。”一位初中生能够理解到这个程度,值得满堂的掌声和赞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故乡》这篇文章的认识更加全面,主题的研究更加深刻。同时对于鲁迅先生也有了全新的认识,重新品读《呐喊》这本小说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对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物评价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广度和深度去提升语文课堂的魅力,能给予学生更大的舞台。

    相关热词搜索: 广度 深度 提升 语文课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