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用中华创世神话与世界对话

    时间:2021-03-25 09:24: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亚当和夏娃,潘多拉的盒子,达摩克利斯之剑,阿喀琉斯之踵,斯芬克斯之谜,皮格马利翁效应,诺亚方舟……提起西方神话,全世界人民都能脱口而出。不仅神话故事流传甚广,神话本身也形成了体系,俨然已经是全球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启发了后世无数艺术创作。

    而一旦说到中国的创世神话,或许本国人还能忆起几个小时候听来的民间传说——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但这些神话故事典出何方?如何流传?有何价值?我们又为何自称“华夏儿女”?自称“炎黄子孙”?自称“龙的传人”?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说明白。

    对于海外喜爱中国文化的人而言,他们可能崇拜孔孟、老庄,喜欢读李杜的诗,但在创世神话这块,中国似乎一直是缺席的。尽管有涉及中华神话的大量古籍存在,也有不少研究神话的学术成果——但是相比较西方文化,我们的研究整理明显不够系统,神话的普及还远不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场建国以来最声势浩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型梳理工程拉开了序幕——预计将花10年时间,完成15个重大工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当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更需要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哲学思想系列,建立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观,自信地面向世界,在国际语境中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创世神话东衰西盛

    在系统爬梳中华创世神话之前,不妨先来看一看西方创世神话中的重要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

    今日所知的古希腊神话,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已知的最早的古希腊文学作品,有荷马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在他的代表作《变形记》中描写了天地初开时的混沌。

    如今最为世人熟悉的神族谱系,莫过于“奥林帕斯神族”——宙斯、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爱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托斯……这些神话传说不仅留存在文学作品里,还启发了后世无数艺术品类的新创作,比如浮雕、壁画、戏剧,一直到绘画、影视,成为艺术家汲取灵感的重要源泉。

    早在1748年对庞贝古城遗址进行首度考古挖掘时,就曾出土过壁画作品《史诗缪斯》,如今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缪斯是天帝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也是文艺女神,主司一切思想创作。在庞贝古城出土的所有缪斯题材壁画都刻有详细铭文,记载着每位缪斯的姓名。

    罗马最伟大的雕塑家安东尼欧·卡诺瓦也创作过以爱美神为题材的雕塑作品《爱神与赛姬》——美丽的赛姬为了寻回消失的爱人,打翻了理应带回给维纳斯女神的玻璃瓶,烟雾弥漫之际陷入致命的昏睡状态,幸得爱神丘比特的吻所救。

    而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就更是数不胜数,留下了无数名家经典——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绘制过《春》《维纳斯的诞生》两幅以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为背景的“蛋彩画”。乔尔乔内也绘制过以维纳斯为主题的油画《沉睡的维纳斯》,提香同样绘制过《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到了巴洛克时期,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斯女儿》《三美神》、委拉斯贵支的《镜前的维纳斯》,题材也都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

    直到现在,西方创世神话还在给予影视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奥德赛》《一千零一夜》《诸神之战》《宙斯之子》《木马屠城记》《俄狄浦斯王》……

    先民智慧启发后世

    相較之下,中华创世神话已经在全球文化话语体系中缺席已久。

    但回望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总让我们振奋。上古神话诞生于人类蒙昧时代——虽然那是一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各民族文化意识萌芽时期的创造,蕴藏着祖先对自然和世界的原始认识及丰富的想象。

    先古人民为了生存,试图与自然抗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留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祖训。中华创世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蕴藏着中华民族最初哲学思想体系的雏形——“盘古开天”的创造性区别于西方“上帝造人”的学说,“天人合一”的科学性,和以“中原”为平台各民族融合的文化传统,都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正如古希腊神话之于欧洲文明,上古神话也是中华民族之魂。

    然而,尽管有涉及中华神话的大量古籍存在,也有不少研究神话的学术成果,但是相比较西方文化,我们的研究整理明显不够系统,神话的普及还远不到家喻户晓的程度。由于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使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和苦难。文明的断裂、文化的缺失,让人深切感到重新树魂铸魄的重要性——当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强大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哲学思想序列,建立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观,从而自信地面向世界,在国际语境中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怎样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了新的历史形势下摆在每—个文化人面前值得重新思考的新命题。

    举全市文艺之力

    在上海,“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工程早就于2015年底正式启动,工程负责人是市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看来,这项工程具有三大着眼点:“第一是着眼于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培根固元。第二是着眼于实现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树魂铸魄。从思想理念、传统道德、人文素养三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的价值,三位—体推动这新一轮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第三是着眼于弘扬城市精神,为振兴海派文化壮骨强身。”

    培根固元、树魂铸魄、壮骨强身——胡劲军特别强调了这三个关键词。他表示:“全世界对‘文明从哪里来’的话语争夺一直未灭,我们再不做就晚了。在创世神话的洋洋世界中确立中华神州的位置,弘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族团结精神,弘扬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传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传播以天下为己任、厚生爱民的执政理念——这些神话中蕴含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据悉,上海参与这一“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宏大工程,有着“三多”的特点——多艺术品种创作,多产品系列开发,多媒体渠道传播。目的是要打造“六个高地”——诗歌创作、音乐创作、舞台剧创作、影视创作、网络文艺创作和文创产品开发。

    在这样的高目标严要求下,全市的文艺力量都投入了进来,总共有4大类11个初期项目正在同步进行——比如市作协负责40万字工作用书和简略版的文学故事脚本的撰写,在民间叙事和典籍中追溯神话源头,为其他艺术品类的创作提供基础。同时,作协还于今年4月启动了长篇叙事组诗的创作,5万多字史诗的基本骨骼已经具备。市作协副主席孙颐告诉记者:“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也就一万五千行。中华创世史诗的创作难度在于没有先例可循,我们会采用现代诗和古诗同步创作,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也为史诗后续的转化预留空间——比如新诗可以朗诵,可以做成诗剧;而古诗则可以体现在碑刻、书法等艺术门类。”

    又比如美术创作:市文联已与多位画家签约,进行30本的主题连环画创作,迄今已完成18本。后续还将有雕塑、主题绘画等接连不断。

    与此同时,市文广局和市文联还将联手打造多媒体史诗剧、主题交响乐等舞台艺术创作;上海戏剧学院已经在进行以《山海经》神话人物为结构贯穿的舞剧创作;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新越剧也将以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蚩尤之战为题材,反映维护和平、遏制战争的主题。市文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还将排演神话主题杂技剧;市文联也将与中福会合作排演神话题材儿童剧……影视创作同样不落人后,据悉,作协正在为上影集团创作电影《禹神治水》的剧本,已经到了完结阶段。孙颐看过剧本后非常兴奋:“它将原始时代部落的复杂关系都体现出来了,完全可以拍成大片,会有广泛的受众。”

    文本为骨,形象为血肉

    其实,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创世文化从零碎简短残缺到连续完整的漫长发展,讲清楚神话的演变,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道德、人文素养,深入研究和西方其他地区神话的异同、汉族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的异同,讲清楚共性和个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创世神话工程初创阶段,最大的难度就在于神话人物的形象塑造。不得不努力回到历史场景,回眸往昔的那些重要考据。今人塑造远古的神话人物,虽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但这样的想象也要求创作者给予更多经得起推敲的历史合理性。古籍尽管浩瀚,但下功夫整理头绪可以一点点理清楚,然而神话人物形象严重缺失,让广大人民喜爱的达到公认程度的神话更是凤毛麟角。大家对熟悉的神话人物,大体都集中文学读本,与远古创世神话的人物形象关系不大,诸神的形象,对今天的创作者来说都很茫然——即便是一般老百姓比较熟悉的后羿与嫦娥,让人记得的也仅仅是他们的动作:一个是弯弓的大力,一个是飞天的婀娜。

    更何况,神话人物很多都是以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塑造唯美可爱的人物形象很不容易。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却有助于人们迅速直观地记住神话传说。

    于是,作协责无旁贷地打了头阵:目前,一本洋洋40万字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工作用书已经编写完成。主持编寫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前总编辑赵昌平。在孙颐看来,文学整理是创世神话工程的源头和母题。原本只是想把创世神话内容切分为100多个故事场景,方便后续的主题绘画创作。但赵昌平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从各种经史子集中寻找创世神话的踪迹,并将其梳理成章,将庞杂零散的民间传说爬梳成了系统性的中华创世神话溯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工作用书中,赵昌平为后续的绘画创作列出了详细的“绘画建议”。比如在讲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时,特别在附录中详细表述了三幅画的创作建议——第一幅为“羿谒西王母得不死药图”,为突出故事中的宇宙意识并丰富画面,宜先以淡墨绘吴越东夷族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作为画面背景,其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应当影影绰绰。背景的顶端绘双翼覆盖东王公、西王母的希有鸟(代表道一),西侧为阴神西王母,东侧为阳神东王公,二者或为鸟翅所覆,或可登于鸟翅上,作相望状……第二幅为“嫦娥奔月图”,月以弦月状为宜,嫦娥整体态势是由东向西奔月飞升,但可设想为左手抱兔,右手指天而作回首下望状,以与地下的羿相应……第三幅为“天上人间图”,羿在人间为宗布神,嫦娥于月宫主人间子嗣与捣制仙药,也可点缀侍女素娥一二人。构图可参重庆沙洲坝山土棺木后额“捣药图”等而加以改造……

    正是如此详细的典籍梳理和绘画建议,为后续的绘画等文艺创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2016年1月28日我们开了动员会,从一开始的初衷就不是简单的美术创作,而是文艺创作。”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施大畏告诉记者,“我们用连环画作为切入点——组织了上海、北京、四川等多地优秀连环画家,从40万字的文本中梳理出30个故事,采用20开的形式,创作30个彩色绘本作品。如果说文字是骨头的话,这些连环画就是骨头上的一片肉,将来还会有别的文艺形式,使之愈加丰满。”

    据悉,这些连环画家收到的稿酬非常微薄,每一幅只有800元稿费,艺术家们的创作更多是一种文化自觉。不仅如此,施大畏在任职中华艺术宫馆长时,还曾请来孩子们参与创作,童心想象的神话形象同样很棒,还能与艺术家互动,融入最终的创作。他们还曾把完成的样书送到学校,请老师和家长、孩子们提意见——不少家长就建议为许多神话中的生僻字加上拼音,方便更多孩子阅读。

    如今,第一批18套连环画绘本图书已于今年3月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二批12套预计也将于7月底出版。已完成的18套作品不但今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社区巡展,5月还去到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展览。

    接下来,市文联和美术家协会还将进行100多张主题大画的创作,包括国画和油画。公共场地的大型雕塑创作也在筹备启动之中。这样的塑造,不仅让以往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更为贴近现代审美,也更方便现代读者理解中华创世神话,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开了一个好头。

    相关热词搜索: 中华 创世神 对话 世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