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试论汤显祖创办贵生书院的原因及其作用

    时间:2021-03-09 07:52: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明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因为愤而写下《论辅臣科臣疏》上奏,直接抨击首辅申时行等朝廷大员,同时也间接批评了褒贬失当的皇上,从留都南京的六品官员贬到南蛮极地广东徐闻,任典史添注(未上品),负责管理文字档案和社会治安,然而,汤显祖来到徐闻后,为何刚走马上任就在徐闻创建了贵生书院,而贵生书院又对徐闻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那些影响?笔者根据自身在贵生书院多年的工作实践,进行了详略探讨。

    关键词:汤显祖;徐闻贵生书院;院规条;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158-01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1550年出生在书香世家,承袭了四代习文的家风,1616年过世,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他的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那正是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汤显祖在1583年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七品博士,詹事府从七品主薄,南京礼部祠六品祭司主事,代表作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1591年,汤显祖因愤而写下《论辅臣科臣疏》上奏,得罪当朝皇帝和权臣,被贬到徐闻任典史添注,负责管理文字档案和社会治安,但是汤显祖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刚到徐闻就积极倡办教育,与知县熊敏“共捐资俸”择地兴办学校,“建于公馆东”,取名“贵生书院”,贵生书院的创办为徐闻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汤显祖为何在徐闻创建贵生书院

    (一)看到“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仪”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贬到徐闻时,正值明朝末期,朝政腐败、皇帝昏庸、宦官横行,民不聊生以致不少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对生活丧失了热情,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同时,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也导致文化教育落后,除儒学外,只有四所规模颇小的社学,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少,所以不知礼仪、不懂道义。汤显祖来到徐闻既为此地士气民风淳雅可爱而高兴,也为徐闻人“轻生、不知礼仪”而感到同情和痛心,为了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教育落后的现状,故提倡创建“贵生书院”,而当时的熊敏知县和汤显祖是同乡好友,又仰慕他的才华与名气,也被汤显祖的赤诚之心打动了,特拨租田作为书院的学田,使贵生书院一直办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

    (二)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汤显祖曾在万历年间任南京詹事府主薄,詹事府便是明代辅导皇太子的教育机构,据《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考证分析:“(明)根据传统习惯,皇帝为皇太子时即应就读,受傅与翰林院诸学士,称为东宫出阁讲学。”而进士出身的汤显祖便是为皇太子讲学的博士(老师)。由此可见,汤显祖对教育情有独钟。

    (三)宣传他的贵生及政治思想

    汤显祖不仅创作了“临川四梦”成为世界闻名的戏剧家,而且,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来到徐闻创建书院一来是为了宣传他的贵生思想,同时,他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自然于心不甘,因而他还是像历史上的许多仁人智士一样,怀有“匡时救世”的政治思想,希望天下的人都像他一样,将来能对国家、对人民作出一份贡献,希望通过书院中的讲学传输文化知识,影响地方的思想信仰、风俗礼仪,进而影响徐闻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贵生书院的位置及命名

    (一)书院的位置

    徐闻县贵生书院坐落在县城西门的池塘边,占地面积为3030平方米,古色古香,环境优雅,是读书修学的好地方。1982年,书院被列为徐闻县第一批文化保护单位,1989年,被列为第三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为前厅、中厅和后厅三进,四合院布局,共十三间教室,分别命名为审问、慎思、博学、明辨、知致、笃行、意诚、格物、心正、修身、齐家、治国等,十二间教室实属十二门课程。

    (二)书院的命名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教学的讲义和语录等形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至于徐闻的书院为什么命名为贵生书院?汤显祖的《贵生书院说》里写到:“天地之性人为贵”、“天下之生皆当贵生,也知生则知自贵”,汤显祖的“贵生说”是人本思想的表现,正如他在《徐闻留别贵生书院》中所呼吁的:“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贵生”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尊重生命,多学知识。

    三、书院对徐闻产生的影响

    (一)引进教育体制

    汤显祖到徐闻办学,引进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明万历年间,徐闻教育状况仍然不佳。徐闻城内,除孔庙学宫外,只有四所社学——崇德社学(旧梦槎书院)、广业社学,复初社学,明善社学。教育事业相当落后,从其办学规模可考,更关键的是,四所社学没有完整先进的教育体制。而贵生书院由于有汤显祖的影响,又有后代儒生的关注,因此,是当时乃至清代体制都较为完备的学校。这从其遗留的文物古迹碑刻铭文中可以考证贵生书院的教育管理,我们从《五夫子宾兴条例芳名碑》中可总结出一套徐闻明清的教育体制,主要体现在《贵生书院规条》的规定上,碑额全称为“贵生书院规条”碑,长1.58米、宽0.67米、厚0.12米,碑额篆刻“院规条”3字,碑文记贵生书院管理规章14条,包括延师条件、招收生员定额、每月膏火钱、功课考核、赏罚、书院主讲束修、院田管理等内容。(全文如下):

    延师掌教务得科甲中品行端方音语相通之人细心讲解。预年十一月,方正绅士公呈县主,定于十一月内关延至正月开印考院,二月初旬开学,教官有课士之责不敢延请。

    书院甄别生监正课壹拾伍名,童生正课叁拾名,附课以人数多寡酌取,不能定额,若系优娼隶卒冒籍者,不得入考。

    正课生监每名每月膏火钱伍佰。童生每人每月肆百,以各月廿九日散给。

    附课生童连考三课超等准升正课,遇缺即补正课。生童抄袭旧蓝本草率完篇,连二次三等未者,降为附课不给膏火。

    课文每月十六日为官课,初六廿六日为馆课。取入正课者亲手应课勿致有各课。实遇事回家而赴掌院禀假。倘有顶替连三课不够者,降为附课不给膏火。

    官课每监原定超等第一名赏钱六百文,第二名赏钱五百文,第三名赏钱肆百文,第四名赏钱三百文,第五名赏钱二百文。童生正取第一名赏钱四百文,自第二至第十每名赏钱二百文,以示鼓励。至馆课官田支用不敷不能奖赏。

    主讲书院每年束修钱八十千,薪水钱三十千。以十个月为准,按季奉送,若教官有士林钦服关延掌致者,不送薪水。

    管理书院官田二人每人每年给钱肆千□□□□□□□千以为往每年馆课择取入院正附课生员方正者一人为学长,收卷送卷支发膏火,写馆课榜文,兼理书院中诸事,有事明禀,不得徇私作弊。每月系正课者膏火加倍,附课亦给正课膏火。 每年书院开学酒席二筵额钱肆千,考院每名水晶包肆个。

    书院每逢县院乡试俱给膏火,如渠围倾圯,自贰佰工以下佃户自理或系失收,乃停止膏火以资备用。

    书院设斋夫二名,每月朔望伺四夫子汤先生香烛,并房守门催租每月工食钱一千文。

    书院每月支销张目,按项登记,十一月底解馆前数日,本年值事学长会上手值事计算厘清,贴出书院并抄诸簿录具核对至三年交代,如岁底之例仍许前管值事稽查,庶免侵蚀。

    书院等诸生肆业,来往卸事官员不得借为行台公馆

    道光十有三年三月十三日勒碑

    (二)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

    汤显祖来到徐闻讲学送教后,尊师重教之风盛行,正如《五夫子宾兴条例芳名碑》碑文所云:“自明汤义仍先生来徐创建书院,而徐盖知向学。当时沐其教者掇巍科登撫仕,后光辉映文风称极。”而且,自从汤显祖来到徐闻,创建贵生书院后,徐闻学子勤奋苦读,人才辈出。还有一组对比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自明洪武(1388)初至万历十九年(1591)的二百二十三(203年间),徐闻仅出举人14人,而万历十九年到崇祯末年(1644)的五十三年间,就出了举人13名。可见“贵生书院”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作用,为徐闻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贵生书院的创立,是汤显祖给徐闻人民留下的至情至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明代,汤显祖的贵生书院并不是有名的书院,最有名的书院是顾宪成的东林书院。但徐闻贵生书院建成后依然被载入省志,刘应秋的《贵生书院记》也载入府志(《雷州府志》),足见其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四百多年来,徐闻人民始终念念不忘汤显祖在徐闻创办教育的功劳,而剧作家田汉的那句诗正道出了徐闻人民的共同心声:“贵生书院遗碑在,百代徐闻感义仍”。

    参考文献:

    [1]黄强.徐闻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

    [2]周育德.汤显祖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曾权.汤显祖与徐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徐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汉港长风[M].湛江:徐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0.

    相关热词搜索: 书院 试论 创办 作用 原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